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30 B 44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4112019 蛋鸡青年鸡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layer pullet 文稿版次选择 2019 - 11 - 04 发布 2019 - 12 - 04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411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宿州市新联禽业有限公
2、司、四川圣迪乐村生 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亳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詹凯、刘伟、陈辉、马瑞钰、齐莎日娜、沈艳、何洋、李岩、万意、李俊营、 邹长贵、赖守勋、杜强。 DB34/T 34112019 1 蛋鸡青年鸡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蛋鸡青年鸡培育中的鸡舍建筑与养殖设备、雏鸡选购及运输、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 档案管理等应遵循的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蛋鸡青年鸡场的日常生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3、)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 5041 无公害食品 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 5339 无公害农产品 畜禽防疫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3 鸡舍建筑与养殖设备 3.1 鸡舍建筑 3.1.1 选用封闭式鸡舍,墙体和屋面结构满足品种保温隔热防火效果需
4、求,鸡舍墙壁表面光滑平整, 舍内水泥地面硬化厚度 10 cm 以上。鸡舍供电线路铺设不外露,进入鸡舍的电缆线路从地下铺设。 3.1.2 鸡舍具备防鼠、防兽、防虫和防鸟设施。鸡舍的各种通风窗口要安装铁丝网,防止鸟类进入鸡 舍;鸡舍下水道或排水沟安装防鼠网;鸡舍之间铺设一层带菱角的碎石防止老鼠进入鸡舍。 3.2 养殖设备 3.2.1 养殖设备选用成套育雏育成一体式层叠笼养设备,以四至六层为宜。笼具的笼内高度不低于 40 cm。 3.2.2 育雏期采用水暖或地暖加热设备。 3.2.3 采用自动化喂料系统,乳头式水线,履带式自动清粪系统。 3.2.4 舍内光照、通风及温湿度控制采用一体化自动环控系统。
5、 3.2.5 场内备有应急发电机(一般备用两台发电机)。场、舍内安装监控设备。 DB34/T 34112019 2 4 雏鸡选购及运输 4.1 雏鸡应购自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父母代种鸡场,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检疫。 4.2 雏鸡使用专用车辆进行运输,随车配备温湿度记录仪、GPS 轨迹仪等设备和检疫证明、相关生产 手册、资料等。 5 饲养管理 5.1 进雏前准备 5.1.1 器具 鸡舍进雏前准备好经消毒的开食盘、饮水器等。 5.1.2 消毒 进鸡前 21 天对鸡舍内进行彻底冲洗打扫,完成设备维护保养,关闭鸡舍,禁止人员进入。前 5 天密闭熏蒸消毒 24 小时后开窗通风待用。 5.1.3 升温
6、根据不同季节和取暖方式,提前 1 天2 天对鸡舍升温,保证进雏时舍内温度不低于 33。 5.2 雏鸡验收及入舍 雏鸡到达后进行验收,按雏鸡数量的 10 抽测。验收合格后入笼,将雏鸡置于中层笼,淘汰残次 雏鸡。 5.3 环境控制 5.3.1 鸡舍内温、湿度、光照时间、光照强度 应符合表1 的要求。 表1 鸡舍内温湿度及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参数 日龄 温度 () 湿度 () 光照时间 (h) 光照强度 (Lux) 13 3335 5560 2324 2030 47 3234 5560 2122 1520 814 3032 5565 1920 1015 1521 2629 5565 1718 1015
7、 2228 2426 5565 1516 1015 2935 2123 5565 1314 510 3642 2021 5565 1112 510 43转群 1825 5565 910 510 5.3.2 通风换气 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有害气体含量低于 NY/T 388 的规定。 DB34/T 34112019 3 5.4 饮水 雏鸡入舍后 1 h2 h 给予饮水。饮用水水质符合 NY 5027 的规定。 5.5 喂料 初饮 1 h2 h 后开食。1 d4 d 使用料盘或料桶喂料,4 d 后逐渐引至料槽供料。育雏前期采 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式,每天 6 次8 次。前 4 周使用颗粒饲料,后期可使
8、用粉料。使用的饲料符合 GB 13078 及 N Y 5032 的规定。饲料营养水平及喂料量参考所饲养品种推荐标准执行。 5.6 断喙 1 日龄红外断喙或 710 日龄热刀片断喙。 断喙的前后 3 天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多维电解质及维 生素 K3。 5.7 密度 各周龄饲养密度见表2,扩群时从中间笼层分别转移至上下笼层。 表2 各周龄饲养密度 周龄 密度 (只/m 2 ) 14 5060 58 3040 912 2030 13转群 1520 5.8 均匀度控制 每周随机选取鸡群数量的 5,或不少于 10 0 只,抽测体重、胫长,计算鸡群均匀度,鸡群均匀 度应达 80以上。鸡群均匀度低于 80时要
9、按照体重大小对鸡群进行分群饲养。超过标准体重的鸡群 采取限饲措施,减少每日喂料量;达不到标准体重的鸡群,增加喂料量或提高饲料营养水平。每周标准 体重以所饲养的蛋鸡品种提供的数据为准。 5.9 日常饲养管理 5.9.1 每日按时观察鸡群活动、精神状态、采食、饮水及粪便形状,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5.9.2 保证饲料、饮水正常供应。 5.9.3 检查和调整舍内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 5.9.4 按时清扫鸡舍,保持地面清洁、空气清新。 5.9.5 及时清除废弃物、死鸡,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5.9.6 每日做好死淘、采食、饮水、免疫用药等相关生产记录。 6 疫病防控 6.1 卫生防疫 场区内卫生
10、防疫符合 NY/T 1167、 NY/T 5339 的规定。 DB34/T 34112019 4 6.2 免疫 6.2.1 免疫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疫病流行规律、本场历史发病 情况,制定适宜的免疫程序。 6.2.2 抗体监测 定期监测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抗体水平。抗体滴度达到保护水平的个体不低于检测数量的 70。 6.3 疫病防治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NY/T 5030 及 NY 5041 的规定执行。 6.4 病、死鸡处理 对发病鸡只及时进行隔离治疗,病死鸡只尸体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规定 进行处理。 6.5 粪污处理 鸡场产生的粪污等废弃物须经无害化处理达到 GB 18596 的规定。 7 档案管理 7.1 记录资料包括引种、饲料、用药、免疫、发病和治疗情况、饲养日记等。 7.2 记录资料保留 2 年。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