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6 T 1004-2017 芦笋设施避雨栽培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82561       资源大小:604.2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6 T 1004-2017 芦笋设施避雨栽培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 B 31 DB36 江西省 地方标准 DB36/T 10042017 芦笋设施避雨栽培技术规程 Asparagus rain shelter cultivation technique regulations 2017 - 12 - 29 发布 2018 - 03 - 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T 1004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农药 、肥料使用要求 . 1 5 产地环境 . 1 6 避雨设施 . 2 7 栽培技术 . 2 8 病虫害防治 . 4 9 采收

    2、 . 5 10 生产档案 . 5 DB36/T 1004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 照 GB/T 1.1-2009标 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江西省标准化研究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罗绍春、汤泳萍、周劲松、尹玉玲、张岳平、谢启鑫、陈光宇 。 DB36/T 10042017 1 芦笋设施避雨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农药、肥料使用要求、产地环境、避雨设施、育苗、病虫害防治、生产档案和采收 。 本标准适用于芦笋设施避雨高效、安全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3、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7 农用塑料棚装配式钢管骨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24 农用塑料薄膜安全使用控制技术规范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 和 定义 下列术语 和 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芦笋避雨设施 用于芦笋避雨栽培的各种设施。 3.2 大棚结构 用于支撑覆盖塑料薄膜的钢架大棚。 3.3 农用塑料薄膜 具有高透明、高保温、无滴消

    4、雾、高效转光 等特点 的塑料薄膜。 4 农药、肥料使用要求 化学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的要求 ,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的要求。 5 产地环境 DB36/T 10042017 2 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5010的要求。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中上的壤土或沙壤土, 且 2年内 未种过百合科作物的地块为宜。 6 避雨设施 6.1 大棚 大棚宜南北向建造,单体大棚宽 6m 8m,顶高不低于 2.8m,连体棚可多连体,棚宽 6m或 8m为宜,大 棚肩高不低于 2m,多连体大棚宜在中间拱顶上分布天窗散热。大棚长度可依据地形确定,最长不超过 50m。 大棚所有通风处安装 25

    5、目 30目防虫网。大棚搭建应符合 NY/T 7要求,大棚覆盖薄膜应符合 NY/T 1224 要求。 6.2 排水沟 两排大棚之间建一条宽 70、深 70的排水沟,置于道路北侧或南侧。 7 栽培技术 7.1 品种选择 选用抗(耐)病、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 品性状好品种的杂交一代种子。 7.2 种子质量要求 种子纯度 95%,发芽率 90%,水分 8%。 7.3 育苗 7.3.1 浸种催芽 浸种前晒种 2d, 75%百菌清( WP) 800倍溶液消毒 2h。种子冲洗后在 25 28水中浸泡 36h,中途 冲洗 1次 2次,同时换水。种子吸胀后于 25 28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用清水洗

    6、 1次 2次。种子 20% 30%露白后即可播种。 7.3.2 育苗方式 大棚内用穴盘或营养钵装营养土育苗。穴盘选用 50穴、孔径 5cm规格,营养钵要求高 7cm 10cm,上 口径 7cm 10cm。营养土一般用未种植芦笋的客土过筛与腐熟有机肥配制而成。 7.3.3 播种 播种前一天将穴盘(营养杯)营养土浇透水,播种时先在营养土中间扎一个小孔,将已露白的种子 每穴一粒播入小孔,播完 后覆盖 1.5cm厚 营养 土。 7.3.4 苗期管理 播种后要充分浇水,苗期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 60% 70%。出苗后可适量施用 0.1%的尿素溶液 提苗, 再用适量清水冲淋,防止烧苗。及时拔除营养钵内杂草

    7、,注意防治病虫害。 7.4 栽培畦 DB36/T 10042017 3 7.4.1 施肥沟 6m宽单棚每棚种植 4行, 8m宽单棚种植 6行,按照 7.5.2 行距分别开 4条和 6条 40宽, 40深施肥沟, 连体棚施肥沟开 挖参照单体棚进行。种植沟宜南北向开挖,挖沟时上、下层泥土应分开,回填时将上层 熟土与基肥分层填入种植沟。种植沟整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小拱形,移栽前浇水沉实,以备定植。 7.4.2 基肥 先将表层土回填沟底 5cm 6,再每 667施腐熟的农家肥 3000kg 5000,生石灰 25,菜枯饼 100,硫酸钾镁 80。覆土后表层每 667撒谷壳灰 20m,然后旋耕耙碎棚土。

    8、7.4.3 整畦 6m宽单棚和 6m跨度连体棚整 4畦,畦宽 80; 8m宽单棚和连体棚整成 2大畦, 2小畦,大畦宽 130, 小畦宽 80。大畦整成两边高、中间低成 “ M” 形, 便于补肥,小畦整成平面,畦面高度 18cm 20。 7.5 移栽 7.5.1 移栽时间 苗期 45d 60d(从出苗开始计),当苗长至 3支 4支地上茎、贮藏根 4根 5根时移栽。宜在早春 2 月下旬浸种播种, 5月上旬移栽,也可在 9月中下旬播种,下年 2-3月移栽。 7.5.2 移栽密度 6m宽单棚和 6m跨度连体棚行距 150,株距 30; 8m宽单棚和连体棚宽行 160,窄行 80,株距 30 ,大畦栽

    9、种 2行,小畦栽种 1行。 7.5.3 移栽方法 在畦面栽苗位置先拉出直线沟,将苗按大小分级带土移栽。移栽深度 8cm 10,栽后双手压紧拥 兜土,然后浇水沉实,再补土将 沟盖平。 7.6 栽培管理 7.6.1 总 则 栽苗后大棚所有通风口全部打开保持通风,遇大风、暴雨、寒冷等恶劣天气时关闭通风口。 7.6.2 选留母茎 春季 4月 10日前后选晴天开始留母茎 3支 5支,秋季 7月下旬 8月上旬选粗壮嫩茎留母茎 5支 8支。 调节母茎高度, 1.0cm 1.1粗度的母茎在 1.5m高时摘心, 1.2cm 1.3粗度的母茎在 1.6m时摘心, 1.4 以上粗度的母茎在 1.8m时摘心,形成上、

    10、中、下三个层次的立体采光。母茎留足后抽生的嫩茎必须及 时采摘。一年生的芦笋所萌发的嫩茎全部保留(病残变形的除外),当大小支数达到 12支时,逐 步将前 期萌发的细小茎拔除,待新笋粗度达到 1.0时即可采收。 7.6.3 中耕除草 结合追肥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时应避免伤及地下贮藏根和嫩茎。每次中耕后必须追施水 肥并适量培土护兜。 7.6.4 整枝清园 DB36/T 10042017 4 留母茎时须搭架支绳,防止母茎倒伏。母茎生长期间应随时将影响通风透光的过密枝叶和病虫害变 黄的枝叶剪除,换留母茎和冬季地上茎枯萎后及时将枯枝残叶、残茬清扫干净并带出棚外集中处理。 7.6.5 水分管理 大棚

    11、设施栽培宜采用滴灌,用水必须是无污染水源。 7.6.5.1 幼苗期 移栽后及时浇水 , 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 60%左右。 7.6.5.2 采笋期 留母茎时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 50%左右,每 d滴灌 0.5hr。留母茎采收嫩茎时,土壤相对湿度应保持 60%,每 d滴灌 1hr。春季采笋时土壤相对湿度 55%左右,阴雨天视土壤湿度适当减少滴灌时间。 7.6.5.3 休眠期 植株休眠时浇一次透水,割去残茎进行施肥中耕后再浇一次透水。 7.6.6 施肥 7.6.6.1 施肥原则 按 NY/T 496执行。 7.6.6.2 施肥方法 每 667在种植沟内施腐熟农家肥 3000kg 5000kg和氮磷钾复

    12、合肥 50kg左右作基肥。追肥根据土壤 肥力、生育时期和生长状况而定,注意平衡施肥,采笋期不宜使用速效氮肥。每年冬季采笋结束后,及 时追补肥,每 667施腐熟农 家肥 2000kg 3000kg和氮磷钾复合肥 50kg左右。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按照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坚持以 “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 为辅 ”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8.2 防治方法 8.2.1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病优良杂交一代品种;因地制宜,避雨栽培,留茎换茎;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株残 茬;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加强中耕除草,合理施肥,降低病虫源数量;培育无病虫害壮苗。 8.2

    13、.2 物理防治 采用杀虫灯捕杀、色板诱杀、性诱杀和糖醋液诱杀;人工捕杀,傍晚、清晨人工捕捉蛾类害虫;人 工除草或机械除草。 8.2.3 生物防治 DB36/T 10042017 5 保 护天敌 草蛤、瓢虫、寄生蜂、捕食螨、蛙类、蜥蜴等有益生物;允许有条件使用生物源农药, 如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 8.2.4 药剂防治 按照 GB/T 8321执行 。 9 采收 嫩茎采收采用人工拔取。当嫩茎长至 30cm 35cm时应及时采收,春季和晚秋每天采收一次,夏季及 早秋每天采收 2次(早上 6点 9点,下午 5:30 6:30),采收后应立即存放在阴凉处,并在 2小时内整理 好送入保鲜库。 10 生产档案 栽培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生产技术措施、产地环境状况、施肥、喷施农药、采收等相关内容。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6 T 1004-2017 芦笋设施避雨栽培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