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 T 2821-2017 豆芽中植物生长促进剂残留量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

    • 资源ID:1481658       资源大小:865.6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4 T 2821-2017 豆芽中植物生长促进剂残留量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

    1、ICS 67.080.20 B 3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28212017 豆芽中植物生长促进剂残留量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plant growth accelerator residues in bean sprouts LC-MS/MS method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03 - 30 发布 2017 - 04 - 30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2821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动植物检

    2、验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伟、胡艳云、韩芳、吕亚宁、刘宇欣、丁磊、周典兵、盛璇、郑平。 DB34/T 28212017 1 豆芽中植物生长促进剂残留量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豆芽中植物生长促进剂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丁酸、6-苄基嘌呤、4-氯苯氧乙酸 钠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豆芽中植物生长促进剂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丁酸、6-苄基嘌呤、4-氯苯氧乙酸 钠残留量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3、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方法原理 样品中植物生长促进剂经乙腈均质提取,经 QuEChERS 净化、氮吹浓缩后定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4 试剂和材料 4.1 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 GB/T 6682 规定的一级水。 4.2 乙腈:色谱纯。 4.3 氯化钠:分析纯。 4.4 无水硫酸镁:经 650灼烧 4 h,储于干燥器中,冷却后备用。 4.5 柠檬酸钠:分析纯。 4.6 柠檬酸二钠倍半水合物:分析纯。 4.7 C18 填料:粒度 4050 m。 4

    4、.8 标准品: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丁酸、6-苄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纯度大于 98。 4.9 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适量标准品(精确至 0.01 mg),用乙腈溶解,配制成浓度为 1.0 mg/mL 标准贮备溶液,-18下避光保存。 4.10 标准中间溶液:吸取 1.00 mL 标准溶液(4.8),移入 100 mL 棕色容量瓶,用乙腈定容,该溶 液浓度为 10 g/mL。04冰箱保存。 4.11 标准工作溶液:根据需要,吸取适量标准中间溶液(4.9),配制成适用浓度的标准工作液,使 用前配置。 4.12 滤膜:0.22 m,有机系。 5 仪器和设备 DB34/T 28212017

    5、 2 5.1 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仪:配电喷雾离子源(ESI)。 5.2 分析天平:感量为 0.01 g。 5.3 旋涡混合器。 5.4 均质器:10000 r/min。 5.5 离心机:转速不低于 8000 r/min。 5.6 涡旋混合器。 5.7 氮吹浓缩仪。 5.8 超纯水系统。 6 试样制备与保存 制样操作过程中应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变化。 从所取去全部样品中取出有代表性样品可食部分约 500 g,用组织捣碎机充分捣碎均匀,均分成两 份,分别装入洁净容器中,密封,并标明标记,于 -18以下冷冻存放。 7 分析步骤 7.1 提取 称取粉碎均匀的样品 10 g(精确到 0.

    6、01 g)于具塞离心管中,加入 10 mL 乙腈,以 10000 r/min 高速均质 1 min。加入 1.0 g 氯化钠、4.0 g 无 水硫酸镁、0.5 g 柠檬酸二钠倍半水合物,1.0 g 柠 檬酸钠,涡旋混匀 1 min,8000 r/min 离心 5 min,取 2 mL 上清液待净化。 7.2 净化 将 2 mL 上清加至具有 150 mg 无水硫酸镁和 25 mg C18 的试管中,涡旋均匀 1 min,4000 r/mi n 离心 5 min,将上清液转移至另一干净玻璃试管中,在 40水浴中氮气吹干,1.0 mL 乙腈+水(1+9) 定容,过 0.22 m 滤膜,上清液供液相

    7、色谱串联质谱测定。 7.3 测定 7.3.1 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液相色谱参考条件如下: a) 液相色谱柱: C18 柱,2.1 50 mm(内径),1.8 m,或相当者。 b) 柱温:40。 c) 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时间表见表 1)。 d) 进样量:5.0 L。 表1 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条件 时间 (min) 流速 (mL/min) 乙腈 () 水 () 0.0 0.3 5 95 0.5 0.3 5 95 1.0 0.3 30 70 DB34/T 28212017 3 表1(续) 时间 (min) 流速 (mL/min) 乙腈 () 水 () 2.0 0.3 30 70 4.0

    8、 0.3 80 20 5.0 0.3 80 20 5.5 0.3 5 95 10.0 0.3 5 95 7.3.2 质谱参考条件 质谱参考条件如下: a) 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ESI); b) 扫描方式:正离子扫描; c) 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d) 使用前应调节各气体流量以使质谱灵敏度达到检测要求;详细条件参见附录 A; e) 毛细管电压、雾化气压力、气帘气压力、辅助气流速、碎裂电压(FP)、碰撞气能量(CE)等 参数应优化至最优灵敏度,参考条件和定性离子对、定量离子见附录 A。 7.3.3 定量测定 取空白样品按照 7.1-7.2 处理,配制适用浓度的基质匹配标准工作液,按浓

    9、度由低到高进样检测, 以定量子离子峰面积-浓度作图,得到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赤霉素、-萘乙酸、吲 哚丁酸、6-苄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参考保留时间分别为 2. 249 min、3.572 min、3.455 min、2.306 min、3.258 min。其色谱行为见附录B。 待测样液中植物生长促进剂的响应值应在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内, 超过线性范围则应稀释至相应范围 内再进样分析。 7.3.4 定性确证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 试样中待测物质的保留时间与标准工作溶液中对应的标准物质保留时间偏差在 2.5之内;在试样谱图中所选择的待测物离子对均出现,且相对丰度与标准工作溶液中定性离子

    10、的 相对丰度允许偏差不超过表2 规定的范围时,则可确定为样品中存在相应的目标化合物。 表2 定性确证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相对丰度 50 20至50 10至20 10 允许的相对偏差 20 25 30 50 8 空白实验 除不加试样外,均按上述步骤进行。 9 结果计算 见公式(1)。 DB34/T 28212017 4 mA VCA X S . (1) 式中: X 植物生长促进剂残留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A 样液中植物生长促进剂峰面积; C 标准工作溶液中植物生长促进剂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 g/mL); V 样液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AS 标准工作溶

    11、液中植物生长促进剂峰面积;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注: 计算结果需将空白值扣除。 10 测定低限和回收率 10.1 测定低限 本标准中植物生长促进剂测定低限为 0.010 mg/kg。 10.2 回收率 豆芽中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丁酸、6-苄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不同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 数据参见附录C。 DB34/T 28212017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器参数参考条件 监测离子对及电压参数: a) 电喷雾电压:4000 V; b) 雾化气压力:40 psi; c) 离子源温度:300; d) 干燥气温度:350; e) 干燥气流速:1

    12、0 L/min; f) 毛细管电压:3.0 kV; g) 驻留时间:100 ms; h) 定量离子对、定性离子对的碎裂电压(FP)、碰撞气能量(CE)见表 A.1。 表A.1 植物生长促进剂的定量离子对、定性离子对 FP、CE 物质名称 ESI模式 定性离子对 定量离子对 FP (V) CE (V) 赤霉素 M-H - 345.0/239.1 345.0/221.0 345.0/239.1 68 18/6 -萘乙酸 M-H - 185.0/141.0 185.0/141.0 59 1 吲哚丁酸 M-H + 204.0/186.0 204.0/130.0 204.0/186.0 95 26/10

    13、 6-苄基嘌呤 M-H + 226.0/91.1 226.0/65.1 226.0/91.1 118 60/22 4-氯苯氧乙酸钠 M-H - 185.0/127.0 185.0/91.0 185.0/127.0 108 37/13 DB34/T 28212017 6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植物生长促进剂标准品多反应监测色谱图 图B.1 赤霉素标准品多反应监测色谱图 DB34/T 28212017 7 图B.2 -萘乙酸标准品多反应监测色谱图 DB34/T 28212017 8 图B.3 吲哚丁酸标准品多反应监测色谱图 DB34/T 28212017 9 图B.4 6-苄基嘌呤标

    14、准品多反应监测色谱图 DB34/T 28212017 10 图B.5 4-氯苯氧乙酸钠标准品多反应监测色谱图 DB34/T 28212017 11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回收率数据 表C.1 回收率数据 样品名称 添加浓度 ( g/kg) 回收率范围 () 赤霉素 10 61.082.0 20 68.583.0 100 83.694.5 200 81.793.2 -萘乙酸 10 60.077.0 20 64.082.5 100 84.296.0 200 84.197.4 吲哚丁酸 10 65.078.0 20 66.585.0 100 81.999.4 200 80.499.8 6-苄基嘌呤 10 65.079.0 20 70.084.5 100 82.895.3 200 80.590.8 4-氯苯氧乙酸钠 10 61.080.0 20 65.584.0 100 82.891.8 200 82.690.4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4 T 2821-2017 豆芽中植物生长促进剂残留量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