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20 B52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 T 9042016 绿色食品 萍乡红鲫饲料生产技术规范 Green Food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feed production of Carassius auratus var. pingxiangnensis 2016 - 03 - 31 发布 2016 - 07 - 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 T 9042016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饲料配制要求 . . 2 4 产品质量 . . 4 5
2、 检验检测方法 . . 4 6 检验规则 . . 6 7 判定规则 . . 6 8 标签、包 装、贮存和运输 .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绿色食品 萍乡红鲫不应使用的饲料添加剂 . 8 DB36/ T 904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 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水产研究所;南昌大佑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秋白、陈文静、曹江山、刘志放、范鸿潮、周萍、钟杰、张俊。 DB36/ T 9042016 1 绿色食品 萍乡红鲫饲料生产技术规范
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绿色食品 萍乡红鲫( Carassius auratus var. pingxiangnensis)所需的配合饲 料原料、饲料添加剂的要求、饲料营养标准,以及饲料加工过程、包装、贮存和运输的基本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 萍乡红鲫使用的配合饲料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03.1 实验筛 技术要求和检验 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 6432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方法 GB/T 64
4、36 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 GB/T 6437 饲料中总磷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T 8381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半定量薄层色谱法 GB/T 10647 饲料工业术语 GB 10648 饲料标签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3079 饲料中总砷的测定 GB/T 13080 饲料中铅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3081 饲料中汞的测定 GB/T 13082 饲料中的镉测定方法 GB/T 13083 饲料中氟的测定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GB/T 13085 饲料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比色法 GB/T 13086 饲料中游离棉酚的测定方法 GB/T 13087 饲料中异硫氰
5、酸酯的测定方法 GB/T 13089 饲料中噁唑烷硫酮的测定方法 GB/T 13091 饲料中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 GB/T 13092 饲料中霉菌总数的测定 GB/T 13093 饲料中细菌总数的检定 GB/T 14699 饲料 采样 GB/T 16764 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 GB/T 17480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法 GB/T 18823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NY/T 2112 绿色食品 渔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645号) DB36/ T 9042016 2
6、 饲料原料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38号) 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45号) 3 饲料配制要求 3.1 饲料原料 3.1.1 原料品种 应属于饲料原料目录规定内的品种,且应符合NY/T 2112要求。 3.1.2 感官要求 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组织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结块、异味 及异嗅。 3.1.3 卫生要求 饲料原料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GB 13078的要求。 3.2 饲料添加剂 3.2.1 饲料中使用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性饲料添加剂产品应是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 录所规定,但不包括本标准附录 A 所列的
7、品种,且用量应符合 NY/T2112 规定,或取得试生产产品批 准文号新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品种。 3.2.2 感官要求:应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异味及异嗅。 3.2.3 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 GB13078 标准的要求。 3.2.4 饲料中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应是取得饲料添加剂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生产的、具有产 品批准文号的产品。 3.2.5 饲料添加剂产品的使用应遵照产品标签所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 3.3 产品分类 产品按萍乡红鲫的生长阶段分为鱼苗配合饲料、鱼种配合饲料、商品鱼配合饲料,按物理形态为微 粒或破碎饲料、硬颗粒配合饲料和膨化颗粒状配合饲料
8、3大类,各类产品分类与饲喂阶段见表1和表3。 表1 产品分类饲喂阶段 3.4 营养要求 主要营养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主要营养指标 单位% 项目 鱼苗 饲料 鱼种 饲料 商品鱼 饲料 粗蛋白质 36.042.0 32.040.0 30.038.0 产品分类 鱼苗饲料 鱼种饲料 商品鱼饲料 喂养对象的体重,g/尾 0.5 0.550 50 DB36/ T 9042016 3 项目 鱼苗 饲料 鱼种 饲料 商品鱼 饲料 赖氨酸, 2.2 2.0 1.8 粗脂肪 4.06.0 4.08.0 4.010.0 粗纤维, 4.0 5.0 7.0 粗灰分, 16.0 16.0 15.0 总磷 1.8
9、2.0 1.42.0 1.32.0 水分, 13.0 3.5 饲料加工卫生要求 饲料企业的工厂设计与设施卫生、工厂卫生管理和生产过程的卫生应符合GB/T 16764的要求。 3.6 饲料加工工艺 3.6.1 配料 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检验和正常维护,以确保其精确性和稳定性,其误差不应大于 JJF 1070规定范 围。 微量和极微量组分应进行预稀释,并且应在专门的配料室内进行。 3.6.2 原料粉碎 原料在进入粉碎机前应经过初清筛和除铁杂,原料粉碎要求见表3。 表3 原料粉碎、混合和加工质量要求 微粒或破碎饲 料 硬颗粒配合饲料 膨化颗粒配合饲料 项目 鱼苗饲料 鱼种饲料 商品鱼饲料 鱼种饲料 商
10、品鱼饲料 原料粉碎粒度(筛上物), 5.0 a 5.0 b 5.0 c 5.0 b 5.0 c 水中稳定性(溶失率 30min), 10.0 10.0 8.0 7.0 7.0 出模膨胀度范围 / / / 1.32.1 1.31.8 饲料颗粒直径,mm 0.251.0 1.22.0 2.53.5 1.22.5 3.04.0 饲料颗粒径长比 11 1111.2 1111.2 10.811 10.811 颗粒粉化率 % 8 5 5 1 1 混合均匀度(变异系 数), 7.0 a:采用GB/T 6003.1中 200500.150/0.100 试验筛; b:采用GB/T 6003.1中 200500.
11、250/0.125 试验筛; c:采用GB/T 6003.1中 200500.425/0.250 试验筛。 DB36/ T 9042016 4 3.6.3 混合 混合工序投料应按先大量、后小量的原则进行。投入的微量组分应将其稀释到配料称最大称量的5 以上,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达到表3要求。 3.6.4 制粒 3.6.4.1 硬颗粒饲料制粒 依据具体配方组成来制定制粒条件,要避免使用湿蒸汽,而应使用干饱和蒸 汽。 3.6.4.2 膨化颗粒饲料制粒 依据具体配方组成来制定制粒条件,通过调质、升温、增压、熟化、挤出 模孔和骤然降压后形成膨松多孔的颗粒饲料。 3.6.4.3 制粒更换品种时,应用少量
12、单一谷物原料清洗制粒系统。 3.6.5 留样 3.6.5.1 新接受的饲料原料和各个批次生产的饲料产品均应保留样品。样品密封后留置专用样品室或 样品柜内保存。样品室和样品柜应保持阴凉、干燥。采样方法按 GB/T 14699 执行。 3.6.5.2 留样应设标签,载明饲料品种、生产日期、批次、生产负责人和采样人等事项,并建立档案 由专人负责保管。 3.6.5.3 样品应保留至该批产品保质期满后 3 个月。 4 产品质量 4.1 感官要求 应色泽一致,无发霉、结块及异味、异嗅。 4.2 安全要求 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GB 13078和NY /T 2112的规定。 4.3 净含量 应符合 J
13、JF 1070的要求。 4.4 水中稳定性 要求见表3。 5 检验检测方法 5.1 饲料采样方法 按GB/T 14699.1 规定执行(净含量抽样按JJF 1070规定执行) 。 5.2 感官检验 取100g200g样品,置于25cm 30cm的洁净白瓷盘内,在正常光照、通风良好、无异味的环境下, 通过感官进行评定。 5.3 粗蛋白 DB36/ T 9042016 5 按GB/T 6432执行。 5.4 钙 按GB/T 6436执行。 5.5 总磷 按GB/T 6437执行。 5.6 总砷 按GB/T 13079执行。 5.7 铅 按GB/T 13080执行。 5.8 汞 按GB/T 1308
14、1执行。 5.9 镉 按GB/T 13082执行。 5.10 氟 按GB/T 13083执行。 5.11 亚硝酸盐 按GB/T 13085执行。 5.12 游离棉酚 按GB/T 13086执行。 5.13 异硫氰酸酯 按GB/T 13087执行。 5.14 噁唑烷硫酮 按GB/T 13089执行。 5.15 沙门氏菌 按GB/T 1309l执行。 5.16 黄曲霉毒素 B 按GB/T 8381或GB/T 17480执行。 5.17 霉菌 按GB/T 13092执行。 DB36/ T 9042016 6 5.18 细菌总数 按GB/T 13093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
15、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感官要求、水分、粗蛋白质和净含量为出厂检验项目,其余为型式 检验项目。 6.1.1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时需经生产企业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 感官要求、水分、粗蛋白质、净含量。 6.1.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要求的全部项目,型式检验的样品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在保证产 品质量的前提下,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时; b) 原料、工艺、配方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停产 6 个月或主要生产设备进行大修后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
16、有较大差异时; e) 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2 组批规则 以同一班次、 同一配料生产的同一规格产品为一批。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生产厂可根据工艺、 设备、配方、原料等的变化情况,自行确定出厂检验的批量。 7 判定规则 7.1 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按 GB/T 18823 的规定执行。 7.2 所检项目的结果全部符合标准规定的判为合格。 7.3 检验中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应重新取样进行复检(微生物指标超标不得复检),复检结果中 有一项不合格者即判定为不合格。 8 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 8.1 标签 产品应在包装物上附有饲料标签,产品标签按GB 10648规定执
17、行。 8.2 包装 8.2.1 包装材料应符合 GB/T 16764 的要求,清洁卫生、无毒、无污染,并具有防潮、防漏、抗拉等性 能。 DB36/ T 9042016 7 8.2.2 包装印刷油墨无毒,不应向内容物渗漏。 8.2.3 包装物的重复使用应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8.3 贮存 8.3.1 饲料的贮存应符合 GB/T 16764 的要求。 8.3.2 不合格和变质饲料应做无害化处理,不应存放在饲料贮存场所内。 8.3.3 饲料贮存场地应装备驱鸟器、捕鼠器,不应使用化学灭鼠药和杀鸟剂。 8.4 运输 8.4.1 运输工具应符合 GB/T 16764 的要求。 8.4.
18、2 运输作业运输中应防止曝晒、雨淋与污染,保持包装的完整。 8.4.3 不应使用运输有毒有害物品和畜禽鱼等动物的车辆运输饲料产品。 8.4.4 饲料运输工具和装卸场地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DB36/ T 9042016 8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绿色食品 萍乡红鲫不应使用的饲料添加剂 绿色食品 萍乡红鲫不应使用的饲料添加剂见表A.1。 表A.1 绿色食品 萍乡红鲫不应使用的饲料添加剂* 类别 饲 料 添 加 剂 名 称 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 稀土(铈和镧)壳糖胺螯合盐 抗氧化剂 乙氧基喹啉;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 ;丁基羟基茴香醚( BHA) ; 防腐剂 苯甲酸;苯甲酸钠 着色剂 各种人工合成的着色剂 调味剂和香料 各种人工合成的调味剂和香料 粘结剂 羟甲基纤维素钠;聚氧乙烯 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聚丙烯酸树 饲料级非蛋白氮 尿素;碳酸氢胺;硫酸铵;液氨;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 ;缩二脲;异丁叉 二脲;磷酸脲;羟甲基脲 *这些添加剂在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的常规饲料中允许使用。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