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 T 3445-2019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混凝土桥梁设计与施工指南.pdf

    • 资源ID:1482114       资源大小:1.38M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4 T 3445-2019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混凝土桥梁设计与施工指南.pdf

    1、ICS 93.040 P 28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4452019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混凝土桥梁 设计与施工指南 The Guide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egmental Assembled Concrete Bridges with Full External Tendons 文稿版次选择 2019 - 11 - 04 发布 2019 - 12 - 04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4452019 I 目 次 前言 .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2、 . . 1 4 材料 . . 3 4.1 混凝土 . . 3 4.2 钢筋 . . 3 4.3 预应力筋 . . 4 4.4 接缝连 接材料 . . 4 5 设计 . . 5 5.1 一般规定 . . 5 5.2 总体设计 . . 6 5.3 构造设计 . . 6 5.4 体外预 应力体系设计 . . 9 5.5 设计计算 . . 11 5.6 抗震设计 . . 17 6 节段预制 . . 18 6.1 预制场 . . 18 6.2 模板工程 . . 19 6.3 钢筋工程 . . 19 6.4 节段梁 预制与养生 . . 20 6.5 构件标 识与存放 . . 20 6.6 质量检 查与质

    3、量标准 . . 20 7 节段拼装 . . 21 7.1 节段出 厂与运输 . . 21 7.2 节段拼装 . . 22 7.3 湿接缝施工 . . 23 7.4 体外预 应力安装与张拉 . . 23 7.5 清理修整 . . 23 7.6 质量检 查与质量标准 . . 23 8 测量与施 工控制 . . 24 8.1 一般规定 . . 24 8.2 预制施 工测量 . . 24 8.3 拼装施 工测量 . . 26 DB34/T 34452019 II 8.4 施工控制 . 26 DB34/T 3445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提

    4、出单位: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祖桥、胡可、曹光伦、石雪飞、刘志权、梁长海、宋军、徐宏光、陈亮、王 胜斌、袁助、程磊科、陈维平、何金武、阮欣、金松、马乙一、黄维树、吴红波、郭寅、许垒、赵金磊、 侯宇航、丁亮、刁凯、王杰钊、王欢。 DB34/T 34452019 1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混凝土桥梁 设计与施工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体外预应力节段预制拼装桥梁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设计、节段预制、节段拼装、 测量与施工控制等要求。 本标

    5、准适用于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混凝土桥梁设计与施工, 部分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桥梁工程可 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T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 13014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GB/T 14370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T 20065 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GB/T 21073 环氧涂层七丝预应力钢绞线

    6、 GB/T 25823 单丝涂覆环氧涂层预应力钢绞线 CJJ 166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JG/T 161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JG/T 387 环氧涂层预应力钢绞线 JG/T 502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 JT/T 853 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束 JT/T 876 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体外预应力束 JTG 33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T B02-01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JTG 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3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T F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Y

    7、B/T 152 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热镀锌钢绞线 YB/T 4362 钢筋混凝土用不锈钢钢筋 YB/T 5004 镀锌钢绞线 3 术语和定义 DB34/T 34452019 2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桥梁 segmental assembled bridges with full external tendons 一种将全部预应力束布置在梁体截面之外的节段拼装形成的桥梁。 3.2 节段 segment 沿桥梁轴线方向划分后形成的预制单元,根据其功能不同可分为标准节段、转向块节段、横梁节段 和加强节段等。 3.3 标准节段 standard g irder se

    8、ction 具有统一横截面形式和长度的钢筋混凝土箱梁节段。 3.4 转向块节段 deviator gi rder section 为体外预应力束提供转向的节段。 3.5 横梁节段 anchorage girder section 位于墩台顶位置,为体外预应力束提供转向或锚固的节段,位于伸缩缝端部的横梁节段为端横梁节 段,位于连续位置的横梁节段为中横梁节段。 3.6 加强节段 strength en girder section 位于端横梁节段相邻位置,为端横梁提供加强作用的节段。 3.7 胶接缝 epoxy joint 节段之间的结合面采用涂抹粘结剂形成的接缝。 3.8 湿接缝 cast-in

    9、-plac e concrete joint 节段之间采用现浇混凝土连接的窄缝。 3.9 转向块 deviator DB34/T 34452019 3 设置体外预应力转向装置,用于体外预应力转向的结构。 3.10 减振装置 shock atte nuation device 用于缓解体外索振动的辅助设施。 3.11 短线匹配预制法 segment sh ort-line matching method 在台座上用固定的模板,依次将已浇筑好的节段作为匹配节段,逐段匹配、流水制作节段的预制施 工方法。 3.12 匹配节段 matching segment 在短线匹配预制过程中,用于待浇筑节段定位和

    10、制造的已预制节段。 3.13 逐跨拼装法 span-by-span co nstruction method 将预制混凝土节段利用架桥设备逐跨进行拼装、逐跨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 3.14 基准节段 referenc e segment 在一跨节段梁拼装中,首个作为定位安装并临时锁定的节段。 4 材料 4.1 混凝土 4.1.1 预制拼装节段混凝土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50。 4.1.2 湿接缝混凝土宜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 C55,且应高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强度 等级。 4.1.3 水泥、粗集料、细集料、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应符合 JTG/T F50 中高性能混

    11、凝土的规定。 4.1.4 混凝土材料性能应符合 JTG 3362 的规定。 4.2 钢筋 4.2.1 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构件用普通钢筋宜采用 HPB300、 HRB400、 HRB500、 HRBF400、 HRBF500、 RRB400 和 RRB500 等钢筋,并应符合 GB/T 14 99.1、GB/T 1499.2、GB/ T 13014 的规定。 4.2.2 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构件用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 95的保证率。 普通钢筋 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fsk应按表 1 采用。 DB34/T 34452019 4 表1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钢筋种类 符号 公称直径 d

    12、(mm) fsk (MPa) HPB300 622 300 HRB400 650 400 HRBF400 RRB400 HRB500 650 500 HRBF500 RRB500 4.2.3 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构件用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sd和抗压强度设计值 fsd应按表2 采 用。 表2 普通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钢筋种类 公称直径 d (mm) fsd (MPa) f sd (MPa) HPB300 622 250 250 HRB400 650 330 330 HRBF400 RRB400 HRB500 650 415 400 HRBF500 RRB500 4.2.4 节段预制拼

    13、装混凝土桥梁采用精轧螺纹钢筋时,应符合 GB/T 20065 的规定。 4.2.5 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桥梁采用不锈钢钢筋和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时,应符合 YB/T 4362 和 JG/T 502 的规定。 4.3 预应力筋 4.3.1 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桥梁用体内预应力钢绞线、精轧螺纹钢筋等相关材料性能应符合 JTG 3362 的规定。 4.3.2 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桥梁用体外预应力应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相关技术指标应符合 JG/T 161、JT/T 853 的规定。 4.3.3 体外预应力钢绞线材料性能及防腐特性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标准强度不应小于 1860 MPa; b) 环氧涂层钢

    14、绞线应符合 GB/T 21073、G B/T 25823、JG/T 387和 JT/T 876的规定; c) 镀锌钢绞线应符合 YB/T 5004 和Y B/T 152 的规定。 4.4 接缝连接材料 4.4.1 全体外预应力预制节段拼装接缝宜采用胶接缝,粘结剂主要性能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DB34/T 34452019 5 表3 粘结剂主要性能 性能项目 性能指标 物理性能 可施胶时间(min) 20 可粘结时间(min) 60,且240 固化速度 (低限温度条件) 12 小时抗压强度(MPa) 40 24 小时抗压强度(MPa) 60 7 天抗压强度(MPa) 80 压缩弹性模量(MPa

    15、) 瞬时 8000 1 小时 6000 剪切弹性模量(MPa) 瞬时 1500 1 小时 1200 在结构立面上无流挂现象的最大涂胶层厚度(mm) 3 不挥发物含量(固体含量)() 99 吸水率(高限温度条件)() 0.5 水中溶解率(高限温度条件)() 0.1 高限温度条件固化 7 天的热变形 温度() 0适用温度10 45 10适用温度30 50 30适用温度60 60 伸长率() 1.0 力学性能 抗压强度(MPa) 80 钢-钢拉伸抗剪强度标准值(MPa) 14 与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MPa) 3.0, 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化学性能 耐湿热老化性 50温度、95相对湿度的环境条件下老

    16、 化 90 d 后,常温条件下钢-钢拉伸抗剪强 度降低率 10 耐盐雾性 5氯化钠溶液、喷雾压力 0.08 MPa、试 验温度(352)、每 0.5 h 喷雾一次、 每次 0.5 h、作用持续时间 90 d,到期钢 -钢拉伸抗剪强度降低率 5, 且不得有裂纹或脱胶 5 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本文件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桥梁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 100 年。 5.1.2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桥梁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文件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 JTG D60、JTG 3362和 JTG D63 的规定。 5.1.3 桥梁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 100 年。体外预应力束应可

    17、检测、可更换,设计使用年 限不应低于 20 年。 5.1.4 桥梁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本文件第 5.6 条的规定外,应符合 JTG/T B0 2-01、CJJ 166 的规定。 DB34/T 34452019 6 5.1.5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桥梁应根据结构特点、使用年限、环境条件、施工条件等进 行耐久性设计。耐久性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确定结构和结构构件所处的环境类别及其作用等级; b) 提出对材料的耐久性基本要求; c) 提出对体外预应力的耐久性基本要求; d) 不同环境条件下节段及接缝等部位的耐久性技术措施; e) 采用有助于耐久性的结构构造,便于施工、检修和维护管理; f

    18、) 提出检测、监测与施工养护要求。 5.1.6 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桥梁应设置检修通道,检修通道应满足检修、养护及部件更换的空间需求。 5.2 总体设计 5.2.1 设计基本原则 设计应符合下列基本原则: a) 桥梁设计安全等级应符合 JTG D60的相关规定; b) 桥梁设计应以实现绿色建造、提升工程品质为指导思想,落实工业化建造为原则,综合考虑预 制、拼装工艺,进行标准化设计。 5.2.2 结构选型与跨径布置 结构选型与跨径布置应符合下列基本原则: a) 节段梁桥宜采用等截面布置,以减少预制节段类型,保证工厂预制效率; b)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桥梁宜采用逐跨拼装施工,逐跨拼装节段梁桥跨径宜

    19、选择 3060 m。 5.3 构造设计 5.3.1 截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截面设计宜采用斜腹板箱形截面,除横梁、转向块和加强节段外,宜采用 等截面设计; b) 箱梁顶板厚度及构造应满足纵向受力、横向受力及横向预应力钢筋布置要求,且厚度不宜小于 220 mm; c) 箱梁底板厚度及构造应满足纵向受力、横向受力要求,且厚度不宜小于 200 mm; d) 箱梁腹板厚度不宜小于 350 mm; e) 箱梁翼缘板较宽时,翼缘板下方可设置加劲肋,见图 1;当采用加劲肋时,腹板构造需要考虑 加劲肋对腹板的影响。 f) 为增加翼缘的整体性,可在现浇护栏底座内设置纵向预应力。 图1

    20、带肋翼缘板示意图 5.3.2 节段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预制拼装桥梁节段可分为标准节段、转向块节段、横梁节段、加强节段; DB34/T 34452019 7 b) 预制节段划分应综合考虑节段吊装重量、运输条件等因素影响,标准节段长度宜为 2.5 m3.5 m; c) 转向块节段长度宜与标准节段保持一致,转向块距节段端部净距不宜小于 500 mm; d) 横梁节段长度应满足体外束锚固尺寸要求,单个横梁节段重量不宜大于标准节段重量的 1.5 倍,当不满足要求时,可分段设计; e) 横梁节段或加强节段与标准节段间宜设置湿接缝,湿接缝宽度宜为 100 mm200 mm。 5.3.

    21、3 转向块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转向块宜采用竖肋式转向块; b) 当结构体外预应力较多时,体外预应力束可采用竖向双层布置形式,见图 2; 图2 转向管道双层布置示意图 c) 转向块内应设置内环筋和外封闭箍筋, 内环筋和外封闭箍筋沿转向器长度方向的间距不宜小于 100 mm,内环筋与转向器上缘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 25 mm,直径不宜大于 20 mm,外封闭箍筋 在竖向与内环筋的净距不宜小于 50 mm,见图3 。 图3 转向块配筋构造示意图 5.3.4 锚固横梁及加强段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横梁厚度应通过受力计算确定。横梁厚度较大时,可采用分段设计,分段设计宜按照以下原则 执行: 1

    22、) 中横梁可分为两个构造相同的预制节段,预制节段之间的顶、底板及腹板可通过匹配预制 生产,横梁范围预留湿接槽,见图 4 。湿接槽的宽度宜设置为 200 mm300 mm。 图4 中横梁分段设计示意图 DB34/T 34452019 8 2) 端横梁应采用与中横梁相同构造的预制节段,如厚度不满足要求时,可设置加强节段,提 高端横梁承载力,见图 5 。预制节段与加强节段之间的连接方式与中横梁相同。 图5 端横梁构造示意图 3) 通过在标准节段内设置加强横梁,形成加强节段;加强节段的尺寸应通过受力分析确定, 加强横梁与顶板间宜设置大倒角,缓解应力集中。 4) 中横梁分段设计仅适用于体外预应力束采用交

    23、叉锚固的中横梁。 5) 分段的横梁之间应设置纵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 精轧螺纹钢筋的数量与位置根据计算确 定。 b) 横梁两侧与底腹板交接位置应设置加腋,加腋尺寸不宜小于 250 mm250 mm; c) 横梁宜采用分离式设计,见图 6 ; 图6 分离式横梁示意图 d) 横梁钢筋设计应考虑钢筋绑扎顺序、钢筋连接形式、预应力管道空间及定位的要求。 5.3.5 接缝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预制节段接缝处应均匀设置密接匹配剪力键,见图 7,剪力键的构造应满足下列规定: 剪力键 图7 节段剪力键布置示意图 1) 腹板内的剪力键应在腹板全高度范围布置,剪力键的横向宽度宜为腹板宽度的 75; 2) 键

    24、块(槽)应采用梯形或圆角梯形截面,倾角约 45,高度应大于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 的2 倍且不小于40 mm,见图8; 3) 键块(槽)的高度与其平均宽度比可取为 1:2; 4) 腹板与顶、底板结合区应设置剪力键; DB34/T 34452019 9 5) 顶板和底板内的剪力键应设在板中间。 图8 剪力键构造尺寸示意图 b) 剪力键内宜设置钢筋骨架; c) 预制节段接缝应采用胶接缝或混凝土湿接缝。湿接缝如不设纵向普通钢筋,其宽度不应大于 200 mm; d) 体外预应力的锚固横梁应考虑检修和换索空间需要,实现可达、可检、可换。 5.4 体外预应力体系设计 5.4.1 体外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25、) 体外预应力体系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体外预应力束(简称体外束)、锚固系统、转向装置及 减振装置,见图 9; 体外束锚固系统 减振装置 转向装置 转向装置 体外束 减振装置 锚固系统 锚固系统 体外束 图9 体外预应力体系的基本组成示意图 b) 体外预应力束的线形宜简洁、统一;采用逐跨拼装工艺时,宜采用简支束,各跨预应力宜采用 相同线形布置; c) 横梁锚固区体外预应力束宜采用交叉锚固形式,见图 10 ,锚板及管道间距应满足构造要求。 横梁预应力锚板及管道宜采用劲性骨架拼装、固定。 图10 交叉锚固平面示意图 d) 体外预应力束宜采用“转弯”式锚固,以提高横梁节段抗剪承载力,便于体外预应力束张

    26、拉施 工,见图 11; DB34/T 34452019 10 图11 “转弯”式锚固示意图 e) 锚固位置应靠近顶板、底板、腹板布置。 f) 锚具以及转向器应预留备用的钢绞线孔,用于补充预应力或为换索提供方便。 5.4.2 转向器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根据体外束的构造、钢束材料及设计要求,体外束宜采用散束式转向器,见图 12; b) 散束式转向器主要由导管、挡板、隔板、填充材料等组成,运营期可补张、更换单根钢绞线, 同时弯曲半径宜按照表 4 的要求执行; 表4 体外束的最小弯曲半径 单位:mm 钢束规格 最小弯曲半径 7 s 15.2 2000 12 s 15.2 2500 19 s 1

    27、5.2 3000 27 s 15.2 3500 37 s 15.2 4000 图12 转向器立面及剖面布置示意图 5.4.3 锚具设计 锚具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体外束锚具选型及防腐措施选择应满足运营期补张拉、 更换的需求, 锚具布置需预留张拉空间; b) 体外预应力锚具的主要性能应符合 GB/T 14370和 JT/T 853的规定。 5.4.4 减振装置设计 减振装置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减振装置间距按钢束段和梁体的竖向自振频率(基频)之比不小于 5确定; b) 减振装置处钢束与护套间应采用隔振材料填实,见图 13。 DB34/T 34452019 11 图13 体外预应力钢束

    28、减振装置示意图 5.5 设计计算 5.5.1 一般规定: a) 主梁内力计算宜采用桁架梁单元结合的方式模拟计算,即主梁采用梁单元模拟,体外预应力 构件采用桁架单元模拟,预应力损失通过调整桁架内力的方法进行模拟。 b)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内力计算应考虑箱梁剪力滞效应的影响, 断面的剪力滞特性需要根据截面 形式和体外束配束形式计算确定。 c) 桥面板的受力计算应按照 JTG 3362 的规定执行,当在悬臂加肋时,桥面板计算需要考虑加劲 肋的影响。 d) 锚固横梁的受力计算需要考虑施工过程的影响, 需对单侧锚固状态下锚固横梁的受力性能进行 验算。 5.5.2 主梁抗弯承载能力计算应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29、 a) 受压区高度小于或等于翼缘板厚度的矩形受压截面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 算应符合公式(1)规定: 0. ( ) () () 222 d pdepe pue sds s sds s xxx M fAh fAh fA h (1) 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x 应按公式(2)计算: ,p,e = pde sd s sd s cd f f AfAfAfbx.(2) 式中: 0 结构重要性系数; d M 计算截面弯矩的组合设计值; ,p e A 体外预应力钢束的截面设计值; ,pde f 体外预应力钢束的极限应力设计值; ,pue h 体外预应力钢束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x 截

    30、面混凝土受压区(矩形分布应力)高度; s A 体内纵向受拉普通钢筋的面积; sd f 体内纵向受拉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DB34/T 34452019 12 s h 体内纵向受拉普通钢筋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s A 体内纵向受压普通钢筋的面积; sd f 体内纵向受压普通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s h 体内纵向受压普通钢筋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cd f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f b 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 以上符号意义参见图 14 。 b h s x h pu , e h s A f cd s f sd As f cd bx Ap,e As f pd,eAp,e f sd As 图1

    31、4 矩形受压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图示 截面受压区高度限制条件、受压区配筋时计算应力的计算规定均同 JTG 3362-2018 第 5.2.2 条的规定。 b) 体外预应力钢束的极限应力设计值按公式(3)公式(8)取值: 1) 简支梁 , , =( + ) pde pee pue f .(3) , , 22 = (2.25 )(407 1480 ) / pue p pe Lh .(4) , 0 pue pye pee f .(5) ,pe e p e p ck c A f A (6) 式中: ,pde f 体外预应力钢束的极限应力设计值; ,pee 体外预应力钢束的永存应力值; up e , 体外

    32、预应力钢束的极限应力增量; 体外预应力钢束极限应力增量的折减系数:无接缝构件 =1.0 ,胶接缝和现浇混凝土接 缝构件 =0.95 ; L 梁的计算跨径; DB34/T 34452019 13 ,p e h 体外预应力钢束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初始距离; p 体外预应力配筋指标; epy, f 体外预应力钢筋材料的抗拉条件屈服强度,取 epk,epy, 85.0 ff ; ck f 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c A 梁的混凝土截面面积。 2) 连续受弯构件 1 , , 2 =( +0.95 ) pd e pe e pu e L f L (7) , 0 pue pye pee f (8) 式

    33、中: L1计算跨内体外束长度; L2锚头之间体外束总长度。 c) 体外预应力钢束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区边缘的极限距离应按式(9)式(10)计算: , , = (1.29-0.006 -0.746 ) d pu e p e pe LS hh hL (9) ep,epu, hh (10) 式中: 体外预应力二次效应的修正系数:简支受弯构件 1.0;连续受弯构件 1.07; 接缝对二次效应的影响系数:无接缝构件 =1.0;胶接缝和湿接缝构件 =1.02; ,p eh 体外预应力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初始距离; dS 计算截面处相邻转向(或定位)构造之间或转向(或定位)构造与相邻锚固构造之间 的距离。

    34、 若计算截面在转向(或定位)或锚固构造位置并有钢筋穿过该构造时,则相应钢筋至截面 受压区边缘的极限距离应按式(12)计算。 epu, h ep, h (12) d) 受压区高度大于翼板厚度的 T 形(受压区呈 T形)截面的节段预制拼装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 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DB34/T 34452019 14 f cd f A sd pd,e Ap,e bf As a s x h f h pu, e h s h b f sd As a s a pu , e Ap,e As 图15 受压区呈 T 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图式 00 0 0,0,e 22 f dffcdsds

    35、pedpu h x Mbxh bbhh fAfhaA hh (13) 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x 应按下式计算: , ,pe pde pi pdi s sd s sd cd f f A A f A f A ffbx b b h (14) 式中: b 腹板的宽度; f h 受压翼板的厚度。 5.5.3 主梁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主梁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应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a) 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可按照式(15)进行验算。 ,2 0 333 011 , 0.65 10 0.75 10 0.95 10 sin cu k d sv sv pd e pb e e v fCPbh C VC fA A ms (

    36、15) 式中: d V 斜截面剪压端剪力的组合设计值( kN) ; C 1 接缝影响系数:无接缝构件 C 1 =0.06,胶接缝和湿接缝构件 C 1 =0.72; 1 异号弯矩影响系数:简支受弯构件取 1.0;连续和悬臂受弯构件的中支点截面取 0.9, 其它截面取 1.0; 体内外预应力配筋的影响系数:全体外配筋取 1.0; 截面形状影响系数, 2 0 0 2 f bh h bh ,其中 fh 为受压翼板的平均厚度; kcu, f 边长为 150 mm 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MPa) ,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C 2 接缝影响系数:无接缝构件 C 2 =12.8,胶接缝和湿接缝构件 C

    37、 2 =0.11; P 纵向配筋率, 100P , ,0()/spepbeA AA bh ,其中, sA 为纵向受拉普通钢筋的 面积(接缝截面普通钢筋不连续时 sA 取零) ; ,p eA 为体外直线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DB34/T 34452019 15 当 P2.5 时,取 P=2.5;其余符号意义见下说明; b 、 0 h 分别为腹板宽度与截面有效高度(按受拉侧普通钢筋计算) ( mm) ; m 剪跨比, 0 d d M m Vh , dM 为与 dV 对应的弯矩的组合设计值; C 斜裂缝的水平投影长度( mm) ,取一个节段长度和 00.6Cmh 的较小者; v s 斜裂缝范围内的

    38、箍筋间距( mm) ; sv f 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MPa) ; sv A 斜裂缝范围内一个间距内箍筋各肢的总截面面积( 2 mm ) ; e 体外弯起预应力钢筋与构件轴线的夹角; epd, 体外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设计值( MPa) , ,0.8pd e pe e ,其中 ,pe e 为体外预应力钢 筋的永存预应力; epb, A 斜裂缝范围内体外弯起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2 mm ) 。 b) 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同时应满足式(16)要求。 3 0,0 0.51 10 ( ) dcukP VfbhNV .(16) 式中: Vp 截面体外预应力钢筋合力设计值的竖向分力。 5.5.4 正

    39、常使用极限状态下,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验算: a) 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构件正截面抗裂性验算应满足式(17)的要求: 0.85 0 st pc .(17) b) 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构件斜截面抗裂性验算应满足式(18)的规定: 0.4 tp tk f .(18) 式中: st 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截面边缘的混凝土拉应力; pc 永存预应力在截面边缘产生的混凝土压应力; tp 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的混凝土主拉应力; tkf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5.5.5 体外预应力构件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应力应按照 JTG 3362的

    40、规定进行验算。 5.5.6 竖肋式转向块可按照靠近底部厚度最小截面混凝土抗压和钢筋抗拉共同承担转向力的计算模式 考虑,见图 16,计算应满足式(19)的规定。 DB34/T 34452019 16 图16 转向块的拉杆压杆计算模式图 0 dc ssss NfLtfAfA .(19) 式中: 0 结构重要性系数,取 1.1; d N 竖向拉力的组合设计值; t 验算断面转向块厚度; L 按照 45扩散后验算断面有效抗压宽度; s f 内环筋的抗拉强度,取抗拉强度设计值 sd f 的 0.6倍; s A 内环筋的截面面积; s f 有效受压区钢筋抗压强度,取抗压强度设计值 sd f 的 0.6 倍

    41、; s A 有效受压区受压钢筋面积。 5.5.7 锚固横梁按照拉杆压杆模型计算,见图 17,环筋(拉杆)的抗拉承载力计算应满足式(20) 的规定。 图17 锚固横梁的拉杆压杆计算模式图 ssd0 AfT .(20) 式中: 0 结构重要性系数,取 1.1; d T 竖向拉力的组合设计值; s f 内环筋的抗拉强度,取抗拉强度设计值 sd f 的 0.6 倍; DB34/T 34452019 17 s A 钢筋的截面面积。 5.5.8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梁挠度验算应按照 JTG 3362的规定执行。 5.6 抗震设计 5.6.1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混凝土桥梁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注意事项

    本文(DB34 T 3445-2019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拼装混凝土桥梁设计与施工指南.pdf)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