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62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8592019 文心兰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Oncidium 2019 - 09 - 11发布 2019 - 12 - 11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 18592019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栽培地点选择. 2 5 设施要求. 2 6 品种与种苗. 3 7 种苗种植. 3 8 苗期管理. 3 9 花期管理. 4 10 分株与换盆. 5 11
2、 切花采收. 5 12 采后处理.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文心兰主要切花品种.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文心兰栽培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8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文心兰栽培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10 附录D(资料性附录) 文心兰栽培常用肥料. 11 DB35/T 1859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远华、黄敏玲、钟淮钦、林兵、樊荣辉、吴建设、叶秀仙、林榕燕、方能炎。 DB35/T 18592019 1 文心兰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3、了文心兰栽培的栽培地点选择、设施要求、品种与种苗、种苗种植、苗期管理、花期管 理、分株与换盆、切花采收及采后处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文心兰切花栽培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假鳞茎 pseudobulb 变态茎的一种,水和养分
4、的贮藏器官。 3.2 花芽 flower bud 即将发育成花和花序的芽。 3.3 花序 inflorescence 花在花序轴上不同形式的排列。 注:切花文心兰花序为无限花序,具分枝,为轮生或互生。 3.4 花序梗 peduncle 连接植株与花序轴的部分。 3.5 叶面肥 foliar fertilizer 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植物所需养分溶于水,直接喷施于叶面的肥料。 3.6 缓释肥 slow-release fertilizer 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其养分按照设定的释放率和释放期缓慢释放,延长植物对其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 肥料。 DB35/T 18592019 2 3.7 栽培基质 cult
5、ure medium 为栽培植株提供机械支持和物质供应的固体介质。 3.8 换盆 repotting 随植株逐渐长大,原有栽培容器及栽培基质已限制植株正常生长,将植株移植到较大的栽培容器中 的过程。 3.9 分株 ramet 把植株的蘖芽、鳞茎等从母株分割下来分别栽培而成独立新株的过程。 4 栽培地点选择 4.1 环境 应选择向阳、通风、排水良好,无空气污染源的环境。 4.2 水源要求 种植园内应具备充足的清洁水源,pH值5.56.5为宜。 5 设施要求 5.1 功能区划分 根据地形环境,结合排灌系统和道路,划分功能小区。功能小区主要包括仓库、种植操作区、栽培 区、切花包装区等。 5.2 通道
6、 温室内栽培床间应设计0.6 m1.2 m通道,通道地面硬化为宜。 5.3 薄膜温室 热镀锌钢管构架,跨度6 m12 m,檐高3 m,单栋或连栋,长效农用无色薄膜覆盖,设顶开窗、 侧开窗。大棚顶上约0.5 m处及东、西两侧设外遮光设施,覆盖遮光率为50%60%的遮光网,外遮光设 施宜采用可控制遮光网。四周加装防虫网,配备风机和水帘。 5.4 栽培床 栽培床应通风、不积水,离地高0.5 m0.6 m,床宽1.5 m1.7 m,床间距0.6 m0.8 m。栽培床 地面宜用碎石或黑色地膜覆盖。 5.5 喷灌系统 宜配备自动喷灌系统、肥药池、搅拌器、增压泵。喷头高出栽培床面1.5 m2.0 m。 DB
7、35/T 18592019 3 6 品种与种苗 6.1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对切花的需求以及品种的特点来选择。参见附录A。 6.2 种苗选择 宜选择无病虫害、无病毒、叶色浓绿、根系发达,至少1个饱满假鳞茎带1个新芽,株高20 cm的 组培移栽苗。 7 种苗种植 7.1 栽培容器 宜选择口径为17 cm18 cm,高度为15 cm16 cm的营养杯。 7.2 栽培基质 要求疏松、透气和具有保水性。宜用松树皮:椰壳:小石子=6:3:1(体积比)的混合基质,松树皮、 椰壳直径为1.0 cm1.5 cm,小石子直径为0.5 cm1.0 cm。松树皮应充分发酵去脂。 7.3 种植方法 种苗带基质种植,填充
8、基质应低于杯沿1 cm2 cm,紧实适中,种苗假鳞茎及新芽宜露出基质面。 种植密度2025盆每平方米,3 d后浇透水。 7.4 种植季节 宜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种植,应避开严寒和酷暑。 8 苗期管理 8.1 环境要求 温度15 30 ,相对湿度70%90%,晴天阳光充足时外遮光网全覆盖,阴、雨天无阳光直射时 可收拢外遮光网,通风良好。 8.2 浇水方法 营养杯内约2/3基质干燥时要及时浇水,每次浇水必须浇透。夏秋高温中午、连续雨天、气温低于 15 时不宜浇水。 8.3 施肥方法 8.3.1 施肥原则 以叶面肥为主,缓释肥为辅。连续雨天不宜施肥。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
9、962010的要求。 DB35/T 18592019 4 8.3.2 叶面肥施肥方法 叶面肥喷洒要均匀,叶面湿润不滴水为宜;下午施叶面肥,植株新芽勿带水过夜。每3 d4 d喷施 1次浓度8001 000倍的复合肥,按1次N:P:K=30:10:10,2次N:P:K=20:20:20,1次N:P:K=10:30:20循环 喷施。冬季气温较低时可5 d6 d喷施1次,当日气温低于15 时不宜施肥。 8.3.3 缓释肥施肥方法 定期补施缓释肥,每杯施用N:P:K=14:14:14缓释肥约2 g。 8.4 病虫害综合防治 8.4.1 环境要求 温室内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避免阳光直射,及时清除室内及周边
10、杂草,保持沟渠畅通。 8.4.2 药剂预防 每月喷洒2次8001 000倍多菌灵、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等广谱性杀菌剂。根据虫害的季节性发生, 要提前预防,各种农药要交替使用。病害高发季节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 8.4.3 病株处理 发现病株时,应立即去除有病组织及时消毒,隔离养护,如受害严重则整株去除。枯叶、病叶及病 株等及时清除出温室,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修剪用器具要严格消毒。 8.4.4 病害防治 参见附录B。 8.4.5 虫害防治 参见附录C。 8.4.6 农药使用要求 符合NY/T 12762007、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 9 花期管理 9.1 开花苗 株高达30 cm45
11、 cm,具34个较饱满假鳞茎,叶色青绿且富有光泽。 9.2 环境要求 温度12 32 ,相对湿度60%80%,晴天阳光充足时外遮光网全覆盖,阴、雨天无阳光直射时 可收拢外遮光网,通风良好。 9.3 浇水方法 营养杯内约2/3基质干燥时要及时浇水,每次浇水必须浇透。夏秋高温中午、连续雨天、气温低于 12 时不宜浇水。 DB35/T 18592019 5 9.4 施肥方法 9.4.1 总体原则 叶面肥喷洒要均匀,叶面湿润不滴水为宜;下午施叶面肥,植株新芽勿带水过夜。连续雨天勿施肥。 9.4.2 叶面肥施肥方法 4月至11月每3 d4 d喷施1次,12月至翌年3月每周喷施1次,复合肥浓度8001 0
12、00倍。按2次 N:P:K=20:20:20,1次N:P:K=10:30:20,1次N:P:K=10:20:30循环喷施。当日气温低于12 时不宜施肥。 9.4.3 缓释肥施肥方法 定期补施缓释肥,每杯施用高P、K缓释肥2 g3 g。文心兰栽培常用肥料参见附录D。 9.5 病虫害综合防治 按照8.4的规定。 10 分株与换盆 10.1 分株原则 开花苗经过23年的切花生产,植株长满整个营养杯,无足够空间生长新的假鳞茎时,需分株。于 2月下旬至3月下旬分株为宜,夏秋高温不可分株。经过1次分株后植株再次长满营养杯时,不宜再次分 株,应更新种苗。 10.2 分株方法 用75%酒精消毒过的锋利剪刀将植
13、株以自然丛株分开,每丛株带23个假鳞茎,12个新芽。剪去 枯黄老叶、干瘪老茎及发黑、腐烂的老根,将修剪好的兰株浸泡在8001 000倍多菌灵或百菌清水溶液 中消毒8 min10 min,取出放在栽培床上晾干植株表面水分后种植。每修剪一株后剪刀再次消毒。 10.3 换盆 分株后种植于口径为18 cm20 cm,高度为16 cm18 cm的营养杯。换盆3 d后浇水。 10.4 栽培基质 基质配比见7.2,松树皮、椰壳直径宜1.5 cm2.0 cm,小石子直径宜1.0 cm1.5 cm。 10.5 分株苗管理 分株苗管理见第9章。分株换盆后易发生病害,及时清除病株,修剪病叶,加强防治。 11 切花采
14、收 11.1 切花采收期 当花序主枝的未开花苞剩34个时,宜采收切花。 DB35/T 18592019 6 11.2 采收方法 人工采收。每人配置34把锋利切刀,切刀置于内盛杀菌药液的小容器中,轮换使用。采收时在距 离花序梗基部2 cm3 cm处切断,每2040支用报纸简单包住花序部分后置于有清水的桶内。 12 采后处理 12.1 切花分级 标准分为A(4L)级、B(3L)级和C(2L)级,具体分级如下: A(4L)级:花序长55 cm,花序梗长35 cm,分枝数7支; B(3L)级:花序长45 cm,花序梗长35 cm,分枝数56支; C(2L)级:花序长40 cm,花序梗长30 cm,分枝
15、数34支。 12.2 包装 将分级的切花按10支一束包扎。用不同颜色胶带捆扎花束基部来区分等级,红色胶带代表A(4L) 级,蓝色胶带代表B(3L)级,黄色胶带代表C(2L)级。包扎后重切花序梗基部,插入装有保鲜剂的保 鲜管(长5 cm、容量8 mL),花束套上包装袖袋。包装时交叉摆放,以每10束为一盒,每10盒或20盒为 一箱进行包装。包装箱宽侧面宜设置34个直径为2 cm3 cm的通气孔。 12.3 贮藏 放入10 15 冷藏库中预冷3 h4 h,然后置入10 11 冷库中贮藏。 DB35/T 18592019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文心兰主要切花品种 文心兰主要切花品种见
16、表A.1。 表A.1 文心兰主要切花品种 品种 主要特征 南西 Oncidium Gower Ramsey 花黄色,花被具红褐色斑;花枝长,分枝性强,切花等级较高; 新芽高位着生,“爬楼梯”现象明显;适应性强。 柠檬绿 Oncidium Gower Ramsey Honey Angel 花柠檬黄色,颜色纯,花被无色斑;植株中等,花枝较短,但 分枝性好;新芽高位着生,萌发率偏低,“爬楼梯”现象明显, 切花产量偏低;喜冷凉,怕高温。 火山皇后 Oncidium Gower Ramsey Volcano Queen 花黄色,花被具红褐色斑;植株高大,花枝长,分枝性强,切 花等级较高;新芽高位着生,萌
17、发率偏低,“爬楼梯”现象明显, 切花产量偏低;适应性强。 黄金3号 Oncidium Gower Ramsey Gold 3 花黄色,花被具红褐色斑;花枝较坚挺,长度中等,分枝较多; 植株较健壮,新芽较低位着生,萌发率较高,“爬楼梯”现象不 明显,切花产量较高;适应性强。 香吉士 Oncidium Gower Ramsey Sunkist 花橘黄色,花被具红褐色斑;叶片较宽大,植株整体较其他品 种高大;花枝较长,切花等级较高;新芽高位着生,萌发率偏 低,“爬楼梯”现象明显,切花产量偏低;适应性一般。 金辉 Oncidium Gower Ramsey Jinhui 黄色花,花被具红褐色斑;植株健
18、壮,花枝长,分枝性强,切 花等级较高;新芽较低位着生,萌发率高,“爬楼梯”现象不明 显,切花产量较高;适应性强。 DB35/T 18592019 8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文心兰栽培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文心兰栽培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见表B.1。 表B.1 文心兰栽培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名称 病害来源 发病特征 防治方法 疫 病 病原菌为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 ) 和 棕 榈 疫 霉 (Phytophthora palmivora)。高 温、高湿、通风不良,叶鞘中长 时间积水易发病。孢子通过空气 或浇水传播、扩散。 初期出现褐色湿斑点,有黄色晕 圈,多见于
19、叶的下表面,然后逐 渐扩展,后期变为黑褐色或黑 色,挤压时会渗出水分,可引起 根腐、猝倒甚至死亡。 (1)加强通风,保持光线充足,避免基 质过湿,减少根系、叶片等机械损伤; (2)发病时要控水,并隔离; (3)可用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 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 等喷洒。 白 绢 病 病 原 菌 为 齐 整 小 核 菌 (Sclerotium rolfsii)。菌核无 休眠期,条件适宜时菌丝即生长, 受侵约1周可发病。高温高湿、 基质酸化、积水及通风透光不良 时易发病。 造成根腐或叶片软腐,最初呈水 渍状,后期在茎基部或介质中出 现白色放射状菌丝,渐渐转为米 黄色,产生红褐
20、色油菜子般的菌 核,球形或椭圆形,平滑而有光 泽。 (1)控制栽培环境,病株及时隔离; (2)每半个月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 粉剂500倍液,或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 剂800 倍液等喷洒基质和叶基,作为预 防。 叶 斑 病 病 原 菌 为 兰 叶 点 霉 菌 (Phyllostictina cymbidium)。 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大 时病害易发生。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产生稍 凹陷的黄褐色斑,随病斑扩大凹 陷加深,凹陷部深褐色或棕褐 色,边缘黄红色至紫黑色。 (1)加强通风,及时剪除病叶; (2)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 湿性粉剂
21、800倍液等喷洒。 炭 疽 病 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适宜生长温度 为22 28 ,相对湿度95% 以上,靠风雨、浇水淋溅等传播, 主要通过伤口侵染。 叶尖初生淡黄绿色圆形小斑点, 逐渐扩大为黑褐色。相邻病斑融 合向叶身扩展,病斑变为灰褐 色,呈云纹状。病斑易破裂,形 成枯死斑,严重时全株死亡。 (1)发现病斑及时剪除; (2)发病初期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 剂1 000倍液喷洒预防;发病时可用70% 多菌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 或8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等喷 洒。 根 腐 病 病 原 菌 为 立 枯 丝 核
22、 菌 (Rhizoctonia solani)。整个生 育期都易感染。 引起根系腐烂,叶片生长不良, 严重时引起假鳞茎腐烂,导致整 株死亡。 (1)加强通风,保持光线充足,适当控 水,发现病株立即切除有病组织并隔离, 受害严重则整株去除; (2)发病时可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或5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 细 菌 性 软 腐 病 病原菌为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高温高湿,连续阴 雨且通风不良,基质过湿时极易 发生。该病从发病到植株死亡时 间短,防治困难,危害极大。 主要危害新芽,多从根茎处侵 染,导致叶基腐烂,有臭味。叶 片及假鳞茎染病时,均出现水渍
23、 状病斑,褐色至黑色,最后软化 腐烂。 (1)预防为主,控制基质的湿度; (2)发现病株时及时清除发病组织,消 毒后干燥隔离养护; (3)可用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 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 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等喷洒预防。 灰 霉 病 病原菌为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低温高湿时易发病。 病菌靠空气、水溅及人为操作等 传播。 主要危害花朵,初期产生水浸状 病斑,后期病斑扩大并转成黑褐 色,同一花瓣可产生数十个病 斑,严重时花朵提前凋谢,并覆 盖一层灰褐色粉末状物。 (1)加强通风,清除杂草; (2)开花前喷施药剂预防,可用28%灰 霉克可湿性粉剂
24、600倍液,或40%嘧霉胺 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洒。 DB35/T 18592019 9 表B.1 文心兰栽培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续) 名称 病害来源 发病特征 防治方法 叶 枯 病 病原菌为拟盘多毛孢属 (Pestalotiopsis spp.)。高温、 冷害、叶灼、药害、营养失调等 引起植株抗性下降时会加重该病 发生。 主要危害叶片中前端,产生黑色 小斑点,斑点扩大成不规则病 斑,严重时可蔓延整个叶片,最 后枯死脱落。 (1)加强通风,发病时要严格控水,及 时修剪病叶,受害严重则整株去除; (2)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 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喷洒,每
25、周1次,连续3次。 病 毒 病 病原主要为建兰花叶病毒 (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 (ORSV)。通过工具、分株和刺吸 式昆虫接触等传染。 感染建兰花叶病毒后表现花叶、 云状黄化斑、叶尖叶缘黄化,黄 化斑并伴随着出现坏死及皱褶 畸形生长。感染齿兰环斑病毒后 表现花叶。 (1)栽培无病毒种苗,控制密度,减少 植株间相互重叠和机械损伤; (2)定期清理老叶、病叶,做好环境卫 生,发现病株及时隔离或毁。 DB35/T 18592019 10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文心兰栽培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文心兰栽培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见表C.1。 表C.1 文心兰栽培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名称 危害
26、特征 防治方法 蜗牛、蛞蝓 喜温湿环境,畏光,白天藏匿于水沟、基质等 阴暗潮湿处,夜出活动取食和繁殖,危害嫩叶、 新芽、幼嫩假鳞茎及幼嫩花梗,造成不规则伤 痕或空洞,尤其危害幼嫩花梗时会直接导致减 产,危害极大。 (1)及时清理温室内及四周杂草,保持沟渠畅通, 不可长时间积水; (2)可向营养杯、栽培床地面、沟渠等撒施6%聚 醛甲萘威颗粒剂,或用80%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喷洒植株,7 d10 d喷洒1次,连续2 次。 红蜘蛛 等螨虫 干燥、高温时易发生,潜伏于叶背,用口针刺 入叶片,吸取养分和破坏叶绿素。起初引起叶 片失绿产生黄色或白色小点,并逐渐扩大形成 暗灰色的坏死斑块,严重
27、时叶片呈黄绿色,并 逐渐枯死脱落,叶片上有不规则的蛛丝。 可用15%哒螨灵乳油或25%甲氰辛乳油2 000倍 液等喷洒叶面和叶背。 蚜虫 主要危害花蕾、嫩叶或新芽等,以刺吸式口器 取食汁液,使幼嫩组织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止。 虫体分泌的大量蜜露,极易引起发霉,使光合 作用受阻,也极易传播病毒病。 (1)用浅黄色、中黄色或柠檬黄色诱虫板诱杀; (2)可用3%腚虫脒乳油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 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 液等喷洒。 斜纹夜蛾 初孵幼虫聚集在卵块附近,取食下表皮与叶 肉,留下叶脉与上表皮,末期吐丝下垂,随风 扩散,危害兰株幼嫩组织,食量大,破坏性强。
28、 发现幼虫或有啃食痕迹时,可用20%辛硫磷乳油或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等喷洒。 介壳虫 通气不良、光线不足时易发生。主要寄生在叶片、叶鞘和假鳞茎上,以刺吸式口器吸取营养。 (1)加强通风,保持光线充足; (2)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均匀 喷洒叶背、叶面及鳞茎,7 d10 d喷洒1次,连续 3次。 DB35/T 18592019 11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文心兰栽培常用肥料 文心兰栽培常用肥料见表D.1。 表D.1 文心兰栽培常用肥料 肥料名称 产地 N:P:K 主要用途 花宝1号 美国 7:6:19 促进生长及根、茎强壮,兰花组织培养基。
29、 花宝2号 美国 20:20:20 通用肥,促进各阶段生长。 花宝3号 美国 10:30:20 高鳞配方,促进花芽形成,增加花朵数量及增艳花朵色泽。 花宝4号 美国 25:5:20 促进根、茎、叶强壮。 花宝5号 美国 30:10:10 高氮配方,促进营养生长。 花多多1号 美国 20:20:20 通用肥,促进各阶段生长。 花多多2号 美国 10:30:20 高鳞配方,促进花芽形成,增加花朵数量及增艳花朵色泽。 花多多11号 美国 5:11:26 高钾配方,促进假鳞茎强壮,促进开花。 花多多15号 美国 9:45:15 高鳞配方,促进根、茎强壮,促进花芽分化。 奥绿肥3号 美国 14:14:1
30、4 通用型缓释肥。 奥绿肥601 美国 10:11:18 促进根、茎强壮及开花的缓释肥。 好康多1号 日本 14:12:14 通用型缓释肥。 多利素1号 加拿大 20:20:20 通用肥,促进各阶段生长。 多利素4号 加拿大 15:15:30 高钾配方,促进根、茎强壮,促进开花。 多利素5号 加拿大 30:10:10 高氮配方,促进营养生长。 多利素7号 加拿大 10:52:10 高鳞配方,促进花芽形成,增加花朵数量及增艳花朵色泽。 多利素10号 加拿大 10:30:20 高鳞配方,促进花芽形成,增加花朵数量及增艳花朵色泽。 花无缺通用肥 中国 20:20:20 促进各阶段生长。 花无缺高氮肥 中国 30:10:10 高氮配方,促进营养生长。 花无缺高鳞肥 中国 10:30:20 高鳞配方,促进花芽形成,增加花朵数量及增艳花朵色泽。 花无缺高钾肥 中国 15:10:30 高钾配方,促进根、茎强壮,促进开花。 _ DB 35 /T 1 859 20 19 11 11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文心兰栽培技术规程 DB35/T 1859 2019 * 2019 年 10 月第一版 2019 年 10 月第一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