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0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 准 DB 37/T 3490.22019 农产品产业链全过程管理规范 第 2 部分:生姜 技术指南 Standard for the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industry chain Part 2: Specification for Ginger 2019-01-29发布 2019-03-01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490.2 2019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生姜
2、质量安全标准要求 .1 4.1 产品标准 .1 4.2 监控计划 .1 5 种植过程 .2 5.1 一般要求 .2 5.2 产地环境、场所管理 .2 5.3 土壤管理 .2 5.4 水质要求 .2 5.5 培育壮芽 .2 5.6 整地 .2 5.7 播种 .3 5.8 田间管理 .3 5.9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3 5.10 植保产品 .4 5.11 采收、储存 .4 6 初级农产品处理 .5 6.1 原料、包材验收 .5 6.2 原料入库 .5 6.3 原料出库 .5 6.4 清洗 .5 6.5 挑选分极 .5 6.6 包装、装箱 .5 6.7 成品入库 .5 7运输 .5 7.1 控温运输
3、 .5 7.2 非控温运输 .6 8销售 .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生姜初级处理过程的 CCP . 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生姜常用农药残留项目各出口国、地区标准比对表(mg/kg) .8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指南符合性信息清单 . 9 DB37/T 3490.2 2019 II 前言 DB37/T 3490农产品产业链全过程管理规范已经或计划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果蔬 通用要求; 第2部分:生姜 技术指南; 第3部分:苹果 技术指南; 第4部分:花生 技术指南; 第5部分:大蒜 技术指南; 第6部分:黄瓜 技术指南; 第7部分:番茄 技术指南; 第8部分:辣椒 技
4、术指南; 第9部分:禽肉 通用要求; 第10部分:鸡肉 技术指南; 第11部分:水产 通用要求; 第12部分:鱼 技术指南。 本部分为DB37/T 349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山东省商务厅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省商务厅、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山东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原山东出 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农业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益民、张焕海、梁成彪、党国瑞、胡东青、徐明艳、李爱英、王轶乾、杨静、 王吉腾、吕鹏、原志伟、王克霞、吕祁、王卓君、姜南、王鑫、张虎。 DB37/T 3490.2 2019 1 农产品产业链全过程
5、管理规范 第 2 部分:生姜 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内生姜各生产环节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内生姜的种植、生产、储运、销售产业链全过程管 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0014 良好农业规范系列标准 GB/T 220
6、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GB/T 30383 生姜 CAC/RCP 44 国际推荐鲜水果蔬菜包装和运输操作规程 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农残限量标准 (EC) No 396/2005 欧盟动植物源食品和饲料产品内部和表面的农药残留限量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农药残留限量基准值生姜230品目 韩国农药残留肯定列表(PLS)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000、GB/T 20014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生姜质量安全标准要求 4.1 产品标准 生姜质量安全应符合GB/T 30383及目标市场要求。 4.2 监控计划 4.2.1 应对生姜生长期管理过程、原料验收、加工
7、过程、成品检验等过程进行全面风险分析,并建立 全产业链监控计划。 4.2.2 在收获前应对生姜进行农残监控,检测内容应至少包含本年度所使用的农药或根据风险分析结 果确定项目实施检测。国家、进口国或地区明令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不得检出。 DB37/T 3490.2 2019 2 5 种植过程 5.1 一般要求 5.1.1 组织应按良好农业规范 GB/T 20014 系列标准建立体系,实施并保持。 5.1.2 生产基地应配备农业技术人员,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5.1.3 保持必要的生产记录,应包括生产者信息、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内容。 5.2 产地环境、场所管理 5.2.1 产地环境 5.
8、2.1.1 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有可持续水源、排水良好,无重大污染源的地块。 5.2.1.2 应制定野生生物保护管理方案,对野生生物和环境进行保护,将农事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降到最低限度。 5.2.1.3 应综合考虑产品特性、工艺特点、原料控制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以有效 验证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5.2.2 场所管理 5.2.2.1 当基地存在外源漂移污染时应进行适当防护,例如设置缓冲带、隔离带、隔离网等。 5.2.2.2 应具备基地平面图,并设立基地标识牌,重要建筑物及水源带点应在平面图上进行标识。地 块应以区域或收获单元进行编号。 5.2.2.3 应在基地适宜位置张贴平
9、面图、来访者须知、卫生规程及各警示标识牌。 5.3 土壤管理 5.3.1 姜田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通气排水良好和呈微酸性反应的肥沃土壤。 5.3.2 首次选址时,种植前应对基地土壤进行检测以评价土壤是否适宜生姜种植。 5.3.3 同一地块连续种植时,应每年进行土壤检测,有突发污染事件或相关部门有要求时应增加检测 频次。 5.3.4 土壤应符合 GB 15618 要求,保留检测报告。 5.3.5 近 23 年内发生过姜瘟病的地块不可种生姜。必要时,可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熏蒸剂进行熏 蒸。保存土地熏蒸的记录。 5.4 水质要求 5.4.1 基地灌溉水应符合 GB 5084 要求,
10、保留检测报告。 5.4.2 应每年进行灌溉水质检测,如有突发污染事件或相关部门有要求时应增加检测频次。 5.5 培育壮芽 5.5.1 选种时应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 病虫危害的健康姜块作种,严格淘汰瘦弱干瘪、内质变褐及发软的姜块。 5.5.2 培育壮芽通常包含晒姜、困姜、催芽。 5.5.3 播种时宜选择黄色鲜亮,顶部钝圆、芽身粗壮、基部有根突起的壮芽。应保留姜种催芽记录。 5.6 整地 5.6.1 宜在越冬之前对土地翻耕,深耕。种植前应旋耕整平,开沟。 DB37/T 3490.2 2019 3 5.6.2 应根据生姜对养分的需要量集中在中后期
11、,重施以有机肥为主的基肥,有机肥适宜在旋耕时结 合土壤翻耕。化肥集中沟施。 5.6.3 不应使用未经合理腐熟的农家肥和未经处理的人畜粪尿。保持田间管理记录。 5.7 播种 5.7.1 播种前应先掰选姜种。每块生姜上只保留 1 个短壮芽。若发现幼芽基部发黑或掰开的姜块断面 褐变,应予以严格割除。种块以 3575 克为宜。 5.7.2 播种前应向姜沟浇透底水,并将选好的姜种按一定株距排放沟中。 5.7.3 应合理密植,一般每亩 6 000 株左右。 5.7.4 一般高产优质地块栽培用种块大,每亩 400 千克左右。一般地块或新发展姜区,不低于 300 千 克,应保持田间管理记录。 5.8 田间管理
12、 5.8.1 水分管理 5.8.1.1 如有连续暴雨,应及时排水,保证畦沟不存水。 5.8.1.2 幼苗期幼苗植株小,需水量少,应小水勤浇。浇水时间,夏季早晚为宜。暴雨后及时排涝。 5.8.1.3 立秋之后,植株旺盛生长,根茎膨大,一般 6 天左右浇水一次。 5.8.1.4 应保持田间管理记录。 5.8.2 遮阴 生姜应进行遮阴栽培。 5.8.3 追肥 5.8.3.1 生姜生长期较长,应及时合理追肥。 5.8.3.2 发芽期应依靠姜种的营养生长,不需要施肥。 5.8.3.3 苗高 30 cm 左右,具有一两个分枝时第一次追肥,有机肥和化肥混用较好。 5.8.3.4 立秋前后结合除草追第二次肥。
13、 5.8.3.5 旺盛生长在 68 个分枝时,追第三次肥,沟施高钾化肥或者浇水时冲施。 5.8.3.6 应保持田间管理记录。 5.8.4 中耕除草 5.8.4.1 生姜不宜深中耕,以免伤根。一般中耕 23 次,结合培土进行。 5.8.4.2 应保持田间管理记录。 5.8.5 培土 培土深浅应根据栽培目的而定。嫩姜应深培土,使子姜长度增加,质地脆嫩。老姜应浅培土,使根 茎粗壮老健。应保持田间管理记录。 5.9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5.9.1 预防 5.9.1.1 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5.9.1.2 合理布局,实行换茬轮作。 DB37/T 3490.2 2019 4 5.9.1.3
14、 应清洁田园,加强中耕除草,降低病虫源基数,用薄膜覆盖。 5.9.2 监测和评价 应对生姜及其生长环境、害虫发育阶段和爆发强度及虫害、病害、草害爆发的场所,进行系统性检 查。 5.9.3 防治 5.9.3.1 应制定病虫害综合防治计划并实施,防治应遵循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 施、合理使用化学防治的原则。 5.9.3.2 采用物理防治,人工捕捉害虫,或设置杀虫灯诱杀;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防治害虫,或 者用生物农药防治;化学防治,应使用符合要求的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5.9.3.3 应并保存病虫草害防治记录。 5.10 植保产品 5.10.1 选择、购买 5.10.1.1 应优先
15、选择使用无毒或低毒植保产品; 5.10.1.2 应从有资质单位购买植保产品,保留购买凭证,记录购货渠道。 5.10.1.3 应保留使用植保产品清单。 5.10.1.4 不应使用我国、进口国或地区明令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 5.10.2 使用 5.10.2.1 植保产品用量应按照标签的说明并准确计算、配制记录。 5.10.2.2 使用、储存植保产品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实施必要培训并证实具备相应能力。保持植保产 品使用记录。 5.10.3 储存 5.10.3.1 应按照标签要求温度储存植保产品。 5.10.3.2 储存设施应安全、合理。防止与其他材料交叉污染。 5.10.3.3 应保持有效植保产品
16、的库存清单,且至少三个月更新一次。 5.10.4 应急管理 5.10.4.1 应建立事故处理程序并进行演练。 5.10.4.2 应配备处置及防护设施。 5.10.4.3 应通过认可或批准的方式妥善保管、标识和处置弃用的植保产品。 5.11 采收、储存 5.11.1 采收 5.11.1.1 宜在白露至秋分收获嫩姜,初霜到来前,收鲜姜。 5.11.1.2 采收前,应对产品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符合出口国家、地区要求,并保 持样品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记录。主要国家及地区最高残留限量(MRLs)标准见附件 C。 5.11.2 储存 DB37/T 3490.2 2019 5 5.11.2.1
17、生姜收获后,将茎叶去除,保留地上茎 2 cm3 cm,摘除根须,掰下种姜,随收随贮。 5.11.2.2 采用井窖贮藏的产品,贮藏时应轻拿轻放,以免碰伤或姜片断裂。下窖时,窖底部铺一层沙, 摆一层姜,依次摆到距离姜窖顶部 30 cm 为止,顶部盖沙。各地可根据传统经验采用适宜的贮藏方法。 5.11.2.3 冷库贮藏的产品,在采收时应先装入塑料袋后再装纸箱直接码垛到货架上入冷库贮藏。保持 库内温度 11 13 、空气相对湿度 90 %95 %。 5.11.2.4 应保持储存记录。 6 初级农产品处理 6.1 原料、包材验收 6.1.1 应以新鲜、符合目标客户农残标准的生姜为原料,生姜应来自可追溯基
18、地。生姜初级处理过程 的 CCP 点可参考附录 A 要求。 6.1.2 原料姜应完整,无腐烂、霉变、损伤、病虫害等不良品及夹杂物。 6.1.3 加工用包装材料应来自合格供方,有相关厂家资质证明及产品合格证明,进厂验收检验合格。 6.2 原料入库 原料经验收合格后,及时入库,及时降温、预冷。 6.3 原料出库 生产人员将预冷好生姜出库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碰伤。 6.4 清洗 生姜应清洗至没有泥土。 6.5 挑选分极 按GB/T 30383标准以及客户要求对生姜进行挑选分级。 6.6 包装、装箱 6.6.1 应参考 CAC/RCP 44 要求进行包装。 6.6.2 检验合格后,放入客户要求的包装箱。
19、包装纸箱上注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成品批次、生产 单位等信息。 6.7 成品入库 6.7.1 包装好的生姜应放在托盘或货架上面送入成品保鲜库。成品保鲜库应保持洁净、通风、干燥, 库内温度控制在 13 16 。 6.7.2 库内产品应标识清楚,保持成品到原料的可追溯性。保存储存记录。 7运输 7.1 一般要求 生姜运输可参照CAC/RCP44相关要求和规定,应根据运输季节、距离及产品保质储藏的要求选择不 同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 DB37/T 3490.2 2019 6 7.2 控温运输 7.2.1 出口产品以集装箱运输时应保持空气新鲜、温湿度设定均匀,无凝露。注意轻装轻卸、防热防 冻。 7.2
20、.2 保持监装记录表,记录集装箱温度、数量、批次号、发运时间和车号等信息。 7.3 非控温运输 7.3.1 内销产品以露天货车运输时,应用覆盖物遮盖,控制中心温度不宜过高。采取适当保护措施, 防冻防热防污染。 7.3.2 应保持随车记录,记录产品数量、批次号、发运时间和车号等信息。 8销售 应符合农产品产业链全过程管理规范 第1部分:果蔬 通用要求第10章的规定。 DB37/T 3490.2 2019 7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生姜初级处理过程的 CCP 1控制 序号 2 食品安 全危害 3 控制措施 方法/参数 监控程序 8纠正 或纠正 措施 9记录 10 验证(职 责、频率、方 法
21、) 4监控 对象 5监控 方法 6频率 7监控 人员 原料 CCP1 原料中的 农药残 留、重金 属超标 来自备案基 地的原料, 采收前检测 合格 备案证 明、检 测报告 查看 检测 按批次 检查 质检员 拒收 原料 原料监控 记录、纠 偏记录 质检员每批 进行检验,负 责人复核记 录,必要时抽 样进行检测 药残 DB37/T 3490.2 2019 8 BB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生姜常用农药残留项目各出口国、地区标准比对表(mg/kg) 农药中文名称 日本 欧盟 美国 韩国 六六六 0.01 0.02 涕灭威 0.01 0.05 涕灭威亚砜 0.01 0.05 涕灭威砜 0.01 0.0
22、5 百菌清 0.05 0.1 甲胺磷 0.05 0.1 甲拌磷 0.05 0.1 0.05 毒死蜱 0.01 1 氟虫腈 0.01 0.005 0.02 乙草胺 0.01 0.01 嘧霉胺 0.05 0.1 虫酰肼 0.015 1 异丙威 0.01 多效唑 0.01 0.02 双甲脒 0.01 0.1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0.2 0.1 百草枯 0.05 0.05 0.1 0.05 注: 根据(EC) No 396/2005、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农药残留限量基准值生姜230品目、韩国农药残留肯定列表(PLS)等 标准整理,使用时参照相关标准执行。 DB37/T 3490.2 2019 9 CC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指南符合性信息清单 条款 体系信息 5.2 产地环境、场所管理 场所位置图 5.3 土壤要求 土壤检测报告 5.4 水质要求 土水质检测报告 5.5 培育壮苗 种子处理使用记录 田间管理记录 5.6 整地 田间管理记录 肥料清单 5.7 播种 田间管理记录 5.8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记录 5.9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病虫草害防治记录 5.10 植保产品 植保产品清单 植保产品购入和领用记录 植保产品使用记录 5.11 采收、储存 采收记录 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记录 储存记录 农药残留检测结果记录 6.1 原料验收 原料验收记录 7运输 监装记录 随车记录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