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1192018 大别山山核桃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Carya dabieshanensis 文稿版次选择 2018 - 04 - 16 发布 2018 - 05 - 16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3119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金寨县富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国家林
2、业局山核桃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金寨县大别山山核桃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松玲、刘华、汪小进、王兆成、季琳琳、高乾奉、冯延龄、刘圣海、张远海、 朱先富、何金铃、王传贵、刘焕安、袁应菊、郭媛、骆绪美。 DB34/T 31192018 1 大别山山核桃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别山山核桃造林地选择、造林、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大别山山核桃果用林的栽培与管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678 食用林
3、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 DB34/T 2639 大别山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 3 造林地选择 3.1 土壤条件 土壤以土质肥沃、厚度 60 cm 以上、通气透水性好、pH 5.57.0 的砂壤土至轻粘土为宜。 3.2 地形条件 大别山海拔 300 m900 m、坡度 0.8 时 适度短截、回缩侧枝。 5.4 人工授粉 5.4.1 花粉采集 雄花开始散粉时,于上午 8时10时采集雄花花序,摊于避风向阳的纸上或布上曝晒 2 天3 天, 每天傍晚收集花粉,置于封口塑料袋中,存于冰箱备用。 5.4.2 授粉方法 当雌花柱头呈鲜红色并出现粘液时即可授粉,将花粉置于三层纱布袋中,挂在竹竿上,举起竹竿在 林中边走
4、边抖动竹竿;或将花粉置于两层纱布袋中,挂在地势高的上风口处。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 大别山山核桃常见的病害有干腐病、叶斑病、疮痂病、絮状根腐病等。其主要危害情况及防治方法 参见附录B。 6.2 虫害 对大别山山核桃危害较大、影响较广的有刺蛾类、天牛类、花蕾蛆、蚜虫等十多种害虫。其主要危 害情况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C。 DB34/T 31192018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不同整地方式和水保措施 表A.1 不同整地方式和水保措施 整地方式 林地坡度 整地方法 水保措施 水平带状 整地 20的林地, 或者脆弱生态 立地 鱼鳞坑状布局栽植穴, 鱼鳞坑尽量沿等高线 “品”字形排
5、列,鱼鳞坑为半月形坑穴,外 高内低,深 0.3 m0.5 m,埂高 0.2 m 0.3 m,坡面上坑与坑的排列呈三角形 只在造林穴 1 m 2 2 m 2 内进行土壤垦作, 伐除灌木用于遮阴 DB34/T 31192018 5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大别山山核桃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表B.1 大别山山核桃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病害名称 主要症状 化学防治措施 营林防治措施 (结合经营管理措施进行) 溃疡病 (干腐病) 主要危害山核桃 2 m 以下主干,发 生严重时,可危害 2 m 以上主干或 大枝。 初期枝干受害部位产生水渍状病 斑 ,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 一,并逐渐扩展,后失
6、水下陷,出 现病菌褐色或黑色子实体。 病部有时出现纵裂,皮层脱落。 受病树皮的韧皮部和内皮层腐烂坏 死,呈褐色或黑褐色,腐烂部位有 时深达木质部 2 cm3 cm。 危害严重的树干,由于病斑过大或 病斑密集联合,影响养分输送,导 致整株死亡。 该病特点为进程不快, 但病菌顽 固,药剂防治只能是辅助性的, 只有在加强管理、 提高树势基础 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可以通过冬季药剂防治加以控 制,可以使用 3050 倍 27 “908” 溶液均匀喷洒主干,而 用石硫合剂预防效果不佳。 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发育的 条件,增强寄主的抗病能力, 强调适地适树; 幼林尽量采用块状抚育,保 留杂灌,促进提前郁闭
7、; 间种时要注意与树木保持一 定距离 ; 增施有机肥,施肥时要注意 与树干保持一定距离; 在大面积营造纯林的山场, 可以在林分边缘种植保护林 带; 枯枝病 病菌主要危害核桃的枝条和主干, 造成枯枝和枯干,严重时则造成大 量枝条枯死,产量下降,甚至整株 死亡; 枝枯病多发生在 12 年生的枝条 上,病菌先侵害幼嫩的短枝或侧枝 的顶端,逐渐向下蔓延至主干; 受害枝上的叶片逐渐变黄、脱落, 病害枝条皮层初呈灰褐色,后变为 浅红褐色或深灰色,逐渐干燥开裂 并露出灰褐色的木质部,当病斑扩 展为绕枝干一周时,枝条枯死,甚 至全株枯死。 枯死的枝条上产生许多黑色、扁圆 形瘤状突起,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湿度
8、大时,瘤状突起处溢出黏质状 分生孢子团。 冬季对树干涂 8-10 波美度 石硫合剂,杀死越冬病原; 发芽前整株喷波美 5 度石 硫合剂,或 40福美砷可湿 性粉剂 100 倍液; 5月中旬开始每隔 15 d20 d 喷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或多菌灵、甲基托 布津等杀菌剂, 半个月后酌情 再喷 1 次; 生长季节发现主干有病斑, 可 用利刀刮除病斑,用石硫合 剂、五氯酚钠、细胞分裂素混 合液涂病斑进行防治。 彻底清园。 冬季要清除病株、枯死枝条、 落叶、病果并带出园外集中 烧毁,减少发病来源; 加强核桃园栽培管理,增强 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增强土肥水管理,施肥要用 腐熟的有机
9、肥,果树专用肥; 加强冬季防冻、春季防旱、 夏季防虫防病等工作,减少 核桃树的各种伤口,改善通 风透光条件。 夏季及时剪掉病虫枝、徒长 枝、密闭枝等,使树体健壮 生长。 DB34/T 31192018 6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大别山山核桃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 表C.1 大别山山核桃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 虫害 名称 危害情况 化学防治措施 物理机械等防治 营林防治措施 (结合经营管理措施进行) 花 蕾 蛆 主要危害山核桃的雌花和雄 花,使受害雄花序轴弯曲、 肿大、发黑,长度明显短于 正常健康的雄花,在正常散 粉前凋谢枯萎; 受害雌花序基部不育叶叶柄 膨大,雌花柱头枯萎脱落, 不能正常
10、授粉,从而影响山 核桃产量,甚至绝收。 树冠喷药: 在雄花序长到 1 cm2 cm 或成虫羽化出土高峰期 时,用 75灭蝇胺可湿性 粉剂 4 000 倍液进行喷 施,注意喷雾必须喷湿所 有花蕾,使药液渗透进去, 控制花中花蕾蛆的卵和幼 虫。 危害较重的地方在雌花初 现时必须用灭蝇胺进行第 2 次喷施; 单株或散生的树 木,可在成虫羽化 出土前用地膜覆盖 地表,范围略大于 树冠外围,既可闷 死成虫,又可阻止 杂草生长,亦可作 观察成虫发生期之 用,此法防治效果 好,经济又环保。 减少纯林面积; 少用化学农药; 适当保留林下植被,提高林 间生物多样性,保护天敌; 夏秋季除草、施肥与垦复松 土相结合
11、,可将地表下准备 越冬的老熟幼虫消灭。 眼 斑 钩 蛾 幼虫造成危害,严重时可吃 光整株山核桃树的叶片,被 害状呈火烧状。 可用 40毒死蜱乳油 1000 倍液; 1.8阿维菌素 2000 倍 液进行树冠喷雾防治,掌 握适宜防治时期。 可利用幼虫在 7: 008:00 挂丝下 垂时进行捕杀。 成虫期可用灯光诱 杀。 加强水肥管理,以增强树 势,提高树体抗性; 冬季时疏去过密枝、细弱 枝、交叉枝和病虫枝, 培养 通风透光树冠; 及时剪除受害枝条和枯枝, 扫除地下落叶落果, 刮除 树皮虫卵, 进行树干涂白, 以减少病虫源。 桃 蛀 螟 产在果和果柄上的卵孵化成 幼虫后蛀入果内,外表留有 蛀孔; 果
12、实受害后多从蛀孔流出黄 褐色透明胶汁,常与其排出 的黑褐色粪便混在一起,粘 附于果面,容易识别; 该幼虫在果内将果仁吃光, 使果内充满粪便,老熟后在 果内或果柄相接处结白茧化 蛹,成虫羽化后转移到其他 果树或农作物上继续危害。 6月9月,每月喷施 40 乐果乳剂 1000 倍液等农 药一次,杀死虫卵及幼虫。 用黑光灯、糖醋液 诱杀成虫。 刮树皮,清除残枝落叶,以 减少越冬幼虫树; 摘除虫果,集中销毁,以消 灭果内的幼虫。 DB34/T 31192018 7 表C.1(续) 虫害 名称 危害情况 化学防治措施 物理机械等防治 营林防治措施 (结合经营管理措施进行) 天 牛 幼虫蛀食树干和树枝,排
13、出 褐色粪便和粗木屑,使树体 衰弱,树干或树枝枯死。 在幼果期喷洒 40乐果 乳剂 1000 倍液农药防治 幼虫危害; 6月7月,从树干到根部 喷洒 50硫磷乳剂 400500 倍液,每 15 天 喷 1 次,共喷 23 次, 毒杀木蠹蛾的初孵幼虫; 可用棉球蘸氧化乐果等农 药塞入冲孔,再用泥土封 住虫孔口以毒杀幼虫,或 用 40乐果乳剂 25 倍 液用注射器注入虫道,用 湿土封虫孔杀死幼虫; 发现枝上得叶子变黄,立 即摘枝焚烧以烧死幼虫 对树冠处的成虫, 振落后捕杀; 也可用黑灯光诱 杀; 6 月下旬到 7 月 上旬人工搜查天牛 产卵处,捶杀卵块。 加强水肥管理,以增强树 势,提高树体抗性; 冬季时疏去过密枝、细弱 枝、交叉枝和病虫枝, 培养 通风透光树冠; 及时剪除受害枝条和枯枝, 扫除地下落叶落果, 刮除 树皮虫卵, 进行树干涂白, 以减少病虫源。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