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6 T 636-2011 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83104       资源大小:448.7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6 T 636-2011 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30 B45 DB36 备案号:31519-2011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 T 6362011 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技术规程 2011 - 09 - 09 发布 2011 - 11 - 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 T 6362011 I 前 言 本标准由赣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上犹县畜牧水产局、上犹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洪兰、曾春兰、张延香、邱启华、方勇海、阳小慧、郭家全、胡金兰、余先 焕、罗垂杨、杨明皓。 DB36/ T 6362011 1 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元杂交(杜长大

    2、、杜大长)商品猪生产的饲养环境、引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兽药 的使用及残留的控制、消毒、免疫、废弃物处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等。 本标准适用于三元杂交猪猪场的饲养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 18406.3-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 GB/T 18407.3-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 GB/T 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GB

    3、18596-2001 畜禽场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65-2004 猪饲养标准 NY/T 5033-2001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 168 号公告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 176 号公告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 1126 号公告 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224号公告 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杜长大(杜大长)三元杂交猪 利用长白(大约克)公猪与大约克(长白)母猪所产生的杂交一代长大(大长)母猪, 再与杜洛克公 猪进行交

    4、配所产生的后代,进行育肥。 3.2 净道 猪群周转、饲养员行走、场内运送饲料的专用道路。 3.3 污道 粪便等废弃物、外销猪出场的道路。 3.4 猪场废弃物 DB36/ T 6362011 2 主要包括猪粪、尿、污水、病死猪、过期兽药、残余疫苗和疫苗瓶、兽药瓶等。 3.5 全进全出制 同一猪舍单元只饲养同一批次的猪,同批进、同批出的管理制度。 3.6 药物 指在生猪饲养过程中用于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促进生长、改进其机能的物质(包括兽用生物制 品、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和中药、抗生素、饲料药物添加剂等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 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的物质(包括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

    5、重金属类、亚硝酸盐类、硝酸盐类、 农药等有毒有害的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微生物等)的总称。 3.7 休药期 商品猪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的间隔时间。 3.8 干清粪式工艺 指将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和水、尿分离并分别清除的生产工艺。 4 猪场环境与布局 4.1 环境质量 养猪场的污水、污物处理必须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达到GB 18596-2001规定的畜禽场养殖业污染物 排放的标准,防止污染环境;环境卫生质量必须达到GB/T 18407.3-2001规定的要求。 4.2 选址 养猪场应远离水源保护区、旅游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等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居民区、城镇学 校1000米以上,猪场周围3000米以

    6、上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场或其他畜牧场污染 源。距离医院、垃圾及污水处理场2000米以上,猪场周围应有围墙或防疫沟或其他有效屏障,建立绿化 隔离带。 猪舍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 4.3 建筑布局 4.3.1 生产区应在管理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处理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 区或侧风区,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并建有消毒室、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猪无公害化处理间等附属设 施。 4.3.2 猪舍应能保温隔热,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并能耐酸、碱等消毒液清洗消毒;猪舍内温度、 湿度环境应满足不同生理阶段猪的需求

    7、;可防止渗漏、溢流、恶臭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4.3.3 尽量实行小单元式饲养并实施“全进全出制”饲养工艺 4.3.4 猪舍内通风良好,栏内空气中氨气、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符合有关要求。 5 引种 5.1 在引进种猪时,应从具有种猪生产经营许可,且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的种猪场引进,并要求引进的 种猪健康无病、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均符合品种标准要求,并适应当地生产条件。 5.2 只进行育肥的生产场,引进仔猪时,应从达到无公害标准和无规定疫病条件的猪场引进。 5.3 在引种前,应调查产地是否为无疫区,并进行严格的检疫,开具产地检疫证明。 DB36/ T 6362011 3 5.4 引种时运输车辆应

    8、做彻底清洗和消毒,在装运及运输过程中避免接触其他偶蹄动物,不在疫区或 城镇集市停留、饮水和饲喂;引进种猪至少隔离饲养 45 天以上(商品仔猪 30 天以上),在此期间应进 行严格观察、检疫,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合群饲养或繁殖使用。建议坚持自繁自养。 6 饲养条件 6.1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建议采用以下标准 平均体重(kg) 每头猪应占面积(m 2 ) 1030 0.4 3060 0.6 60出栏 1.0 6.2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6.2.1 饲料 在猪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根据猪的营养需求,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 营养水平不低于NY/T 65-2004 的要求。不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

    9、污染的饲料;不使用未经无害处理的泔水。建议参照以下营养标 准 营养指标 4-18 kg 1830(kg) 3060(kg) 60 kg 以上 猪消化能(MJ/kg) 15 14.5 14 13.5 粗蛋白(%) 20 17 16 15 总钙(%) 0.85 0.8 0.7 0.6 总磷(%) 0.7 0.6 0.5 0.45 盐(%) 0.23 0.23 0.23 0.25 赖氨酸(%) 1.2 0.95 0.85 0.75 蛋氨酸+胱氨酸(%) 0.7 0.6 0.5 0.45 6.2.2 饲料配制和使用 不给肥育猪使用高铜、高锌日粮,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的饲料手册标准。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

    10、 用药物品种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76号公告。出栏肉猪的药 物残留不得超过GB/T 18406.3 2001的规定的标准。 6.2.3 饲料添加剂使用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224号公告 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部第1126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68号公告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 规范。 6.3 饮水 养猪场生产和生活用水应符合GB/T 18407.32001的规定,应经常保持有充足的饮水,饮水设备应 经常清洗消毒。 6.4 药物的使用和药物残留的控制 6.4.1 在商品猪出栏前,应严格执行休药期,确保出栏肉猪的药物残留不超过 GB/

    11、T 18406.32001 的规定的标准。 DB36/ T 6362011 4 6.4.2 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6.4.3 仔猪、生长猪必须治疗时,药物的使用必须符合 GB 18406.32001 的规定要求。 6.4.4 育肥后期的商品猪,尽量不使用药物。必须治疗时,药物的使用必须符合 GB 18406.32001 的规定要求。 6.5 卫生防疫 6.5.1 免疫接种 养猪场应结合当地和本场实际情况以及当时疫病流行状态,有选择地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 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免疫用具在免疫前后应彻底消毒。 商品肉猪建议免疫程序 疫苗

    12、名称 免疫程序 剂 量 方 法 35-40日龄首免 2头份 颈部肌注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60-70日龄二免 4头份 颈部肌注 猪0型口蹄疫苗 50-60日龄 2ml 颈部肌注 猪蓝耳疫苗 40-50日龄 2ml 颈部肌注 猪伪狂犬疫苗 47日龄 0.75头份 颈部肌注 猪链球菌疫苗 60日龄 2头份 颈部肌注 6.5.2 疫病的监测 养猪场应结合当地和本场实际情况以及当时疫病流行状态,制定疫病监测方案。 6.5.3 寄生虫的控制 制定猪常见寄生虫的驱虫方案和驱虫程序,驱虫药物使用应严格按照GB 18406.32001的规定执 行,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进行寄生虫控制。 6.5.4 灭鼠 定

    13、期投放灭鼠药,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做无害化处理。 6.5.5 其他 养猪场区内严禁饲养禽猫犬等其他的动物;养猪场食堂不得从外购置猪肉及副产品和肉制品。 7 卫生消毒 7.1 消毒剂 消毒剂要选择对人和猪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不会在猪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 剂。消毒药物的使用及其药物残留的控制应严格按GB 18406.32001规定的要求执行。 7.2 消毒制度 7.2.1 环境消毒 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 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在大门口、猪舍入口设消毒池,注意更换消毒液。 DB36/ T 6362011 5

    14、 7.2.2 人员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经过洗澡、更衣、换鞋、做到严格消毒。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生产区,如必须进生产区时,要经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 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 7.2.3 猪舍消毒 每批猪只调出后,要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并至少空圈 5 天7 天后 再进猪。 7.2.4 用具消毒 定期对补料槽、饲料车、料箱、针管、铁锹、扫帚等进行 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或 0.2%0.5% 过氧乙酸等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 7.2.5 带猪消毒 每星期2次,用高效低毒药带猪消毒。可用的消毒药有:0.1 %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

    15、0.1%次氯 酸钠等。 8 饲养管理要求 8.1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按 NY/T 5033-2001 的规定执行。 8.2 对人员的要求 8.2.1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猪生 产工作。 8.2.2 猪场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猪或其他动物的疾病。 8.2.3 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8.3 日常管理要求 8.3.1 根据饲养工艺进行转群时,按体重大小、强弱分群,分别进行饲养,饲养密度要适宜,保证猪 只有充足的躺卧空间。 8.3.2 饲料每次添加量要适当,少喂勤添。防止饲料污染腐败。 8.3.3 采用干清粪式工艺,每天打扫猪舍

    16、卫生,保持料糟、水糟等用具的干净和地面清洁。 8.3.4 每天应认真观察猪群采食、排粪和猪的精神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肥育猪生长的适宜温度 为 15-20,栏舍应冬暖夏凉,气温低时,应注意保温;气温高时,应加强通风、喷水降温,同时还 应注意空气质量,经常通风换气。 9 病、死猪及废弃物的处理 9.1 需要淘汰、处死的可疑病猪应采取不会把血液和浸出物散播的方法进行扑杀,传染病猪体应按 GB 16548 进行无公害化处理,消毒按 GB/T 16569 进行。应建设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化尸坑。 9.2 猪场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 GB 18596-2001 畜禽场养殖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实行减量化、无

    17、害化、 资源化原则,粪便经堆积发酵、污水经发酵沉淀后再作农业用肥。剩余或废弃的疫苗以及使用过的疫苗 瓶、药瓶、外包装盒等不得乱扔,要做无害化处理。 DB36/ T 6362011 6 10 档案管理 10.1 应该有齐全的相关资料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引种、转群、配种、产仔、哺乳、断奶情况、饲 料消耗和生长发育情况,免疫接种情况,发病诊疗情况,死亡及无害化处理情况,出场销售情况等内容。 10.2 饲料记录:做好饲料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记录。 10.3 兽医记录:兽医人员应做好免疫、用药、发病和治疗情况记录。 10.4 出场记录:每批出场的猪应有出场猪号、销售地记录,以备查询。 10.5 保存年限:资料应尽可能长期保存,最少保留 2 年。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6 T 636-2011 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