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7.120.30 B 05 DB36 江西省 地方标准 DB36/T 1005 2017 淡水鱼类 主要 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规范 The specification for the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main diseases of Freshwater fishes 2017 - 12 - 29 发布 2018 - 03 - 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T 1005 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调查方式 . 2 5 调查内容 . 3 6 成因分析
2、 . 3 7 调查报告内容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淡水鱼类疾病流行病学初始调查表 . 5 附录 B(规范性附 录) 淡水鱼类疾病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表 . 6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淡水鱼类疾病流行病学跟踪调查表 . 11 DB36/T 1005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编制 。 本 标准 由 江西省水产 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 ( JXITC 008) 提出。 本 标准由 江西省农业厅归口。 本 标准 起草单位 : 江西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本 标准 主要起
3、草人: 田飞焱、 曾伟伟、王庆、 刘文珍、 欧阳敏、徐节华、花麒 。 DB36/T 1005 2017 1 淡水鱼类 主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鲤春病毒血症、草鱼出血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细菌性败血症 等 主要 淡水鱼类疾病 的 流行病学 调查方式、 调查 内容 、成因分析 及 调查报告内容 。 本标准适用于鲤春病毒血症、草鱼出血病、 鲫造血器官坏死病、 细菌性败血症 等主要淡水鱼类 疾病 的流行 病学调查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 文件 的 引 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 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4、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SC/T 7103 水生 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鲤春病毒血症 spring viraemia of carp 鲤春病毒血症 病毒( spring viraemia of carp virus, SVCV)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鱼类疾病 , 主要危害鲤、草鱼、鲫等鲤科鱼类。 3.1 草鱼出血病 hemorrhage disease of grasscarp 草鱼呼肠孤病毒( grass carp reovirus, GCRV)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
5、鱼类疾病 , 主要危害 草鱼、 青鱼 。 3.2 鲫造血器官坏死病 crucian carp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鲤疱疹病毒型( 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鱼类疾病,主要危害 鲫、金鱼及其 变种。 3.3 细菌性败血症 bacterial septicemia 致病性嗜水气 单胞菌 或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产碱单胞菌等 单独感染 或混合感染引起 的急性传染性鱼类疾病 ,主要危害鲢、鳙、鲤、鲫、鲮、草鱼、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类。 DB36/T 1005 2017 2 3.4 调查基点 the basic p
6、oint of epidemiological survey 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而选取的 养殖区、 养殖场 (户) 等为基础的调查单位。 3.5 感染 点 infected site 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某个养殖场或单个 感染 地。 3.6 感染 区 infected region 由若干个 感染点 连接成一个 较大范围 、 相对隔离 的 区域 , 或者从 感染 点至某一自然或人工屏障、相 对隔离、具有阻断 疾病 传播功能 的一定 区 域。 3.7 初始 调查 initial investigation 专业 技术人员对 疑似 发生疾病 的养殖场(户)进行的实地考察以及对其发病情况的
7、初步核实 。 3.8 现场调查 spot investigation 专业 技术人员对 初步核实发生疾病的养殖场 的场区状况、水质、传染来源、发病水生动物种类、品 种、日龄、发病时间、病程、发病率与死亡率以及发病水生动物养殖池(塘)等分布所作的现场调查。 3.9 跟踪 调查 tracking investigation 在 淡水鱼类 疾病 暴发 及控制前后, 专业技术人员 对 感染点 的可疑带毒物种、 病死 鱼类 及其产品、传 播媒介的扩散趋势、自然宿主发病和带毒 (菌) 情况的调查。 4 调查方式 4.1 初始调查 专业 技术人员 对 疑似 发生 疾病 的养殖 场 ( 户 ) 进行的实地考察
8、以及对其发病情况的初步核实,以初 步确认是否发生 疑似 某种 淡水鱼类 疾病 。 4.2 现场调查 初始 调查判定为疑似 淡水鱼类 疾病 后, 专业 技术人员 对 感染点 的场区状况、水质、饲料情况、传染 来源、发病水生动物 日龄、规格、发病时间与病程、发病率与病死率以及养殖场地分布等所作的现场调 查,以确定 疾病 。同时采集 发病 鱼类 样品,进行病原检测和确认。 4.3 跟踪调查 经 现场 调 查确定 可能 为 某种或某几 种 疾病 后 ,专业 技术人员 对 感染区 的病死 鱼类 及其产品、病原的 可能来源和传 染途径的扩散趋势、自然宿主发病和带毒情况的全面跟踪调查。 DB36/T 100
9、5 2017 3 5 调查内容 5.1 初始调查 5.1.1 某 养殖场 (户) 疑似 发生 淡水鱼类 疾病 后, 专业 技术人员 于当天或隔天 携 带 必要的器械、用品 和 采样用容器 ,赴现场,调查 感染点 的基本状况、发病特点、病史、症状、 防控 条件等,遵照附录 A 中的规定填写初始调查表 。 5.1.2 调查人员应对 疾病 进行核实。记录发病水温、发病 鱼类 品种以及发病症状。根据发病水温(如 20 ),发病对象,症状等,初步判断是否为某种 淡水鱼类 疾病 。 5.1.3 如判定为某种 淡水鱼类 疑似 病 情 ,应立即 进行现场调查 。同时,调查人员应按 SC/T 7103 水生 动
10、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做好采样、送样、留样工作,为后续 疾病 的确诊提供工作基础。 5.1.4 分析具体发病日期、发病高峰、病情波动等 ,对感染点实施初步的控制措施 。 5.2 现场调查 5.2.1 专业 技术人员 在 初始调查怀疑 发生 某种 淡水鱼类 疾病 后,应 及时 配备必要的器械和用品 赶 赴现 场,在 初始 调查的基础上,对发病养殖场 (户) 的发病情况、周边地理地貌、饲料使用情况、水源情况、 硬件实施情况、疫苗使用情况、近期水生动物、产品、人员流动情况等开展进一步的调查,分析传染来 源、传播途径以及影响 疾病 控制环境和生态因素。并按 SC/T 7103的要求完成病料样品采集、运
11、输包装 工作,按照相应 鱼类 疾病 病原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病原检测和确认。 5.2.2 如确认某种病原存在,则可确定 为相应的淡水鱼类疾病 。 5.2.3 调查人员遵照附录 B的规定尽快完成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表。 5.2.4 调查人员应分析感染点分布的范围,统计发病率和死亡率, 根据调查情况和防控要求,提出 感 染区 范围 和 病情 防控的技术方案。 5.3 跟踪调查 5.3.1 在确定为某种 淡水鱼类疾病 后, 专业 技术人员或相关专家 对 感染区 环境、发病情况、可疑感染 水生动物及其它易感宿主、传播范围、可疑污染物品和带毒宿主 进行 跟踪 调查。 5.3.2 对 感染区 内 淡水鱼类
12、疾病 的发生情况、可能的传染源、传播方式、传播途径进行排查和分析, 了解可能来源地的 疾病 发生及病原监测情况;掌握 感染 区某种 淡水鱼类 疾病 病原的分布和变异情况。 5.3.3 跟踪 感染 点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的扩散趋势、自然宿主的发病和带毒情况, 感染点 水生动物及其 产品的流行、苗种的来源和去向,并对其作适当的隔离观察和控制措施,严防 病情 扩散。 5.3.4 调查 人员根据有关调查,按 照附录 C的规定填写跟踪调查表, 分析发病 淡水鱼类 及易感 水生动 物 的 日龄、规格、养殖面积、养殖密度及其它水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变动情况等, 编写调 查报告。 6 成因 分析 6.1 暴发原因分
13、析 分析对象包括水源、养殖水体、饲料源、发病 鱼类 及产品流动、人员流动等。 6.2 防控建议 根据本次暴发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防 控 措施和建议。 7 调查报告 内容 DB36/T 1005 2017 4 7.1 初始调查、现场调查和跟踪调查完成后,调查人员应及时完成书面调查报告。 7.2 调查报告内容包括: a) 任务来源 ; b) 调查方式和方法 ; c) 调查过程(时间、地点、对象) ; d) 调查资料分析、调查结论 ; e) 建议 ; f) 附件(调查表格等) 。 7.3 报告内容应包括初始调查、现场调查、跟踪调查的有关情况、防控的技术建议,并报送有关部门 后存档。 DB36/
14、T 1005 2017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淡水 鱼类 疾病 流行病学初始调查表 编号: 调查日期: 病例编号: 地 标码: 调查者姓名: 电话(固话 /手机): 场 /户主姓名: 电话:(固话 /手机) 场 /户名称 场 /户地址 养殖模式和品种 养殖密度(尾 /亩) 养殖数量(尾)和规格 淡水鱼类 苗种来源、规格 和进场时间 养殖场地形环境描述 水源情况 地下水 河水 降雨 山泉水 沟渠 湖水 其它 发病时 段 天 气状况 描述 温度(水温 : 至 气温: 至 ) 天气描述: 排 水去 向 附近河流 农田沟渠 附近村庄 野外湖区 野外水塘野外荒郊 其 它 过去一年曾发生
15、的 疾病 次, 何种 疾病 : 本次典型发病情况 初始结论 调查人员签字: 时间: DB36/T 1005 2017 6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淡水鱼类 疾病 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表 编号: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任务来源 被调查场名称 地址 负责人 姓名 联 系电 话 养 殖 场 基 本 情 况 周边环境 连片池塘 河流 树林 工厂 农田区 山地 屠宰场 公路 居民区 集市 其它 养殖模式 池塘精养 池塘散养 水库精养 水库网箱养 水库散养河道网箱 河道拦网 立体养殖(猪、鸡、鸭) 其它 养殖场水源 地下水 河水 降雨 山泉水 沟渠 湖水 其它 养殖情况 总面积: 亩;水深: 米
16、 使用年份: 年 (池塘本身开挖或标准化改造的时间) 养殖 鱼类 年份: 年 (池塘本身养殖的时间) 进排水系统 独立 不独立 无 排水去向 河流 农田沟渠 生活区 湖区 水塘 水库 其它 水质管理 处理方式:开增氧机 换水 微生物制剂 碳源 生 物肥 增氧时间: 小时 /天;调水频率: 天 /次 其它信息 DB36/T 1005 2017 7 淡水鱼类疾病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表( 续 ) 发 病 与 死 亡 情 况 发病品种: ,规格: ; 发病温度(水温) ; 发病情况 初次发现疾病 时间: 年 月 日; 主要临床症状: ; 发病面积 : hm2 ; 病程: 死亡情况 开始死亡时间: 年 月
17、日; 发病死亡数: 尾(开始死亡至填写该调查表期间发病死亡水生动物 总数); 死亡率: %(死亡率 =( 病情 暴发 以来死亡数量 /疾病 暴发 以来易感动物数量) x 100%)。 其它 可 能 传 染 源 调 查 引进 水生动物 情 况 最 初 发现 发病 种类 : ; 来源 : ; 引进 日期: ; 引进 数量: ;联系人: 其它 养殖场 同一来源 养殖 品种 是否有发病: 是 否 若是,发病时间与 感染点 发病时间相比: 早 晚 同时 其它 种类: ;来源: ; 引进 日期: ; 引进 数量: ;联系人: 其它 养殖场 同一来源 养殖 品种 是否有发病: 是 否 若是,发病时间与 感染
18、点 发病时间相比: 早 晚 同时 补充 : 饲 料 情况 种类: 购买配合饲料 自配饲料 青草 生物制剂 其它 ; 来源: ;联系人: 使用同一 饲 料的 其它 养殖场 水生动物 是否有发病: 是 否 若是,发病时间与 感染点 发病时间相比: 早 晚 同时 DB36/T 1005 2017 8 淡水鱼类疾病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表( 续 ) 硬件 设施 使用 情 况 是否有使用 其它 养殖场的渔具: 是 否 若有,渔具种类: 网箱 饲 料桶 捞网 饲料机 其它 : 渔具来源养殖场养殖 品种 是否有发病: 是 否 若是,发病时间与 感染点 发病时间相比: 早 晚 同时 可疑污染物品(药 品) 发病前
19、10d 内是否运入可疑的被污染物品(药品): 是 否 若是, 物品名称: ;数量 : ; 经过或存放地: ; 运入后使用情况: ; 物品 来源养殖场 水生动物 是否有发病: 是 否 若是,发病时间与 感染点 发病时间相比: 早 晚 同时 疫苗接种情况 发病前 30d 内是否接种过疫苗: 是 否 若是,接种的疫苗类型为: 疫苗生产厂家: ;免疫数 量: ; 免疫方式: 浸泡 ; 注射; 口服;免疫时间 : ; 感染点 野生及养 殖易感 水生动物 发病情况 养殖水源 与水质 调查 封闭水系 开放水系 其它 : 使用同一水源的 其 它 养殖场 水生动物 是否有发病: 是 否 若是,发病时间与 感染点
20、 发病时间相比: 早 晚 同时 发病时水温: ;养殖水 pH: ; 溶氧 (mg/L): ;氨氮 (mg/L): ; 亚硝酸盐氮 (mg/L): ;透明度( cm): ; 其它 需说明情况 DB36/T 1005 2017 9 淡水鱼类疾病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表( 续 ) 发 病 后 的 处 理 措 施 治疗 情况 使用药物: 使用方式: 治疗效果: 疗效很好 有一定疗效 没有明显疗效 加重病情 其它 补充情况: 消毒 /无害化处理 情况 消毒、污物处理的设施设备: 养 殖 场 :消毒药物: ;消毒方式: 运载工具:消毒药物: ;消毒方式: 发病 鱼类 隔离: 是,怎样隔离 ; 否 死亡 鱼类 的
21、处理方法: ; 污染物处理: 周 边 病 情 无 有 ; 如有 病情 ,请填写: 波及范围:经度 至 ; 纬度 至 ; 发病时间: ;发病 水生动物 种类: ;规格: ; 地理位置: ;至 感染点 距离: km; 发病时水温: ;现时水温: 现况 调查 时病死率: 不变 升高 降低 痊愈 疾 病 史 感染点 3 年内是否有相关 病情 发生 否 是: 最 后 诊 断 情 况 确诊为 病,确诊方法: ;确诊单位: ; 疑似 病 ,需进一步确诊; 无法确诊。 DB36/T 1005 2017 10 淡水鱼类疾病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表( 续 ) 调查 信息 记录 调查方 法: 现场查看 查阅档案 走访问询
22、 其它 : ; 姓名: ; 联系电话: ;单位: 备注:必要时,可附加文字材料补充说明 DB36/T 1005 2017 11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淡水鱼类 疾病 流行病学跟踪调查表 任务 编号: 调查日期: 年 月 C.1 感染区 调查 被调查场名称 地址 负 责人 姓名 联 系电 话 调 查 内 容 感染区 易感 鱼类 的养殖 情况 苗种场数量及分布 情 况: ; 养殖场数量及分布 情 况: ; 历史产量和产值: ; 产品的流 通 情况 : ; 感染区 的历 史 病情 和处 置 情况 近 3年内是否曾出现过历史 病情 : 否 是: ; 历史 感染点 与现 感染点 是否有直接
23、传播的情况: 否 是: ; 历史 病情 是否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否 是: ; 感染区 的 防 控 条件 疾病 专项监测: 否 是 : ; 实施 水生动物检疫: 否 是 : ; 水生动物无害 化 处理设施状况: ; 水生动物防 控 机构的个数 个; 机构名称: ;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 机构名称: ;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 可另补充 感染区 自然 条件 地理区域(附图): ; 水文和气候特点: ; 易感野生水生动物 分布 : 紧急 处理 措 施 是否对 疾病 进行了紧急处理 否 是: 处理方式: 其它 DB36/T 1005 2017 12 C.2 跟踪 调查 C.2.1 首例 淡水鱼类 疾病
24、确诊 前 30天内 感染点 内水生动物及产品流向 离场日期 产品和数量 运输方式 目的地 /电话 承运人姓名 /电话 C.2.2 受威胁区 水生动物及产品到达 后 发病情况 a)受威胁区 有无发生类似 疾病 : 无 有:发病 水生 动物种类: 发病时间: 发病简要情况: b)周围有无易感水生动物发生类似 疾病 : 无 有:发病 水生 动物种类: 发病时间: 发病简要情况: C.2.3 受威胁区水生动物病原 体 检测 标本类型 采样时间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结果 C.3 溯源调查 C.3.1 可能的感染途径调查 进入日期 来源地 /电话 产品和数量 进入方式 承运人姓名 C.3.2 可能来源地 水生动物 发病情况 a)可疑养殖场水生动物有无发生类似 疾病 : DB36/T 1005 2017 13 无 有:发病动物种类: 发病时间: 发病简要情况: b)周围有无易感水生动物发生类似 疾病 : 无 有:发病动物种类: 发病时间: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