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05 DB36 备案号:299682011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 T6112011 单季有机稻区红花草(紫云英) 栽培技术规程 2011 - 02 - 16 发布 2011 - 05 - 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 T6112011 I 前 言 本标准由宜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万载县有机农业研究开发中心、万载县老年科技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林根、 陈应生、 杨家远、朱业斌 、黄小宇。 DB36/ T6112011 1 单季有机稻区红花草(紫云英)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花草在有机生产过程中
2、的环境要求、基地条件、土壤条件、种子选择与处理、主要 技术措施、病虫防治及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有机农业生产单季稻区的红花草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3543(所有部分)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9137-1988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9630.1-2005
3、 有机产品 第一部分:生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红花草有机栽培 是指有机农业生产区内,在单季有机稻作区内,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按照GB/T 19630.1-2005有机产品生产、收获,不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物质,按生态学的原理, 维持稳定的农业生态体系。 3.2 跑马水 一种灌溉方式。即先向田中灌水,灌满后又随即排干,边灌边排,保持土壤湿润。 3.3 套播 水稻勾头时即向田里撒红花草种子。 3.4 混播 在红花草种子中掺入白萝卜种子或油菜种子一起撒 4 要求 DB36/ T6112011 2 4.1 总则 4.1.1 产地环境要求 红花草有
4、机栽培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有机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 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15168 1995 中的二级标准。 b)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 GB5084 的规定。 c)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 GB3095 1996 中二级标准和 GB9137 的规定。 4.1.2 缓冲带和栖息地 4.1.2.1 如果红花草有机生产区域有可能受到邻近的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影响,则在有机和常规生产 区域之间应当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保证有机生产地块不受污染。以防止临近常规地块的禁用物质 的漂移。 4.1.2.2 在有机生产区域
5、周边设置天敌的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 性和自然控制能力。 4.1.3 转换期 4.1.3.1 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提交认证申请之日算起。一年生作物的转换期一般不少于 24 个月,多年 生作物的转换期一般不少于 36 个月。 4.1.3.2 新开荒的、长期撂荒的、长期按传统农业方式耕种的或有充分证据证明多年未使用禁用物质 的农田,也应经过至少 12 个月的转换期。 4.1.3.3 转换期内必须完全按照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管理。 4.1.4 平行生产 4.1.4.1 如果一个红花草生产单位存在平行生产,应明确平行生产的植物品种,并制订和实施平行生 产、收获、储藏和运输的计
6、划,具有独立和完整的记录体系,能明确区分有机产品与常规产品(或有机 转换产品)。 4.1.4.2 红花草生产单位可以在整个范围内逐步推行有机生产管理,或先对一部分地块实施有机生产 标准,制订有机生产计划,最终实现全范围的有机生产。 4.1.5 转基因 禁止在有机生产体系或有机产品中引入或使用转基因生物及其衍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种子、繁 殖材料及肥料、土壤改良物质、植物保护产品等农业投入物质。存在平行生产的农场,常规生产部分也 不得引入或使用转基因生物。 4.2 目标 25000 kg/hm 2 30000kg/hm 2 5 栽培技术 5.1 种植方式 5.1.1 套播 DB36/ T6112
7、011 3 单季稻的收获时间很不一致,前后拉长一个多月。9月下旬以后收获的田,宜采用套播,即在9月上、 中旬水稻勾头时向田里撒红花草种子。 5.1.2 混播 9月下旬以前收获的田,可以采用混播.先收获水稻,然后开沟整地、播种。 5.2 品种 应选择有机种子。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子时,可以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如 江西余江大叶种、安徽大青叶、安徽弋江籽、清江大叶籽、丰城青杆种等,但应制订获得有机种子的计 划。红花草种子应按GB/T 3543进行检验,红花草种子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红花草种子质量要求 指 标 项 目 原种 种 1 种 2 种 3 纯度/(%) 99 98
8、 96 94 净度/(%) 99 97 95 93 发芽率/(%) 90 90 85 80 水份/(%) 10 10 10 10 5.3 选地 红花草喜湿润,怕干旱,忌渍水。宜选择排水良好,具备灌溉条件的单季有机水稻田。 5.4 整地 5.4.1 套播 水稻未收获前先开好中沟,围沟,厢沟。中沟、围沟挖起两行禾,厢沟挖起一行禾,厢面宽视田的 大小一般3m4m。 5.4.2 混播 水稻收获后再开中沟,围沟,厢沟。中沟、围沟宽40cm,深20cm,厢沟宽30 cm,深15 cm。厢面宽 3m4m。 5.5 种子处理 5.5.1 播种前翻晒一天,利于种子发芽整齐。 5.5.2 用 10kg 种子掺细砂
9、 2kg,用于擦破种皮的腊质,使种子易充分吸水发芽。 5.5.3 用 510%的盐水(波美度 1.031.10)选种,捞去上浮的秕粒、菌核和杂质,再用 20%的沼液 浸种 10h,清水冲净,凉干。 5.5.4 种子经过浸种凉干后,用根瘤菌拌种。方法是 2kg 种子与 120g 根瘤菌混合,加少量清水(最好 是用米汤、米浆或稀面糊成糊状),分次倒入种子堆中,充分搅拌,放在阴凉处摊开,待稍干后,再拌 上 2kg3kg 磷矿粉。 DB36/ T6112011 4 5.6 播种 5.6.1 播前准备 有机稻田都是无水收获,混播田要收获后开沟灌水。未采用催芽的种子,灌水后播种浸泡,两天后 排水落干。套播
10、田在水稻勾头时灌一次跑马水,开裂的稻田要浸泡1d2d,排干后即可播种。 5.6.2 播种量 每667m 2 30.0kg37.5kg。混播每公顷加萝卜籽3kg或油菜籽1.5kg。 5.6.3 播种期 套播掌握在白露前后(9月上、中旬),水稻收获前15d 20d,稻穗勾头为宜。混播掌握在水稻收 获后,秋分左右,9月下旬播种。 5.7 田间管理 5.7.1 稻草覆盖 水稻收割后,用本田1/4的稻草撒入田中覆盖,保湿防寒。机器收割的稻田,要及时把多余成堆的 稻草捞出田外,避免压坏绿肥种苗。 5.7.2 清沟排水 水稻收割后,要及时清理中沟、围沟、厢沟,做到沟沟相通,沟底平直,保证田水畅通,旱能灌,
11、渍能排。 5.7.3 施肥保温 冬前在有条件地方每公顷再施腐熟的猪粪肥或牛栏粪肥7500 kg12000kg,有利于保温和抗寒。或 施磷矿粉每667m 2 375kg,以磷增氮,提高产量。 5.7.4 病虫防治 主要病虫有菌核病,白粉病,潜叶蝇,蚜虫,蓟马,一般年份发生轻,大田不用防治,留种田发生 严重时可用经认证的0.5%印楝素1000倍防治蚜虫,潜叶蝇,蓟马,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菌核病,白粉病。 6 翻耕 红花草适宜翻耕的时间是4月上、中 期,翻耕后田间灌满水,浸泡15d20d,杀灭二化螟蛹。翻耕 量每667m 2 22500kg30000kg鲜草为宜,第二次耕田时每667m 2 施入熟石灰
12、750kg, 加速红花草的腐烂分解, 中和过多的有机酸,减轻病、虫、草的滋生和危害。 7 利用 7.1 养蜂 在红花草开花期,把密蜂放在红花田中喂养,为密蜂提供大量的密源,同时也为附近春季作物增加 了授粉机率,提高了产量。 DB36/ T6112011 5 7.2 蔬菜 鲜嫩的红花草茎叶还可作为餐桌上的有机食品供人们食用。 8 留种 8.1 实行种子自给 有机稻区红花草种子,必须坚持自选,自繁,自留,自用。因地制宜,做到种子自给。 8.2 确定提纯复壮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高产品种,如安微大青叶,余江大叶籽等。 8.3 选择优良单株 当植株下部两托变黑时,选取较迟熟,茎粗,茎青,株高,多荚,无病的单株,摘取上部青黄荚,混合晒 干脱粒,单独收藏,留作下季种子田用种。 8.4 提纯复壮种子播种 选取的单株种子播种,每公顷播7.5kg,施足磷钾肥,促其生长。生育期间,去杂除劣,反复摘除 早花植株。按选拔优良单株的办法,再进行株选,留作下季种子田用种。 8.5 收获 红花草种子一般在谷雨前后,黑荚在七、八成时即可收获。收获时应抢阴天或早晨有露水时进行, 晒干后及时脱荚脱粒。因为我省春季雨水多,留种往往受潮湿和菌核病的影响,产量低而不稳定,也可 利用旱地或果园套种地留种。 9 农事记录 生产者要对农事活动、种植面积、播种时间、用种量、清沟排水、施肥、病虫防治、翻耕日期等进 行记载。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