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59.080.30 W 62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0582019 代替 DB35/T 10582010 抗菌涤纶长丝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ntibacterial polyester filament yarns 2019 - 12 - 19 发布 2020 - 03 - 19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福建省地方标准 抗菌涤纶长丝通用技术条件 DB35/T 1058 2019 * 2019 年 12 月第一版 2019 年 12 月第一次印刷 DB35/T 10582019 I 目 次
2、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分类 . . 1 4 要求 . . 1 5 试验方法 . . 4 6 检验规则 . . 5 7 标志 . . 5 8 包装、运 输和贮存 . . 5 DB35/T 1058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5/T 10582 010抗菌涤纶长丝,与DB35/T 1058201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抗菌涤纶长丝改为抗菌涤纶长丝通用技术条件;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本标准引用的文件(见第2章); 修改了抗菌涤纶单丝含油率指标(见4.1表1,201
3、0年版4.1表1); 修改了抗菌涤纶低弹丝卷曲收缩率和网络度指标,改为中心值的百分数双边控制(见4.1表3, 2010年版4.1表3); 修改了指标名称,将断裂强度不匀率CV改为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值) (见4.1表1、表2、表3, 2010年版4.1表1、表2、表3); 删除了外观质量考核项目和指标,改为由 供需双方根据后道产品的要求协商确定(4.2,2010 年版4.2); 删除了抗菌效果测试中的菌种规定(2010年版4.3.1); 修改了外观质量检验方法(见5.2,2010年版5.2); 修改了抑菌圈宽度的测试方法(见5.4,2010年版5.4.2)。 本标准由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提出。
4、 本标准由福建省服装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J/TC 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闽江学院、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福建省晋江市华宇织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虞学锋、李永贵、苏成喻。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5/T 10582010。 DB35/T 10582019 1 抗菌涤纶长丝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抗菌涤纶长丝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抗菌涤纶长丝。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5、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6502 化学纤维 长丝取样方法 GB/T 6504 化学纤维 含油率试验方法 GB/T 6505 化学纤维 长丝热收缩率试验方法(处理后) GB/T 6506 合成纤维 变形丝卷缩性能试验方法 GB/T 6508 涤纶长丝染色均匀度试验方法 GB/T 14343 化学纤维 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GB/T 14344 化学纤维 长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20944.32008 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3部分:振荡法 GB/T 317132015 抗菌纺织品安全性卫生要求 FZ/T 5
6、0001 合成纤维 长丝网络度试验方法 3 分类 抗菌涤纶长丝按后加工工艺不同分为抗菌涤纶单丝、抗菌涤纶牵伸丝、抗菌涤纶低弹丝。 4 要求 4.1 物理指标 抗菌涤纶单丝、抗菌涤纶牵伸丝、抗菌涤纶低弹丝的物理指标分别见表1、表2、表3,分为优等品、 一等品、合格品三个等级。 DB35/T 10582019 2 表1 抗菌涤纶单丝物理指标 序号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 线密度偏差率/% 3.0 4.0 5.0 2 线密度变异系数(CV 值)/% 2.50 3.20 4.00 3 断裂强度/(cN/dtex) 3.30 3.30 3.00 4 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 值)/% 7.00
7、9.00 11.00 5 断裂伸长率/% M a 1 4.0 M 14.0 M 18.0 6 断裂伸长变异系数(CV 值)/% 13.00 15.00 17.00 7 沸水收缩率/% M b 2 0.8 M 21.0 M 21.5 8 染色均匀度(灰卡)级 4-5 4 3-4 9 含油率/% M c 3 0.20 M 30.25 M 30.30 项目变异系数CV值均取于相应指标项目的CV b值。 a 断裂伸长率中心值,由供需双方确定。 b 沸水收缩率中心值,由供需双方确定。 c 含油率中心值,由供需双方确定。 表2 抗菌涤纶牵伸丝物理指标 序号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 线密度偏差率/
8、% 2.0 2.5 3.5 2 线密度变异系数(CV 值)/% 1.50 2.00 3.00 3 断裂强度/(cN/dtex) 3.50 3.30 3.00 4 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 值)/% 7.00 9.00 11.00 5 断裂伸长率/% M a 1 4.0 M 14.0 M18.0 6 断裂伸长变异系数(CV 值)/% 12.00 18.00 20.00 7 沸水收缩率/% M b 2 0.8 M 21.0 M21.5 8 染色均匀度(灰卡)级 4-5 4 3-4 9 含油率/% M c 3 0.35 M 30.35 M 30.40 项目变异系数CV值均取于相应指标项目的CV b值。
9、 a 断裂伸长率中心值,由供需双方确定。 b 沸水收缩率中心值,由供需双方确定。 c 含油率中心值,由供需双方确定。 DB35/T 10582019 3 表3 抗菌涤纶低弹丝物理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丝线密度 0.3 dtexdpf0.5 dtex 0.5 dtexdpf1.0 dtex 1.0 dtexdpf1.7 dtex 1.7 dtexdpf5.6 dtex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 线密度偏差率/% 2.5 3.0 3.5 2.5 3.0 3.5 2.5 3.0 3.5 2.5 3.0 3.5 2 线密度变异系数
10、(CV 值)/% 1.80 2.40 2.80 1.40 1.80 2.40 1.00 1.60 2.00 0.90 1.50 1.90 3 断裂强度/(cN/dtex) 3.20 3.00 2.80 3.30 3.00 2.80 3.30 2.90 2.80 3.30 3.00 2.60 4 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 值)/% 8.00 10.00 13.0 7.00 9.00 12.0 6.00 10.0 14.0 6.00 9.00 13.0 5 断裂伸长率/% M a 1 3.0 M15.0 M 18.0 M13.0 M 15.0 M 18.0 M 13.0 M 15.0 M 17.0
11、M 13.0 M 15.0 M 17.0 6 断裂伸长变异系数(CV 值)/% 10.0 13.0 16.0 10.0 12.0 16.0 10.0 14.0 18.0 9.0 13.0 17.0 7 卷曲收缩率/% M b 2 (1 20%) M2(1 30%) M2(1 40%) M2(1 20%) M2(1 30%) M2(1 40%) M2(1 20%) M2(1 30%) M2(1 40%) M2(1 20%) M2(1 30%) M2(1 40%) 8 卷曲收缩率变异系数(CV 值)/% 9.00 15.0 20.0 9.00 15.0 20.0 7.00 14.0 16.0 7.
12、00 15.0 17.0 9 卷曲稳定度/% 60.0 50.0 40.0 65.0 55.0 45.0 68.0 60.0 55.0 68.0 60.0 55.0 10 沸水收缩率/% M c 3 0.6 M30.8 M 31.2 M30.6 M 30.8 M 31.2 M 30.5 M 30.8 M 30.9 M 30.5 M 30.8 M 30.9 11 染色均匀度(灰卡)级 4 4 3 4 4 3 4 4 3 4 4 3 12 含油率/% M d 4 1.0 M41.2 M 41.4 M41.0 M 41.2 M 41.4 M 40.8 M 41.0 M 41.2 M 40.8 M 4
13、1.0 M 41.2 13 网络度/(个/m) M e 5 (1 15%) M5(1 20%) M5(1 25%) M5(1 15%) M5(1 20%) M5(1 25%) M5(1 15%) M5(1 20%) M5(1 25%) M5(1 15%) M5(1 20%) M5(1 25%) 表中项目变异系数CV值均取于相应指标项目的CV b值。 a 断裂伸长率中心值,由供需双方确定。 b 卷曲收缩率中心值,由供需双方确定。 c 沸水收缩率中心值,由供需双方确定。 d 含油率中心值,由供需双方确定。 e 网络度中心值,具体由供需双方确定。 DB35/T 10582019 4 4.2 外观质量
14、 由供需双方根据后道产品的要求协商确定。 4.3 抗菌效果 抗菌效果考核经水洗后对不同菌种的抑菌率,具体规定见表4。 表4 抗菌涤纶长丝抑菌率指标 菌种 水洗次数 抑菌率/% 金黄色葡萄球菌 80 大肠杆菌 20 次 70 根据产品用途可增加或采用另外的菌种,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水洗次数和抑菌率指标。 4.4 安全性能 4.4.1 抗菌涤纶长丝所用的抗菌物质应经相关部门批准,具有资质单位的检测报告(抗菌物质化学含 量的检测方法、急性口服毒性、皮肤刺激性、眼睛刺激性、致突变性以及与其产品宣传相对应的试验报 告),以及抗菌物质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 4.4.2 抗菌涤纶长丝所用的抗菌物质的溶出性指
15、标:洗涤 1 次后,抑菌圈宽度 D5 mm。 5 试验方法 5.1 物理指标 5.1.1 线密度试验按 GB/T 14343 的规定进行。 5.1.2 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试验按 GB/T 14344 的规定进行。 5.1.3 沸水收缩率试验按 GB/T 6505 的规定进行。 5.1.4 卷曲收缩率和卷曲稳定度试验按 GB/T 6506 的规定进行。 5.1.5 染色均匀度试验按 GB/T 6508 的规定进行。 5.1.6 含油率试验按 GB/T 6504 的规定进行,仲裁采用萃取法。 5.1.7 网络度试验按 FZ/T 50001 的规定进行,仲裁采用移针计数法。 5.2 外观质量 5.2
16、.1 设备 可采用移动光源、固定光源或分级台进行外观检验: a) 移动光源:要求照度大于或等于 600 lx,无强烈的其他干扰光源,移动光源根据实际情况选 用,可以是充电灯或手电或其他能达到照度要求的任意一种; b) 固定光源:以平行排列的两支 40 W 普通荧光灯,悬挂于离地高度为 180 cm200 cm 的空中, 丝车在正下方能轻松观察到卷装上面积大于等于 O.5 cm 2 的淡黄色油污为宜; c) 分级台:黑色台面,高度 75 cm80 cm。上面平行挂两支 D65 高显色荧光灯(或 40 W 普通荧 光灯),周围环境应无其他散射光和反射光。工作点的照度大于或等于 600 lx。 DB
17、35/T 10582019 5 5.2.2 检验步骤 5.2.2.1 仔细观察卷装的两个端面和一个柱表面。 5.2.2.2 对每个被检卷装进行外观检验,并记录。 5.3 抗菌效果 按GB/T 20944.32008的规定执行。 5.4 安全性能 抑菌圈宽度按GB/T 317132015的附录A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规定 在一定范围内采用周期性取样组成检验批号,一个生产批可由一个检验批组成,也可由很多检验批 组成。 6.2 取样规定 6.2.1 表 1、表 2 和表 3 中各项目试验的实验室样品按 GB/T 6502 的规定取样,其中染色均匀度和筒 重试验逐筒取样。 6.2.2 外观
18、检验逐筒取样。 6.2.3 抗菌和安全性检验在实验室样品中随机抽取一筒。 6.3 检验结果评定 6.3.1 物理项目的测定值或计算值与表 1、表 2 和表 3 中的物理指标的极限值比较,评定等级,其中 染色均匀度根据染色极差按 GB/T 250 逐筒检验。 6.3.2 外观检验按 4.2 的规定进行,逐筒评定等级。 6.3.3 抗菌效果符合表 4 所规定的抑菌率指标,则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6.3.4 抗菌涤纶长丝抗菌物质的溶出性符合要求时,判定安全性能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6.3.5 物理指标、外观质量、抗菌效果及安全性能全部符合规定时,则判定该产品合格,若有任何一 条不符合要求,则判
19、定该产品不合格。 7 标志 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等级、批号、净重、毛重、卷装个数、生产日期、产品标准号、 商标、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等相关信息以及防潮、小心轻放等警示标志。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包装 8.1.1 每个卷装都应套在一个塑料袋后放入包装箱。包装箱内应有定位装置(定位器或定位孔板等) 固定卷装,包装的质量应能保证卷装不受损伤。 DB35/T 10582019 6 8.1.2 每个包装箱内的卷装要求大小尽量均匀。不同品种、规格、批号、等级要分别装箱,严禁混装。 8.1.3 每批产品应附质量检验单。 8.2 运输 运输过程禁止损坏包装和受潮。 8.3 贮存 包装箱按批堆放,贮存在干燥、清洁、通风的场所。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