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30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4252018 代替 DB36/T 425-2004 黄栀子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Gardenia jasminoides 2018 - 09 - 07发布 2019 - 02 - 01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T 425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环境要求 . 1 5 育苗 . 1 6 苗期管理 . 2 7 建园 . 2 8 栽培管理 . 3
2、 9 整形修剪 . 4 10 病虫害防治 . 4 11 采种留种 . 5 12 鲜果采收、制干、贮存 . 5 DB36/T 425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了DB36/T425 -2004无公害黄栀子栽培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36/T425-2004相比,主 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黄栀子栽培技术规程”。 -对“3定义中3.1栀子、3.2山栀子、3.3水栀子”和“4栽培的黄栀子植物形态特征”内容作了 删除。 -增加“11采种留种”一章。 -对文本有关内容进行规范完善。 本标准由抚州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
3、草单位:金溪县经济作物管理局、金溪县市场和质量督管理局。 本标准起草人:吴小星、姜吉良、李金林、赖道树、刘志红、王井宝。 本标准历次发布情况:DB36/T 425-2004。 DB36/T 4252018 1 黄栀子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黄栀子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育苗、苗期管理、建园、栽培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 治、采种留种、鲜果采收制干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黄栀子种植、栽培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27
4、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黄栀子 茜草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其中又分为山栀子、水栀子等。 4 环境要求 4.1 土壤要求 符合NY/T 5010的要求。 4.2 气候要求 年平均气温摄氏17左右,年降水量1000mm1500mm,年日照数平均2000h左右,全年无霜期250d 280d。 5 育苗 5.1 种子繁殖 5.1.1 种子选择 宜选择品种纯正、籽粒饱满的种子育苗。 DB36/T 4252018 2 5.1.2 播种时间 春季3月4月或秋季9月10月,一般春季较好。 5.1.3 种
5、子用量 每666.7 种子育苗需种子量2.5kg左右。 5.1.4 播种方法 5.1.4.1 苗床准备 整地做好苗床,每666.7 施腐熟有机肥1000kg2000kg,磷肥50 kg,钾肥10 kg,氮肥10 kg, 生物有机肥100kg,将土壤翻耕深20cm以上,耙碎细粒状,开沟做畦,畦宽1.2m,沟深20cm30cm,便 于排灌。 5.1.4.2 撒播 将种子均匀撒在整好的苗床地上,用细红壤土覆盖0.2 cm左右,再盖稻草或塑料薄膜。 5.1.4.3 条播 在苗床畦地上开行距15cm、沟深3cm,将种子均匀撒在条沟内,用细红土覆盖0.2cm左右,再用稻草 或薄膜覆盖。播种后要加强田间管理
6、,保持土壤湿润、疏松,幼苗出土后将稻草揭掉,防止高脚苗,苗 床上不能积水,以防水涝烂根。注意虫害,及时除草,待苗木木质化后,根据稀疏情况移植均匀。出苗 量控制在5万株/666.7 8万株/666.7 。 5.2 扦插繁殖 选土壤质地条件好、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育苗,苗地选好后现耕现耙作畦,畦宽1.2m,每666.7 施生物有机肥500kg;在品种纯正、无病虫害、健壮的母树上剪25Y生健壮枝作插条,条长15cm左 右、上端平下端斜;扦插时间,春季2月4月,秋季9月10月;扦插前,枝条下端用生根剂浸泡10min 15min;扦插密度,行距20 cm、株距5cm;扦插方法,当天做好的苗地、当天扦插,
7、扦插时用一块长180c m、 宽20cm的木板,一人站一边,沿着木板边缘进行插条,扦插深度至插下两个节间,即6cm9cm;保持 苗地土壤湿润。 6 苗期管理 幼苗生长期间要经常拔除杂草,做到田间无杂草,适时浇腐熟人畜尿,一般浇3次5次,追肥以氮 肥为主,用量由稀到浓,每666.7用尿素5kg10kg兑水或干撒再用水浇喷,最后一次追肥不能迟于9 月中旬,以免苗木徒长,未木质化过冬易受冻害。 7 建园 7.1 园地选择 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偏酸的红壤土,干湿适中、缓坡向阳、交通方便、无污染源的丘陵山地。 7.2 园地规划 DB36/T 4252018 3 应集中连片,规模种植,依据园地大小和地势
8、,规划排灌水沟,留好机耕道,道宽一般4m6 m,园 周边留好防护林隔离带,或人工营造防护林,防护林隔离带宽10m左右。 7.3 整地 7.3.1 全垦翻耕 要求深耕20cm以上,做好梯田式畦,畦宽视山的地势而定,一般1.5m3m。 7.3.2 条带状整地 由山上到山下,按照栽植行距,沿等高线挖出里低外高的反坡状条带,一般外高10cm、宽1m3m 为宜,有利蓄水保土。 8 栽培管理 8.1 苗木选择 8.1.1 选苗 选择苗干高度30cm以上,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生长健壮、品种纯正的苗木;起苗时用锄头挖取, 不得用手拔苗,以免把根拨断;苗木挖起后分级扎捆,一捆50根,当天起苗当天运走、尽早栽植。
9、 8.1.2 苗木处理 移栽前苗木用钙镁磷肥料拌黄泥浆按照1:3比例加水充分拌匀、调成糊状蘸根,有利于成活。 8.2 移植时间 春季在2月5月,或秋季11月12月进行。 8.3 栽植要求 山栀子按行株1.5 m 2 m,222株/666.7. m 2 ;水栀子按株2 m3 m,111株/666.7. m 2 ;定点挖穴, 穴坑深30cm左右,穴内施磷肥和生物有机肥各0.25kg左右与土拌均;每穴栽健壮苗1株,将苗木扶正栽 入穴内,将松土回填,填至一半时将苗木往上提,使根系舒展,再填土至穴满,用脚踩实,成馒头形。 栽植做到“苗正、根伸、填土紧实”。 8.4 壅蔸 就是把小树蔸用土堆起来,具有保水
10、、固定树干、培养树形的作用。每一次壅蔸在苗木栽植完成后 立即进行,要求土堆在树蔸60cm范围之内、堆高24cm以上;第二年的小树,在春季、冬季各进行一次壅 蔸,清除树蔸下的杂草、杂柴。 8.5 中耕除草 栽后当年,生长缓慢,要及时除草,全年锄3次4次,冬季培土越冬。 8.6 追肥 DB36/T 4252018 4 第一年浇腐熟人畜粪2次3次,冬季挖穴埋肥1次,用生物有机肥100kg/666.7m 2 ;第二年4月5月 追肥一次,每666.7 m 2 施用复合肥25kg,12月份用腐熟有机肥1000kg2000kg和复合肥50kg结合冬耕进 行,以后每年按此标准施用。 8.7 套种间作 栽后的1
11、y3y,园地行间空旷,可在行间套种花生、大豆、绿肥等矮秆作物,以改良土壤,以短养 长,提高经济效益。 8.8 花果管理 第二年开花试果,需要保花保果;开花期用0.15%硼砂加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谢花3/4时喷50 mg/kg九二O加0.3%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每隔10d15d喷一次,连续2次。 9 整形修剪 定植后,在离地20cm处定主干;定植第二年,春梢20cm,在三个不同方向选取强壮枝培养三个主枝; 第三年,在各主枝叶腋间留34强壮分枝培养副主枝;经2y3y整形后,树外形应似圆头,树冠开展, 内膛枝适量;每年将病虫枝、交叉重叠枝、纤细枝、徒长枝和密生枝剪除。 10 病虫害
12、防治 10.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重点搞好生态治理和农业防治,并根据不同种类病虫害 的特点,谨慎地、有选择地进行化学防治,将对环境、人、畜等影响降到最低,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10.2 防治方法 10.2.1 农业防治 即通过耕作、栽培技术控制部分病虫害的发生与繁殖,造成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同时提高黄 栀子的抗病虫害能力。包括选育抗病虫苗木、及时清园、合理施肥,种防护林,及时挖病株、适时排灌、 科学修剪等。 10.2.2 物理防治 利用杀虫灯诱杀和黄板诱杀害虫。 10.2.3 药剂防治 对农药的使用要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应作为控制病虫害的最后选择。 10.3
13、主要病虫害 10.3.1 病害 10.3.1.1 常见病害 斑枯病、黄化病 DB36/T 4252018 5 10.3.1.2 防治方法 10.3.1.2.1 斑枯病 每次修剪后集中烧毁枯枝病叶,减少越冬病源;增施生物有机肥和农家肥,或喷药时结合叶面喷施 磷酸二氢钾,提高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洒杀菌剂,防治过程应符合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规 定。 10.3.1.2.2 黄化病 增加施用生物有机肥,改善土壤性状,增强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其吸收铁元素的能力; 增施硫酸亚铁、硼砂、硫酸锌等,或叶面喷施0.20.3硫酸亚铁溶液,每周一次,连喷3次。 10.3.2 虫害 10.3.
14、2.1 常见虫害 大透翅蛾、栀子卷叶螟、介壳虫、蚜虫。 10.3.2.2 防治方法 10.3.2.2.1 大透翅蛾、栀子卷叶螟,以幼虫咬食叶片、嫩梢,可采取喷杀虫剂,防治过程应符合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规定。 10.3.2.2.2 介壳虫、芽虫分别用波美0.2度0.3度石硫合剂喷杀。 11 采种留种 选择品种纯正、树势健壮、树冠开张度较大、枝条分布均匀、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浓绿或较深绿、 枝条节间较短、结果多的为采种母树,从母树上采取果实饱满、色泽鲜艳、充分成熟的鲜果;采果后晒 至半干左右再将果实浸入401温水中浸泡,待果壳软化后用手揉搓,将种子揉散,去掉漂浮在水 面上的果壳、杂质和
15、瘪籽,捞出沉于水底的饱满种籽,晾晒贮藏,也可用细砂拌匀覆盖贮藏备播。 12 鲜果采收、制干、贮存 12.1 鲜果采收 每年10月下旬即霜降后栀子果实陆续成熟,当外果皮呈红黄色时,即可开始采收,不宜过早过迟, 过早采集干果质量差、色素含量低;过迟采集栀子果实会发烂脱落;分批采收,成熟即采。 12.2 加工 加工主要有沸水泡蒸、蒸汽蒸煮、蒸汽热风热烘。沸水泡煮大约3min;蒸煮以顶端出蒸汽为宜;蒸 汽热烘要求温度升至摄氏80,恒温热烘15min左右,即可取出,放置通风处,待内部水份散发后,再 放到日光下暴晒,或用摄氏4060热风烘干,反复34次,待果干燥坚硬为止;水份控制在12%以 下,再筛选分级处理,清除破碎、杂质和青果,保持青果率在2%以下;烘干应注意翻动,切勿烘焦,烘 焦会使色素流失,造成经济损失。 12.3 贮存 产品应贮存于干燥、密封、清洁、无污染的仓库内,不得与潮湿地面直接接触,也不得与腐蚀品、 有毒品一起堆放,码放高度不超过3.2m,符合以上条件贮存期为1y。 DB36/T 4252018 6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