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3334-2019 蝉花虫草栽培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81967
资源大小:313.0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34 T 3334-2019 蝉花虫草栽培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30 B 40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3342019 蝉花虫草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Cordyceps cicadae 文稿版次选择 2019 - 07 - 01 发布 2019 - 08 - 01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334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虫草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虫草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
2、桑研究所、安徽鑫农食用菌 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信息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张磊、张凌芝、张腾飞、张传锋、岳明、肖端兰、胡健。 DB34/T 33342019 1 蝉花虫草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蝉花虫草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蝉花虫草的人工培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51 小麦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GB
3、/T 12728 食用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蝉花虫草 蝉拟青霉 Paccilomyces cicadae Samson真菌通过人工固体培养长出的子实体。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要求应符合 NY/T 5010 的要求。 5 栽培技术 5.1 菌种或菌株 5.1.1 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抗逆性强、抗杂菌、抗病虫能力强的高产蝉花虫草菌种或菌株。 5.1.2 在 2325条件下,母种采用斜面培养 7 天15 天,原种采用摇瓶培养 2 天3 天,栽 培种采用发酵罐培养 2 天3 天。 5.2 培养基 5.2.1 原料 应符合 NY 509
4、9 和 GB 1351 的要求。 DB34/T 33342019 2 5.2.2 配方 小麦培养基:小麦和水重量比为 1:1.5。 5.2.3 配置 将质粒饱满的小麦粒清洗沥干后与水按照 1:1.5 重量比混合,pH 值调至 6.57.5。 5.3 装袋 5.3.1 容器 菌袋选用聚丙烯(PP)袋,规格为 55 cm80 cm ,下面垫有耐高温塑料编织筐,规格为 45 cm 55 cm10 cm。 5.3.2 装料 装袋 1.5 kg。 5.4 灭菌、冷却 5.4.1 高压灭菌,在温度 121, 0.15 Mpa 的压力下灭菌 45 分钟50 分钟。 5.4.2 自然降温。 5.5 接种 待料
5、温降至 30以下时,按无菌操作用接种枪接种,每袋接种 50 mL100 mL,接种后翻袋混匀。 5.6 培养管理 5.6.1 培养室 应具有良好保温、保湿、通风、光照的条件。采用立体斜架培养。 5.6.2 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菌袋移入培养室避光培养 8 天10 天,培养室温度控制为 2224,相对湿度为 5060,保证每天通风 1 次2 次,每次 10 分钟15 分钟。 5.7 子实体培养 5.7.1 待料袋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菌丝浓白后,应进行光培养。 5.7.2 培养室温度控制为 2224、相对湿度 8595、光照强度 150 Lx200 Lx。 5.7.3 培养袋刺孔通气,每隔 9 cm10 cm 刺一个孔直径为 6 mm8 mm 的孔,刺孔时避免损害菌丝, 刺孔后保持菌袋是膨胀状态。 5.8 采收 5.8.1 采收时间 生长期 18 天20 天左右,当子实体长至 7 cm8 cm,草尖上有少量的孢子粉产生,即可采收。 5.8.2 采收方法 5.8.2.1 采收时采收人员佩戴塑料手套操作(必要时戴口罩),使用无锈蚀并消过毒的剪刀。 DB34/T 33342019 3 5.8.2.2 采收的有效部位为根茎离培养基 0.5 cm1 cm 以上部位。 5.8.2.3 采收后的子实体用聚丙烯(PP)食品包装袋密封包装,放入 45冷库内贮藏待烘干。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