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140 B 47 DB36 江西省 地方标准 DB 36/T 480 2019 代替 DB36/T 480-2005 蜂荷花粉 Bee pollen of lotus 2019 - 11 - 05 发布 2020 - 05 - 01 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480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6/T 480 2005蜂荷花粉 , 本标准与 DB36/T 480 200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 件; 修改和补充了 “蜂荷花粉” 等术语和定义; 修改和增加了部分 “感官
2、要求” 、 “理化要求”,增加了“蜂荷花粉定性鉴别”、“污染物限 量要求”,将“卫生安全要求”修改为“微生物指标要求” ; 修改了部分试验方法; 增加了“生产卫生”条目; 修改了部分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内容; 增加了蜂荷花粉率的测定和电子显微镜下蜂荷花粉的形态特征。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养蜂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寿青毅、江武军、张串联、夏晓翠、席芳贵、陈桂平、李倩、何红霞、刘锋 、 骆群、娄文、叶武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6/T 480 2005。 DB36/T 480 2019 1 蜂荷花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蜂
3、 荷 花粉的定义、 要求、 试验方法、包装、标志、 贮 存、运输 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蜜蜂采集荷花(白莲)花粉形成的干燥团粒(颗粒)状蜂荷花粉或碎状蜂荷花粉为原 料经干燥筛选的产品,不适用于破壁蜂荷花粉及以蜂荷花粉为原料加工成的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
4、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 5009.7 食品安全
5、国家标准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GB 500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 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930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 GB/T 23509 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 分类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T 30359 蜂花粉 GB 3163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花粉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DB36/T 480
6、2019 2 花粉 pollen 显花植物雄性生殖细胞 。 3.2 蜂荷花粉 bee pollen of lotus 工蜂采集荷花 花粉 ,用工蜂分泌物或花蜜混合 后形成的物质。 3.3 破壁蜂花粉 bee pollen of breaking wall 将 纤维素和孢粉素构成的花粉壁 打破的蜂花粉。 3.4 碎蜂花粉 bee pollen debris 蜂花粉团粒破碎后形成的蜂花粉粉末。 3.5 蜂荷花粉率 bee pollen of lotus rate 蜂荷花粉占总量的百分比 。 4 要求 4.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色泽 金黄色 状态
7、不规则的扁圆形团粒(颗粒)状或 粉末状 ; 无可见外来杂质,无虫蛀、无霉变 气味 具有特有的荷花清香气,无异味 滋味 具有蜂荷花粉特有的滋味,口感回味略甜,无异味 4.2 理化要求 理化要求应符合表 2的规定。 DB36/T 480 2019 3 表 2 理化要求 项目 指标 水分 g/100g 8 碎蜂花粉率 % 5 蜂荷花粉率 % 90 蛋白质 g/100g 15 脂肪 g/100g 4.0 7.0 总糖 (以还原糖计 ) g/100g 25 50 黄酮类化合物(以无水芦丁计)( mg/100g) 400 灰分 g/100g 5 酸度(以 pH 值表示) 4.4 过氧化值(以脂肪计) g/
8、100g 0.08 4.3 微生物指标 要求 微生物指标要求应符合表 3的规定。 表 3 微生物指标 要求 项目 要求 n c m M 菌落总数 /( CFU/g) 5 2 1000 10000 大肠菌群 /( MPN/g) 5 2 4.3 46 霉菌计数 /( CFU/g) 200 型溶血性链球菌 不得检出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得检出 注: 其中 n值表示同一批次产品采取的样品件数, c值表示最大允许超出 m值的样品数, m值表示微生物指标可接受 水平的限量值, M值表示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4.4 蜂荷花粉定性鉴别 蜂荷花粉、碎蜂荷花粉定性鉴别应符合附录 A的要求
9、。 DB36/T 480 2019 4 4.5 污染物限量要求 蜂 荷花粉、碎蜂荷花粉中的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GB 2762中的规 定。 5 试验方法 5.1 感官指标检验 5.1.1 色泽、状态 将样品置于洁净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 5.1.2 气味 鼻嗅。 5.1.3 滋味 口尝。 5.2 理化指标检验 5.2.1 水分测定 按 GB 5009.3规定的 减压干燥法 执行。 5.2.2 碎蜂花粉率测定 用天平称取试样约 50g,精确到 0.1g,用 20目筛筛出碎粒及碎粉末并称重。按 公 式 ( 1) 计算。 碎蜂花粉率( %) = .(1) 5.2.3 蛋白质测定 按 GB 5
10、009.5规定的方法 执行。 5.2.4 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按 GB/T 30359附录 B中 规定的方法 执行。 5.2.5 灰分测定 按 GB 5009.4规定的方法执行。 5.2.6 脂肪测定 按 GB 5009.6规定的酸水解法执行。 5.2.7 总糖测定 按 GB 5009.8要求处理后,再按 GB 5009.7规定的直接滴定法执行。 5.2.8 蜂荷花粉率测定 DB36/T 480 2019 5 按附录 A中的 A.3处理样品,在 100倍或 400倍光学显微镜下镜检,调节显微镜的光线和焦距,使花粉 粒清晰,以每视野中花粉粒总数在 30 100范围为宜,选取 5个视野区域并对视野
11、内的所有的花粉粒进行 计数,每次试验都应进行平行试验,结果按 公 式 ( 2) 计算。 蜂荷花粉率 ( %) = .( 2) 5.2.9 酸度的测定 按 GB 31636中 3.3规定的方法 执行。 5.2.10 过氧化值的测定 样品的前处理按照 GB 19300 (坚果与籽类食品 卫生标准 )中的 B.2,然后按 GB 5009.227中的滴定法 (第一法)测定。 5.3 微生物指标检验 5.3.1 菌落总数 按 GB 4789.2规定的方法检验。 5.3.2 大肠菌群 按 GB 4789.3规定的第一法检验。 5.3.3 霉菌计数 按 GB 4789.15规定的方法检验。 5.3.4 致病
12、菌 型溶血性链球菌按 GB 4789.11规定中的方法检验,沙门氏菌按 GB 4789.4规定的方法检验,金黄 色葡萄球菌按照 GB 4789.10规定的方法检 验。 6 生产卫生 蜂荷花粉在生产、加工中的 卫生规范应符合 GB 14881标 准规定。 7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7.1 包装 7.1.1 包装材料应符合 GB/T 23509 标准规定。 7.1.2 包装材料应简单、实用,避免过度包装,并考虑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 7.2 标志 7.2.1 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标准规定。 7.2.2 产品标签应符合 GB 7718标准规定。 DB36/T 480 2019 6 7.2
13、.3 产品营养标签应符合 GB 28050标准规定。 7.3 运输 7.3.1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 7.3.2 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易污染的货物混装运输。 7.3.3 运输过程中,要避免高温,防风沙、防曝晒、防雨淋、防湿。 7.4 贮存 7.4.1 用真空 充氮包装,在常温下保存。其他包装的应在 -5以下保存。 7.4.2 短期临时存放,应经过干燥和密闭处理后存于阴凉干燥处。 7.4.3 贮存场所应清洁、干燥、无异味,防高温、防风雨、远离污染源。 7.4.4 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易挥发的物品同场所贮存。 DB36/T 480 2019 1 A A 附 录 A
14、(规范性附录) 蜂荷花粉率的测定 A.1 仪器 A.1.1 光学显微镜: 1010倍、 1040倍。 A.1.2 高速离心机:转速 10000r/min。 A.2 试剂 A.2.1 硫酸和冰乙酸混合液 (体积比为 1 9)。 A.2.2 甘油 (分析纯 )。 A.3 样品处理 取蜂荷花粉 1g 置于 15mL 刻度离心管中,加入硫酸和冰乙酸 (1 9)的混合液 2mL,浸没花粉粒。用 玻璃棒捣碎花粉,沸水浴 5min。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 10mL。离心,弃去上清液,重复离心洗涤步骤 3 次。沉淀物加甘油数滴搅匀。用玻璃棒蘸取 1滴涂布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检视。 A.4 计数 取
15、已处理好的玻片,在显微镜 100倍或 400倍物镜下观察。如发现涂片中花粉颗粒过于密集导致重叠 影响计数时,则应重新涂片,每视野中花粉颗粒数量在 30个 100个范围为宜。选取 5个视野区域并对视 野内的所有花粉颗粒计数,并与图谱对照鉴别不同的花粉品种。 5个视野中蜂荷花粉颗粒数与 5个视野中 所有花粉颗粒的总数 之比即为蜂荷花粉的花粉率。每次试验都应进行平行试验。 A.5 蜂荷花粉的定性鉴别 蜂荷花粉细胞呈近似球形。赤道面观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直径约 65m 68m。具三沟, 沟宽。壁厚 4.4m 5.2m。表面有颗粒状纹。见图 A1。 DB36/T 480 2019 2 a) 蜂荷花
16、粉赤道面观形态( 400) b) 蜂荷花粉极面观形态( 400) 图 A.1 蜂荷花粉细胞显微镜下的形态 A.6 结果计算 检测结果按 公 式 (A.1)计算 : X = . (A.1) 式中: X 蜂荷花粉花粉率, %; a 蜂 荷 花粉颗粒数 , 单位为粒; b 试样蜂花粉颗粒总数 , 单位为粒。 DB36/T 480 2019 3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电子显微镜下蜂荷花粉的形态特征 B.1 蜂荷花粉品种的鉴别 电子显微镜镜析法 B.1.1 仪器 扫描电镜: 放大倍数 20 10000倍 ;离子溅射仪。 B.1.2 步骤 B.1.2.1 样品称取和净化 用四分法均匀选取蜂荷
17、花粉样品,称取 0.1g放入 2mL指型管中,加入纯净水( 25 ) 1.5mL,置于超 声波清洗器中超声 10min,静止 3 min后弃去上层清洗液,重复二次。同法再用丙酮(分析纯) 和无水乙 醇(分析纯)进行漂洗 ,然后将样品平摊在中性滤纸上自然风干。 B.1.2.2 样品贴台和镀膜 在粘有双面碳导电胶带的扫描电镜样品台上,用取样杆将样品均匀撒落在样品台上并轻轻展开,放 入离子溅射仪中,在真空度优于 0.1 Torr,电源开关在 HV,电压旋钮为 5,电流表读数在 4mA 6 mA时, 进行溅射 5min,取出后待电镜观察。 B.1.2.3 扫描电镜观察 将待观察的样品台放入扫描电镜内 , 调到最佳的清晰度、亮度、对比度和放大倍数,进行图像扫描 拍摄。 B.2 蜂荷花粉细胞电镜下的形态 蜂荷花粉细胞电镜下的形态如图 B.1。 a)蜂荷花粉赤道面观形态( 2000) b)蜂荷花粉远极面观形态( 2500) 图 B.1 蜂荷花粉细胞电镜下的形态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