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71.120 G 93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19762013 造纸用蒸球定期检验规程 The periodic inspection procedures of rotary spherical digester 2013 - 10 - 28 发布 2013 - 11 - 28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1976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阜阳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阜阳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
2、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元、余政军、朱宇、高峰、杨金龙、卫军。 DB34/T 19762013 1 造纸用蒸球定期检验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蒸球检验的一般要求、检验前准备、检验内容与方法、检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总容积不大于 40 m 3 的制浆造纸行业用蒸球的定期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B/T 4730.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部分 射线检测 JB/T 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 超声检测 JB/T 4
3、730.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 磁粉检测 JB/T 473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 渗透检测 TSG R7001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3 一般要求 3.1 检验单位和检验检测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资质。 3.2 检验检测仪器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在有效的检定或者校准期内。 4 检验前准备 4.1 用盲板从被检蒸球的第一道法兰处隔断蒸汽来源,同时设置明显的隔离标志。禁止用关闭阀门代 替盲板隔断。 4.2 对设备进行置换、清理、清洗、打磨,保证蒸球内部所有焊接部位能够进行检测。 4.3 球内最高温度低于 40后方可进入检测。 4.4 提供检测用 220 V 的电源和进入蒸球的不
4、超过 24 V 的照明电源。电源应有漏电保护装置,进入 蒸球的插座、电线应绝缘良好。 4.5 定期检验中的蒸球,应当切断电源、锁住开关,固定牢靠,并有专人监护。 5 检验内容与方法 5.1 审查以下资料: a) 蒸球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等相关技术文件审查; b)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审查;使用登记证、作业人员的资格证审查; c) 运行记录、开停车记录、操作条件变化情况以及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记录等; d) 历次全面检验报告、年度检验(检查)报告等。 DB34/T 19762013 2 5.2 宏观检验 a) 首次全面检验时应当检验蒸球结构(如球壳的连接、开孔部位及补强、焊缝
5、布置等)几何尺寸、 球体外观是否符合相关要求,以后的检验仅对运行中可能发生变化的内容进行复查; b) 检验铭牌、标识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c) 检验隔热层是否有破损、脱落、跑冷等现象,表面油漆是否完好; d) 检验蒸球表面是否有裂纹(极板与传动端长轴头密封盖板的连接处)、腐蚀、变形、机械接触 损伤等缺陷; e) 检验蒸球的焊缝、接管等各连接处是否存在裂纹、变形、损伤、渗漏; f) 检验支承或者支座的下沉、倾斜、基础开裂情况,检验紧固螺栓是否齐全、牢固,表面锈蚀程 度。 5.3 壁厚测定 应定点测量、重点检测: 5.3.1 球壳各板测厚每块不少于10点; 5.3.2 蒸汽管、喷放管、喷放弯管等,
6、每管件不少于4点; 5.3.3 极板、装料口附近、表面缺陷检查时发现可疑的部位,应密集测厚,并尽可能查找壁厚最小点。 测定后标图记录,对异常测厚点做详细标记。 5.4 无损检测 5.4.1 表面无损检测检测 5.4.1.1 磁粉检测 对应力集中部位(极板与传动端长轴头密封盖板的连接处)、变形部位、有怀疑的焊接接头、补焊 区、工卡具焊迹、电弧损伤处和易产生裂纹部位应 100磁粉检测。 其它焊接接头应进行不少于 30磁粉检测抽查。 磁粉检测依据 JB/T 4730.4 进行, 按照 TSG R7001 的规定进行评定。 内表面磁粉检测宜采用荧光磁粉检测。 5.4.1.2 渗透检测 对于磁粉检测困难
7、的部位应选用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依据 JB/T 4730.5 进行,按照 TSG R7001 的规定进行评定。 5.4.2 埋藏缺陷检测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检测抽查,必要时相互复验; a) 宏观检验或表面无损检测发现有缺陷的部位; b) 检验人员认为有必要的。 超声检测依据 JB/T 4730.3 进行,射线检测依据 JB/T 4730.2 进行,按照 TSG R7001 的规定进 行评定。 5.5 材料分析 主要受压元件材质不明的,应当对母材、焊缝、热影响区进行硬度测定、金相分析抽查。 5.6 强度校核 DB34/T 19762013 3 以下情况之一的,应该进行强度
8、校核: a) 均匀腐蚀(磨蚀)深度超过腐蚀裕量的; b) 检验人员对强度有怀疑的。 5.7 安全附件检验 按 TSG R7001 的规定进行检查。 5.8 耐压试验 耐压试验按 TSG R7001 的规定执行。 6 检验报告 6.1 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根据检验结果,按照 TSG R7001 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需要改造、维修的造纸用蒸球, 按照改造、维修后的复检结果进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6.2 检验周期 6.2.1 安全状况等级为 1、2、3 级的,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可以继续使用,一般每 3 年进行一次 定期检验; 6.2.2 安全状况等级为 4 级的,检验结论为基本符合要求,应当监控使用,其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确 定,累计监控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三年,在监控使用期满前,使用单位应当对缺陷进行处理,提高其安全 状况等级,否则不得继续使用; 6.2.3 安全状况等级为 5 级的,检验结论为不符合要求,应当对缺陷经行处理,否则不得继续使用 6.3 检验报告 根据检验结果,按照 TSG R7001 的有关规定、格式出具出具检验报告。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