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987-2007 冲击电压试验仪.pdf

    • 资源ID:1483244       资源大小:727.7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987-2007 冲击电压试验仪.pdf

    1、ICS 29.020 L 87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9872007 冲击电压试验仪 2008-04-28 发布 2008-05-15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7/T 987 2007 目 次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 . 1 3.1 脉冲峰值电压 . 2 3.2 脉冲波前时间 . 2 3.3 试验波形 . 2 3.4 波形差异量 . 2 3.5 有害差异量 . 2 3.6 允许( 无害 )差异量 . 2 4 技术要求 . 2 4.1 工作条件 . 2 4.2 外观质量及标志 . 2 4.3 安全性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2、.4 性能特性 . 3 4.5 影响量试验 . 3 4.6 气候影响试验 . 4 4.7 振动、冲击及运输试验 . 4 4.8 电磁兼容性试验 . 4 5 试验方法 . 4 5.1 基准试验条件 . 4 5.2 外观质量及标志检查 . 5 5.3 安全性能 . 6 5.4 性能特性 . 5 5.5 影响量试验 . 6 5.6 气候影响试验 . 6 5.7 振动、冲击及运输试验 . 7 5.8 电磁兼容性试验 . 8 6 检验规则 . 9 6.1 出厂检验项目 . 9 6.2 型式试验项目 . 9 6.3 检验方法 . 9 7 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 10 7.1 产品标志 . 10 7.2

    3、 包装标志 . 10 7.3 使用说明书 . 10 8 包装、运输、储存 . 10 8.1 包装 . 10 8.2 运输 . 10 8.3 储存 . 11 9 保修期限与备件、附件 .11 I DB37/T 987 2007 前 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青岛艾诺仪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少华、王新军、刘晓伟、栗文涛、马雪锋、马嵩、李道民、许宏蕾。 III DB37/T 987 2007 冲击电压试验仪 1 2 3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冲击电压试验仪(绕组匝间冲击耐电压测试仪、匝间绝缘测试仪、匝间耐电压试验仪

    4、、 低压电器冲击电压试验仪等)的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最高输出脉冲电压 40kV的用于绕组匝间耐电压试验及低压电器冲击电压试验的冲击 电压试验仪(以下简称冲击仪)。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 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JB/T 7080 1993 绕组匝间冲击电

    5、压试验仪 JB/T 7083 1993 低压电器冲击电压试验仪 GB 4793.1 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GB/T 6587.8 1986 电子测量仪器 电源频率与电压试验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6587.119 86 电子测量仪器 环境试验总纲 GB 6587.219 86 电子测量仪器 温度试验 GB/T 2423.3 电工电子 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6、 6587.3 1986 电子测量仪器 湿度试验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 GB/T 6587.4 1986 电子测量仪器 振动试验 GB/T 6587.5 1986 电子测量仪器 冲击试验 GB/T 6587.6 1986 电子测量仪器 运输试验 GB/T 17626.2200 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 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199 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

    7、26.51 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 199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 验 GB/T 18268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 GB 9969.119 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65111996 电气和电子测量设备随机文件 术语 1 DB37/T 987 2007 3.1 3.2 3.3 3.4 3.5 3.6 4 4.1 4.2 脉冲峰值电压 如图 1 所示,波形最高点对应的电压即为峰值电压。 脉冲波前时

    8、间 如图 1 所示,从峰值电压的 10%上升到峰值电压的 90%所经历的时间T 1即为波前时间。 试验波形 由冲击仪输出如图 1 的脉冲电压,施加于被试品两端,实时采集其所响应的衰减振荡曲线,并显示 于仪器屏幕上的曲线波形。 波形差异量 在用脉冲波形比较法测绝缘时,在被试品和参照品中,因绝缘故障,或因材料与工艺波动等非绝缘 故障引起两者中试验波形之间的差异量,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有害差异量 对因绝缘故障引起的试验波形差异量常称为有害差异量。 允许(无害)差异量 对非绝缘故障引起的试验波形差异量常称为允许差异量或无害差异量。 图 1 脉冲波前时间 技术要求 工作条件 冲击仪应能在下列工作条件下正

    9、常使用: 电源电压:(22022)V、(501)Hz; 环境温度:(040); 相对湿度:80%RH。 外观质量及标志 2 DB37/T 987 2007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3 4.3.1 4.3.2 4.3.3 4.4 4.4.1 4.4.2 4.4.2.1 4.4.2.2 4.4.2.3 4.4.3 4.4.4 4.4.5 4.5 4.5.1 4.5.2 4.5.3 冲击仪外壳应整洁,无明显缺损,凹痕、划伤、锈蚀、裂缝、外壳的涂层应无起层和剥落现象, 箱体外壳的防护等级按 GB4793 要求的 IP3X 执行。 冲击仪的外壳在人手所

    10、能触及的范围内不应有产生伤害的利角和毛刺,所有零部件、元器件、 以及铭牌应安装牢固、可靠,所有按键操作灵活、无卡滞现象。 冲击仪面板、铭牌及操作按键上的各种量与单位的文字符号应符合 GB3100 和 GB3101 规定, 字迹和符号标志应清楚,不易擦掉。 冲击仪接地端子或接地插脚附近应标志清晰,耐久的接地符号,该符号不能标记在如螺钉之类 的可拆卸的部件上。 冲击仪高压输出端应用红色闪电标志标记。 冲击仪应有标明保险丝熔断电流大小的标志;各种外部接口应有明确汉字标示;电源入口处应 标明额定工作电压及频率。 性能特性 冲击峰值电压输出准确度 最高输出 5kV 脉冲电压的冲击仪,峰值电压准确度不应大

    11、于5%;最高输出 5kV 以上 40kV 以下脉 冲电压的冲击仪,峰值电压准确度不应大于10%。 输出冲击电压视在波前时间 冲击电压视在波前时间应小于1.2 s,一般可分为0.1 s、 0.5s、 1.2s。低压电器冲击电压试验仪一 般选1.2 s。 波形重复性 将冲击仪两组测量线分别接至同一被试品上,检查冲击仪输出的两振荡波形应完全重合,两条曲线 波形不能出现明显分离的情况。 安全性能 冲击仪的安全,除必须满足本标准的规定外,其余皆应符合 GB4793.1 中规定的 I 类电子仪器的 要求。 冲击仪应设计制造成具有良好的防止触电的保护。 可触及的金属零件或部件不应带电,其带电零件、组件必须用

    12、被覆材料或绝缘材料保护; 各种操作轴不允许带电; 用来控制带电源电压的元件或组件的外部旋钮,手柄等应用绝缘材料制成。 泄漏电流:非工作状态下对冲击仪的电源进线端与机壳之间施加 1.06 倍的额定电压,泄漏电流 应不大于 0.5mA;在工作温度下,电源进线端与机壳之间的泄漏电流应不大于 0.5mA。 接地要求:冲击仪电源进线端和机壳间之间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0.5。 介电强度:介电强度试验进行前,应将能用手拆下的电气元件、盖及其它零部件应拆下与主机 部分一起进行潮湿预处理。在设备正常使用条件下恢复 2h 后,在带电部件和可触及接地零部件间施加 试验电压 4300V,不应出现击穿或重复飞弧。 影响

    13、量试验 供电电源电压影响 将供电电源频率保持在(500.5)Hz,将电压置于 198V 和 242V,至少保持 15min 后各参数的误差 和相对于基准工作条件下的误差改变量应符合本标准 4.3条的规定。 供电电源频率影响 将供电电源电压保持在(2204.4)V,将频率置于 47.5H z 和 52.5Hz,至少保持 15min 后各参数的 误差和相对于基准工作条件下的误差改变量应符合本标准 4.3.1 的规定。 极限工作范围下限温度的电源频率与电压影响 在极限工作范围下限温度(-10)下, 将供电电源电压置于 198V,频率置于 47.5Hz,至少保持 15min 后冲击仪应显示正常;所有按

    14、键操作灵活,无卡滞现象。 3 DB37/T 987 2007 4.5.4 4.6 4.6.1 4.6.2 4.6.3 4.7 4.7.1 4.7.2 4.7.3 4.8 5 5.1 5.1.1 5.1.2 极限工作范围上限温度的电源频率与电压影响 在极限工作范围上限温度(50)下,将供电电源电压置于 242V,频率置于 52.5Hz,至少保持 15min 后冲击仪应显示正常;所有按键操作灵活,无卡滞现象。 气候影响试验 冲击仪应进行高温、低温及湿度试验。试验过程结束后,对仪器进行目测检查,应无锈蚀、裂纹、 涂覆层剥落等损伤;文字和标志应清晰;控制机构应灵活;紧固部位应无起泡、裂开以及灌注物应无

    15、溢 出现象并应符合本标准 4.3 的要求。 高温试验 冲击仪在非工作状态下升温至(552),保持72h 后恢复至23(20)后,冲击仪各参数应符合 本标准 4.3要求。 低温试验 冲击仪在非工作状态下降温至(-403),保持 72h 后恢复至 23(20)后,冲击仪各参数应符 合本标准 4.3 要求。 湿度试验 应进行恒定湿热试验,冲击仪在无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下,在不采取特殊措施排除表 面潮气条件下试验。湿度设定为(933)%RH,上限温度设为(402)。试验完成恢复 24h 后,冲击仪不 应出现损坏和信息变化,并能经受交流电压试验,冲击仪各参数应符合本标准 4.3 要求。 振动、

    16、冲击及运输试验 振动试验 冲击仪在非工作状态,无包装条件下,应能承受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上依次进行的振动试验。试验 后不应有破裂、明显变形及内部各零部件松脱、损坏,通电后仍应能正常工作。冲击试验后冲击仪各参 数应符合本标准 4.3 的要求。 冲击试验 冲击仪在非工作状态,无包装条件下,应进行冲击试验。试验后不应有破裂、变形及内部各零部件 松脱、损坏,通电后仍应能正常工作。冲击试验后冲击仪各参数应符合本标准 4.3 的要求。 运输试验 冲击仪在非工作状态,有包装条件下,应进行运输试验。运输试验完成后,测量仪包装箱不应有较 大的变形和损伤,仪器及其附件不应有变形松脱、涂覆层剥落等机械损伤,测量仪各参

    17、数的误差应达到 本标准 4.3的要求。 电磁兼容性试验 冲击仪的设计一般应保证在静电放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 涌、以及电压暂降、短时中断的电压变化抗扰度等电磁骚扰的影响下,不损坏或不受实质性影响,并能 准确地工作。试验要求按 GB/T 182682000 第6.2 执行。性 能判据按 GB/T 182682000 第6.5 的性能 判据 2 执行。其中静电放电抗扰度的试验等级按 3 级。冲击仪在不同环境下所承受的电磁干扰可能是不 一样的,在确定使用环境后须做委托检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电磁兼容性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基准试验条件 温、湿度要求:

    18、 环境温度:(202); 环境湿度:(4575)%RH。 电源要求: 额定电压:(220 4.4)V; 额定频率:(500.5)Hz。 4 DB37/T 987 2007 5.2 5.3 5.3.1 5.3.1.1 5.3.1.2 5.3.1.3 外观质量及标志检查 用目测检查及下列试验检查:用棉布蘸上酒精或水轻轻擦拭,标记不应被擦去,检查结果应符合本 标准 4.2 的规定。 性能特性 脉冲峰值电压准确度测量 测量电路如图 2。 负载电阻 分压器 冲击仪 峰值电压表或 数字存储式示波器 图 2 脉冲峰值电压测量线路 校正用峰值电压表和数字存贮示波器,准确度为 1%,输入阻抗大于 1M 和不大于

    19、 50pF,并 且应有足够高的响应时间来保证其准确度。 测量系统的冲击分压器应为纯电阻分压器,电阻值不小于 5k,分压比应是稳定的,其误差 应不超过 0.5%;分压器的方波响应时间不超过 50ns。 高压冲击负载电阻应为纯电阻,阻值为 0.2、0.5、1k,准确度不应超过 5%。 仪器额定输出峰值电压与负载电阻值见表 1。 表 1 仪器额定输出峰值电压与负载电阻值 脉冲峰值电压(kV) 5 15 40 负载电阻(k ) 1 0.5 0.2 5.3.1.4 5.3.1.5 当波峰部分波形有振荡或过冲,且幅度大于 5%峰值时应将波形振荡中心线的最高峰值作为试 验峰值电压。 对冲击仪输出峰值电压逐点

    20、进行准确度测量。 假如设定电压为V S,实际输出电压为V T。则冲击峰值电压的误差= S TS V VV 100%,对上述每个 设定电压值连续测量(间隔至少0.5s),10次实际的输出峰值电压值,根据误差公式测得误差为 i 5.3.2 5.3.2.1 5.3.2.2 5.3.2.3 5.3.3 ,那 么 i的最大值 max必须满足本标准4.3.1的规定。 输出冲击电压视在波前时间测定 冲击仪的脉冲波前时间的测定按图 3 方法进行测量。 对于负载电阻的要求同本标准 5.3.1。 示波器准确度 2%,输入阻抗要大于 1M 和不大于 50pF,要求带高压探头。 测量结果应符合本标准 4.3.2 规定

    21、。 波形重复性检查 对冲击仪量程范围内的各个电压逐点按本标准 5.3.1 的试验方法进行,重复性准确度应符合本标准 4.3.3 规定。更换 23 个被试品线圈绕组重复上述试验,重复性准确度应保持不变符合本标准 4.3.3 5 DB37/T 987 2007 规定。 负载 电阻 冲击仪 数字存储式示波器 图 3 脉冲波前时间的测定 5.4 5.4.1 5.4.2 5.4.3 5.4.4 5.5 5.5.1 5.5.2 5.5.3 5.6 5.6.1 5.6.1.1 5.6.1.2 5.6.1.3 安全性能 泄漏电流 冲击仪处于非工作状态。开关置于接通位置,在电源进线端与外壳间施加 1.06 倍的

    22、额定工作电 压,在 5s 内测量对机壳泄漏电流,测量结果应符合本标准 4.3.6 规定(出厂检验仅测此项);工作温度 下,正常工作 5min 后,断开工作电源,在电源进线端和机壳之间测量泄漏电流,测量结果应符合本标 准 4.4.3 规定。 接地电阻 冲击仪处于非工作状态,在电源进线端与机壳间通 25A 直流电流保持 5s,测量接地电阻大小,结 果应符合本标准 4.4.4规定。 介电强度 冲击仪介电强度试验可与湿度试验先后进行。预处理在潮湿箱中进行,箱中空气的湿度为(92.5 2.5)%,温度为(402)。在加湿之 前,设备温度要达到(402)。通常是在进行潮湿预处理之前, 将其保持在该温度上至

    23、少 4h。箱内的空气应搅动且箱子的设计应使的凝露不致滴在设备上。设备在箱 内保持 48h,然后移出,在设备正常使用条件下恢复 2h,非通风设备的盖要打开,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 准 4.4.5 规定。 影响量试验 供电电源电压影响 将供电电源频率保持在(500.5)Hz,将电压置于 198V 和 242V,至少保持 15min 后,测量仪器各 参数的误差。其误差和相对于基准工作条件下的误差改变量应符合本标准 4.3 的规定。 供电电源频率影响 将供电电源电压保持在(2204.4)V,将频率置于 47.5H z 和 52.5Hz,至少保持 15min 后,测量仪 器各参数的误差。其误差和相对于基准工

    24、作条件下的误差改变量应符合本标准 4.3 的规定。 极限工作范围下限温度及极限工作范围上限温度的电源频率与电压影响 极限工作范围下限温度及极限工作范围上限温度的电源频率与电压影响可与温度试验同时进行,见 5.6 条。试验后检查仪器的功能。测量仪应显示正常;所有按键操作灵活,无卡滞现象。 气候影响试验 温度试验 基准工作条件温度测试:在温度为(20 2)的高低温箱内或在近似基准工作条件的室内进行 试验,热平衡后,接通冲击仪电源。经预热后测量仪器各参数的误差。测试后,将电源输出的频率保持 在50Hz, 电源电压分别置于 198V 和242V;及电源电压保持 220V, 电源频率分别置于 47.5H

    25、z 和52.5Hz, 分别测量各种情况下测量仪器各参数的误差。冲击仪各参数的误差应达到本标准 4.3 的要求。 工作范围下限温度试验:冲击仪电源处于断开位置,使高低温箱内温度降至 0,热平衡后, 接通仪器电源,经预热后,测量仪器各参数的误差。冲击仪各参数的误差应达到本标准 4.3的要求。 极限条件下限温度试验:冲击仪处于通电状态,使高低温箱内温度降至-10,经热平衡后, 对仪器进行检查,外观应符合本标准 3.2 的要求,各电参数能正确测量(不考核误差);然后将可调电源 6 DB37/T 987 2007 输出频率置于 47.5Hz,电源电压置于 198V,至少保持 15min 后,再次对仪器进

    26、行检查。 5.6.1.4 5.6.1.5 5.6.1.6 5.6.1.7 5.6.1.8 5.6.1.9 5.6.2 5.7 5.7.1 5.7.2 5.7.2.1 5.7.2.2 贮存条件下限温度试验:仪器电源处于断开位置,使高低温箱内温度降至-40,至少保持 4h;然后进行基准工作条件温度试验。 基准工作条件温度试验:使高低温箱内温度升到基准温度,热平衡后,接通仪器电源,经预 热后,测量仪器各参数的误差,应达到本标准 4.3 的要求。 工作范围上限温度试验:仪器处于通电状态,使高低温箱内温度升到 40,经热平衡后,测 量仪器各参数的误差,应达到本标准 4.3 的要求。 极限条件上限温度试验

    27、:仪器处于通电状态,使高低温箱内温度升到 50,经热平衡后,对 仪器进行检查,外观应符合本标准 4.3 的要求,各参数能正确测量(不考核误差);然后将电源输出频率 置于 52.5Hz,电源电压置于 242V,至少保持 15min 后,再次对仪器进行检查。 贮存条件上限温度运行试验:仪器电源处于断开位置,使高低箱内温度升到 55,在箱内至 少保持 4h;然后进行基准工作条件温度试验。 基准工作条件温度试验:仪器仍处于通电状态,使高低温箱内温度降至基准温度。经热平衡 后,测量仪器各参数的误差,应达到本标准 4.3 的要求。 湿度试验 冲击仪在无包装、不通电、 “准备使用” 状态下,在不采取特殊措施

    28、排除表面潮气条件下,置于试验 箱内,试验箱和冲击仪均处于标准大气环境条件下。湿度设定为(93 3)%RH,上限温度设为(402), 调整试验箱内温度,到达所设定的水平,且使样品达到温度稳定。样品暴露在按规定试验等级要求的试 验条件下,待工作空间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达到规定值并稳定后,开始计算试验持续时间。试验后应进 行恢复阶段。湿度试验后仪器各参数应符合本标准 4.3 的要求。并且应按本标准 5.4.3 条再次进行介电 强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本标准 4.4.5的要求。 振动、冲击及运输试验 振动试验 推荐在下列条件下进行试验: 在非工作状态下,无包装; 半波正弦波形; 频率循环范围:(10

    29、150)Hz; 交越频率:60Hz; f60Hz恒定的振幅 0.075mm; f60Hz恒定的加速度 9.8m/s 2 ; 单点控制; 每一轴向扫描周期数:10。 注: 10个扫描周期 75min。 振动试验完成后测量各参数的误差,应符合本标准 4.7.1的要求。 冲击试验 冲击: 推荐下列条件下进行试验: 在非工作状态下,无包装; 冲击波形:半波正弦波形; 冲击加速度:200m/s 2 ; 冲击时间:18ms; 冲击次数:6 个面,每面三次,共 18 次。 冲击试验完成后仪器各参数应符合本标准 4.7.2 的要求。 倾斜跌落: 7 DB37/T 987 2007 推荐下列条件下进行试验: 在

    30、工作状态下,无包装; 跌落高度或角度:100mm或 45; 跌落次数:四底边每边一次,共 4 次。 倾跌试验完成后测量各参数的误差,应符合本标准 4.7.2的要求。 5.7.3 运输试验 冲击仪在完整满包装状态下进行自由跌落运输试验。 推荐下列条件下进行试验: 在非工作状态下,正常运输状态,完整满包装; 跌落高度见表 2。 表 2 跌落高度 毛重G 50kgG75kg 25kgG50kg 10kgG25kg G10kg 跌落高度(cm) 35 45 60 80 以受试品底面向地面做自由跌落(初速度为零),跌落三次,将前、后、左、右 4 个面分别朝下各跌 落一次,共计跌落七次; 运输试验完成后测

    31、量各参数的误差,应符合本标准 4.7.3的要求。 5.8 5.8.1 5.8.2 5.8.3 电磁兼容性试验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按 GB/T 17626.2 中规定,在下述条件进行: 在工作状态下; 放电方式:接触放电; 试验电压:8kV; 放电次数:10; 如因为外部无金属部分不能进行接触放电,可进行 15kV 试验电压的空气放电。 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冲击仪均应能够正常工作。 其他未涉及到的条目按 GB/T 17626.2规定的要求进行。 测量结果应符合本标准 4.8 条规定。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按 GB/T 17626.3 中规定,在下述条件进行: 在工作状态下; 试验场强:10V/m; 频率范围:80MHz1000MHz。 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冲击仪均应能够正常工作。 其他未涉及到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987-2007 冲击电压试验仪.pdf)为本站会员(amazingpat1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