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50 B 52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29712017 伊乐藻与轮叶黑藻栽种技术操作规程 Anachans canadensis and Hydrilla verticillata plant technology operating rules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09 - 15 发布 2017 - 10 - 15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2971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
2、学、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张林渔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 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当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宣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芜湖盛典休闲生态园有限公司、 芜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宣城市渔业渔政局。 本标准起草人:韦众、奚业文、张厚冰、赵军、张林兵、刘小达、徐志南、周洵、王万兵、胡骏、 庞红金、徐月清、龙中原、李典中、杨坤。 DB34/T 29712017 1 伊乐藻与轮叶黑藻栽种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栽种环境要求、栽种方法、水草养护及日常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池塘和稻田虾蟹生态养殖中水草的栽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3、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DB34/T 737 河蟹养殖水域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3 环境要求 3.1 水质 水质应符合 NY/T 5361 的要求。 3.2 底质 以粘壤土为好,底淤泥层厚度一般控制在 10 cm15 cm。底泥符合 NY/T 5361 的要求。 4 栽种方法 4.1 池塘伊乐藻栽种 4.1.1 带水栽种 12 月到翌年 1 月,栽植前排掉大部分池水,池底留水 10 cm15 cm。 池塘消毒后即可进行
4、移栽,移栽可采取茎插的方法,数量为 40 kg/667 m 2 50 kg/667 m 2 ,行距为 8.0 m10.0 m,株距为 1.0 m1.5 m,把草茎切成 10 cm15 cm长,10 株15 株一束插入泥中 3 cm 5 cm,待伊乐藻活棵返青后,逐步加水,最终加水至 1.0 m1.2 m。 栽种面积占池塘的 15。 4.1.2 干塘栽种 12 月到翌年 1 月, 将池水排干, 把伊乐藻直接撒入池中, 再用竹制或木制工具将其下端压入泥中, 以后逐步加水。 数量、行距、株距和栽种面积同 4.1.1。 DB34/T 29712017 2 4.2 池塘轮叶黑藻栽种 4.2.1 芽苞播种
5、 12 月到翌年 3 月,选择晴天播种,播种前池水加注新水 10 cm,每 667 m 2 播种 500 g1000 g, 播种时应按行、株距 50 cm,将芽苞 3 粒5 粒插入泥中,或者拌泥撒播。 当水温升至 15时,5 d10 d 开始发芽。 栽种面积占池塘的 40。 4.2.2 营养体繁育 一般在 4 月份控制池塘滩面水位在 10 cm 左右,将长至 15 cm 轮叶黑藻切成长 8 cm 左右的段 节,按 30 kg50 kg/667 m 2 均匀泼洒,行、株距各 1.0 m,使用工具将茎节部分浸入泥中,再将池塘 滩面水位加至 15 cm 深。约 20 d 后全池都覆盖着新生的轮叶黑藻
6、,可将水加至 30 cm,以后逐步加 深池水,不使水草露出水面。 移植初期应保持水质清新,不宜使用化肥。 栽种面积同 4.2.1。 4.3 稻田栽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 4.3.1 稻田栽种伊乐藻 水稻收割后田面灌水至 10 cm15 cm ,待稻田土壤软化后,10 月11 月栽种伊乐藻,栽种面积 占稻田的 4050,其他按 4.1 规定执行。 4.3.2 稻田栽种轮叶黑藻 3 月下旬4 月上旬栽种轮叶黑藻营养体,栽种面积占稻田的 2030,其他按 4.2.2 规定执 行。 5 水草养护 5.1 水位控制 5.1.1 水草栽种前期栽种区水位保持在 10 cm15 cm,随着水草的出芽生长,逐步加深
7、水位。 5.1.2 5 月份之前,水位保持在 0.50 m 以内。 5.1.3 6 月份水位保持在 0.6 m0.8 m。 5.1.4 7 月8 月水位保持在 1.2 m1.5 m。 5.1.5 9 月份以后视水温的高低逐步调低水位。 5.1.6 全年最高水位不超过 2.0 m。 5.2 套养品种选择 不套养草鱼、鳊鱼等草食性鱼类。可套养品种参见 DB34/T 737 的规定。 5.3 早期围拦虾蟹护草 在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株高不足 10 cm 时,根据池塘或稻田的结构,通过围网将虾蟹控制在暂养区, 避免虾蟹对水草嫩苗摄食与破坏。 DB34/T 29712017 3 5.4 足量投饵防止虾蟹破坏
8、水草 在水草生长前期和中期要保持河蟹或虾类饵料充足,以尽量减少河蟹和小龙虾对水草的破坏。 5.5 避免药物伤草 在水草种植区严禁使用含除草剂成分的药物;对刚成活不久的水草要避开使用生石灰。 6 日常管理 6.1 施肥 水体营养化程度不高,水体偏瘦的池塘、稻田,在水草种植时,应施肥,促进水草的生长。肥料应 施发酵有机肥,用量为 25 kg/667 m 2 50 kg/667m 2 。 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 6.2 水草控制 6 月中旬以后,要对伊乐藻进行去头和疏草。 方法是:离水面 30 cm 处割除草上部 (去头),同时对长势过旺的伊乐藻进行疏草,清除过多草。 发现伊乐藻根部腐烂要及时清除。 6.3 水草覆盖率 6.3.1 水草覆盖率 5 月份之前控制在 3040。 6.3.2 5 月6 月控制在 4050。 6.3.3 7 月8 月控制在 5060。 6.3.4 全年水草覆盖率不超过 60。 6.4 清除浮草 在高温期,要及时捞除浮于水面的断草。 6.5 移栽补种 养殖水域中水草覆盖率不足的,可进行补种,按第 4 章规定的方法执行。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