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 T 3306-2018 水稻纹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482138       资源大小:421.5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4 T 3306-2018 水稻纹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pdf

    1、ICS 65.020.01 B 1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3062018 水稻纹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The Identific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Rice Sheath Blight Resistance 文稿版次选择 2018 - 12 - 29 发布 2019 - 01 - 29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306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

    2、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潜山市植物检疫保护 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铜陵市义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凤阳县植保站、含山县植物保护 站、铜陵三泉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凤阳县刘府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雨、杨雪、吴彩玲、张爱芳、谷春艳、臧昊昱、高同春、戚仁德、左言凯、徐 庚鸿、沈言根、刘守荣、吴正国、何其义。 DB34/T 33062018 1 水稻纹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纹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方法和抗病性评价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对水稻纹枯病抗性的田间鉴定和抗性评价, 也适用于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和生

    3、产试验中 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情调查和抗性评价。 2 鉴定方法 2.1 鉴定圃 鉴定圃选择在排灌方便,肥力水平中上等,常年发病较重的田块。 2.2 播种 参与鉴定的水稻品种经过常规的浸种催芽后,播于鉴定圃内,并进行常规的肥水管理。播种时间依 鉴定地点和参与鉴定水稻品种的生育期不同作 适当调整,以水稻拔节期后的 3 周内的日平均气温为 28左右为宜。 2.3 育苗移栽 于秧龄 30 天时进行移栽:每个品种 1 行共 10 丛,株行距均为 15 cm,每 10 个品种之间安插 抗病和感病对照品种各一份。 每个品种重复 3 次, 品种间采用随机排列。 在待鉴定品种四周插种至少 5 行的保护行品种,株行距

    4、与参与鉴定的水稻品种相同。保护行品种选择高杆发病较轻的水稻品种 ZH5, 以避免保护行发病过重影响参鉴品种的发病。 2.4 鉴定圃管理 2.4.1 肥水管理 鉴定圃的田间灌溉水管理与常规生产一致;接种前一周施尿素 1 次,用量为 150 kg/hm 2 。 2.4.2 鉴定圃施药 参鉴水稻品种在全生育期内不使用杀菌剂,杀虫剂的使用根据病圃内害虫发生种类和程度而定,接 种前后避免施用任何药剂。 2.5 接种体准备 选用致病力强的 AG1 菌株作为鉴定接种体;将 AG1 菌株接种在 PSA(马铃薯 200 g,蔗糖 20 g,琼脂 20 g,水 1000 mL )平板上,于 28下培养 48 小时

    5、后,用于稻秆接菌。 将长度为 5 cm 左右的干燥稻秆, 用 2 的蔗糖水煮透, 装入克氏瓶中高压蒸汽灭菌 (121, 2 h) , 冷却至室温后,将 PSA 培养基上的病原菌用打孔器打成菌饼,并接种在稻秆上,在 28培养箱中培养 15 天左右,待秆上遍布菌丝和菌核时进行田间插秆接种。 DB34/T 33062018 2 2.6 接种 2.6.1 接种方法 在水稻拔节期,将遍布菌核的稻秆插入参鉴品种,接种丛占 50,每丛基部插带菌稻秆5根,利用 株间的自然湿度使病菌迅速侵染、扩展。 2.6.2 接种前后灌溉水管理 接种时田间不积水,接种后使田间保持薄水层,34 天后观察稻株,待大部分稻株出现初

    6、期侵染 症状后,灌水保持 5 cm 左右水层。 3 病情调查 3.1 调查方法 于水稻灌浆末期,调查接种丛及旁边各 1 丛,每丛随机调查 5 株,并按照 3.3 的分级标准记录 (参见附录A)。 3.2 调查数据的取舍 当水稻的上部某一叶片(如剑叶)上具有纹枯病病斑,而其叶鞘以及以下 23 片叶未发病,则该 叶片上的病斑不作为病情记载,因为此病斑极有可能为叶片接触其余稻株发病部位而形成。部分可疑病 株(如可能由虫害或其它病害引起的病株)不记入调查结果,数据统计采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到小数点后 一位。 3.3 成株期调查分级标准 见表1。 表1 水稻成株期纹枯病调查分级标准 级别 发病情况 0 级

    7、植株叶鞘和叶片未见症状 1 级 稻株基部有少数零星病斑 3 级 病斑延伸到倒 3 叶(剑叶为倒 0 叶) 5 级 病斑延伸到倒 2 叶 7 级 病斑延伸到倒 1 叶 9 级 病斑延伸到剑叶或全株枯死 3.4 病情指数 指群体水平上病害发生的程度,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形式见公式(1): B A= . (1) C 式中: A 病情指数; B 各级病株数 各级代表值; DB34/T 33062018 3 C 调查总株数 9。 3.5 抗性评价 按公式(1)计算出参鉴品种的病情指数。再按表2 的标准对参鉴品种的抗性进行评价。 表2 水稻纹枯病抗性评价标准 病级 病情指数 抗性评价 0 级 病指为

    8、0 免疫(I) 1 级 病指为 0.1-20.0 抗病(R) 3 级 病指为 20.1-40.0 中抗(MR) 5 级 病指为 40.1-60.0 中感(MS) 7 级 病指为 60.1-80.0 感病(S) 9 级 病指为 80.1-100 高感(HS) 3.6 鉴定有效性的判定 鉴定圃中的对照感病品种的相应感病程度必须到 7 级以上,则该批次的抗病性鉴定结果有效。 4 鉴定报告出具 鉴定报告格式参见附录B。 DB34/T 33062018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水稻品种纹枯病抗性鉴定调查记载表 水稻品种纹枯病抗性鉴定调查记载表 编号 品种名称 来源 病情指数 抗性评价 注1: 鉴定地点 注2: 接种病原菌分离物编号 调查时间 注3: 播种日期 DB34/T 33062018 5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水稻品种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报告单 水稻品种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报告单 报告编号: 第 页 共 页 委托单位 鉴定单位 品种编号 (名称) 1、 2、 3、 4、 鉴定项目 水稻纹枯病抗病性 鉴定依据 鉴定地点 鉴定方法 人工接种 自然诱发 接种体 种植日期 接种日期 调查日期 品种编号 品种名称 病情指数() 抗性评价 备注 制表人: 复核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4 T 3306-2018 水稻纹枯病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