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 T 2864-2017 水稻机穴播生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81576       资源大小:417.6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4 T 2864-2017 水稻机穴播生产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28642017 水稻机穴播生产技术规程 Mechanized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Hill-direct-seeding Rice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03 - 30 发布 2017 - 04 - 30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2864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一种水稻种子催芽方法 ,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芜湖市瑞民农业科技有限公

    2、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芜湖市瑞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南陵县农机局、 南陵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南陵县种子管理站、华南农业大学工学院、合肥市友鑫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太平、习敏、陈刚、谢国平、许有尊、朱咏萍、王玲、束孝海、许银龙、陈 尚龙、王文余、张华胜、孙雪原、潘有珍、蒋立平、杨淮南、黄谊。 DB34/T 28642017 1 水稻机穴播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机穴播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指标,包括产量结构、品种选择、大田耕整、催芽播种、 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收获及干燥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

    3、于安徽省水稻直播生产地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117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DB34/T 1009 中稻直播生产技术 3 产地环境 应符合 NY/T 5010 的要求。 4 生产技术 4.1 双季早稻 4.1.1 产量目标 产量目标为 450 kg/667m 2 500 kg

    4、/667m 2 。 4.1.2 整田 4.1.2.1 翻耕灭茬 紫云英田在盛花期前后(4月5日4月10日)翻耕,冬闲田视田间杂草情况提前翻耕。翻耕后及时 耙田(或旋耕),破碎大土块,并把杂草耙入土中。 4.1.2.2 平田开沟 田中放“薄皮水”,撒施基肥后耙田(或旋耕)整地,做到四周略低,中间略高。水稻播种前,大 田放水,用拖拉机悬挂开沟器开“丰”字型深沟,沟深见犁底层,沟壁坡度45 度。 4.1.3 选种与播种 DB34/T 28642017 2 4.1.3.1 种子质量 应符合 GB 4404.1 二级以上标准。 4.1.3.2 播期 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2为宜,一般在4月10日15日

    5、,冷尾暖头抢晴天播种。 4.1.3.3 行株距 机穴播行距 20 cm,株距 1 2 cm14 cm。 4.1.3.4 播量 播种量 4.5 kg/667m 2 左右,每穴播 4 粒5 粒。 4.1.3.5 催芽播种 浸种前晾晒 1 d,然后用杀菌剂对水浸种 48 h 后起水沥干,保温催芽至露白即可摊晾备播。播种 时,需先调节好播种机的穴播种量与穴距,将待播种芽放入贮种箱中,起垄播种,不得漏播或露播。 4.1.4 施肥 4.1.4.1 肥料用量 中等肥力田块施纯氮 13 kg/667m 2 15 kg/667m 2 ,五氧化二磷 5 kg/667m 2 6 kg/667m 2 ,氧化钾 8 k

    6、g/667m 2 9 kg/667m 2 。 4.1.4.2 肥料运筹 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分别是:氮 653010;磷 75025;钾 70030。 基肥于第 2 次浅水整田时施用,撒施尿素 20 kg/667m 2 ,12过磷酸钙 35 kg/667m 2 、氯化钾 9.5 kg/667m 2 。 分蘖肥于 2.53.5 叶期 施用,追施尿素 10 kg/667m 2 。 穗肥于孕穗中期, 根据禾苗叶色酌情追施尿素 5 kg/667m 2 、 12过磷酸钙 11 kg, 氯化钾 4 kg, 以提高成穗率和穗粒数。 4.1.5 水浆管理 播种后至 1 叶期,遇低温阴雨灌水护芽(绿肥 施

    7、用量大的田块除遇低温临时灌深水外,一般情况 不得灌水)。 在播种后至 3 叶期,田土不开裂不上水润田。3 叶期以后浅水促蘖,茎蘖苗达 25 万/667m 2 时, 放水晒田。水稻生育期除孕穗期外,以干湿交替为主直至成熟。 4.2 一季籼稻 4.2.1 产量目标 产量目标为 600 kg/667m 2 650 kg/667m 2 。 4.2.2 整田 4.2.2.1 翻耕灭茬 DB34/T 28642017 3 前茬收获后 2 d10 d,上寸水撒施基肥,翻耕(或旋耕)灭茬。 4.2.2.2 平田开沟 灭茬后 2 d5 d 平整大田,四周略低,中间略高,以利排水。水稻播种前,大田放水,用开沟器

    8、开“丰”字型深沟,沟深见犁底层,沟宽 33 cm 以上,沟壁坡度大于 45 度,做到田面排灌方便。 4.2.3 选种与播种 4.2.3.1 种子质量 达到 GB 4404.1 二级以上标准。 4.2.3.2 播期 根据前茬收获情况,尽量早播。适宜的播期在 5月10日30日之间。 4.2.3.3 行株距 机穴播行距 25 cm,株距 20 cm。 4.2.3.4 播量 常规稻播种量 2.0 kg/667m 2 ,每穴播 3 粒5 粒;杂交稻播种量 1.5 kg/667m 2 左右,每穴播 2 粒3 粒。 4.2.3.5 催芽播种 按照 DB34/T 1009 标准执行。 4.2.4 施肥 4.2

    9、.4.1 肥料用量 施纯氮 14 kg/667m 2 16 kg/667m 2 ,五氧化二磷 6 kg/667m 2 7 kg/667m 2 ,氧化钾 9 kg/667m 2 10 kg/667m 2 。 4.2.4.2 肥料运筹 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分别是:氮 702010;磷 75025;钾 80020。 基肥在耕整前 1 d3 d 撒施尿素 24 kg/667m 2 、过磷酸钙 40 kg/667m 2 、氯化钾 12.5 kg/667m 2 。 分蘖肥于秧苗 3 叶期,追尿素 7 kg/667m 2 促分蘖。 穗肥在孕穗中期,根据禾苗叶色,追施尿素 5 kg/667m 2 ,或 4

    10、5三元复合肥 15 kg/667m 2 左 右。 4.2.5 水浆管理 播种后至 1 叶期,田土不开裂不上水润田;1.5 叶期前后灌平垄水一次,自然落干;3 叶期以后 上浅水促蘖,常规稻茎蘖苗达 25 万/667m 2 ,杂交稻茎蘖苗达 18 万/667m 2 时放水晒田。之后干湿循环 交替直至水稻成熟。 4.3 单季粳稻 DB34/T 28642017 4 4.3.1 产量目标 产量目标 600 kg/667m 2 650 kg/667m 2 。 4.3.2 整田 4.3.2.1 翻耕灭茬 前茬收获后 2 d10 d 内,上寸水 撒施基肥,进行灭茬。一般以翻耕 灭茬最佳,也可利用拖拉机 进行

    11、旋耕灭茬。 4.3.2.2 平田开沟 灭茬后 3 d5 d 平整大田,要求四周略低,中间略高,以利排水。水稻播种前,开“丰”字型深 沟。 4.3.3 选种与播种 4.3.3.1 种子质量 应符合 GB 4404.1 二级以上标准。 4.3.3.2 播期 根据前茬收获情况,尽量早播。适宜的播期在 5月20日6月20日之间。 4.3.3.3 行株距配置 机穴播行距为 20 cm25 cm,株距为 16 cm20 cm。 4.3.3.4 播种量 播种量 3.0 kg/667m 2 左右,每穴播 5 粒8 粒。 4.3.3.5 催芽播种 按照 DB34/T 1009 的标准执行。 4.3.4 施肥 4

    12、.3.4.1 肥料用量 施纯氮 15 kg/667m 2 17 kg/667m 2 ,五氧化二磷 7 kg/667m 2 8 kg/667m 2 ,氧化钾 9 kg/667m 2 10 kg/667m 2 。 4.3.4.2 肥料运筹 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分别是:氮 602020;磷 70030;钾 70030。 基肥在大田耕整前 1 d3 d 撒施尿素 21 kg/667m 2 、过磷酸钙 45 kg/667m 2 、氯化钾 11 kg/667m 2 。 分蘖肥在秧苗 3 叶期,追尿素 7 kg/667m 2 促分蘖。 穗肥在孕穗中期,根据叶色追施尿素 7 kg/667m 2 ,加过磷酸钙

    13、 19 kg/667m 2 ,氯化钾 4.5 kg/667m 2 ,或 45三元复合肥 10 kg/667m 2 。 DB34/T 28642017 5 4.3.5 水浆管理 播种后至 1 叶期,田土不开裂不上水润田;1.5 叶期前后关平垄水一次,并让其自然落干;3 叶 期以后上浅水促蘖;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 75 80时放水晒田,之后干湿循环交替,直至水稻成 熟。 5 病虫草害防治 5.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化学农药施用按 GB 4285、NY/T 5117 的规定执行。 5.2 病害防治 水稻生育期间重点做好恶苗病、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防治工作。 防治方法

    14、按照 DB34/T 1009 的规定执行,药剂防治见附录A。 5.3 虫害防治 水稻生育期间重点做好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蓟马等虫害防治工作。 防治方法按照 DB34/T 1009 的规定执行,药剂防治见附录A。 5.4 杂草防除 主要杂草有稗草、千金子、莎草、阔叶草等。早稻采用“播后芽前除草茎叶除草”的“一封一杀” 除草法,中、晚稻采用“播前除草+播后芽前除草+茎叶除草”的“两杀一封”除草法。 播前除草一般在播种 5 d7 d,用“灭生性除草剂芽前除草剂”对水 30 kg 喷雾。播后芽前除 草一般在播种后 2 d4 d,用芽前除草剂对水 30 kg,均匀喷洒。茎叶除草在秧苗

    15、3 叶期前后(播种 后 610 d),用茎叶除草剂对水均匀喷洒,用药后 24 h 左右上水,并保持水层 7 d 左右。 防治方法参照 DB34/T 1009 的规定执行,药剂防治见附录A。 6 收获 水稻黄熟末期收获,及时均匀摊晒,或使用稻谷干燥机械 进行烘干,籼稻水分下降到 13,粳稻 水分下降到 14后贮藏。 DB34/T 28642017 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水稻机穴播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表A.1 水稻机穴播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关键时期 关键病虫草 防治指标 关键技术 播种前 至 分蘖期 病害: 稻瘟病、 恶苗病 虫害: 蓟马、 叶蝉、 灰飞虱等 杂草: 稗草、千金子、

    16、莎草、阔叶草等 种子全部消毒。 叶尖转黄。 午季作物收获前后。 播种前 7 d秧苗 5 叶期间大田要彻 底杀灭杂草。 1.种子处理: 浸种前晒种 1 d, 用 25咪鲜胺 2 ml 对水 5 10 kg,浸稻种 45 kg,浸泡 36 h。 2.苗期、分蘖期:每 667 m 2 用40毒死蜱 80 ml对水 30 kg 或 25吡蚜酮 20 g 对水 20 kg 均匀喷雾。 3.分蘖期: 每 667m 2 用90杀虫单 60 g 加 75三环唑 50 g 对水 30 kg 均匀喷雾。 4.化学除草:播前混生大龄杂草田块每 667m 2 用 200 g/L 草 铵膦水剂 150 g50丁草胺 1

    17、20 mml,稗草、莎草、阔叶 草混生的稻田,播后芽前用 45“丙.苄”50 g 对水喷雾。 在水稻 2.5 叶3 叶期用 2.5五氟磺草胺 50-60 ml 或 10恶唑酰草胺 100 ml 对水 25 kg 均匀喷雾。 孕穗期 稻飞虱、 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 纹枯病、 稻曲病 1000 头/百丛、 50 粒虫卵/667 m 2 、 100 头/百丛、 病丛率 30 每 667m 2 用 25噻嗪酮 80 100g、 2阿维菌素 30 ml, 加 24噻呋酰胺 20 ml,对水 40 kg 均匀喷雾。 稻曲病重发年份,破口前 57 d 每 667 m 2 用 10井冈蜡 芽菌 150 ml

    18、 或井冈 戊唑醇等药物对水 40 kg, 间隔 7 d 防 治 2 次。 抽穗灌浆期 稻纵卷叶螟、 二化螟、 稻飞虱、 纹枯病、 稻瘟病 50 头/百丛、 50 粒虫卵/667 m 2 、 500 头/百丛、 病丛率 30、 预防措施 破口前 10 15 d,每 667 m 2 用 25吡蚜酮 20 g 加 20 氯虫苯甲酰胺 10 ml 或 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有效 成分 2 g 加 10井冈蜡芽菌 150 ml 对水 40 kg 均匀喷 雾;感稻瘟病品种每 667 m 2 用 75三环唑 50 g 或 40稻 瘟灵乳油 6070 ml 对水 50 60 kg,结合稻曲病二次防 治(水稻破口前 57 d)同时实施预防。 8 月中旬查治稻飞虱,每 667 m 2 用 25吡蚜酮 30 g 对水 40 kg 水稻中下部均匀喷雾。 注: 机动喷雾器 667m 2 用水量视水稻群体大小掌握在 12 kg24 kg。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4 T 2864-2017 水稻机穴播生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jobexamine33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