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6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5382019 金叶复叶槭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ftwood cutting seedling of Acer negundo Aurea 文稿版次选择 2019 - 12 - 25 发布 2020 - 01 - 25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538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徽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徽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2、、安徽省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安徽建工技师学院、 合肥市林木种苗管理站。 本标准起草人:黄明华、黄成林、高艳、张宁、周安云、李静、曾兆会、黄玉慧、曹亚、黄玉霞、 张业鸿。 DB34/T 35382019 1 金叶复叶槭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叶复叶槭的育苗设施、苗床准备、基质配备、穗条采集与制作、扦插、扦插后管理、 病虫害防治、移栽和管理、苗木出圃和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金叶复叶槭嫩枝扦插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3、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3 育苗设施 在温控大棚内进行,顶部搭盖遮光率 75的遮阳网,大棚设有通风装置与自动喷雾装置。 4 苗床准备 4.1 先清理地面上的杂物,再进行地面平整。 4.2 苗床长度根据大棚长度设置,苗床宽 1.0 m 1.2 m,苗床之间间距为 45 cm 50 cm。 4.3 苗床四周设置围挡,并与苗床有 30 cm 高差。 4.4 苗床上搭建小拱棚,小拱棚距离苗床高 48 cm 52 cm,苗床上方 40 cm 处铺设自动喷雾系统。 5 基质配备 5.1 选用珍珠岩、蛭石与河沙三种材料,按 1:1:1 体积比进行充分掺混形成混合基质,其中珍珠岩 粒径约 3
4、 mm 4 mm,蛭石粒径 1 mm 3 mm。 5.2 在苗床底层平铺 5 cm 碎石、5 cm 河沙与 20 cm 混合基质。床面纵向中心线高于两侧 2 cm,最底 层应留出排水孔。 6 穗条采集与制作 6.1 采穗时间 10 时前或 16 时后,7 时前采穗最佳,阴天可全天进行。随采、随处理、随扦插。 6.2 穗条的选择 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3 年以上母株上,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穗条。 DB34/T 35382019 2 6.3 插穗的制作 选择穗条的中下段,将穗条截成直径 4 mm 6 mm、长 10 cm 15 cm 的插穗,保留 2 3 个节, 上端在芽上 2 cm 处、 下端于节
5、下 0.5 cm 处截平, 切口平滑。 每个插穗保留一侧复叶中较小一片的 1/2 叶片。 6.4 插穗的处理 先将 30 株为一捆的插穗放入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 0 倍液中浸泡消毒 15 min,再将消毒后 的插穗底部浸泡在浓度为 0.05 的吲哚丁酸(IBA)中,浸泡时间为 2 h。 7 扦插 7.1 扦插时间为 7 月下旬。 7.2 扦插前 1 d 2 d 用 1高锰酸钾或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对苗床基质一次性浇透消毒, 同时将棚内苗床以外的区域喷洒消毒。扦插当天将基质浇透水。 7.3 采用直插法扦插于苗床,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 1/2 3/4,留出上芽眼,株行距 5
6、 cm7 cm。 8 扦插后管理 8.1 光照及温湿度管理 8.1.1 自扦插至愈伤组织形成期间,相对湿度 90 95,温度 20 30。当空气湿度小于 90 时,自动喷雾,至相对湿度 90 95时停止喷雾。 8.1.2 愈伤组织形成后至生根期则逐渐降低空气湿度, 控制空气湿度在 70 80, 温度 20 30。 8.1.3 扦插 30 d 后,当根系长度4 cm,侧根5 条时,逐步去除遮阳网,炼苗 10 d 15 d。移栽前 1 d 2 d 停止喷雾。 8.2 水肥管理 生根期,每隔 7 d10 d,傍晚喷施 0.2尿素和 0.3磷酸二氢钾混合叶面肥,或含 N、 P2O5、 K2O 分别为
7、20、20、20的水溶性平衡肥 1000 倍1200 倍液。 9 病虫害防治 9.1 病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茎腐病等。病害危害特征及防治参见附录A。 9.2 虫害防治 虫害主要有星天牛、镰管蚜、黄刺蛾等。虫害危害特征及防治参见附录B。 10 移栽和管理 10.1 栽植地准备 按 GB/T 6001 的规定执行。 DB34/T 35382019 3 10.2 移栽 10.2.1 移栽在 9 时前或 17 时后,阴天可全天进行。 10.2.2 移栽株行距 30 cm30 cm,深度以根茎和地面相平为宜。应保证根系完整且栽正、栽实、不 窝根,移栽后浇透定根水。 10.3 移栽后管理 10.3.
8、1 光照及湿度调节 移栽后用 75遮阳网遮阴并保持湿润,7 d 后逐步去除遮阳网。 10.3.2 水肥管理 移栽后至成活前,应根据墒情适时补水,保持土壤湿润。当新根开始生长时进行首次施肥,以后每 隔 2 周 3 周追肥一次,叶面喷施含 N、 P2O5、 K2O 分别为 20、20、20的水溶性平衡肥 1000 倍1200 倍液。 10.3.3 松土除草 松土与除草同时进行。除草应除早、除小、除根,保持地面无杂草。松土应逐渐加深,避免伤根伤 苗。 11 苗木出圃 按 GB/T 6001 的规定执行。 12 档案管理 按 GB/T 6001 的规定执行。 DB34/T 35382019 4 A A
9、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金叶复叶槭苗期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表A.1 金叶复叶槭苗期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 危害 防治方法 立枯病 ( Rhizoctonia solani) 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 根部。 病斑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 褐色病斑,逐渐凹陷、溢缩, 绕茎一周,最后干枯死亡,但 不倒伏。 1.栽苗前 10 d 用 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或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床土,24 g/667 撒于土壤表 面。 2.幼苗期加强通风,降低湿度,如有发病植株,及时清 理。 3.发病初期采用 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 倍600 倍液喷洒防 治
10、,药物交替使用。 茎腐病 ( Macrophomina phaseoiina) 发病初期,苗木茎基部产生黑 褐色病斑, 叶片失绿, 稍下垂; 随后扩大包围茎基,病部皮层 皱缩坏死,顶芽枯死,叶片自 上而下相继萎垂,但不脱落, 全苗枯死。 1.育苗前,每 667 施入石灰粉 25 kg 或硫酸亚铁粉 15 kg20 kg。 2.苗期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1000 倍液 喷洒。 3.发病后,及时清除并烧毁病苗,并在病苗周围撒石灰 粉,防止病情蔓延。 DB34/T 35382019 5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金叶复叶槭苗期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表B.1 金叶复叶槭苗期主要虫害
11、防治方法 虫害名称 危害 防治方法 星天牛 ( Anoplophora chinensis) 成虫食害嫩枝皮和叶; 幼虫在树干或枝条上蛀食,在一定距 离内向树皮上开口作为通气孔,向外 推出排泄物和木屑,削弱树势,重者 枯死。 1.结合修剪整枝,及时剪除病虫枝及枯枝,并集 中销毁;应加强林木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 能力。 2.成虫羽化出孔前(5 月)对树干进行涂白,可 预防其产卵。 3.利用白僵菌 ( Beauveria bassiana) 配合粘膏, 对星天牛有很高的致死率。 镰管蚜 ( Drepanosiphidae) 集中危害新梢、嫩叶及幼叶,吸食树 体汁液,使叶片卷缩,甚至脱落。 1.诱虫板粘蚜。 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喷雾防治。 黄刺蛾 ( Cnidocampa flavescens) 幼虫啃食叶片,严重时把叶片吃光, 仅余叶脉和叶柄, 严重影响植物生长。 1.人工捕杀。 2.生长期用菊酯类农药或 40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3.落叶后采集虫茧,修剪病枝,并集中烧毁杀灭 虫茧。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