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3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8672019 大粒青蚕豆人工春化及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vernaliz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large-grain green broad bean 2019 - 09 - 11 发布 2019 - 12 - 11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 18672019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产地环境 . .
2、1 5 人工春化技术 . . 1 6 栽培技术 . . 2 7 病虫害防治 . . 3 8 采收 .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青蚕豆病虫害防治常用化学药剂和使用方法 . 5 附录 B(规范 性附录) 生产中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 . 7 DB35/T 1867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开斌、李爱萍、徐晓俞、滕振勇、林碧英、陈象新、吴凌云、吴思逢、 李程勋、郑海梅、黄旭旻。 DB35/T 18672019 1 大粒青蚕豆人工春化及栽培技术规
3、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种大粒青蚕豆的产地环境、人工春化技术、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冬种蚕豆区大粒青蚕豆标准化春化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22010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20 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020 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
4、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工春化技术 the technolo gy of artificial vernalization 发芽蚕豆的人工低温处理技术。 3.2 大粒青蚕豆 large-grain g reen broad bean 干种籽百粒重在160 g以上的采青蚕豆。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0102016的规定。 5 人工春化技术 5.1 品种选择 选择干籽百粒重在160 g以上,抗病力强、抗逆 性强、品质好、商品性好、高产、适合福建省冬季 种植的品种。目前常用的品种有:陵西一寸、大朋一寸、慈蚕1号、通蚕鲜6号等。 5.2 种子质量
5、 种子质量应达到GB 4404.22010规定的要求。 DB35/T 18672019 2 5.3 浸种处理 根据播种和春化时间确定浸种时间,提前15 d25 d浸种。浸种前晒种1 d2 d。配制有效成分浓 度0.2%0.3%“多菌灵”溶液,用于浸泡种子, 浸泡液超出种子平面为准,在室温下浸泡8 h10 h, 期间翻动种子12次。捞出种子,清水清洗后用清水继续浸泡8 h10 h,期间换水12次 。 5.4 拌种处理 浸种后捞出种子,沥干,并使用杀菌剂拌种。使用2.5%氟咯菌腈(商品名: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或 6.5%精甲咯菌腈(商品名:亮盾)拌种,每10 kg种子使用适乐时或亮盾20 mL稀释成
6、40 mL50 mL溶液 拌种。 5.5 催芽处理 拌种后将种子倒入塑料筐于室内催芽,塑料筐规格为(40 cm50 cm) (20 cm40 cm) (10 cm 20 cm)。催芽温度控制在25 28 ,相对湿度控制在90%,催芽2 d3 d蚕豆种子90%露白后进行 春化。 5.6 低温春化 挑去不发芽或霉烂的种子,将消毒过的塑料筐垫上纱布,用纯净水湿润纱布,倒入催芽后的蚕豆, 种子厚度不超过20 cm,种子上覆盖黑色薄膜,置于2 4 冷库中低温春化。 5.7 春化时间 应根据开花期的提前量需要进行调节,一般为14 d21 d,春化14天可提前20天开花,春化21天可 提前30天开花。 6
7、栽培技术 6.1 整地盖膜 播种或移栽前一周田间进行土壤撒施石灰处理,土壤pH值为56,石灰每亩适宜用量为粘土地 70 kg120 kg,壤土地45 kg70 kg,砂土地 25 kg50 kg。深耕翻晒起畦,整成畦宽1 m1.2 m (带 沟)、畦高30 cm35 cm的深沟高畦,四周挖好排水沟。每畦中央开沟,施入基肥,盖土整平。整畦后 覆盖黑色地膜,按种植穴距打孔,播种或定植。 6.2 播种 6.2.1 播种时间 根据豆荚上市时间计划和当地冬季气温情况,合理调节播种时间。福建省大部分地区适宜播种(或 育苗)时间为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闽东南适宜播种(或育苗)时间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
8、 6.2.2 播种方式 6.2.2.1 直播 每畦单行种植,穴距30 cm50 cm,每穴12粒。播种前浇足底水,将经过春化的种子播于穴内, 播种后覆细土3 cm5 cm。 DB35/T 18672019 3 6.2.2.2 育苗 用32孔穴盘育苗,育苗基质使用蔬菜专用育苗基质或菜园土1 000 kg添加12%钙镁磷50 kg拌匀并进 行消毒。将经过春化的蚕豆种子播于穴盘内,每穴1粒,约1 cm深,盖上基质土用水浇透。视基质干湿 情况浇水,一般每天傍晚浇水1次为宜。育苗期20 d25 d,45张叶片时可移至大田种植。 6.2.3 种植密度 播种或移栽每亩密度1 8002 000株。 6.3 田
9、间管理 6.3.1 查苗补缺 播种后12 d15 d,及时查苗补缺,保证苗齐、苗全、苗壮。 6.3.2 灌水与排水 全生育期防止田间渍水,雨水季节注意清沟排水。开花至成熟期要求土壤保持湿润,灌溉要速灌速 排。 6.3.3 施肥 6.3.3.1 施肥原则 按照NY/T 4962010执行。 6.3.3.2 施肥方法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青荚亩产量700 kg800 kg的,中等肥力地块亩施腐熟农家肥1 000 kg 1 500 kg(或商品有机肥200 kg250 kg)、复合肥(N-P 2O5-K2O:15%-15%-15%)35 kg40 kg、钙镁 磷20 kg25 kg及硼砂0.75 kg
10、2 kg。 追肥在三片完全复叶期亩用尿素5 kg7.5 kg兑水浇施,初 花期亩施尿素7.5 kg10 kg氯化钾 10 kg,盛花期视苗情亩浇施45%复合 肥10 kg15 kg。 根外追肥在田间90%以上的枝条现花时,于晴天露水干后用0 .5%磷酸二氢钾0.3%硼砂溶液进行叶 面喷施12次。 6.3.4 疏枝打顶 初荚期疏除无花无荚的空枝和弱小分枝,每穴保留68个健壮分枝,以改善株间通风透光;当田间 90%分枝开始结荚时,于晴天露水干后及时打去各分枝顶端一叶一心,促进坐荚。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2007执行。 7.2 防治
11、对象 主要防治锈病、赤斑病、蚜虫、病毒病等。 DB35/T 18672019 4 7.3 防治方法 7.3.1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实行水稻与蚕豆水旱轮作模式,旱地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虫 壮苗,防止徒长,使幼苗健壮;合理密植,深沟高畦、合理灌溉、及时排涝防止田间积水;及时拔除病 株清洁田园,平衡施肥。 7.3.2 物理防治 使用太阳能诱虫灯和黄色粘虫板诱杀害虫,悬挂银灰膜条趋避蚜虫。 7.3.3 药剂防治 7.3.3.1 生物药剂 采用除虫菊素、苦参碱杀虫剂、农抗120等生物农药用于防治蚜虫、茎腐病和根腐病等。 7.3.3.2 化学药剂 使用药剂应符合GB/T 8321(
12、所有部分)和NY/T 12762007的要求。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严 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常用化学药剂和使用方法参见附录A。禁用的剧毒、高毒农药详见附录B。 8 采收 豆荚下垂、豆粒种脐呈头发丝大小的黄金线时及时采收,每隔3 d5 d采收一次,连续采收34 次。 DB35/T 18672019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青蚕豆病虫害防治常用化学药剂和使用方法 青蚕豆病虫害防治常用化学药剂和使用方法参见表A.1。 表A.1 青蚕豆病虫害防治常用化学药剂和使用方法 主要病虫害 农药名称 剂型 使用方法 最多施药次数 次 安全间隔期 d 锈病 三唑酮 恶醚唑 吡唑醚菌酯 戊唑醇
13、嘧菌酯 苯醚甲环唑 氟硅唑 15%可湿性粉剂 10%可湿性粉剂 25%乳油 43%悬浮剂 25%悬浮剂 10%水分散剂 40%悬浮剂 1 0001 500倍液喷雾 1 500倍液喷雾 2 000倍液喷雾 5 000倍液喷雾 1 500倍液喷雾 1 500倍液喷雾 1 500倍液喷雾 3 10 7 7 21 7 5 10 赤斑病 多菌灵 代森锌 代森锰锌 苯醚甲环唑 吡唑醚菌酯 扑海因 戊唑醇 吡萘嘧菌酯 50%可湿性粉剂 65%可湿性粉剂 80%可湿性粉剂 10%可湿性粉剂 25%乳油 50%可湿性粉剂 50%水分散粒剂 29%悬浮剂 7501 000倍液喷雾 5001 000倍液喷雾 400
14、600倍液喷雾 1 500倍液喷雾 2 000倍液喷雾 1 000倍液喷雾 3 000倍液喷雾 1 500倍液喷雾 3 14 7 7 7 7 7 21 10 根腐病 多菌灵 甲基硫菌灵 五氯硝基苯 敌克松 噻呋酰胺 恶霉灵 50%可湿性粉剂 70%可湿性粉剂 20%可湿性粉剂 45%可湿性粉剂 24%悬浮液剂 70%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灌根 800倍液茎基部喷淋 600倍液灌根 600倍液灌根 1 500倍液喷雾 3 000倍液喷洒或浇灌 23 3 14 7 21 10 7 710 枯萎病 多菌灵 甲基硫菌灵 五氯硝基苯 敌克松 氨基寡糖素 50%可湿性粉 50%可湿性粉剂 20%可湿性粉剂
15、 45%可湿性粉剂 5%乳油 400倍液灌根 800倍液茎基部喷淋 600倍液灌根 600倍液灌根 1 500倍液喷雾 2 4 14 7 21 10 7 轮斑病 代森锌 百菌清 可杀得2000 加瑞农 苯醚甲环唑 吡唑醚菌酯 戊唑醇 唑醚代森联 65%可湿性粉剂 40%悬浮剂 53.8%干悬浮剂 47%可湿性粉剂 10%可湿性粉剂 25%乳油 43%悬浮剂 60%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喷雾 8001 000倍液喷雾 1 500倍液喷雾 1 000倍液喷雾 1 500倍液喷雾 2 000倍液喷雾 5 000倍液喷雾 1 0002 000倍液喷雾 23 3 7 14 7 7 7 7 21 21 蚜
16、虫 啶虫脒 氟啶虫胺腈 噻虫嗪 啶虫脒 烯啶吡蚜酮 10%可湿性粉剂 22%悬浮剂 12%微乳剂 5%乳油 80%水分散粒剂 1 500倍喷雾 6 0007 500倍液喷雾 1 500倍液喷雾 1 500倍液喷雾 3 000倍液喷雾 2 3 2 14 7 7 2 21 DB35/T 18672019 6 表A.1 青蚕豆病虫害防治常用化学药剂和使用方法 (续) 主要病虫害 农药名称 剂型 使用方法 最多施药次数 次 安全间隔期 d 美洲斑潜蝇 阿维菌素 灭蝇胺 康福多 1.8%乳油 75%可湿性粉剂 20%浓可溶剂 2 0003 000倍液喷雾 1 500倍液 1 0002 000倍液 23
17、7 7 7 地下害虫 辛硫磷 高效氯氟氰菊 酯 75%乳油 5%水乳剂 2 000倍液灌根 600倍液地面喷雾 2 10 10 蚕豆象 敌百虫 氰戊菊酯 90%粉剂 20%乳油 1 000倍液喷雾 1 000倍液喷雾 2 710 DB35/T 18672019 7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生产中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 生产中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见表B.1。 表B.1 生产中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 种 类 农药名称 禁用原因 有机氯杀虫(螨)剂 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狄氏剂、异狄氏剂、硫丹、七氯、 2,4,5三氯苯氧基乙酸、三氯杀螨醇、毒杀芬 高残毒 有机磷杀虫剂 甲胺磷、增效甲胺磷、乙酰甲胺
18、磷、水胺硫磷、甲基对硫磷(甲 基1605)、甲基1059、异丙磷、三唑磷、对硫磷、甲基异柳磷、 久效磷、磷胺、地虫磷、氧化乐果、高渗氧乐果、内吸磷、 甲拌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灭线磷、硫环磷、 蝇毒磷、氯唑磷、苯线磷、毒死蜱 剧毒高毒 氨基甲酸脂类杀虫剂 涕灭威、克百威(呋喃丹)、灭多威 高毒 有机氮杀虫剂 杀虫脒 慢性毒性、致癌 有机锡杀菌剂 三环锡普特丹、薯温锡、毒菌锡 致畸 有机砷杀菌剂 福美砷、福美甲砷 高残毒 有机汞杀菌剂 乙酸苯汞、氯化乙基汞 高残毒 杂环类杀菌剂 敌枯双 致畸 取代苯杀虫杀菌剂 五氯酚(五氯苯酚) 高毒 氟制剂 氟化钙、氟化钠、氟乙酰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 鼠甘伏(甘氟)、氟硅酸钠 剧毒、高毒、易药害 卤代烷类熏蒸杀虫剂 1,2二溴乙烷、1,2二溴3氯丙烷 致癌、致畸、致突变 二苯醚类除草剂 除草醚、草枯醚 慢性毒性 吡啶类 百草枯 误服无特效药 _ DB35/T 18672019 福建省地方标准 大粒青蚕豆人工春化及栽培技术规程 DB35/T 1867 2019 * 2019 年 9 月第一版 2019 年 9 月第一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