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61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 T955 2017 樟树优良化学类型选择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improved varieties selection for different chemical type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2017 - 10 - 23 发布 2018 - 01 - 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 T955 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选择指标 .
2、 2 5 精油提取检测方法 . 2 6 精油及其成分含量变化范围 . 3 7 选择标准 . 3 8 档案建立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精油及其成分含量变化范围 . 5 DB36/ T955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编写规则符合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汇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香梅、肖复明、章挺、杨海宽、伍艳芳、胡文杰、邱凤英、余林、宋晓琛、 戴小英、汪信东、詹有生 。 DB36/ T955 2017 1 樟树优良化学类型选择技术规程
3、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樟 树 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优良 化学类型选择的选择指标、精油提取 检测方法、精油及其成分含量变化范围、选择标准和档案建立。 本标准适用于各地樟树以精油利用为目标的优良化学类型选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538 精油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析通用法 GB/T 30385 香辛料和调味品 挥发油含量的测 定 3 术语与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樟树
4、化学类型 chemical type of Cinnamomum camphora 依据樟树叶精油化学成分划分的种下分类单位。主要分为芳樟、脑樟、油樟、异樟、龙脑樟等 5类。 3.2 鲜叶 fresh leaves 樟树上无病虫害当年生春梢叶,室温下自然风干至叶面无水液。 3.3 第一主成分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樟树鲜叶精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 3.4 约束性成分 restricted component 樟树鲜叶精油中不利于精油品质的化学成分。 3.5 芳樟 linalool type DB36/ T955 2017 2 樟树鲜叶精油中第一主成分
5、为芳樟醇的化学类型。 3.6 脑樟 camphor type 樟树鲜叶精油中第一主成分为樟脑的化学类型。 3.7 油樟 1,8-cineol type 樟树鲜叶精油中第一主 成分 为 1, 8-桉叶油素的化学类型。 3.8 异樟 iso-nerolidol type 樟树鲜叶精油中第一主成分为异 -橙花叔醇的化学类型。 3.9 龙脑樟 borneol type 樟树鲜叶精油中第一主成分为龙脑的化学类型。 4 选择指标 4.1 芳樟 包括鲜叶中精油、精油中芳樟醇、约束性成分樟脑的含量。 4.2 油樟 包括鲜叶中精油、精油中 1,8-桉叶油素的含量。 4.3 脑樟 包括鲜叶中精油、精油中樟脑的含量
6、。 4.4 异樟 包括鲜叶中精油、精油中异 -橙花叔醇、约束性成分樟脑和 1,8-桉叶油素的含量。 4.5 龙脑樟 包括鲜叶中精油、精油中龙脑、约束性成分樟脑的含量。 5 精油提取检测方法 5.1 叶样采集时间 芳樟以 6月 至 7月为宜,油樟以 7月 至 9月为宜,脑樟以 7月 至 8月为宜,异樟以 9月 至 10月为宜,龙脑 樟以 7月 至 8月为 宜。 DB36/ T955 2017 3 5.2 叶样采集方法 用枝剪剪取待测樟树上无病虫害当年生春梢叶样,去除枝条后 ,室温下自然风干至叶面无水液后称 重。 5.3 精油含量测定方法 按 照 GB/T 30385执行 ,以提取所得精油占鲜叶重
7、量百分比表示。 5.4 精油成分检测方法 按 照 GB/T 11538中 面 积归一法执行。 6 精油及其成分含量变化范围 附录 A给出了 5种化 学类型精油及其成分含量变化范围。 7 选择标准 7.1 芳樟 鲜叶中精油含量 1.8%以上、精油中芳樟醇含量 90.0%以上(或单位鲜叶芳樟醇含量 1.7%以上),约 束性成分樟脑含量 0.5%以 下(见表 1)。 7.2 油樟 鲜叶中 精油含量 2.2%以上、精油中 1, 8-桉叶油素含量 60.0%以上(或单位鲜叶 1,8-桉叶油素含量 1.4% 以上)(见表 1)。 7.3 脑樟 鲜叶中精油含量 2.2%以上、精油中樟脑含量 85.0%以上(
8、或单位鲜叶樟脑含量 2.0%以上) (见表 1)。 7.4 异樟 鲜叶中精油含量 0.5%以上、精油中异 -橙花叔醇含量 53.0%以上(或单位鲜叶异 -橙花叔醇含量 0.3% 以上),约束性成分樟脑含量 0.5%以下, 1,8-桉叶油素含量 12.0%以下(见表 1)。 7.5 龙脑樟 鲜叶中精油含量 1.8%以上、精油中龙脑含量 90.0%以上(或单位鲜叶龙脑含量 1.7%以上),约束性 成分樟脑含量 0.5%以下(见表 1)。 表 1 优良化学类型选择标准 化学类型 精油含量 /% 第一主成分 精油中第一主成分 含量 /% 单位鲜叶第一主成分 含量 /% 约束性成分 约束性成分 含量 /
9、% 芳樟 1.8 芳樟醇 90.0 1.7 樟脑 2.2 1,8 桉叶油素 60.0 1.4 DB36/ T955 2017 4 表 1 优良化学类型选择标准 (续) 脑樟 2.2 樟脑 85.0 2.0 化学类型 精油含量 /% 第一主成分 精油中第一主成分 含量 /% 单位鲜叶第一主成分 含量 /% 约束性成分 约束性成分 含量 /% 异樟 0.5 异 -橙花叔醇 53.0 0.3 樟脑 0.5 1,8 桉叶油素 1.8 龙脑 90.0 1.7 樟脑 0.5 8 档案建立 应包括种源、目标植株的定位和记载、化学类型、选择目标、选择方法、选择标准等纸质和电子档 案,由专人保管。 DB36/
10、T955 2017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精油及其成分含量变化范围 5种化学类型精油及其成分含量变化范围见下表。 5 种化学类型精油及其成分含量变化范围 化学类型 精油含量 变化范围 /% 第一主成分 精油中第一主成分 变化范围 /% 约束性成分 约束性成分 变化范围 /% 芳樟 0.4 2.0 芳樟醇 65.0 95.0 樟脑 0.0 5.0 油樟 1.9 2.4 1,8-桉叶油素 35.0 70.0 脑樟 1.9 2.5 樟脑 60.0 90.0 异樟 0.3 0.7 异 -橙花叔醇 20.0 58.0 樟脑 0.0 3.0 1,8-桉叶油素 5.0 20.0 龙脑樟 0.7 2.0 龙脑 65.0 95.0 樟脑 0.0 3.0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