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7.040 B 16 DB36 江 西省 地方标准 DB36/T 1244 2020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main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of kiwifruit 2020 - 04 - 07 发布 2020 - 10 - 01 实施 江 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1244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主要病虫 害 . 1 4 防治原则 . 1 5 防治技术 . 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 、 危害症状及化
2、学预防时期 . 4 DB36/T 1244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 的规定 编写 。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璠、陈东元、吴庭观、刘伟、邱家洪、王斯妤 。 DB36/T 1244 2020 1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猕猴桃 的 主要病虫害 类型 、 防治原则和防治方法等 。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 猕猴桃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
3、不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8321( 所有部分 )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9174 猕猴桃苗木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425 绿色食品 猕猴桃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DB36/T 877 绿色食品 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 3 主要病虫害 3.1 病害 溃疡病、褐斑病、叶斑病、根腐病、黑霉病、软腐病、根结线虫病。 3.2 虫害 叶蝉、金龟子、盾蚧、斜纹夜蛾、蜡蝉。 3.3 主要病虫害危害症状 参见附录 A。 4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从猕猴桃园整个生 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应用
4、生物防治、物 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及其它有效的生态学手段,综合防治主要病虫害。 5 防治技术 5.1 农业防治 5.1.1 建园 DB36/T 1244 2020 2 选择坡度在 25度以下、排灌方便的背风向阳地块建园。建园应符合 DB36/T 877要求。避免与桃、 李、杏、茶叶等树种混栽,减轻叶蝉为害;避免在栽过棉花、葡萄和其它果树的地块上培育猕猴桃苗, 减轻根结线虫危害。 5.1.2 品种与砧木选择 宜选抗性强、品质佳、商品性好的中华或美味猕猴桃品种,砧木以野生猕猴桃的实生苗为主,苗木 标准应符合 GB 19174要求。 5.1.3 肥水管理 应符合 DB36/T 877要求。 5.1
5、.4 果园清洁 结合果园修剪,及时剪除植株上病虫害严重或干枯的枝叶、花和果实,并将修剪下来的枝叶彻底清 出果园烧毁。在秋冬落叶后,及时清扫果园落叶,带出园外烧毁或深埋。 5.2 物理防治 5.2.1 灯光诱杀 每 2hm2 3hm2猕猴桃园安装一盏 20W杀虫灯,诱杀金龟子等害虫。 5.2.2 糖醋液诱控害虫 红糖、醋和水按 1 4 16的比例配制糖醋液,置于 塑料盆(瓶)中,悬挂于树冠外围中上部无遮挡 处,诱杀金龟子。 5.2.3 黄板诱控害虫 每 667m2悬挂 4块 8块 20cm 25cm黄板,诱杀叶蝉等害虫。 5.2.4 刮治害虫 用硬毛刷或钢丝刷及时刮除 枝干上的盾蚧虫体,剪除受害
6、严重的枝条。 5.2.5 人工捕杀 在金龟子发生期,于清晨、傍晚或阴天敲打树干震落成虫捕杀。 5.2.6 防虫网阻隔害虫 设施栽培的猕猴桃园覆盖防虫网,防止害虫进入果园为害和传病。 5.2.7 果实套袋 5月初稳果后套袋,防止病虫侵染,提高品质,增进美观。 5.3 生物防治 5.3.1 科学套种,保护天敌 果园行间生草或种植三叶草、印度豇豆等绿肥植物,为天敌提供庇护场所;套种猪屎豆、万寿菊、 苦皮藤等植物,可抵抗根结线虫危害。 DB36/T 1244 2020 3 5.3.2 应用生物农药 选 用已登记的生物农药预防控制病虫。生物农药要比化学农药提前 2d 3d使用,适 宜温度 20 30,
7、早晚或阴天果园湿度大时用药为宜。 5.4 化学防治 5.4.1 防治适期 加强田间巡查监测,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 修剪 和 冬季清园后 , 宜及时使用农药进行果园消毒。 早 春萌芽前 1个月到萌芽期、花期、套袋前及秋季采果后各喷 1次杀菌剂预防病害,在低龄幼(若)虫期施 药防治虫害。 5.4.2 化学药剂使用原则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严格遵守 GB 8321、 NY/T 1276、 NY/T 425 和 NY/T 393中的有关规定,严格掌握使用种类、浓度或剂量、使用次数、施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做好 用药档案,注意药剂的合理轮换使用。 DB36/T 1244 2
8、020 4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 、 危害症状及 化学预防时期 表 A.1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 、危害症状及化学防治时期 名称 主要危害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适期 注意事项 溃疡病 主要危害枝蔓、叶和果实,早春开始发病,初期多从茎蔓幼芽、皮孔、落叶 痕和枝条分叉部开始,呈水渍状病斑,沿枝条逐渐扩展,枝条皮色加深,质 地变松软。后期发病部位皮层纵向线状龟裂,并溢出白色半透明粘液,不久 粘液变红褐色。韧皮部溃疡腐烂,充满菌脓。受害藤蔓上部枝叶萎蔫死亡。 叶片病部呈褐色不规则性至多角形病斑,带有黄色晕圈。 主要通过苗木、接穗等植物材料 传播 ;属高湿低温型病害,在山 区、
9、盆地猕猴桃园发生较普遍。 叶片一般在 4 月开始感病, 冬季落叶至伤流前,萌芽 期,采果后。 减少伤口,对已形成伤口 要及时使用保护措施。 褐斑病 发病部位多从叶缘开始,初期在叶边缘出现水渍状污绿色小斑,后沿叶缘内 扩展,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高温多雨条件下,病害迅速扩展,病斑由褐 变黑,引起霉烂。正常气候下,病斑四周深褐色,中央褐色至浅褐色,其上 散生或密生许多黑色分生孢子器。高温下被害叶片向叶面卷曲,干枯易破裂, 后期脱落。 4 月下旬至 6 月初温暖雨季病害 发生迅速; 7 月 8 月高温炎热, 病叶大量 枯卷落叶。 发病初期,冬季落叶至伤 流前,春季抽梢期。 不同杀真菌剂轮换交替 使用
10、。 叶斑病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黑褐色小斑,而后病斑不断扩大,最后形成外围呈深褐色, 中央褐色或灰褐色并具有轮纹状的大病斑,病斑直径可达 1cm2 cm,严重 时多个病斑连成一片,造成叶片枯焦脱落,后期可引起大面积落叶。 6 月初开始发病, 8 月为高峰期。 发病初期,冬季落叶至伤 流前,春季抽梢期。 不同杀真菌剂轮换交替 使用。 根腐病 从猕猴桃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根部,造成根颈部和根系皮层腐 败。初期在根颈部出现暗褐色水渍状病斑,逐 渐扩大颜色白色绢状菌丝。病 部皮层和木质部逐渐腐烂,伴有酒糟气味,根系逐渐变黑腐烂。地上部叶片 黄化脱落,树体萎蔫死亡。 可借助风雨或流水传播,或通过
11、病残体或接触感染传播。 4 月 5 月开始发病, 6 月 8 月高温高湿 季节发病严重。 发病初期,萌芽期至展叶 期。 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以 免侵害根部加重病害。 DB36/T 1244 2020 5 表 A.1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 、危害症状及化学防治时期(续) 名称 主要危害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适期 注意事项 黑霉病 (又称叶霉 病) 在春季或秋季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叶正面无明显症状,但在阳光下可 看见褪绿小污点, 对应在背面有褐色至黑煤色绒毛状霉层斑点,圆形、角形 或不规则形,后期扩展连成一片。也为害果实,在果实表面形成凹陷病斑, 病斑中心偶见黑色菌丝,病斑内果肉海绵状,颜色变深或浅褐
12、色。 病菌在地表病残叶上越冬,翌年 春季借风雨飞溅到嫩叶上开始 初侵染。 5 月 6 月为发病高峰; 秋季高温,雨水充沛时,有利于 再次形成发病高峰。 发病初期,萌芽期至终花 期。 不同杀真菌剂轮换交替 使用。 软腐病 主要 发生在猕猴桃果实后熟期,果 皮 表面出现小指大小的凹陷,凹陷部表皮 下果肉颜色呈黄 绿 色软腐,病 部外缘 深绿色环状,中心乳白色 ; 软腐部位呈 圆锥状 深入果肉内部。 5 月 8 月 高温高湿天气可从皮孔 或机械伤口侵入, 潜伏 于幼果等 部位 , 果实 后熟 软化 过程中 逐渐 产生病变。 终花期前后,幼果期。 / 根结线虫病 主要为害根部,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害,
13、根部有不规则膨大结节,数量和 大小不一。瘤初期白色至淡黄色,随后颜色逐渐加深变黑褐色。病株根系发 育不良,根发枝少且短小,叶片发黄易脱落,对幼树影响较大。 在土壤中活动范围小,主要通过 病土、病苗、灌溉水及带病农机 具传播。 定植前。 / 叶蝉 主要通过成虫、若虫吸食芽、叶和枝梢的汁液,被害叶表面初期出现黄白色 斑点,后逐渐扩 散成片使全叶苍白早落。 一年发生 9 代 12 代。成虫善跳, 可借风力扩散,以成虫在树上及 间作作物或杂草上越冬,翌年春 开始为害,多集中在叶背。 5 月初前后第一代若虫 出现时。 不同杀虫剂交替使用。 金龟子 幼虫和成虫均能为害,幼虫称蛴螬,在地下啃食幼根,至整株死
14、亡。成虫称 金龟子,主要为害嫩叶、嫩芽、幼果,被害叶片呈不规则缺刻或孔洞,被害 果实表面呈褐色疮痂状隆起,被害处果肉颜色加深变硬。常潜伏在表土下, 清晨或傍晚群居于猕猴桃叶片上取食。 以老熟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翌 年春于土表下开始活动, 4 月上 中旬化蛹, 5 月 6 月羽 化成成虫。 6 月为产卵盛期, 8 月中下旬后 以老熟幼虫越冬。 幼虫和成虫期均可。 可在糖醋液中加入少量 杀虫剂。 DB36/T 1244 2020 6 表 A.1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 、危害症状及化学防治时期(续) 名称 主要危害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适期 注意事项 盾蚧 通过成虫、若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吸食树液为害,使为
15、害枝干遍布白色,严 重时整株分布,导致树势衰弱,枯枝增多,甚至全株死亡。树冠郁闭时发生 较多。 一年发生 3 代 4 代,主要以受精 雌虫在被害枝条上越冬,于翌年 春季开始为害嫩芽,继而为害嫩 梢,到 5 月繁殖量增加, 7 月达 为害高峰。 第一代若虫期。 / 斜纹夜蛾 属杂食性和暴食性害虫,以幼虫咬食叶片、花及幼果为害,初龄幼虫啮食叶 片表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呈透明斑, 4 龄以后进入暴食,咬食叶片仅剩 主脉。 一年发生 5 代 6 代,为害期 5 月 10 月,其中 7 月 8 月为发生高 峰期。一般以老熟幼虫或蛹在杂 草中越冬。 幼虫 3 龄以前。 不同杀虫剂交替使用。 蜡蝉 以成虫、若虫吸食叶、茎、枝干汁液,为害叶片开始出现针眼大小的黄色斑 点,影响枝叶发育。其排泄物似蜜露,易招致蜂、蝇和霉菌寄生,使枝条变 黑褐色,致树皮枯裂,严重时树体死亡。 一年一般发生一代,为害期 4 月 8 月。以 卵块在枝蔓、树干上越 冬。 若虫期。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