1、ICS 35.240 L 72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5202019 政务数据资源体系 总体架构 Government data resource systemGeneral architecture 2019 - 03 - 21发布 2019 - 04 - 21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520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架构 . 1 5 信息资源 . 2 6 信息资源目录 . 2 6.1 概述 . 2 6.2 要求 . 2 6.3 各级目录关系 . 3 7 大
2、数据管理平台 . 3 7.1 概述 . 3 7.2 要求 . 3 8 共享交换平台 . 3 8.1 概述 . 3 8.2 要求 . 3 8.3 各级平台关系 . 3 9 公共数据开放平台 . 4 9.1 概述 . 4 9.2 要求 . 4 10 应用服务 . 4 11 安全保障 . 4 12 标准规范 . 5 DB37/T 3520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大数据局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省大数据局、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 中心)、山东省大数据中心、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
3、要起草人:刘烨、王传伟、桓德铭、綦琳、张媛、逄锦山、闫雷、柯林森、李明、刘晓飞、 赵一新、李学民、陈洪波、史丛丛、黄明胜、陈玉平、赵硕、李刚。 DB37/T 35202019 1 政务数据资源体系 总体架构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政务数据资源体系的总体架构,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政务数据资源体系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D
4、B37/T 3521.32019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 第3部分:编制指南 DB37/T 35222019 政务信息资源 数据交换规范 DB37/T 3523.12019 公共数据开放 第1部分:基本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政务信息资源 government affairs information resource 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各 类信息资源,包括政务部门直接或通过第三方依法采集的、依法授权管理的和因履行职责需要依托政务 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资源等。 3.2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 governme
5、nt affairs information resource catalog 通过对政务信息资源依据规范的元数据描述,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进行排序和编码的一组信息,用 以描述各个政务信息资源的特征,以便于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检索、定位与获取。 4 总体架构 政务数据资源体系由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目录、大数据管理平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共 享交换平台)、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组成,提供应用服务,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贯穿于各部分,为各部分 提供指导和支撑保障。政务数据资源体系总体架构见图1。 DB37/T 35202019 2 图1 政务数据资源体系总体架构 5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指基础信息资源库、主
6、题信息资源库、政务部门信息资源、其他信息资源的总称,包括 但不限于: a) 基础信息资源库: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信息,由多部门共建形成的信息资源库,包括人口、 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电子证照、公共信用等信息资源库; b) 主题信息资源库: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同一主题领域,由多部门共建形成的信息资源库,包括 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等信息资源库; c) 政务部门信息资源: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的信息资源; d) 其他信息资源:包括供水、供电、燃气、通信、民航、铁路、道路客运等民用和商用信息资源。 6 信息资源目录 6.1 概述 信息资源目录是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工作的基础,由基础信
7、息资源库目录、主题信息资源库目录、政 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公共数据开放目录等组成。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可参照DB37/T 3521.32019。 6.2 要求 应实现对信息资源目录的统一管理,满足以下要求: a) 目录管理:应满足目录注册、审核、撤销、变更、删除、分类、查询等要求; b) 数据管理:应满足目录物化、同步,以及数据上报等要求。 注:目录物化是针对无系统承载的数据,在共享交换平台中生成数据库表,通过数据上报将数据传至数据库表,保 存在共享交换平台中。 DB37/T 35202019 3 6.3 各级目录关系 基础信息资源库目录、主题信息资源库目录由省级编制,并由省级进行统一管理。 政务
8、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公共数据开放目录由省、市、县三级分别编制,省级信息资源目录由省级 进行统一管理,市级和县级信息资源目录由市级进行统一管理,省级和市级间信息资源目录相互联通, 并由省级信息资源目录联通到国家级信息资源目录。 7 大数据管理平台 7.1 概述 应具备统一的数据管理、数据治理和数据分析等大数据基础支撑能力,实现对全省政务信息资源的 大数据统筹管理和数据治理。 7.2 要求 大数据管理平台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数据管理:应满足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检索、权限管理等要求; b) 数据治理:应满足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管理(如质量检查、质量监控、质量问题管理、质 量评估等)
9、、元数据管理、数据规范化、数据清洗加工等要求; c) 数据分析:应满足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挖掘、预测预警、数据可视化展示等要求。 8 共享交换平台 8.1 概述 共享交换平台是开展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枢纽,应基于信息资源目录,为信息资源提供方和信息资 源需求方提供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的共享交换服务,并为大数据管理平台、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提供 数据汇聚功能。 8.2 要求 共享交换平台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交换传输:应满足服务接口交换、库表交换、文件交换等交换要求,数据交换应遵循DB37/T 3522 2019中相关规定; b) 交换管理:应满足对数据交换节点、交换流程等管理要求; c) 交换服务
10、:应基于信息资源目录满足信息资源的申请、订阅、浏览、下载等要求; d) 交换监控:应满足对服务接口可用性、交换节点连通性、服务调用过程等监控要求。 8.3 各级平台关系 共享交换平台按省、市两级建设,省、市、县三级应用,县级及以下不再建设本级共享交换平台, 省级和市级间共享交换平台相互联通,并由省级共享交换平台联通到国家级共享交换平台。各级共享交 换平台关系见图2。 市级共享交换平台对市、县级政务信息资源和其他信息资源提供共享交换服务,省级共享交换平台 对省级政务信息资源和其他信息资源提供共享交换服务。 DB37/T 35202019 4 图2 各级共享交换平台关系 9 公共数据开放平台 9.
11、1 概述 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是面向社会开放公共数据的渠道,应基于公共数据开放目录,面向社会提供开放 数据。公共数据开放的基本要求应遵循DB37/T 3523.1201 9中相关规定。 应基于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省级和市级公共数据开放网站,提供地图服务、接口服务、开放指 数、互动交流等功能。 9.2 要求 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数据管理:应满足开放数据库管理、开放文件资源管理、开放接口管理等要求; b) 数据处理:应满足数据采集、数据标准化、数据校验、数据转换、数据分类、数据脱敏、质量 检测等要求; c) 数据运维:应满足统计分析、运营管理、内容管理、审核授权、系统管理等要求。
12、 10 应用服务 应基于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目录、大数据管理平台、共享交换平台、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等提供政务 服务、业务协同、数据开放、大数据分析等应用服务。 11 安全保障 DB37/T 35202019 5 应根据实际安全需求,依据GB/T 22239 2008确定相应等级保护要求,并参照执行。 12 标准规范 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应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并根据实际需求制定标准 规范,包括但不限于: a) 信息资源类:应包括信息资源的数据元、元数据、分类与编码、目录编制等方面的标准; b) 共享交换类:应包括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交换平台接入等方面的标准; c) 公共数据开放类:应包括公共数据的开放要求、数据脱敏、开放评价等方面的标准; d) 大数据类:应包括数据管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方面的标准。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