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995-2008 混凝土配料秤.pdf

    • 资源ID:1483252       资源大小:881.31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995-2008 混凝土配料秤.pdf

    1、 ICS 39.020 N 13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9952008 混凝土配料秤 Concrete Batching Weighing Instruments 2008-04-28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2008-05-15 实施 DB37/T 995 2008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鲁新光、史莉。 I DB37/T 995 2008 混凝土配料秤 1 2 3 3.1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范围 本标准规定

    2、了受政府机构计量管理的混凝土配料秤的技术要求和计量要求。 本标准旨在对混凝土配料秤提出标准化的要求和测试程序,以便用统一和可溯源的方法来评定配料 秤的计量特性和技术性能。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自动称量的方式,将散装物料分成预定的、实际(相对)恒定质量的装料或载荷 的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条款,凡是注明年号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于本标准。 OIMLR61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 GB/T 7724 1999 称重显示器 GB 14249.1 电子衡器安全要求 GB/T 14249.2 电子衡器通用技术要求 GB/T 101712005 混凝

    3、土搅拌站(楼) JJG 5642002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定量自动衡器) 术语和定义 一般定义 General de finitions 衡器 Weighing instrument 利用作用于物体上的重力来测定该物体质量的计量器具。 电子衡器 Electronic weighing instrument 装有电子装置的衡器。电子衡器通常是数字指示衡器。 自动衡器 Automatic weighing instrument 在称量过程中无需操作者干预,能按照预定的处理程序自动称量的衡器。 混凝土配料秤 Concrete bat ching weighing instruments 为生产混凝

    4、土,按比例配置各种物料(骨料、沙子、水泥、水、附加剂)的衡器。 控制衡器 Control weighing instrument 用于确定混凝土配料秤输出试验用被称物料质量的衡器。 示值 Indications of an instrument 由计量器具提供的量值。 2 DB37/T 995 2008 3.1.6.1 3.1.6.2 3.2 3.2.1 3.2.1.1 3.2.1.2 3.2.1.3 3.2.2 3.2.2.1 3.2.2.2 3.2.3 3.2.3.1 3.2.3.2 3.2.3.3 主要指示 Primary in dications 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示值、信号和符号。 辅

    5、助指示 Secondary indications 主要指示以外的示值、信号和符号。 衡器结构 Constructi on of an instrument 在本标准里,术语“装置”是执行某个特定功能的任何部件,与其实现机理无关,装置可以是衡器 的一个小部件,也可以是衡器的一个主要部分。 主要装置 Main d evices 承载器 Load r eceptor 用于承受载荷的部件。对于称量斗式的配料秤,称量斗为承载器;对于皮带式配料秤,皮带为承载 器。 载荷传递装置 Load-transmi tting device 将作用于承载器上载荷所产生的力传递到载荷测量装置的部件。 载荷测量装置 L

    6、oad-measu ring device 借助平衡装置(平衡来自载荷传递装置的力)以及指示装置和打印装置,测量载荷质量的部件。 模块 Module 完成某个或多个特定功能的可识别部件,并且能够按相关标准所规定的计量和技术性能要求进行单 独评价。模块服从于规定的衡器局部允许误差的要求。 注: 配料秤的典型模块有称重传感器、称重显示器(称重仪表)。 称重传感器 Load cell 在考虑了使用地点重力加速度和空气浮力影响后,将被测量值(质量)转换成另一种被测量值(输 出)从而测量质量的力传感器。 称重显示器 Weighing indicator 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和进一步数据处理,

    7、并以质量单位显示称重结果的电子装置。 电子部件 Electronic parts 电子装置 Electron ic device 由电子组件构成并实现某一特定功能的装置。电子装置通常被制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并能被单独地 测试。 电子组件 Electron ic sub-assembly 电子装置的一部分,由电子元件组成,自身有明确的功能。 3 DB37/T 995 2008 数字装置 Digital device 只执行数字功能并提供数字化输出或显示的电子装置。 3.2.4 3.2.4.1 3.2.4.2 3.2.4.3 3.2.4.4 3.2.4.5 3.2.5 3.2.6 3.2.7 3.2

    8、.8 3.2.9 3.3 3.3.1 3.3.1.1 3.3.1.2 置零装置 Zero-setti ng device 当承载器上无载荷时,能将示值设置到零的装置。 非自动置零装置 Non-automa tic zero-setting device 靠操作者手动调节将示值置零的装置。 半自动置零装置 Semi-autom atic zero-setting device 在操作者给出手动命令后,自动将示值置零的装置。 自动置零装置 Automatic zero-setting device 无须操作者干预,能将示值自动置为零的装置。 初始置零装置 Initial zero-setting

    9、device 接通电源时,在准备使用前将示值自动置为零的装置。 零点跟踪装置 Zero-tracking device 自动将零点示值保持在一定界限内的装置。 给料装置 Feeding device 向定量容器提供散状物料的装置。 给料控制装置 Feed control device 调节给料装置中给料速率的装置。 装料设定装置 Fill setting device 设定预设值(预设质量)的装置。 最后断料装置 final feed c ut-off device 控制最终给料的截止,使给料平均值与预设值一致的装置。该装置功能可以包含对空中落料的调节 修正功能。 修正装置 correctio

    10、n device 自动修正装料衡器设定值的装置。 衡器的计量特性 Metrologic 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strument 秤量 Weighing capacity 最大秤量 Maximum capacity ( Max) 能在承载器上自动称量的最大分离载荷。 4 DB37/T 995 2008 最小秤量 Minimum capacity ( Min) 能在承载器上自动称量的最小分离载荷。 3.3.1.3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3.10 3.4 3.4.1 3.4.2 实际分度值

    11、Actual scal e interval (d) 以质量单位表示的值,是指相邻两个示值的差。 鉴别力 Discrimination 对载荷微小变化的反应能力。 对于给定载荷的鉴别力阈是下述的最小附加载荷的值,当此载荷轻缓地放到承载器上或从承载器上 取走时,能使示值产生一个可察觉得到的变化。 重复性 Repeat ability 在相对稳定测试条件下,当同一载荷以同样方法多次加载到承载器上时,所能提供的称重结果之间 的一致性能力。 预热时间 Warm-u p time 从接通电源起的瞬间到它符合要求时所经历的时间。 装料 Fill 一个或多个载荷装入一个容器,构成预定的质量。 额定最小装料

    12、Rated minimum fill(Min fill) 混凝土配料秤装料的最小额定值。低于该值,称量结果可能会超出本规范规定的允许误差。 每次装料的平均载荷数 Average number of load per fill 正常运行期间每次装料的实际载荷数(若已知);或由制造厂家所规定的每次装料的最佳载荷数。 预设值 Presci ent date 为实现装料的标称值,由操作人员借助装料设定装置预设的、以质量单位表示的值。 称量周期 weighing cycle 其操作包括: 给承载器送料; 称量操作; 单个分离载荷的卸料。 最后给料时间 final feed time 用来完成最后将物料送

    13、到承载器所需的时间。 示值和误差 Indications and errors 数字示值 Digital indication 标尺标记由一串并列数字组成,不允许用以分度值的分数进行插值的示值。 5 DB37/T 995 2008 数字示值的化整误差 Rounding erro r of digital indication 数字示值与衡器假定以模拟示值给出的结果间的差。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 3.5.1 3.5.1.1 3.5.1.2 3.5.2 3.5.3 示值误差 Error of i ndication 衡器的示值减

    14、去相应载荷质量的约定真值之差。 固有误差 Intrinsic error 参考条件下的误差。 初始固有误差 Initial intr insic error 在性能测试和量程稳定性测试前所确定的固有误差。 准确度等级的参考值 reference value for accuracy class 在型式评价中,由称重单元在影响量试验期间进行静态试验而确定的准确度等级参考值,该值高于 装料衡器使用中(运行中)的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偏差 Maximum pe rmissible deviation (mpd) 在规定了准确度等级后,允许每次装料的示值与该组装料平均值之间最大差值的正负数。 最大允许

    15、预设值误差 Maximum Prescient deviation (mpse) 在规定了准确度等级后,对于可预设装料质量的配料秤,允许的预设值与装料平均值之间最大差值 的正负数。 显著增差 signific ant fault 大于额定最小装料使用中检验每次装料最大允许偏差 0.25倍的装料所产生的偏差。 影响量与标准条件 Influences and reference conditions 影响量 Influence quantity 不属于测量对象,但影响称量值或指示的量。 影响因子 Influence factor 量值在规定的额定工作条件内的一种影响量。 干扰 Disturbanc

    16、e 量值在本标准规定的极限值之内的影响量,但不属于衡器规定的额定工作条件。 额定工作条件 Rated op erating conditions 衡器的使用条件,给定了各影响量的数值范围,在该范围内衡器的计量特性应满足最大允许误差要 求。 标准条件 Reference conditions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能有效地相互比较而设立的一组影响因子的规定值。 6 DB37/T 995 2008 4 4.1 4.2 4.2.1 4.2.2 5 5.1 5.2 分类及命名 型号 配料秤的型号为 PL 配料秤的型号含义为 PL D 储料斗数量,用罗马数字表示 设计序号,用英语大写字母表示 承载器的标称容量

    17、,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 m 配料机类型,电子式用“D” 配料机代号 分类 按称量方式配料秤分为皮带式配料秤和称量斗式配料秤。 皮带式配料秤 输送皮带作为承载器,与称重传感器连接为控制装置输送称重信号。可分为一个或多个储料斗式。 称量斗式配料秤 称量斗作为承载器,与称重传感器连接为控制装置输送称重信号。上面通过储料斗为其供给物料。 计量要求 计量单位 混凝土配料秤上使用质量单位,公斤或千克(kg)和吨(t) 。 准确度等级 混凝土配料秤的准确度等级划分为 3 个等级,用符号表示为: X(1) ,X(2), X(5) ,配料秤还应 有一个仅适用于静态试验的准确度等级参考值 Ref(x), 其允许误

    18、差限见表 1。 表 1 允许误差限 最大允许偏差 mpd 准确度等级 静态试验的准确度等级参考 值 Ref(x) 检定 使用中 最大允许预设值误 差 mpse 最大允许误差 mpe X(1) 1.0 0.8% 1.0% 0.25% 0.25% X(2) 2.0 1.6% 2.0% 0.50% 0.50% X(5) 5.0 4.0% 5.0% 1.25% 1.25% 注:若需要可将表中的数值化整到最接近的分度值倍数; 零点和小于最小秤量(最小装料)的秤量,其最大允许误差 mpe按照最小秤量的计算值执行。 5.3 2 2.1 2.1.1 2.1.2 分度值 不同指示装置的分度值和称量结果应一致,分

    19、度值 d应以 110 k 、210 k 或 510 k 为形式表示的质 量单位,k为正、负整数或零。 技术要求 外观质量 结构件及加工的零部件应有除锈或防锈处理。 机罩、护板(网)应平整,其边缘不得有明显皱折,安装应牢固可靠。 7 DB37/T 995 2008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1.9.1 2.1.9.2 2.1.9.3 2.1.9.4 2.2 2.2.1 2.2.2 2.3 2.3.1 2.3.2 2.3.3 2.3.4 2.4 3 3.1 3.2 3.2.1 3.2.2 3.2.3 焊缝均匀,无裂纹、焊瘤、弧坑、飞溅、

    20、咬肉等缺陷。 电路的管线应排列整齐美观,固定安全可靠。 产品标牌、指示牌、说明牌等位置得当,字迹清楚,安装牢固、端正。 钢结构件 钢结构件的联接、安装应牢固,重心应平稳,工作应可靠。可拆卸的钢结构件与同一规格配料机应 能互换。 输送机 配料秤的输送机工作应正常、可靠。托辊应运转灵活,设计有防止输送带跑偏的装置,并有良好的 自动对中性能,正常工作情况下所输送的物料不应溢出或在接收处堆积。 储料斗 储料斗应能保证物料向称量斗自由的下滑送料、不阻料、不积料,储料斗内壁不应有障碍物。 承载器 承载器卸料应干净、彻底。承载器应配备相应的位置和设施,便于安全可靠地放置最大秤量的砝码 或质量块。如果这些设施

    21、不是装料衡器的固定设施,则应将其放在装料衡器的附近、与装料衡器保持一 致的标记。 承载器的容积应能容纳标称容积的物料且不会溢料。 粉料配料秤的称量斗与给料机构和卸料机构之间应装有防尘护罩,其安装方式不得影响称量 准确度。并且称量斗上方应排气畅通,并有良好的滤尘和清除效果。 水称量斗应做防锈处理,具有防锈蚀能力。 外加剂配料秤的称量斗应做防腐处理,具有耐酸、碱腐蚀能力。 气路及液压装置 气路装置 气路系统执行元件应运行灵活、可靠,维修、清理方便。 液压装置 配置应能满足各工作机构正常运行的需要,不得泄漏。 控制装置 具有给料速度控制装置,并可自动置零; 称量误差补偿方式可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 具

    22、有同时显示被称物料的给定值和指示值的功能。 控制装置应装配在一个带锁的、具有防尘、防振、防潮、防磁波干扰和隔热的控制箱内。 噪声 配料秤工作时应运转平稳,其 5 米处的最大噪声值应小于 85dB(A). 计量管理 计量管理职责 国家可以通过法律强制管理,保证衡器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符合本标准要求。 应包括型式批准、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试验条件 标准砝码 用于静态检定的标准砝码,其误差应不大于混凝土配料秤相应称量最大允许误差的 1/5。 控制衡器 若控制衡器是在物料检定之前立即校准或检定的,应保证其误差不大于自动称量的最大允许偏差和 最大允许预设值误差的 1/3。其它情况其误差不大于

    23、最大允许偏差和最大允许预设值误差的 1/5。 检定用物料 8 DB37/T 995 2008 检定使用的物料应是实际装料的物料。 3.2.4 3.2.5 装料质量的选定 应在混凝土配料秤的最大装料质量(或接近最大装料质量)和最小装料质量(或接近最小装料质量) 处进行物料检定。若最小装料小于最大装料的 1/3,还应在装料范围的中心附近再进行一次物料检定。 装料次数 物料检定的装料次数取决于预设装料质量 M,可见表 2 中规定的。 表2 装料次数 装料预设值 装料次数 M100kg 10次 100kgM500kg 5次 500kgM 3次 3.2.6 3.2.6.1 3.2.6.2 3.3 3.3

    24、.1 3.3.2 3.3.3 3.3.4 物料试验方法 分离检定法 使用与混凝土配料秤相分离的控制衡器进行称量,以测得每次装料质量的方法; 集成检定法 使用被测混凝土配料秤来确定每次装料质量,此时被测混凝土配料秤具备下列条件: 1)应具有可用标准砝码确定化整误差的指示装置; 2)被测配料秤能满足第 7.4.5 条的要求; 3)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被测衡器最大允许误差的 1/3。 误差计算 静态试验的误差计算 应采用“闪变点”方法确定化整的误差。 对于分度值为 d 的混凝土配料秤,记下载荷 L 在混凝土配料秤的示值 I。连续加放如 0.1 d 的附加 砝码,直到示值明显地增加一个分度值,变为

    25、( I+d)。此时,加到承载器上的附加载荷为 L,化整前的 误差是: E=P-L=I+d/2-L-L。 例如:一台分度值 d 为1kg 的混凝土配料秤,加 100kg 载荷,示值为 100kg。然后依次加 0.1kg 的 砝码,当附加载荷为 0.3kg 时,示值由 100kg 变化到 101kg。代入上述公式,则化整前的误差为: E=(100.2-100)kg=+0.2kg 对零点误差的修正 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得出零点的误差E 0,用同样的方法得出载荷为 L时的误差E,则化整前的修正误差 Ec是: Ec=E-E0 使用闪变点砝码方法确定控制衡器数字指示值的化整前示值 如果控制衡器的分度值太大,且

    26、需要有一个更高分辩力,可采用闪变点砝码方法确定控制衡器数字 指示化整前示值。 如控制衡器的分度值为 d,当被称物料放置在控制衡器上时,记下控制衡器的示值 I。连续加放如 0.1d 的附加砝码,直到示值明显地增加一个分度值,变为( I+d)。此时,加到承载器上的附加载荷为 L,则化整前的被称物料示值是: P=I+d/2-L 静态试验的准确度等级参考值 Ref(x)的确定 采用影响因子影响下的静态称量试验确定准确度等级的参考值 Ref(x) ,方法如下: 9 DB37/T 995 2008 1)按规定的载荷,进行静态称量试验; 2)对每个载荷,确定准确度等级为X(1)的影响因子试验的最大允许误差

    27、mpe(1); 3)计算每个载荷 Ec; 4)计算 Ec/ mpe(1); 5)确定 Ec/ mpe(1)之绝对值最大值 Ec/ mpe(1)max; 6)确定 Ref(x) : Ref(x) Ec/ mpe(1)max; Ref(x) =110 k ,210 k 或 510 k ,k为正、负整数或零。 3.3.5 3.3.5.1 3.3.5.2 3.3.6 3.3.7 3.4 3.4.1 最大实际偏差 md 的计算 实际偏差 mdi的计算 自动称量每次装料的实际偏差,应是每次装料实际质量 Mi与这一组装料预设值的所有装料实际质量 值的平均值之差,即: 式中: Mi第i次装料质量值; N装料次

    28、数。 nMMmd n i iii / 1 = = 最大实际偏差 md 的计算 最大实际偏差 md是的每次装料的实际偏差的 mdi最大值(绝对值最大的正负值)。 预设值误差 se 的计算 对于预设值为 MP的一组自动称量测试,对于预设值误差 se为该组装料质量的实际平均值与预设值 MP 之差,即: 式中: MP预设值; N装料次数。 p n i i MnMse = = / 1 准确度等级的确定 1)对于装料的每一个预设值,确定预设值误差(即设定误差 se)和X(1)级的最大允许预设值误 差 mpse(1),计算装料每个预设值的 se/mpse(1); 2) 对于每一个装料预设值,确定每次装料与装

    29、料平均值的最大实际偏差( md)和X(1)级每次装 料与装料平均值的最大允许误差mpd (1);然后计算每个装料预设值的 md/ mpd(1); 3)确定 se/mpse(1)max的最大值和 md/ mpd(1)max的最大值; 4)确定准确度等级 X(x): X(x) se/mpse(1)max; X(x) md/ mpd(1)max; X(x) Ref(x) ; 且:(x)=110 k ,210 k 或 510 k ,k为正、负整数或零。 型式评价 型式评价的申请 型式批准申请,通常应向认证机构提交有代表性的配料秤,还应提交以下资料和文件: 配料秤的计量特性; 10 DB37/T 995

    30、 2008 一份详细说明书; 部件和装置的功能说明; 说明结构和操作的框图、线路图和一般性软件资料(若适用); 符合规程要求的衡器设计与制造文件及其他资料。其中包括: a)设计任务书(若适用); b)总装图、主要零部件图和电路图; c)可靠性设计和预测(若适用); d)技术标准和检验方法; e)研制单位自检的试验报告; f)技术总结; g) 使用说明书和样机照片。 3.4.2 误差的比例分配 如果配料秤部件需要分别检验,则应适用下述要求: 适用于某个需要分别检验部件的允许等于衡器整机最大允许误差系数 Pi。选取的任何部件的系数, 其准确度等级必须与整机的相同。 系数 Pi应满足下述等式: (

    31、). 2 3 2 2 2 1 + PPP 1 系数 Pi应有部件的制造厂家来选择,并通过相应的测试予以验证。当一个以上的部件受到影响时, 该系数应不大于 0.8,且不小于 0.3。 注: 上述的误差比例分配仅适用于申请型式评价的衡器,而不适用于申请首次检定和后续检定的衡器。 如果主要部件称重传感器或称重显示器的计量性能已按照相应的 OIML 国际建议或国家计量检定规 程的要求进行了型式评价,则在申请人有要求时,其部件的型式评价报告的数据可以引用到动态车辆衡 的型式评价中。若能证明其测试结果与本规程的相关要求一致的,则影响因子测试和干扰测试可以不做, 但必须在测试报告中注明。 若衡器的称重传感器

    32、或称重显示器没有取得型式批准证书或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书,则应送国家授 权的法定技术机构按照相应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测试。 3.4.3 3.4.4 3.4.5 3.4.5.1 3.4.5.2 3.4.5.3 样机的要求 型式评价应在代表特定型式的一台样机上进行,且全部功能都能完整运行。 试验地点的选取 申请型式评价的配料秤可在下述地点进行试验: 接纳申请的法定计量技术结构提供的场所; 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和申请人共同商定的其他适合场所。 静态试验 预热时间 先断电至少 8h,然后接通电源并开机,从接通电源开机到至少等于规定的预热时间内检查,检查 在获得稳定的示值之前自动操作是否被禁止。 待示值刚一稳

    33、定后立即置零,并测定零点误差;再以接近最大秤量的砝码加载测试,测得化整前误 差、并求得化整前修正误差。并分别在 5,15,30min 时,重复以上测试,误差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置零试验 混凝土配料秤置零后应能显示零点,或摆脱自动置零和零点跟踪范围(如放置 10d 的砝码在承载器 上),零点或零点附近的误差应符合表 1 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偏载试验 试验载荷为最大秤量与最大添加皮重量之和的 1/10; 11 DB37/T 995 2008 放置位置为每个传感器的支承点; 不同位置的示值误差应符合表 1 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 3.4.5.4 3.4.5.5 3.4.5.6 3.4.6 鉴别力

    34、试验 当试验载荷分别在最小秤量、1/2 最大秤量和最大秤量时,在承载器上放置规定砝码和 10 个 0.1d 的小砝码,然后依次取下小砝码, 直到示值 I 确实地减少了一个实际分度值而变为 I-d。 再放上一个 0.1d 的小砝码,然后再轻缓地放上 1.4d的砝码,示值应为 I+d。 静态称量 从零点起逐步施加试验载荷至最大秤量,并逆顺序卸下试验载荷至零点。选择的试验载荷应包括(接 近)最大秤量、最小秤量和符合标准要求的关键载荷。采用本标准 7.3.1 7.3.2 的方法计算误差,按 照 7.3.4 的方法确定准确度等级参考值。 注: 加卸砝码(载荷)应分别逐渐地递增或递减。 重复性试验 选用最

    35、大秤量或接近最大秤量的试验载荷,在相同条件下三次施加到承载器上,其三次示值差应不 超过表 1 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影响因子试验和干扰试验 影响因子和干扰试验的目的是检验配料秤在规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能否达到预期的功能。 一般来讲,不可能把影响因子和干扰施加到正在自动称量物料的配料秤上,因而,配料秤在本标准 规定的静态条件下或在模拟运行中,接受影响因子和干扰试验。在这些条件下,对每种情况规定了影响 因子和干扰的允许效果。 配料秤的影响因子试验和干扰试验应按照下表规定的项目进行,并能达到表规定的要求。 试验项目 允差 1 静态温度 mpe 2 温度对空载示值的影响 mpe 3 湿热、稳态 m

    36、pe 4 电源电压变化 mpe 影响因子试验 5 倾斜 mpe 1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不应出现显著增差 2 电快速瞬间变脉冲群 不应出现显著增差 3 静电放电 不应出现显著增差 干扰试验 4 抗电磁场辐射 不应出现显著增差 3.4.6.1 静态温度试验 静态温度试验按照下列试验要求进行。整个试验期间应保持通电状态,至少应选择 5个不同的静态 试验载荷(或模拟载荷)对被测配料秤进行试验,包括最大秤量和最小秤量。 环境状况 试验规定 试验依据 参考温度 20 规定的高温保持 2h IEC68-2-2 规定的低温保持 2h IEC68-2-1 5 IEC68-2-1 温度 参考温度 20 可利用

    37、IEC68-3-1 作为背景参考资料。 12 DB37/T 995 2008 3.4.6.2 3.4.6.3 湿热、稳定状态试验 整个试验期间应保持通电状态,试验分别在参考温度和 50的相对湿度下稳定保持 3h 后和在温度 上限和 85相对湿度下保持 2 天后进行; 试验载荷,至少应选择 5 个不同的静态试验载荷(或模拟载荷)对被测配料秤进行试验,包括最大 秤量和最小秤量; 可利用 IEC68-2-28 和I EC68-2-56 指导试验。 交流电源电压变化试验 按照下表的电压变化范围改变输入电压,利用约等于最小秤量的试验载荷对被测衡器进行试验,置 零功能应处于工作状态。 环境状况 试验规定

    38、试验依据 参考电压 (1+10)参考电压 (115)参考电压 电压变化 参考电压 IEC61000-4-11 参考电压(标称电压)应按 IEC61000-4-11 的规定 3.4.6.4 3.4.6.5 倾斜试验 此项试验只适用于非固定安装的配料秤。如果能将配料秤倾斜调整不大于 1 ,则此项试验就不 需要在具有水平指示可移动的配料秤上进行。 将被测配料秤调整到参考位置(不倾斜),并尽量调整其接近实际零点示值。如果衡器备有自动置 零,应不运行。 使用约等于最大秤量的试验载荷进行试验,包括被测配料秤向前、向后(纵向)倾斜以及从一边向 另一边(横向)倾斜,同时观察静态试验载荷的称量示值。 电压暂降和

    39、短时中断试验 正常接通电源,“开机”时间大于或等于制造厂家规定的预热时间。使用约等于最小秤量的试验载 荷进行试验。 环境状况 试验规定 试验依据 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从参考内电压到零电压中断一个 1/2 周期 从参考电压到 50的参考电压中断两个 1/2 周期 这些电源电压中断实验应以至少 10s 的时间间隔重复进行 10 次。 IEC61000-4-11 参考电压(标称电压)应按 IEC61000-4-11 的规定 3.4.6.6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按照表下表指示的方式正极持续 1min,负极持续 1min。电源电压上叠加电脉冲群(快速瞬变)的 条件下,观察约等于最小秤量的静态试验载荷称量示

    40、值。 试验交流电源接口,应使用耦合/去耦网络。 信号线和控制线端(接)口 环境状况 试验规定 试验依据 电压峰值:0.5kV T1/Th:5/50ns 电快速瞬变通用方式 重复频率:5kHz IEC61000-4-4 注:根据制造厂家的功能说明,仅使用于端口或与总长超过 3m 电缆的连接 13 DB37/T 995 2008 输入、输出直流电源端(接)口 环境状况 试验规定 试验依据 电压峰值:1kV T1/Th:5/50ns 电快速瞬变通用方式 重复频率:5kHz IEC61000-4-4 注:不使用于电池供电的,使用是不能与电源连接的仪器。 输入、输出交流电源端(接)口 环境状况 试验规定

    41、 试验依据 电压峰值:1kV T1/Th:5/50ns 电快速瞬变通用方式 重复频率:5kHz IEC61000-4-4 3.4.6.7 静电放电试验 接触放电是常用的试验方法。20 次放电(10 次正极,10 次负极)施加在机壳上能接触到的金属部 件,连续放电的时间间隔至少应有 10s。如果机壳是非导体,放电应按照 IEC61000-4-2 中的规定,施 加到水平或垂直的耦合面上。 空气放电应用在不能做接触放电的部位。不必对下表给出以外的其他(较低的)电压进行试验。 试验载荷选用约等于最小秤量的静态试验载荷。 环境状况 试验规定 试验依据 空气放电:8kV 静电放电 接触放电:6kV IEC

    42、61000-4-2 注:6kV 接触放电应施加到能接触到的导体部件上。电池盒接插极输出端一类的接触金属件不在其要求之内 3.4.6.8 抗电磁场辐射 试验载荷选用约等于最小秤量的静态试验载荷。 环境状况 试验规定 试验依据 频率:26MHz 至 1000MHz 场强:3V/m (有效值) 射频电磁场 调制:80调幅,1kHz 正弦波 IEC61000-4-3 3.4.7 3.5 物料试验 型式评价使用的物料应是实际使用物料,误差计算按照 7.3.5 规定的方法进行,并按照 7.3.7 条的 规定方法确定被测衡器的准确度等级,对于不固定且配有水平的配料秤将其调到水平后再进行物料试 验。物料试验的

    43、试验程序如下: 1)设置被检配料秤信息; 2)根据给定设置物料试验预设值,并记录; 3)运行配料秤,输出规定数量装料; 4)选择符合要求的控制衡器进行逐个称量,记录; 5)进行下一个预设值的物料试验。 首次检定和随后检定 可以由国家法定授权人员执行。 除非已通过型式批准并确认满足本标准要求,否则不得对其进行首次检定。配料秤的检定测试应在 14 DB37/T 995 2008 安装后准备投入使用时进行。 3.5.1 3.5.2 3.6 外观检查 测试前,应对进行外观检查: 计量特性,即:准确度等级,最小秤量 Min,最大秤量 Max,分度值d; 检定、管理标记的位置和规定内容。 物料试验 按照 7.4.7条的程序进行物料试验。 使用中检验 使用中检验应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利用常用的实际载荷和装料质量进行。 15 DB37/ 532 2005 DB37/T 0002008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混凝土配料秤 山东省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印刷部印刷 开本 8801230 1/16 印张 1.25 字数 30.4 千字 2008年0月第 一版 2008年0月第一次印刷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1 DB37/T 995 2008 2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995-2008 混凝土配料秤.pdf)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