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 T 2859-2017 奶牛核心群组建和选育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481655       资源大小:497.66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4 T 2859-2017 奶牛核心群组建和选育技术规范.pdf

    1、ICS 65.020.30 B 4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28592017 奶牛核心群组建和选育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stablishment and selection of dairy cattle nucleus herds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03 - 30 发布 2017 - 04 - 30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2859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奶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

    2、起草单位:安徽省奶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农业大学、阜阳市畜牧站、合肥市畜牧水产技 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旭光、郑久坤、方国跃、刘亚、郭强、程定文。 DB34/T 28592017 1 奶牛核心群组建和选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核心群组建和选育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核心群组建和选育技术的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568 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技术规程 NY/T 1450 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

    3、测定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奶牛个体生产性能测定 Dairy Herd Im provement(DHI 测定) 奶牛个体生产性能测定。 DHI 全称为,意为牛群遗传改良,在我国特指称“奶牛个体生产性能测定”。 3.2 体型线性评定 Appraisal of Linear Type Traits 将奶牛体型性状所表现的生物学两个极端范围看作成一个线段而对体型进行评定。 3.3 305 天校正标准乳成年当量 305 fat corrected milk 305 天产奶量是指将泌乳天数不足或超过 305 天的产奶量乘以相应的校正系数, 校正为 305 天产

    4、奶量;4校正标准乳是将实际产奶量按其乳脂率校正为含 4乳脂率的标准乳产量;成年当量是将不 同胎次的泌乳期产奶量乘以校正系数,得到校正为第 5 胎(成年)的产奶量。 经过三次校正得到 305 天校正标准乳成年当量(计算方法见附录A)。 3.4 中国奶牛性能指数 China Perf ormance Index (CPI) DB34/T 28592017 2 有二种计算方法,CPI 1 为包含产奶性能和体型线性评定成 绩的 CPI 计算公式;CPI 2 为只包含 产奶性能的 CPI 计算公式(计算方法见附录)。 3.5 中国奶牛基因组选择性能指数 Genomic Chin a Performanc

    5、e Index (GCPI) 中国奶牛基因组选择性能指数 GCPI 按照附录C 方法计算出的基因组选择性能指数。 4 核心群组建条件 4.1 奶牛场基本条件 4.1.1 全面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饲养条件稳定,各项记录齐全,管理规范。 4.1.2 应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定期进行规定监测疫病的检测,定期进行规定疫病的免疫接 种。 4.2 规模条件 母牛存栏数在 500 头以上(含 500 头) ,其中: 在产成母牛数量:330 头以上(含 330 头) ; 后备母牛数量:170 头以上(含 170 头) 。 4.3 牛群条件 4.3.1 系谱 牛群所有个体应具有完整系谱,其中三代以

    6、内系谱清晰。父亲等雄性祖先要有后裔测定结果。 (中国荷斯坦奶牛系谱标准格式见附录D) 4.3.2 性能测定 全面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DHI) 。 存栏牛群中符合测定条件的牛只应全部参加规范的 DHI 测定。 测定方法按照 NY/T 1450 的规定进行。 4.3.3 线性评定 存栏牛群中符合测定条件的牛只应全部进行线性评定。鉴定方法按照 GB/T 35568 的(九分制)规 定进行。 5 基础核心群组建方法 5.1 基础核心群组建的选种方法 5.1.1 采用独立淘汰法选集基础核心群,选择指标包括 305 天标准乳成年当量和体型线性评定成绩。 5.1.2 采用中国奶牛性能指数(CPI 1)选

    7、择法选集基础核心群;或采用中国奶牛性能指数(CPI 2) 选择法选集基础核心群。 5.2 核心群比例 DB34/T 28592017 3 核心群占全群的比例为 1030,其中牛群规模为 5005000 头的为 30,牛群规模为 500010000 头的为 20,牛群规模为 10000 头以上的为 10。 5.3 基础核心群选择一样法 5.3.1 独立淘汰法选择 选择标准:个体 305 天标准乳成年当量 7000 公斤或以上;外貌评分 VG 或以上。 5.3.2 核心群规模根据牛群总体规模确定 根据全群在产母牛的 CPI 1 高低排序,前 1030的个体组建基础群;或根据全群在产母牛的 CPI

    8、2 高低排序,前 1030的个体组建基础群。 6 核心群选育 6.1 选育 6.1.1 选育方法 6.1.1.1 采用开放式核心群选育法对核心群进行连续选择。对核心群和生产群母牛进行主要指标的测 定,根据测定结果,采取开放式核心选育法进行选择,核心群与普通生产群双向流动。 6.1.1.2 普通生产群个体达到核心群选择标准选入核心群。 普通生产群向核心群转移的比例 050。 6.1.1.3 核心群个体低于选择核心群标准,淘汰进入普通生产群。核心群母牛向基础群向转移的比例 不加限制。 6.1.2 青年母牛的选择 综合分析青年母牛双亲的各项育种值,对备选青年母牛进行初选,初选合格个体完成一个泌乳期测

    9、 定后根据 CPI 成绩决定是否进入核心群。 6.1.3 成母牛的选择 按照核心群组建标准选择。 6.2 选配 6.2.1 选配的准备 6.2.1.1 分析待配母牛的品质 详细分析待配母牛产奶性能、线性评定成绩、主要优点和需要克服的某个(些)缺陷等。 6.2.1.2 分析待配母牛的系谱 详细分析待配母牛三代以内系谱,包括主要祖先的生产性能、育种值、体形线性评定成绩、有无遗 传缺陷等。 6.2.1.3 分析以前的选配结果 详细分析经产母牛之前选配结果,包括所生子女的性能、生长发育、线性评定成绩等亲合力情况, 作为选配的依据之一。 DB34/T 28592017 4 6.2.2 选配的原则 6.2

    10、.2.1 公牛综合品质或性能指数应优于待配母牛,且能够克服待配母牛的主要缺陷; 6.2.2.2 公牛与待配母牛应无亲缘关系,或亲缘关系系数1.56。 6.2.3 与配公牛或提冻精公牛的选择 6.2.3.1 应是“国家畜牧良种补贴项目” 入选的种公牛站和种公牛(特级和 1 级); 6.2.3.2 至少三代详细系谱; 6.2.3.3 经过后裔测定,有详细的测定结果(CPI 或 GCPI)。 6.2.4 选配方案的编制 以选配表形式,编制详细的选配方案。(选配表见附录E) DB34/T 28592017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305 天标准乳成年当量的计算方法 305 天校正产奶量

    11、:将泌乳天数不足或超过 305 天的产奶量乘以相应的校正系数,校正为 305 天 产奶量。 表A.1 305 天产奶量校正系数表 泌乳天数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00 305 310 320 330 340 350 360 1 胎 1.182 1.148 1.116 1.086 1.055 1.031 1.011 1 0.987 0.955 0.935 0.9 24 0.911 0.895 2-5 胎 1.165 1.133 1.103 1.077 1.052 1.031 1.011 1 0.988 0.97 0.952 0. 936 0.925 0.911 表中天

    12、数以 5 舍 6 入方法,eg.某头牛产奶 295 天,则用 290 天的校正系数,产奶 296 天则用 300 天的校正系数 4标准乳( 4乳脂校正标准乳): 指校正为含 4乳脂率的标准乳, 即 FCM (fat corrected milk) 。 换算公式(A.1)为 : FyFCM i 454.0 . (A.1) 式中: i y 为产奶量; F 为平均乳脂率。 表A.2 不同胎次的校正系数表(中国奶牛协会,1992) 胎次 1 2 3 4 5 6 7 系数 1.3514 1.1765 1.0870 1.0417 1.0000 1.0132 1.0550 DB34/T 28592017 6

    13、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中国奶牛性能指数(CPI)计算方法 采用中国奶业协会构建的 CPI 公式计算。因公式中群体参数是动态变化参数,公式会不断更新, 全国畜牧总站 2012 年良繁补贴的计算公式如下: 16.0 3 10 5 5 5 10 5 5 08.0 Pr 25 16.0 15 495 30201 CPI SCSFLMSTypeopctFatpctMilk . (B.1) 16.0 3 10 08.0 Pr 25 16.0 15 495 30202 CPI SCSopctFatpctMilk . (B.2) 式中: Milk 产奶量育种值; Fatpct 乳脂率育种值;

    14、Propct 乳蛋白率育种值; SCS 体细胞评分育种值; Type 体型总分育种值; MS 乳房评分育种值; FL 肢蹄评分育种值。 DB34/T 28592017 7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中国奶牛基因组选择性能指数 GCPI 计算方法 采用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奶业协会遗传评估中心构建的中国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体, 根据青 年公牛基因组检测的 SNP 基因型信息,用 GBLUP 方法估计公牛的各性状基因组直接育种值,并与其系 谱育种植进行加权合并后,计算出 GCPI,所用公式: . (C.1) 式中: GEVBMilk 产奶量估计育种值; GEVBFatpct 乳脂率估计育

    15、种值; GEVBPropc 乳蛋白率估计育种值; GEVBSCS 体细胞评分估计育种值; GEVBType 体型总分估计育种值; GEVBMS 乳房评分估计育种值; GEVBF&L 肢蹄评分估计育种值。 16.0 3 10 5 5 5 10 5 5 08.0 25 16.0 15 495 30 20 Pr SCSFLMS TypeopctFatpctmil GEBVGEBVGEBV GEBVGEBVGEBVkGEBV GCPI DB34/T 28592017 8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中国荷斯坦系谱 表D.1 中国荷斯坦系谱格式 个体编号: 牛场名称)所有人 牛场编号 头部正面照

    16、片 性别 出生日期 出生体重,kg 来源 a* 左侧照片 右侧照片 品种纯度 b* 毛色 c* 是否胚胎移植 父亲编号 出生日期 国家 发布日期 父父编号 父父父号 父父母号 指数名称 综合育种值 父母编号 父母父号 父母母号 母亲编号 出生日期 头胎 305天 产奶量,kg 最高 305天 产奶量,kg 母父编号 母父父号 母父母号 母母编号 母母父号 母母母号 a) 来源: 1 - 自繁, 2 - 购买, 3 - 其它; b) 品种纯度: 1 - 100, 2 - 93.75, 3 - 87.5; c) 毛色: 1 - 黑白花,2 - 全黑, 3 - 红白花; 负责人 DB34/T 28592017 9 E E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选配表 表E.1 选配表 母牛号: 胎次: 与配公牛号: 选配日期: 年 月 日 主 要 品 质 说 明 与 比 较 性 状 母牛 公牛 选配所用性能指标 分 项 性 状 产奶量 乳脂率 乳蛋白率 体细胞评分 体型总分 乳房评分 肢蹄评分 主要优点说明 主要缺点或缺陷说明 其它 选配目的 选配原则 亲缘关系 选配方法 预期效果 备注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4 T 2859-2017 奶牛核心群组建和选育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cleanass3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