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6152018 代替 DB34/T 6152006 砀山酥梨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Dangshansuli pear 文稿版次选择 2018 - 08 - 08 发布 2018 - 09 - 08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615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4/T 6152006 砀山酥梨栽培技术规程。与 DB34/T 6152006 相比,主要技 术变化
2、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砀山酥梨生产技术规程; 修改了范围;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了术语; 增加了苗木繁育的要求; 增加了建园的要求; 整形修剪中增加了中干圆柱形树形的修剪; 修改了花果管理的内容; 修改了土肥水管理的要求; 修改了病虫害防治的要求,整合了附录 A、B、C、D、E、F、G; 增加了采收、包装、贮藏、运输的要求。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砀山县三联果蔬专业合作社、砀山县园艺场、砀山县梨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砀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砀山县土壤肥料服务中心、砀山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园艺所、安徽经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灵璧县市场监督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怀韦
3、、田娟、陈争峰、刘超纲、郭永涛、常洁、谢圣武、周秀侠、高正辉、 杜铖瑾、刘帅、武斌、王新杰 。 本标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DB34/T 15615919 98砀山酥梨整形修剪规程、砀 山酥梨花果管理、砀山酥梨土 肥水管理规程和砀山酥梨病虫害防治。 DB34/T 6152006 砀山酥梨栽培技术规程。 DB34/T 6152018 1 砀山酥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砀山酥梨苗木繁育、建园、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包装、贮藏和运输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砀山酥梨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4、,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42 梨生产技术规程 NY 475 梨苗木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198 梨贮运技术规范 NY/T 1778 新鲜水果包装标识 通则 NY/T 2157 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4/T 2250 梨树育苗技术规程 3 苗木繁育 按 DB34/T 2250 的规定执行。 4 建园 4.1 园地环境 按 NY/T 5010 的规定执行。 4.
5、2 园地选择 宜选择土壤层厚度1 m、透气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沙壤土或沙土地,地下水位在 1.0 m 以下。 园地周围无柏树种植。 4.3 苗木选择 苗木质量应符合 NY 475 的要求。宜选择 2 年3 年生大苗壮苗定植。 4.4 栽植时期 DB34/T 6152018 2 秋末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土壤解冻到春季萌芽前。原则上落叶后和土壤解冻后定植愈早愈好。 4.5 栽植密度 基部多主枝小冠疏层形的栽植密度为每 666.7 m 2 栽 28 株44 株,株行距 3 m4 m5 m6 m; 中干圆柱形栽植的密度为每 666.7 m 2 栽 83 株190 株,株行距 1 m2 m3.5 m4
6、 m。 4.6 授粉树的配置 以鸭梨、 马蹄黄、 圆黄、 翠冠梨作为授粉品种, 选择 2 个或 2 个以上授粉品种, 配置比例为 1:8 1:10,隔行或梅花状栽植均可,宜采用梅花状栽植。 4.7 栽植方法 采用 1 m 1 m 定植沟或 1 m 定植穴栽植,栽植时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纵横成行,边填土边提 苗,踏实埋土到根际处。栽后及时浇水,覆膜保墒。 定植前用水浸根 8 h12 h,修剪根系,栽植时以杀菌剂沾根处理。 5 整形修剪 5.1 定干高度 基部多主枝小冠疏层形树形定干高度为 95 cm110 cm;中干圆柱形树形定干高度为 100 cm120 cm. 5.2 整形 5.2.1 基部
7、多主枝小冠疏层形 5.2.1.1 树形 干高 65 cm 左右, 第一层主枝 3 个5 个, 层内距 40 cm 左右; 第二层主枝 2 个, 层内距 30 cm, 层间距 80 cm100 cm;全树高 350 cm 左右。 第一层主枝开张角度为 6575,每主枝留 0 个1 个侧枝。第二层开张角度为 6065, 主枝上不留侧枝。 5.2.1.2 基部多主枝小冠疏层形修剪 5.2.1.2.1 中心干修剪 将定干后最上部的芽发出的发育枝培养成中心干。冬剪时,对延长枝行轻短截,对生长势过旺的行 中短截,进入盛果期稳定生产后,剪除第二层以上部分。 5.2.1.2.2 主枝修剪 在整形带内培养均匀分
8、布的主枝 3 个5 个。主枝不够时,春季萌芽前在整形带饱满芽上方行刻 芽处理。 冬剪时,对幼龄树主枝延长枝行轻短截或不剪,对盛果期主枝延长枝行轻短截或中短截,树冠达到 要求时,可行重短截或回缩。 5.2.1.2.3 侧枝修剪 DB34/T 6152018 3 利用主枝侧芽培养侧枝,不用竞争枝培养侧枝。 对幼龄树侧枝延长枝行轻短截或甩放,对与主枝有竞争的侧枝可行中短截或重短截;对盛果期侧枝 延长枝行中短截,影响主枝生长或树冠达到要求时可重短截或回缩。 5.2.1.3 骨干枝间关系 要求中心干强于主枝,主枝强于侧枝,下层主枝强于上层主枝,上层主枝是下层主枝长度的三分之 一左右。 5.2.2 中干圆
9、柱形 5.2.2.1 树形 树高 300 cm350 cm, 主干高 60 cm70 cm。中心干强壮直立,干上螺旋着生 15 个22 个结 果枝组,间隔 15 cm20 cm,主枝角度 7090,均匀伸向各个方向。 5.2.2.2 中干圆柱形修剪 5.2.2.2.1 中心干修剪 对中心干进行缓放、短截或回缩。为防止树体上强,可通过不同程度短截或回缩控制中心干过快生 长。 5.2.2.2.2 枝组修剪 枝组主要由中庸枝条甩放形成。枝组修剪应疏、缩、放结合;枝组更新去大留小,当枝组基部粗度 超过中心干三分之一时,利用其后部分枝进行局部或全部更新。 5.3 枝量 盛果期每 666.7 m 2 留枝
10、量 4 万条5 万条。 6 花果管理 6.1 人工辅助授粉 6.1.1 花粉房设置 根据所需花粉量,确定花粉房空间大小和花粉置放平台层数,分单层、双层和多层平台。 平台采用透气纱网,将白纸单层平铺在纱网上。按平台大小确定处理鲜花药的量,规格为 80 cm 110 cm 的纱网平台,可置放鲜花药 0. 25 kg0.3 kg。 6.1.2 采花 在鸭梨、马蹄黄、圆黄、翠冠等授粉品种树上 采集大蕾期花朵,5 kg6 kg 鲜花可出 0.5 kg 鲜 花药。 6.1.3 花粉制取 用剥花机或人工剥取花药,筛去杂质,然后将花药送花粉房烘制花粉。 6.1.4 花粉烘制条件 DB34/T 6152018
11、4 保持花粉房温度在 2025,相对湿度在 60 70,烘制 24 h 左右,并注意室内外空气交 换。 6.1.5 花粉保存 花粉制好后用硫酸纸包好,放在温度为 28的硅胶干燥剂中或相对湿度为 50、阴凉干燥处 备用。 6.1.6 授粉 花开 50以上,每日早晨 8 时露水干后至下午5时前,用授粉器点授花序边花 2 朵3 朵,若授 粉期间遇有灾害性天气,应尽量补充授粉。 提倡梨园蜜蜂、壁蜂和液体授粉。 6.2 花果初期管理 6.2.1 预防花期霜冻 6.2.1.1 花前灌水。 6.2.1.2 初花期喷 0.3硼砂0.2尿素0.3白糖。 6.2.1.3 果园铺设灌溉用微喷带,低温期持续向空中喷水
12、,微喷带铺设间距视梨树行距而定,一般为 4 m8 m。不宜向梨树上直接喷水。 6.2.1.4 气温接近 0时,点火生烟,每 666.7 m 2 果园面积设置 6 个8 个烟堆,保持时间是整个低 温期。 6.2.2 疏花 通过修剪控制花芽留量,盛果期酥梨每 666.7 m 2 花芽留量 1.5 万个1.8 万个左右。花序分离后 至开花前,疏除稠密花、串枝花。疏花时整序疏除,留花量比计划留花量多 3050。 6.2.3 疏果 谢花后两周进行初次疏果,各花序留单果为主、双果为辅,疏去小、残、病虫、畸形、稠密果、直 立果。在树冠中、外部适当多留果,内膛和下部少留;壮树、壮枝上适当多留果,弱树、弱枝上适
13、当少 留。 定果在 5 月底前完成, 根据树势、 树龄和肥水条件, 确定留果量, 具体指标: 果间距 20 cm25 cm; 叶果比 3050:1;枝果比 45:1,一般每 666.7 m 2 留果 12000 个左右。 6.2.4 果实套袋 选用高质量的黄色单层或外黄内白双层蜡质育果袋等。套袋前喷一次主要防治梨木虱、黄粉蚜、康 氏粉蚧、梨炭疽病等病虫害的药剂。同时注意添加优质钙肥。 7 土肥水管理 7.1 土壤管理 7.1.1 深翻改土 DB34/T 6152018 5 分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扩穴深翻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在树冠投影外侧,沟宽 50 cm,深 50 cm 60 cm。土壤回填时
14、混以有机肥,表土放在底层,底土放在上层,然后充分灌水,使根土密接。 7.1.2 中耕 清耕制果园和生草制果园的树盘在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深 5 cm10 cm,以利调温保墒透气。 7.1.3 树盘覆盖 覆盖材料可选用麦秸、麦糠、玉米秸、稻草及田间杂草等,覆盖厚度 10 cm15 cm,上面零星压 土。连覆 3 年4 年后结合秋施基肥浅翻一次;也可结合深翻开大沟埋草,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 树盘覆盖材料也可选用园艺除草布、黑色地膜。 7.1.4 种植绿肥和行间生草 按 NY/T 442 的规定执行。 7.2 施肥 7.2.1 施肥原则 按照 NY/T 496 的
15、规定执行。 7.2.2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按照 NY/T 496 的规定执行。 7.2.3 施肥方法和数量 7.2.3.1 基肥 秋季施入,以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农家肥为主,可混加少量氮肥、适量磷肥。 施肥量,初果期树按每生产 1 kg 砀山梨施约 1 kg 优质有机肥计算;盛果期梨园每 666.7 m 2 施 农家肥 3000 kg 以上。 施用方法采用沟施,挖放射状沟或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沟深 30 cm40 cm。也可全园撒施旋耕。 7.2.3.2 追肥 7.2.3.2.1 土壤追肥 第一次在萌芽前后,以氮肥为主;第二次在花芽分化及果实膨大期,以磷、钾肥为主,氮、磷、钾 混合使用;
16、第三次在果实生长后期,以钾肥为主。 施肥方法是树冠下多点穴施。穴深 15 cm20 cm,穴直径 15 cm20 cm,追肥后及时灌水。可按 每生产 1000 kg 梨果,全年补充 10 kg 纯氮,5 kg 五氧化二磷,10 kg 氧化钾。结合梨园灌水,使 用冲施肥,应用测土配方进行平衡施肥,推广使用生物菌肥。 7.2.3.2.2 叶面喷肥 全年 2 次3 次,一般生长前期以氮肥、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叶面喷肥宜避开高温 时间。 7.3 水分管理 DB34/T 6152018 6 7.3.1 灌溉水的质量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 定,灌水量及方法按 NY/T 442 的规定执
17、行。 7.3.2 宜采用微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 7.3.3 果实采收期土壤含水量宜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65之间,低于 60适当灌水。 7.3.4 当梨园出现积水时,及时排水。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按 NY/T 2157 的规定执行 8.2 防治方法 按 NY/T 2157 的规定执行,农药使用符合 GB/T 8321 的规定。 8.3 病虫害防治 参见附录A。 9 采收、包装、贮藏和运输 9.1 采收 9.1.1 采收时间 一般应从 9 月中旬开始,至 10 月中旬结束。 9.1.2 采收要求 采收时应轻采、轻放、轻运,防止造成机械伤。套袋果可带袋采收。 9.1.3
18、 分级 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按果实质量、大小对果实进行分级,并用白纸或泡沫塑料网套包裹。 9.2 包装 9.2.1 包装物 分纸箱包装、塑料筐包装、内用泡沫塑料外用纸箱包装,所用包装材料应符合 NY/T 1778 的要求。 9.2.2 标志 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商标、级别、重量、产地及安全认证标志、认证号;获地理标志产品保 护的,印上专用标志。 9.3 贮藏 9.3.1 贮藏场所条件 符合 NY/T 1198 的要求。 贮藏形式有:自然通风窖贮藏、冷库贮藏、气调库贮藏。 DB34/T 6152018 7 9.3.2 自然通风窖贮藏 9.3.2.1 建窖 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较低、荫蔽、空气流
19、通的地方,地下水位低于 2.5 m 时,可建造全地下式 自然通风窖,地下水位低于 1.5 m 时,宜建造半地下式自然通风窖。 窖体建造大小根据贮藏量的多少而定。 9.3.2.2 果窖消毒 梨果入窖前 10 天15 天,按 10 g/m 果窖容积计算所用硫磺量,封闭熏蒸 24 h,然后开门通 风备用。 9.3.2.3 预冷 当天采摘的果实,放在荫凉通风处冷凉,次日早晨将果实入窖,上午 8 时前要完成入窖作业。 9.3.2.4 果箱堆放 先在窖内地面铺上两层砖,然后将果箱压缘排列,叠放 4 层5 层,果箱距窖壁 20 cm,距窖顶 不少于 80 cm,中间留 80 cm100 cm 过道。 9.3
20、.2.5 温度调节 贮藏适温为 03。果实刚入窖时,每晚打开窖门和排气窗,让夜间冷空气流入窖内,使果实 降温,第二天早上关闭门窗,保持窖内低温,防止白天高温侵袭。 当窖内温度降至 0时,应关闭门窗,加强保温管理,防止温度忽高忽低。 9.3.2.6 湿度调节 贮藏最佳相对湿度为 90左右,当窖内湿度过 大时,可放生石灰块吸湿或延长通风时间;当窖内 湿度过小时,可采用加湿器增加湿度。 9.3.3 冷库贮藏 9.3.3.1 冷库温度降至 0后将梨果入库,并持续送冷,维持库温 03,相对湿度 8593。 冷库内应配备加湿设施,定期通风换气。 9.3.3.2 冷库贮藏需要使用冷库货架,根据库容大小和库高
21、,货架设计 2 层3 层,每层叠放果箱 7 层8 层,距库壁 20 cm30 cm,距库房顶部 80 cm100 cm,库房中间留 150 cm 过道。使用托盘式 货架贮藏,每一托盘可叠放果箱 4 层6 层,存放 40 箱60 箱。 9.3.4 气调库贮藏 气调库贮藏的适宜温度 15、相对湿度 8593、O 2 含量 23、CO 2 含量小于 1, 码垛方式同冷库贮藏。 9.3.5 贮藏注意事项 9.3.5.1 果库管理人员要定期观察果实变化,做好温湿度、出入库及其他重要相关工作记录。 9.3.5.2 禁止其他果品与砀山酥梨混装混贮。 9.3.5.3 贮藏期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处理。 DB34
22、/T 6152018 8 9.4 运输 按 NY/T 1198 的规定执行。 DB34/T 6152018 9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砀山酥梨病虫害防治历 表A.1 砀山酥梨病虫害防治历 物候期 防治对象 防治方法 休眠期 轮纹病、炭疽病、腐烂病、 食心虫、梨木虱、绿盲蝽、 叶螨、黄粉虫、蚜虫等 刮除树体粗翘皮、病疣,结合修剪清除病虫枝、僵果、落叶、杂草并带 出园外集中深埋或烧掉。 对树干进行涂白。 合理修剪,控制负载,保持均衡树势,诱导植株抗病能力。 耕翻树盘,破坏害虫地下越冬场所。 萌芽至 开花期 轮纹病、炭疽病、梨锈病、 腐烂病、黑斑病、黑星病、 食心虫、梨木虱、绿盲蝽、
23、叶螨、黄粉虫、蚜虫等 花芽膨大期:喷 3Be5Be 石硫合剂或 99矿物油 150 倍。 萌芽期:园中悬挂梨小性诱剂诱杀梨小雄成虫;树上绑扎梨小食心虫迷 向丝,每 666.7 绑 33 根40 根;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挂黄色粘虫板 诱杀食心虫、金龟子、梨木虱、梨茎蜂、梨瘿蚊、蚜虫等;树干缠黄色诱虫 带防止沿树干害虫(螨)上树为害。 大铃铛花期:40氟硅唑乳油 10000 倍 +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00 倍。 幼果 发育期 轮纹病、炭疽病、梨锈病、 腐烂病、黑斑病、黑星病、 食心虫、梨木虱、绿盲蝽、 叶螨、黄粉虫、蚜虫等。 梨幼果期喷施 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700 倍 + 22.4螺虫乙
24、酯悬浮剂 5000 倍。 人工摘除病叶、病果及梨瘿蚊虫叶,剪除梨茎蜂危害枝橛,并集中深埋 或烧毁。 及时中耕除草,剪除树根上萌蘖,消灭其上的害虫。 果实 膨大期 轮纹病、炭疽病、梨锈病、 腐烂病、黑斑病、黑星病、 食心虫、梨木虱、叶螨、 黄粉虫等。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 + 1苦参碱水剂 1500 倍。 人工摘除病叶、病果、虫果,剪除榨蝉折枝,集中烧毁。 中耕除草或刈割超高杂草,雨后及时清沟沥水,降低果园湿度。 果实采收 前后 轮纹病、炭疽病、梨锈病、 腐烂病、黑星病、食心虫、 梨木虱、叶螨、黄粉虫等。 采收前 30 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 + 2. 5氯氟氰菊 酯水乳剂 2500 倍。 采收后及时清除果园病果、次果、枯枝、落叶、杂草,施入足量有机肥。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