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25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2092019 秋冬闲田牧草混播轮作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ixed sowing and rotation models of forage production in autumn and winter idle fields 2019 - 12 - 27发布 2020 - 06 - 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12092019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栽培技术.2
2、5 田间管理.4 6 刈割与利用.4 DB36/T 1209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起草人:甘兴华、徐桂花、于徐根、戴征煌、刘水华、黄栋、李翔宏、谢永忠、胡文亭、沈 丹。 DB36/T 12092019 1 秋冬闲田牧草混播轮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秋冬闲田牧草混播轮作技术的草品种组合、栽培技术、田间管理、刈割与利用等。 本标准适用于省内及其周边省区利用秋冬闲田种植牧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3、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30.4 草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NT/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适于本文件。 3.1 秋冬闲田 autumn and winter idle fields 中稻或二季晚水稻生产结束后且秋冬季闲置的农田。 3.2 牧草forage grass 供饲用的栽培或野生植物。主要包括豆科和禾本科等。 3.3 豆科牧草leguminous forage 由豆科饲用植物组成的牧草类群。 3.4 禾本科牧草 gramineous forage 由禾本科饲
4、用植物组成的牧草类群。 3.5 一年生牧草annual grass DB36/T 12092019 2 生长一周年内完成整个生活史的牧草。 3.6 混播mixed seeding 在一块田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牧草同期混合种植方式。 3.7 免耕直播 No-till farming 不翻耕土地而直接播种作物的方式。 3.8 翻耕播种 till farming 人工或利用机械对土地进行翻耕、松土、平整后进行种植作物的方式。 3.9 轮作crop rotation 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 3.10 “稻-草”轮作rice -grass rotatio
5、n 在同一块田地上,收割中稻后,利用水稻田空闲期轮种一季一年生牧草的种植方式 。 3.11 “稻-稻-草”轮作 rice- rice -grass rotation 在同一块田地上,收割二季晚水稻后,利用水稻田空闲期轮种一季一年生牧草的种植方式 。 3.12 翻沤 ploughing and retting 牧草种植田灌入浅水,利用机械进行翻耕,将农田中牧草及其残茬翻入土壤中,沤烂肥田。 3.13 供青期 utilization period 牧草可以刈割或放牧利用的时间。 4 栽培技术 4.1 播种方式 DB36/T 12092019 3 农田土壤比较干燥且无水源灌溉的情况宜选择翻耕播种。农
6、田土壤比较湿润或有水源灌溉,可选择 免耕直播。 4.2 播种时间 4.2.1 “稻-草”轮作:9月中下旬10月下旬,免耕直播可在中稻收割前8d12d前播种,亦可在中稻 收割后及时播种;翻耕种植可在中稻收割后及时整地播种。 4.2.2 “稻-稻-草”轮作:10月中旬11月底。免耕直播可在二季晚稻收割前10d15d时播种;翻耕 种植可在水稻收割后整地播种,在气温10完成。 4.3 牧草选择 4.3.1 “稻-草”轮作: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供青早、再生性强的牧草。如禾本科的多花黑麦草、燕 麦以及豆科的毛苕子、光叶紫花苕、紫云英等。 4.3.2 “稻-稻-草”轮作: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供青早的牧草
7、。如禾本科的多花黑麦草、燕麦、小 黑麦以及豆科的箭筈豌豆、饲用豌豆、光叶紫花苕、紫云英等。 4.4 播种量 4.4.1 根据GB/T 2930.4 草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要求对种子发芽率进行检测。种子发芽率应在85% 以上。 4.4.2 免耕直播方式播种量:多花黑麦草30kg/hm237.5kg/hm2、燕麦120kg/hm2150kg/hm2、饲用 豌豆225kg/hm2、毛苕子120kg/hm2、箭筈豌豆150kg/hm2180kg/hm2、光叶紫花苕120kg/hm2 180kg/hm2。 4.4.3 翻耕播种方式播种量:多花黑麦草15kg/hm222.5kg/hm2、燕麦90kg/hm
8、2120kg/hm2、饲用豌 豆180kg/hm2、毛苕子60kg/hm2、箭筈豌豆90kg/hm2150kg/hm2、光叶紫花苕90kg/hm2150kg/hm2。 4.4.4 发芽率低于85%以下的,按“实际播种量=正常播种量/实际发芽率” 计算得出。 4.5 混播组合比例与播种量 4.5.1 混播主要由禾本科与禾本科、禾本科与豆科等24个牧草进行混合播种,其中禾本科与豆科混 播比例控制在3:11:1。 4.5.2 “稻-草”轮作混播比例推荐:多花黑麦草:燕麦(2:1)、多花黑麦草与毛苕子或光叶紫花苕(2:1)、 燕麦与光叶紫花苕(2:1)。 4.5.3 “稻-稻-草”轮作混播比例推荐:多
9、花黑麦草+燕麦(1:1)、多花黑麦草+饲用豌豆(1:1)、燕麦 +饲用豌豆(1:1)、多花黑麦草+紫云英(1:1)、多花黑麦草+燕麦+箭筈豌豆(1:1:1)。 4.5.4 混播播种量:根据种植方式以及牧草混播比例,合理测算混播的播种量;混播播种量=(各品 种的单播播种量混播比例)。 4.6 土地准备 4.6.1 免耕直播: 播种前确保土壤湿润但墟面不积水。如果土壤表面较干,在播种前1d进行灌溉浸透 土壤,播种前排干墟面水分。 4.6.2 翻耕播种:在水稻收割后,先用犁地机深翻土壤20cm25cm,再用旋耕机旋耕。翻耕前,土 壤配施腐熟有机肥7500kg/hm215000kg/hm2或复合肥料3
10、00kg/hm2450kg/hm2。 4.7 播种 DB36/T 12092019 4 4.7.1 免耕直播: 宜在无雨微风天气进行。种子浸种1h2h滤干,每kg种子加入粘性较好的塘泥0.5kg 搅拌均匀成泥糊状,再陆续加入钙镁磷肥10kg15kg或草木灰15kg20kg均匀搅拌,至成为颗粒状包 衣种子。种子包衣处理后,均匀撒播。 4.7.2 翻耕播种:可以条播或撒播。播种后利用人工或机械进行盖土,盖土厚度1cm2cm。 5 田间管理 5.1 水稻收割 5.1.1 免耕种植:水稻收割尽量低刈,留茬高度在10cm以下,以免影响牧草收割。水稻收割时,秸 秆应回收。 5.1.2 翻耕播种:水稻收割可
11、低刈,秸秆可粉碎回田。 5.2 施肥 5.2.1 “稻-草”轮作混播:每个种植期内追肥4次5次。按NT/T 496的使用要求,出苗30d左右,每 hm2用尿素37.5 kg;分蘖期/分枝期(出苗60d左右),每hm2用尿素75kg90 kg;每次刈割后,每 hm2用尿素75kg90 kg;最后一次刈割利用后翻沤不施肥。 5.2.2 “稻-稻-草”轮作混播:每个种植期内追肥3次。出苗30d左右,每hm2用尿素37.5kg;分蘖期/ 分枝期或拔节期(出苗90d左右),每亩用尿素75kg90kg;第1次刈割后,每亩用尿素75kg90kg; 最后一次刈割利用后翻沤不施肥。 5.2.3 施肥在雨后进行或
12、配合灌溉进行。 5.3 田间排灌管理 根据农田地势制定排灌沟走向,畦面宽5m10m,沟宽30cm,沟深15cm25cm,四周有排灌沟, 确保不积水且地下水位高度距畦面15cm以上。牧草苗期遇干旱需灌溉。 6 刈割与利用 6.1 刈割 6.1.1 一般以主播草品种的刈割利用为准;混播比例相同的,以生长速度快的草品种的利用为准。 6.1.2 多花黑麦草、燕麦在株高50cm60cm左右刈割;毛苕子、箭筈豌豆、饲用豌豆、光叶紫花苕 宜在80cm左右刈割;紫云英40cm50cm刈割。 6.1.3 一般可刈割2茬3茬;在翻沤前进行最后一次刈割。 6.2 利用 6.2.1 直接鲜喂:青鲜草可直接饲喂牛、羊、鱼等;经揉搓或切碎后可饲喂猪、鹅、兔、鸡等畜禽。 6.2.2 青贮加工:刈割后,经晾晒,青鲜草水分含量降至65%75%,进行青贮后再利用。与花生藤、 玉米秸等秸杆及其他青鲜草混合青贮效果更好。 6.2.3 翻沤:“稻-草”轮作在中稻种植前15d20d(约5月下旬)进行;“稻-稻-草”轮作在早稻种植前 15d20d(约4月上旬)进行。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