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1.100 J 11 备案号: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19742013 在役索道驱动轮轴超声波检测规程 Ultrasonic Testing Procedures in Service Cableway Drive Axle 2013 - 10 - 28发布 2013 - 11 - 28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1974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本
2、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智、凌宏伟、杨国斌、解传付、刘鹏、史红兵。 DB34/T 19742013 1 在役索道驱动轮轴超声波检测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索道驱动轮轴超声检测的一般要求、检测方法和检测程序、检测结果的评定和质量等 级。 本标准适用于超声波脉冲反射法从端面对在役锻钢驱动轮轴进行超声波检测,其他在役锻轧轴类也 可参考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奥氏体粗晶钢制驱动轮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 GB/T 12604.112604.6 无损检测 术语 TSG Z8001-2013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 JB/T 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3部分 超声检测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604.112604.6 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一般要求 4.1 检测人员 无损检测人员应按照 TSG Z8001-2013 要求取得相应无损检测的 级或 级以上资格。 4.2 检测仪器 无损检测仪器应符合 JB/T 4730.3 的相关规定,其他设备应经检定合格或处于完好状态。 4.3 探头 4.3.1 检测频率 一般为 2.5 MHz5 MHz 4.3.2 探头晶片
4、直探头的晶片直径 14 mm30 mm;纵波小 K 值探头晶片直径 10 mm25 mm。 4.3.3 纵波小K值探头角度 DB34/T 19742013 2 见表1。 表1 轴长H, mm 角度 500 8 0 -10 0 500-1000 5 0 -8 0 1000-2000 5 0 4.4 对比试块 4.4.1 应采用声学性能与被检轮轴相同或相近的材料。 4.4.2 应预先用超声检测方法在较高灵敏度的情况下仔细检查对比试块用材,不得有影响使用的回波 存在。 4.4.3 纵波小K值探头斜射对比试块 人工缺陷反射体(切槽)位于对比试块每隔 H/4 深度并应垂直于轴线,人工缺陷反射体的形状和
5、尺寸如图1 所示。 图中: H表示对比试块的长度,一般选1000 mm; r表示对比试块的半径,一般选100 mm; L表示人工切槽长度,mm; b表示人工切槽深度,mm。 图1 人工切槽 5 检测灵敏度和检测程序 5.1 检测灵敏度 H H/4 H/4 H/4 H/4 F1 F2 F3 F4 L r b=1.5mm 人工切槽 K DB34/T 19742013 3 5.1.1 采用直探头从端面以最大声程处2mm平底孔灵敏度进行检测,可以采用底波法进行2mm平底 孔灵敏度调整。 5.1.2 采用纵波小K值斜探头从上端面进行检测,以人工缺陷F1、F2、F3和F4的反射波高作距离波 幅曲线。 5.
6、2 检测程序 5.2.1 核对被检轮轴炉号、锻(轧)号、热处理和机加工等;了解相关的技术要求。 5.2.2 在轮轴的端面进行100扫查,应无影响耦合的氧化皮、污物、油漆以及凹坑等缺陷。如有上 述情况,应使用适当的方法清除,以满足检测要求。 5.2.3 调整仪器的灵敏度,直探头以最大声程的2 mm平底孔灵敏度进行扫查;纵波小K值探头以人 工缺陷回度的距离波幅曲线进行扫查。 5.2.4 记录超过灵敏度当量的所有回波信号,以待评定。 5.2.5 在检测结束时,需核对其灵敏度,发现异常,重新校准灵敏度,校准后再进行复检。 6 检测结果的评定 6.1 直探头检测结果质量分级评定 6.1.1 单个缺陷引起
7、缺陷波波幅变化的质量分级 见表2。 表2 等 级 缺陷当量直径 2 3 4 5 5 6.1.2 由缺陷引起底波降低量的质量分级 见表3。 表3 等 级 底波降低量 BG/BF 8 814 1420 2026 26 注:本表仅适用于声程大于近场区长度的缺陷 6.1.3 不允许存在密集缺陷。 6.1.4 当缺陷被检测人员判定为危害性缺陷时,轮轴的质量等级为级。 6.1.5 根据索道及相关轴类的规范进行质量验收,或双方协议的技术要求进行验收。 6.2 纵波小K值探头检测结果质量分级评定 6.3 在用驱动轮轴超声检测时,如在轮轴侧面和键槽根部出现高于对比试块切槽回波的缺陷反射波时, 应予以判废。 DB
8、34/T 19742013 4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典型缺陷信号的判别 1) 当底波高度基本不变,示波屏出现单独缺陷回波,说明存在单个分层、裂纹等。 2) 示波屏出现缺陷回波甚多,波与波之间间距甚小,有时波的下沿边成一片,这种缺陷为密 集缺陷回波。密集缺陷可能是疏松、非金属夹杂物、白点或成群裂纹。 3) 当缺陷回波很高,并且有多次重复回波,而底波严重下降甚至消失时,说明存在平行于端 面的大面积缺陷。 4) 当缺陷回波和底波都很低甚至消失时,说明存在大面积倾斜于端面缺陷或在端面附近有大 缺陷,或驱动轮轴材料晶粒过大。 当示波屏出现密集的彼此相连的缺陷回波,底波明显下降或消失时,说
9、明存在疏松、非金属夹杂物、 白点或成群裂纹。 DB34/T 19742013 5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轴类超声波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锻 件 编 号 炉 批 号 锻 件 材 料 牌 号 锻 件 规 格 mm 工 件 检 测 部 位 表 面 状 态 仪 器 型 号 检 测 方 法 探 头 型 号 扫 查 方 式 试 块 型 号 扫 描 调 节 试 块 厚 度 mm 耦 合 剂 水 机油 甘油 工业浆糊 器 材 及 参 数 检测灵敏度 dB 表 面 补 偿 dB 检 测 标 准 检 测 比 例 技术 要求 合 格 级 别 检测工艺编号 序号 缺陷位置 缺陷当量 评定级别(级) 备注 检 测 结 果 检测结论: 1、 2、检测部位及缺陷位置、缺陷尺寸详见轴类超声检测部位示意图。 检 测: 资 格: 日 期: 年 月 日 审 核: 资 格: 日 期: 年 月 日 批准: 日 期: 年 月 日 DB34/T 19742013 6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轴类超声波测量部位示意图 报告编号: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