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 T 2872-2017 机械密封用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密封件.pdf

    • 资源ID:1481715       资源大小:382.3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4 T 2872-2017 机械密封用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密封件.pdf

    1、ICS 21.140 J 22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28722017 机械密封用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密封件 Specifications for reaction-sintered silicon carbide mechanical seals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06 - 30 发布 2017 - 07 - 30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2872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池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青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2、:安徽德润工业设备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青阳县市场监督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文明、张明、何新农、尹若磊。 DB34/T 28722017 1 机械密封用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密封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密封用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密封件(以下简称密封件)的型号、产品等级、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泵、反应釜、搅拌器、压力筛等的密封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

    3、运图示标志 GB/T 1031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 轮廓法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 1958 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 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 GB/T 3045 普通磨料 碳化硅化学分析方法 GB/T 5598 氧化铍瓷导热系数测定方法 GB/T 6569 精细陶瓷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GB/T 8489 精细陶瓷压缩强度试验方法 GB/T 10700 精细陶瓷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弯曲法 GB/T 11337 平面度误差检测 GB/T 16534 精细陶瓷室温硬度试验方法 GB/T 16535 精细陶瓷线热膨胀系数试

    4、验方法 顶杆法 GB/T 25995 精细陶瓷密度和显气孔率试验方法 3 型号 密封件产品的型号规定如下。 MF- - 材质(反应烧结碳化硅材质标注 RSSC) 公称高度,mm 公称内孔直径,mm 公称外圆直径,mm 密封(汉字拼音首字母) 示例: MF-1541408-RSSC DB34/T 28722017 2 4 产品等级 密封件产品分为合格品、优等品两个等级。 5 要求 5.1 组成成分 密封件产品中碳化硅含量不低于 88。 5.2 外观质量 密封件产品外观不应有裂纹等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密封面不允许有划痕、夹杂。 5.3 几何形状与表面质量 密封件产品的几何形状与表面质量应符合表1

    5、的规定。 表1 项 目 合格品 优等品 密封面的平面度 (m) 0. 9 0.6 密封面的表面粗糙度 (m) 0.2 非密封面的的平面度 达到 GB/T 1184 的 7 级 非密封面的表面粗糙度 (m) 3.2 密封面分布孔隙的大小及数量 mm 0.3 0.2 个/cm 2 1 3 每 5 cm 2 密封面孔隙的大小及数量 mm 0.3 0.2 个/cm 2 5 n 注1: 为关键项,其余为主要项; 注2: n=7+(密封面面积(cm 2 )/5 (n 用舍去法,取整数)。 5.4 尺寸偏差、形状公差 5.4.1 密封件外圆或内孔的尺寸偏差应符合图样要求,其尺寸公差带为 h7 或H7。 5.

    6、4.2 密封件密封端面的平行度为 GB/T 1184 中规定的 7 级公差。 5.4.3 密封件密封端面的垂直度为 GB/T 1184 中规定的 7 级公差。 5.5 物理性能 密封件产品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项 目 合格品 优等品 体积密度,g/cm 3 3.03 3.05 显气孔率, 0.3 抗弯强度,MPa 350 380 洛氏硬度,HRA 90 92 DB34/T 28722017 3 表 2(续) 项 目 合格品 优等品 抗压强度,MPa 2000 2200 弹性模量,GPa 350 380 线热膨胀系数(0400),10 -6 / 4.0 导热系数,W/(mK) 5

    7、0100 注: 为关键项,其余为主要项。 6 试验方法 6.1 组成成分检测 碳化硅含量检测按 GB/T 3045 的规定进行。 6.2 几何形状检测 6.2.1 平面度检测 按 GB/T 11337 的规定进行。 6.2.2 表面粗糙度检测 按 GB/T 1031 的规定进行。 6.3 表面质量检测 采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测。 6.4 尺寸偏差、形状公差检测 6.4.1 尺寸偏差检测 按 GB/T 1031 的规定进行。 6.4.2 形状公差检测 按 GB/T 1958 的规定进行。 6.5 物理性能检测 6.5.1 体积密度、显气孔率检测 按 GB/T 25995 的规定进行。 6.5.2

    8、抗弯强度检测 按 GB/T 6569 的规定进行。 6.5.3 洛氏硬度检测 按 GB/T 16534 的规定进行。 6.5.4 抗压强度检测 DB34/T 28722017 4 按 GB/T 8489 的规定进行。 6.5.5 弹性模量检测 按 GB/T 10700 的规定进行。 6.5.6 线热膨胀系数检测 按 GB/T 16535 的规定进行。 6.5.7 导热系数检测 按 GB/T 5598 的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密封件产品的质量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出厂检验 7.2.1 密封件产品须经生产企业的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9、 7.2.2 出厂检验项目为本标准 5.1、5.2、5.4 及5.3、5.5 的关键项。 7.3 型式检验 7.3.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的试制定型或老产品转厂生产; b) 正式生产后,如工艺有较大变动,原材料变更,可能影响产品的性能; c) 正式生产时,每半年应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之前的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 e)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 7.3.2 型式试验项目为本标准第 5 章的全部要求。 7.4 交货批的抽样数量 由双方协议规定,如用户不提出要求时,则按生产企业的规定进行。 7.5 判定规则 7.5.1 抽取的样品按表

    10、3 的检验判定规则进行。 表3 单位:个 项 目 抽样数量 判定规则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碳化硅含量 5 1 2 平面度 4 0 1 表面粗糙度 4 0 1 DB34/T 28722017 5 表 3(续) 项 目 抽样数量 判定规则 合格判定数 不合格判定数 表面孔隙大小及数量 6 0 1 尺寸偏差 4 0 1 形状公差 4 0 1 体积密度 4 0 1 显气孔率 4 0 1 抗弯强度 6 1 2 洛氏硬度 6 1 2 抗压强度 6 1 2 弹性模量 4 1 2 线热膨胀系数 4 1 2 导热系数 4 1 2 7.5.2 如果第一次抽样检验不符合要求,应在该批制品中再抽取双倍数量的测试样本,进行该不合格 项目的复检。复检结果的平均值若符合要求,其中测试单值均在产品标准规定的偏差或供需双方协商的 偏差之内,判为合格批;否则判为不合格批。 7.5.3 生产企业和用户对验收有争议时,应由双方认可的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仲裁试验。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密封件应清晰标注产品名称、制造日期、商标及执行标准号。 8.2 包装应有防震、防潮措施。 8.3 包装箱应清晰标注型号、数量、重量、制造厂商、出厂日期及易碎、防潮字样,并符合 GB/T 191 的规定。 8.4 贮存和运输中,应避免碰撞、受潮,宜采用注塑包装。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4 T 2872-2017 机械密封用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密封件.pdf)为本站会员(jobexamine33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