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1.020 Y 75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9582018 代替DB35/T 9582009 休闲裤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casual pants 2018 - 11 - 22发布 2019 - 02 - 22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 958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B35/T 9582009男休闲裤,与DB35/T 958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见封面,2009年版封面); 修改了标准范围(见第1章,200
2、9年版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9年版第2章); 修改了使用说明(见3.1,2009年版3.1); 删除了产品质量等级划分(2009年版3.11); 修改了纤维含量的要求(见3.3.1表1,2009年版3.11.4); 删除了洗涤干燥后外观平整度和接缝外观平整度的要求(2009年版3.11.1表5); 删除了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力的要求(2009年版3.11.1表5); 裤后裆缝接缝强力和主要部位缝子纰裂程度修改为接缝性能(见3.3.1表1,2009年版3.11.1表 5); 色牢度项目增加了溶液沾色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和耐臭氧色牢度(见3.3.1表1); 洗涤尺寸变化率
3、分开表述为水洗尺寸变化率和干洗尺寸变化率(见3.3.1表1,2009年版3.11.1 表5); 增加了洗涤后外观要求(见3.3.1表1); 增加了儿童服装其他安全性能的要求(见3.3.2); 修改了外观质量的要求(见3.4,2009年版3.33.10); 修改了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见第4章和第5章,2009年版第4章和第5章); 删除了附录A(2009年版附录A); 增加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见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本标准由福建省纤维检验局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服装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纤维检验局、利郎(中国)有限公司、石狮市标准化协会、福建七匹狼实业
4、股份有限公司、柏天尼(福建)服饰织造有限公司、福建省石狮市蚶江罗达思制衣工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行星、王宜满、叶谋锦、纪英奇、曹勇、林雯婷、纪荣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5/T 9582009。 DB35/T 9582018 1 休闲裤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休闲裤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面料生产的休闲裤。 本标准不适用于婴幼儿服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5、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25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T 73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蓝色羊毛标样(17)级的品质控制 GB/T 1335(所有部分) 服装号型 GB/T 1914 化学分析滤纸 GB/T 2910(所有部分)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GB/T 2912.1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 3917.1 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 39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12008 纺织品
6、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GB/T 3922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 GB/T 4802.1 纺织品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圆轨迹法 GB/T 4841.3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 2/1、1/3、1/6、1/12、1/25 GB/T 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 571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四氯乙烯干洗色牢度 GB/T 571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色牢度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7568.2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标准贴衬织物 第2部分:棉和粘胶纤维 GB/T 7573 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
7、的测定 GB/T 8427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 86292017 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 8630 纺织品 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GB/T 16988 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 GB/T 17592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T 18132 丝绸服装 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21196.2 纺织品 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 第2部分:试样破损的测定 DB35/T 9582018 2 GB/T 21294 服装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 GB/T 21295 服装理化性能的技术要求
8、GB/T 24250 机织物 疵点的描述 术语 GB/T 29862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 GB 31701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T 31907 服装测量方法 FZ/T 01095 纺织品 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试验方法 FZ/T 01101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测定 物理法 FZ/T 30003 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显微投影法 FZ/T 80002 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FZ/T 80007.3 使用粘合衬服装耐干洗测试方法 3 要求 3.1 使用说明 使用说明按GB/T 5296.4和GB 31701规定执行。 3.2 号型设置 号型设置按GB/T 1335(所
9、有部分)规定,超出标准范围的号型按标准规定的分档原则扩展。 3.3 内在质量 3.3.1 内在质量要求按表1规定。 表1 内在质量要求 项 目 要 求 纤维含量 符合GB/T 29862规定 甲醛含量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pH值 异味 符合GB 18401规定 耐皂洗b(变色、沾色) 3-4 溶液沾色 3-4 耐干洗b(变色、沾色) 4 耐干摩擦 3 耐湿摩擦 3(深色g 2) 耐汗渍色牢度(变色、沾色) 3-4 耐水色牢度(变色、沾色) 3-4 色牢度a/级 耐光色牢度 4(浅色g 3) DB35/T 9582018 3 表1(续) 项 目 要 求 耐光、汗复合色牢度c(碱性) 3-4(浅
10、色g 3) 色牢度a/级 耐臭氧色牢度d 3-4 起毛起球e/级 3-4 339 g/m2以上的织物 20 000 耐磨性能d/次 339 g/m2及以下的织物 10 000 100 g/m2化纤织物 140 g/m2纯棉、以棉为主混纺或 交织织物 蚕丝织物 7 撕破强力/N 其他织物 10 接缝性能 按GB/T 21295规定 裤长 -3.0+1.5 水洗尺寸变化率b/% 腰宽 -2.5+1.5 裤长 -2.0+1.5 干洗尺寸变化率b/% 腰宽 -2.0+1.5 洗涤后外观f 按GB/T 21295规定 a 蚕丝含量30%的织物色牢度允许程度按GB/T 18132一等品指标规定执行。 b
11、根据产品洗涤护理标签明示的洗涤方式考核耐皂洗和/或耐干洗色牢度、水洗和/或干洗尺寸变化率。 c 耐光、汗复合色牢度只考核含纤维素纤维的产品。 d 耐臭氧色牢度、耐磨性能只考核牛仔裤,特殊磨损、破洞设计的产品不考核耐磨性能。 e 磨毛、起绒类产品不考核起毛起球。 f 洗后外观不考核使用说明中标注不可水洗的产品,紧口类和下裤口穿到人体膝盖以上的产品不考核扭曲率。 g 按GB/T 4841.3规定,颜色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为深色,颜色1/12染色标准深度为浅色。 3.3.2 儿童服装的其他安全性能还应符合GB 31701中的要求。 3.4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要求按表2规定。 DB35/T 958
12、2018 4 表2 外观质量要求 要 求 项 目 主要部位d 次要部位 破损性疵点 不允许 线状、条状疵点 不允许 允许长度不超过2 cm或 面积不超过0.5 cm22处 外观 疵点a 斑疵(锈、油、色等污斑) 不允许 允许面积不超过0.5 cm22处 色差/级 4-5 4 20 cm 5 对称部位b互差/mm 20 cm 8 对条对格b互差(10 mm的条格)/mm 3 6 拉链及附件 拉链允许轻微 c的不平服和不顺直,所有附件不允许破损、脱落、 锈蚀等 扣、扣眼 锁眼、钉扣封结牢固;眼位距离均匀,互差不大于4 mm;扣位与眼位互差不大于3 mm 缝线 无漏缝和开线。不允许有明显 的不顺直、
13、不平服、缉明线宽 窄不一 无漏缝和开线 口袋 袋与袋盖方正、圆顺,前后、高低一致 覆粘合衬部位 不允许起泡、起皱、脱胶和渗胶 a 外观疵点的名称及定义按GB/T 24250。线状疵点是指沿经(直)向或纬(横)向延伸的、宽度不超过0.2 cm的疵 点,条状疵点是指沿经(直)向或纬(横)延伸的、宽度超过0.2 cm的疵点。 b 对称部位包括裤长、裤口宽等。 c 轻微是指直观上不明显,目测距离60 cm观察时,仔细辨认才可看出的外观变化。 d 主要部位指裤子前身中1/3部分,短裤前身下1/2部分。 4 试验方法 4.1 纺织纤维含量按GB/T 2910(所有部分)、GB/T 16988、FZ/T 0
14、1095、FZ/T 01101、FZ/T 30003 等相关方法执行。 4.2 甲醛含量按GB/T 2912.1执行。 4.3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按GB/T 17592执行。 4.4 pH值按GB/T 7573执行。 4.5 异味按GB 18401执行。 4.6 耐皂洗色牢度按GB/T 39212008方法A(1)执行。 4.7 溶液沾色色牢度按附录A执行。 4.8 耐干洗色牢度按GB/T 5711执行。 4.9 耐摩擦色牢度按GB/T 3920执行。 4.10 耐汗渍色牢度按GB/T 3922执行。 DB35/T 9582018 5 4.11 耐水色牢度按GB/T 5713执行。 4.12
15、 耐光色牢度按GB/T 84272008中执行,其中曝晒按方法3,晒至第一阶段。 4.13 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按附录B执行。 4.14 耐臭氧色牢度按附录C执行。 4.15 起球按GB/T 4802.1执行。 4.16 耐磨性能按GB/T 21196.2执行。 4.17 撕破强力按GB/T 3917.1执行。 4.18 接缝性能按GB/T 21294执行。 4.19 水洗尺寸变化率按GB/T 8630执行,羊毛或蚕丝含量30%的面料采用GB/T 86292017中的4G 程序,烘箱干燥,其他面料采用4N程序,悬挂晾干。明示“只可手洗”的产品采用4H程序,悬挂晾干。 4.20 干洗尺寸变化率按F
16、Z/T 80007.3执行,采用常规干洗法。 4.21 洗涤后外观按GB/T 21294执行。 4.22 儿童服装的其他安全性能测定按GB 31701执行。 4.23 外观质量一般采用灯光检验,用40 W青光或白光灯一支,上面加灯罩(光源照度不低于600 lx), 灯罩与检验台面中心垂直距离为80 cm5 cm。如果在室内采用自然光,光源射入方向为北向左(或右) 上角,不能直射产品。将产品平放在检验台上,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产品的表面,眼睛与产品的中间 距离约60 cm。 4.24 色差按GB/T 250执行。 4.25 对称部位尺寸的测量按GB/T 31907执行。 5 检验规则 5.1 抽
17、样 5.1.1 组批。同一品种、同一色别的产品作为检验批。 5.1.2 抽样。内在质量项目从检验批中随机抽取,一般不少于4个单元样本。外观质量检验按表3抽 样。 表3 外观质量的检验抽样方案 单位为件 批量N 样本量n 接收数Ac 拒收数Re 15 2 0 1 1625 3 0 1 2690 5 0 1 91150 8 1 2 151280 13 1 2 281500 20 2 3 5011 200 32 3 4 1 201 50 5 6 DB35/T 9582018 6 5.2 样品数量 应满足检验项目需求。当样品数量不足时,首先检测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甲醛,其次按样品数 量依次检测其他安
18、全性能项目和内在质量项目。重量不超过整件成品1%的组件不要求。 5.3 使用说明的判定 使用说明的检验结果符合3.1要求的判定该批产品使用说明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5.4 内在质量的判定 5.4.1 内在质量检验结果符合表1要求的,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5.4.2 儿童服装所有项目检验结果符合表1和GB 31701要求的,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5.5 外观质量的判定 按表2对批样的每个样本进行外观质量检验评定,符合表2要求的为外观质量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如果外观质量不合格样本数不超过表3的接收数Ac,则该批产品外观质量合格。如果不合格样本数达到或 超过表3的拒收数Re
19、,则该批产品不合格。 5.6 综合判定 按5.3、5.4和5.5判定,全部合格,则该批产品合格。否则,该批产品不合格。 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成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按FZ/T 80002执行。 DB35/T 9582018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溶液沾色色牢度试验方法 A.1 原理 将试样放置在装有洗涤溶液的烧杯中,在规定温度下匀速搅动一定时间,取出试样将洗涤溶液过滤 后倒入比色管,在自然光下对比过滤后的溶液与空白溶液,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评定洗涤溶液沾色程 度。 A.2 仪器设备 A.2.1 电子天平,精确至0.01 g。 A.2.2 1 000 mL玻璃烧杯。
20、 A.2.3 预热洗涤液的装置,如恒温水浴锅。 A.2.4 100 mL比色管。 A.2.5 转速为602 r/min的搅拌器或玻璃棒。 A.2.6 化学分析滤纸,符合GB/T 1914。 A.2.7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T 251。 A.3 试剂 A.3.1 三级水,符合GB/T 6682。 A.3.2 ECE标准洗涤剂(不含荧光增白剂),其组成见表A.1。 表A.1 ECE标准洗涤剂组成 组成 质量分数 % 直链烷基苯磺酸钠(链烷碳链的平均链长C11.5) 8.000.02 聚乙烯酯(环氧乙烷数14) 2.900.02 钠皂(链长C12C16:13%26%;C18C22:74%8
21、7%) 3.500.02 三聚磷酸钠 43.700.02 硅酸钠(SiO2/Na2O=3.3/1) 7.500.02 硅酸镁 1.900.02 羧甲基纤维素(CMC) 1.200.0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0.200.02 硫酸钠 21.200.02 水 9.900.02 (以上组成合计) 100 DB35/T 9582018 8 A.4 试样 在样品上剪取(1505)mm(1505)mm的试样3块。 A.5 试验步骤 A.5.1 称取(5.000.10)gECE标准洗涤剂,与三级水配制成1 L溶液,并预热至(402)。经相 关方协议同意后也可采用其他试验温度,但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试
22、验温度。 A.5.2 将试样放入装有ECE标准洗涤剂溶液的玻璃烧杯中,浴比40:1,温度(402),然后用搅拌 器或玻璃棒搅拌(30.1)min,转速或搅拌速度(605)r/min。 A.5.3 搅拌结束后取出试样,用滤纸过滤烧杯内的溶液,并在15 min内完成评级工作。 A.6 评级 将过滤后的溶液和空白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管,再把比色管置于白纸卡前,在自然光下,用评定沾色 用灰色样卡评定溶液的沾色。按最低评级结果报出。 DB35/T 9582018 9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试验方法 B.1 原理 将经过人工汗液处理后的试样与蓝色羊毛标样同时放在耐光试验机中,并
23、在规定的条件下曝晒。当 蓝色羊毛标样的褪色达到终点后,取出试样,评定其变色级数。 B.2 设备和材料 B.2.1 耐光试验机:符合GB/T 84272008规定。 B.2.2 天平:精度为0.01 g。 B.2.3 遮盖物:符合GB/T 84272008的规定。 B.2.4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T 250的规定。 B.2.5 蓝色羊毛标样:应符合GB/T 730的规定。 B.2.6 棉贴衬织物:应符合GB/T 7568.2的规定。 B.3 制备汗液 按GB/T 3922规定制备碱汗液。 B.4 试样 试样尺寸取决于所用耐光试验机试样架的形状尺寸;原则上试样尺寸不小于45 mm100
24、mm。棉贴 衬物尺寸应与试样相同。 B.5 试验步骤 B.5.1 取一块试样和六层棉贴衬物形成组合试样,称取质量精确到0.01 g。 B.5.2 将组合试样放入一适宜的容器中,加入新配置的碱汗液,浴比1:50,将组合试样完全浸没于汗 液中,在室温下浸泡(302)min,期间可对组合试样稍加揿压或搅动,以保证组合试样均匀润湿。 B.5.3 从汗液中取出组合试样,去除多余的汗液,使其带液率(1005)%。 B.5.4 将经过上述处理的组合试样和蓝色羊毛标样(1-4级)分别固定在不同试样架上,按GB/T 8427 2008的规定进行遮盖。 B.5.5 将装有组合试样和蓝色羊毛标样的试样架同时置于耐光
25、试验机曝晒仓内,按GB/T 84272008 中规定条件进行曝晒,直到4级蓝色羊毛标样的变色级数达到灰色样卡4-5级时,终止曝晒。 B.5.6 取出试样,用40 左右的温水洗净,悬挂在不超过60 的空气中晾干。 B.6 评级 对照蓝色羊毛标样(1-4级)的褪色程度来评定试样的变色级数,即为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碱性)。 DB35/T 9582018 10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耐臭氧色牢度试验方法 C.1 原理 试样放置在臭氧试验仓的试验架上,按照规定的臭氧浓度、相对湿度、温度,试验一定的时间,试 验结束后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变色(黄变)级数,以此评估试样受环境大气中氧化性
26、物质影 响泛黄变色的程度。 C.2 设备和试样 C.2.1 设备 C.2.1.1 耐臭氧试验机:可产生稳定可控臭氧的臭氧发生器、具有调控湿度、温度的装置;试验舱内 材料具有耐臭氧、耐温湿度材料制成,内含可旋转的试验台,试验舱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顶部安装排气 口;外部具有可明示臭氧浓度、温度、相对湿度、试验时间的显示器。 C.2.1.2 D65标准光源箱。 C.2.2 试样 制备两块尺寸为60 mm100 mm试样,一块试验,另一块放在避光的不透气密封容器里保存备用。 C.3 试验步骤 C.3.1 将试样平整地放置在臭氧试验舱内的试验架上,每块试样(多块同时试验时)分开放置。 C.3.2 关闭试验舱门,开启设备,调节试验参数,臭氧浓度控制在1.310-6到1.710-6,温度为 (252),相对湿度为(654)%,试验时间为4 h5 min(或按双方约定的时间间隔,如6 h、8 h、 10 h等)。 C.3.3 达到规定的试验时间,取出试样,在30 min内评级。 C.4 评级 将试后样与密闭保存的原样对比,用变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T 250)评定试后样与试前样的变 色程度,即为耐臭氧色牢度级数。 _ DB35/T 958 2018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休闲裤通用技术条件 DB35/T 9582018 * 2018年11月第一版 2018年11月第一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