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29.160 K 22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1878 2013 YLV系列低压大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 条件 (机座号 400 450) Specification for YLV series low-voltage medium size three phase induction motors Frame size 400 450) 文稿版次选择 2013 - 05 - 10发布 2013 - 06 - 10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1878 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2、本标准由安徽省电机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安徽威能电机有限公司、泾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跃、张忠根、陈云松、王晓春、唐国英、盛海荣、赵云峰。 DB34/T 1878 2013 1 YLV系列低压大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机座号 400 450) 1 范围 本 标准规定了 YLV系列低压大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技术要求、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及保用期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YLV系列低压大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 400 450)(以下简称电动机)。凡属 本系列电动机所派生的各种
3、系列电动机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755-2008 旋转电机 定额和性能 GB/T 997-2008 旋转电机结构型式、安装型式及接线盒位置的分类 (IM代码 ) GB/T 1032-2012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GB 1971-2006 旋转电机 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 GB/T 1993-1993 旋转电机冷却方法 GB/T 4772.1-1999 旋转电机尺寸和输出
4、功率等级 第 1部分 :机座号 56-400和凸缘号 55-1080 GB/T 4942.1-2006 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 (IP代码 ) 分级 GB 10068-2008 轴中心高为 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 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 GB/T 10069.1-2006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 第 1部分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 GB/T 12665-2008 电机在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 GB 14711-2006 中小型旋转电机安全要求 GB/T 22719.1-2008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 第 1部分 :试验方法 GB/T 22719.2-2008 交
5、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 第 2部分 :试验限值 3 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 3.1 电动机型号由产品代号、中心高代号、 铁芯代号和极数代号四部分依次排列组成。 示例: YLV 400 1 2 极数代号, 表示 2极 铁芯代号,表示 1号铁芯长度 中心高代号, 表示 400机座号 产品 代号 , 表示低压大功率三相异步电动机 3.2 电动机的外壳防护等级为 IP54,也可制成 IP55 等防护等级 ( 按 GB/T 4942.1-2006 的规定 ) 。 3.3 电动机的冷却方法为 IC 411( 按 GB/T 1993-1993 的规定 ) 。 DB34/T 1878 2013 2 3.4
6、电动机的结构及安装型式为 IM B3 (按 GB/T 997-2008 的规定,其它安装型式可参照此结构改制 )。 3.5 电动机的定额是以连续工作制( S1)为基准的连续定额。 3.6 电动机的额定频率为 50Hz,额定电压为 380V。 3.7 电动机应按下列额定功率制造: 185kW、 200kW、 220kW、 250kW、 280kW、 315kW、 355kW、 400kW、 450kW、 500kW、 560kW、 630kW、 710kW、 800kW。 3.8 电动机的机座号与转速及 功率的对应关系应按表 1 的规定。 表 1 电动机的机座号与转速及功率的对 应关系 机座号
7、同步转速 r/min 3000 1500 1000 750 600 500 功率 kW 400 1 355 355 280 220 185 400 2 400 400 315 250 200 400 3 450 450 355 280 220 185 400 4 500 400 315 250 200 400 5 560 450 355 280 220 450 1 630 500 400 315 250 450 2 710 560 450 355 280 450 3 800 630 500 400 315 3.9 电动机尺寸及公差 3.9.1 电动机的安装尺寸及公差应符合表 2 的规定;外形尺
8、寸应不大于表 2 的规定 。 图 1 电动机外形图 DB34/T 1878 2013 3 表 2 电动机安装尺寸及公差 机 座 号 极 数 安装尺寸及公差 A B B1 C D E 基本 尺寸 基本 尺寸 基本 尺寸 基本 尺寸 尺寸 偏差 基本 尺寸 尺寸 偏差 基本 尺寸 尺寸 偏差 400 2 686 710 630 280 4.0 85 +0.035 +0.013 170 0.57 4-12 120 210 450 4-12 800 1120 790 130 +0.040 +0.015 250 表 2(续) 机 座 号 极 数 安装尺寸及公差 F G H K 基本 尺寸 尺寸 偏差 基
9、本 尺寸 尺寸 偏差 基本 尺寸 尺寸 偏差 基本 尺寸 尺寸 偏差 400 2 22 0 -0.043 76 0 -0.20 400 0 -0.8 35 +0.52 0 4-12 32 109 450 4-12 32 119 450 42 表 2(续) 机座号 极数 外形尺寸(限值) AB AC BB HD L 400 2 810 850 1090 1100 1890 4-12 1950 450 4-12 950 950 1340 1400 2350 3.9.2 电动机轴伸键的尺寸及公差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轴伸键的尺寸及公差 单位为毫米 轴伸直径 键 宽 键 高 85 22 0
10、- 0.052 14 0 - 0.110 120 32 0 - 0.062 18 130 32 18 3.9.3 电动机轴伸长度一半处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 4 径向圆跳动公差 单位为毫米 DB34/T 1878 2013 4 轴伸直径 径向圆跳动 85 120 0.060 120 0.075 3.9.4 电动机轴线对底脚支撑面的平行度公差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表 5 平行度 公差 单位为毫米 机座号 平行度公差 400 1.20 450 1.50 3.9.5 电动机底脚支撑面的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 6 规定。 表 6 平面度 公差 单位为毫米 AB或 BB中的最大尺寸 m
11、m底脚外边缘距离 AB和 BB中最大尺寸 平面度公差 630 1000 0.30 1000 1600 0.40 3.9.6 电动机轴伸上键槽的对称度公差应符合表 7 的规定。 表 7 对称度 公差 单位为毫米 键槽宽( F) 对称度公差 18 30 0.037 30 50 0.045 4 技术要求 4.1 电动机应符合本标 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其外形结构特征:机座散热片呈垂 直、水平平行分布)及技术文件制造。 4.2 在下列海拔、 环境空气温度以及环境空气相对湿度条件下,电动机应能额定运行。 4.2.1 海拔不超过 1000 m。 4.2.2 环境空 气温度随季节而变化,但不
12、超过 40。 注: 如电动机在海拔超过 1000 m 或最高环境空气温度高于或低于 40的条件下使用时,应按 GB 755-2008 的规 定。 4.2.3 最低环境空气温度为 -15。 4.2.4 电动机运 行期间电源电压和频率与额定值的偏差应按 GB 755-2008 的规定。 4.3 电动机在功率、电压及频 率为额定时,其效率和功率因数的保证值应符合表 8 的规定。 DB34/T 1878 2013 5 4.3.1 电动机的效率由测量输入和输出功率的损耗分析法确定(按 GB/T 1032-2012 中 11.3 的规定)。 4.3.2 在计 算中,效率值取四位有效位数,功率因数值取三位有
13、效位数。 4.3.3 在测定效率时允许卸下轴密封圈。 表 8 效率和功率因数的保证值 功率 kW 同步转速 r/min 3000 1500 1000 750 600 500 3000 1500 1000 750 600 500 效率 % 功率因数 cos 185 93.5 92.9 0.76 0.62 200 93.7 92.9 0.76 0.62 220 94.5 93.7 93.0 0.82 0.76 0.64 250 94.6 93.7 93.0 0.82 0.76 0.64 280 94.9 94.6 93.8 93.2 0.86 0.82 0.76 0.64 315 95.0 94.
14、6 93.8 93.2 0.86 0.83 0.77 0.65 355 95.5 95.5 95.0 94.6 94.0 0.92 0.90 0.86 0.83 0.72 400 95.6 95.6 95.0 94.6 94.0 0.92 0.90 0.87 0.83 0.72 450 95.6 95.6 95.0 94.8 0.92 0.91 0.87 0.83 500 95.6 95.0 94.8 0.91 0.87 0.83 560 95.7 95.3 0.91 0.87 630 95.7 95.3 0.91 0.87 710 95.7 0.91 800 95.7 0.91 4.4 在额
15、定电压下,电动机堵转转矩对额定转矩之比的保证值应符合表 9 的规定。 表 9 堵转转矩 对额定转矩之比的保证值 功率 kW 同步转速 r/min 3000 1500 1000 750 600 500 堵转转矩 /额定转矩 185 1.0 1.3 200 1.2 1.3 220 1.5 1.3 1.3 250 1.5 1.3 1.3 280 1.6 1.5 1.3 1.3 315 1.6 1.5 1.3 1.3 355 1.4 1.4 1.6 1.5 1.4 DB34/T 1878 2013 6 400 1.4 1.4 1.6 1.3 1.4 450 1.4 1.5 1.6 1.4 500 1.
16、5 1.3 1.5 560 1.5 1.3 630 1.3 1.3 710 1.3 800 1.3 4.5 在额定电压下,电动机起动过程中最小转矩对额定转矩之比的保证值应不小于堵转转矩的 0.5 倍。 4.6 在额定 电压下,电动机最大转矩对额定转矩之比的保证值 应符合表 10 的规定。 表 10 最大转矩对额定转矩之比的保证值 功率 kW 同步转速 r/min 3000 1500 1000 750 600 500 最大转矩 /额定转矩 185 1.8 2.0 200 1.8 2.0 220 2.0 1.9 2.0 250 2.0 1.9 2.0 280 2.3 2.3 1.9 2.1 315
17、 2.3 2.3 1.9 2.1 355 2.0 2.4 2.3 2.3 2.1 400 2.0 2.4 2.3 2.3 2.1 表 10( 续) 功率 kW 同步转速 r/min 3000 1500 1000 750 600 500 最大转矩 /额定转矩 450 2.0 2.4 2.3 2.3 500 2.4 2.3 2.3 560 2.3 2.3 630 2.3 2.3 710 2.3 800 2.3 4.7 在额定电压下,电动机堵转电流对额定电流之比的保证值应符合表 11 的规定。 DB34/T 1878 2013 7 表 11 堵转电流对额定电流之比的保证值 功率 kW 同步转速 r/
18、min 3000 1500 1000 750 600 500 堵转电流 /额定电流 185 6.0 5.5 200 6.0 5.5 220 6.8 6.0 5.5 250 6.8 6.0 6.0 280 7.0 6.8 6.0 6.0 315 7.0 6.8 6.5 6.0 355 7.0 6.9 7.0 6.8 6.5 400 7.0 6.9 7.0 6.8 6.5 450 7.0 6.9 7.0 6.8 500 6.9 7.0 6.8 560 6.9 6.8 630 7.0 6.8 710 7.0 800 7.0 注: 计算堵转电流对额定电流之比时,所采用的额定电流值应按额定功率、额定电压
19、及功率因数的保证值(不包括 容差)求得。 4.8 电动机电气性能保证值的容差应符合表 12 的规定。对 4.4 至 4.7 数值修约间隔规定为 0.01。 表 12 电气性能保证值的容差 序号 名 称 容 差 1 效率( ) -10%( 1- ) 2 功率因数( COS ) -1/6( 1-cos ) ,最小绝对值 0.02,最大绝 对值 0.07 3 堵转转矩 保证值的 -15%, +25%(经协议可超过 25%) 4 最小转矩 保证值的 -15% 5 最大转矩 保证值的 -10% 6 堵转电流 保证值的 +20% 7 转差率(在满载和工作温度下) 转差率保证值的 20% 注: 转差率保证值
20、 =(同步转速 -额定转速(铭牌值) /同步转速。 4.9 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升。 DB34/T 1878 2013 8 4.9.1 电动机采用 155( F) 级绝缘,温升按 B 级考核(注:表 1 中每个机座号、每个极数中最大一 档功率的电机,允许按 F 级考核)。当海拔和环境空气温度符合 4.1 条规定时,电动机定子绕 组的温 升限值(电阻法)应不超过 80K( F 级为 105K),温升数值修约间隔为 1。 注: 如试验地点的海拔或环境空气温度与 4.2 的规定不同时,温升限值应按 GB 755-2008 的规定修正。 4.9.2 用电阻法测量绕组温度时,应在温升试验结束,就尽快使电动机
21、停转。电动机断电后能在表 13 给定的时间内测得第一点读数,则以此读数计算得到的温升不需要外推至断电瞬间。 表 13 断电后间隔时间 额定功率( PN) kW 断电后间隔时间 s 200 90 200 120 如不能在上述间隔时间内测得第一点读数,则应按 GB 755-2008 的规定。 4.9.3 电动机轴承的允许温度(温度计法或埋置检温计法)对滚动轴承应不超过 95,对滑动轴承(出 油温度不高于 65时)应不超过 80或按协议。 4.10 电动机在热状态和在逐渐增加转矩的情况下,应能承受 4.6 所规定的最大转矩 (计及容差 )历时 15s 的短时过转矩试验而无转速突变、停转及发生有害变形
22、。此时,电压和频率应维持在额定值。 4.11 电动机应能承受 1.5 倍额定电流历时不小于 2 min 的偶然过电流试验而不损坏。 4.12 电动机在空载情况下,应能承受提高转速至 1.2 倍的最高额定转速,历时 2 min 的超 速试验而 不发生有害变形。 4.13 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在热状态或温升试验后,应不低于 0.38 M;冷态绝缘电阻应不低 于 5 M。 4.14 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应能承受为时 1 min 的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试验电压的频率为 50 Hz, 并尽可能为正弦波 形,电压的有效值为 1760 V。 在传送带上大批连续生产的电动机进行检查试验时,允许将试验时间缩
23、短至 1 s,而试验电压的有 效值为 2110 V。 4.15 电动机定子绕组应能承受匝间冲击耐电压试验而不击穿,其试验电压峰值按 GB/T 22719.2-2008 的规定。 4.16 电动机的 定子绕组在按 GB/T 12665-2008 所规定的 40交变湿热试验方法进行 6 周期试验后, 绝缘电阻应不低于 0.38 M,并应能承受 4.15 所规定的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但电压的有效值 为 1500 V,试验时间为 1 min。 4.17 电动机的机 械振动 4.17.1 电动机在空载运行时测得的振动强度应不超过表 14 的规定。 表 14 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表示的振动强度限值(方
24、均根值) 安装方式 位移 m 速度 mm/s 加速度 m/s2 自由悬置 45 2.8 4.4 刚性安装 37 2.3 3.6 4.17.2 检查试验时,只 需测量振动的速度。型式试验时,所有三种振动量值都应测量。 DB34/T 1878 2013 9 4.17.3 在测得振动位移有效值的数值时,修约间隔为 1;在测得振动速度、加速度有效值的数值时, 修约间隔为 0.1。 4.18 电动机在空载时测得的 A 计权声功率级的噪声数值,应不超过表 15 的规定。 表 15 空载时 A 计权声功率级的噪声数值 dB( A) 额定功率 kW 同步转速 r/min 3000 1500 1000 750
25、600 500 185 220 99 97 97 220 550 111 108 105 102 100 100 550 800 111 108 4.19 当三相电源平衡时,电动机的三相空载电流中任何一相与三相平均值的偏差应不大于平均值的 10 。 4.20 电动机在检查试验时,空载与堵转的电流和损耗,应在某一数据范围之内,该数据范围应能保证 电动机性能符合 4.4 至 4.9 的规定。 4.21 电动机有一个圆柱形轴伸,双方另有协议时允许电动机制成两个轴伸,第二轴伸应能传递额定功 率,但只能用联轴器传动。 4.22 电动机应制成具有六个出线端。从主轴伸端视之,电动机的接线盒应置于机座右面或顶
26、部,电动 机的接线盒内应有接地端子,在机座上另设一个接地端子,并应在接地端子的 附近设置接地标志,此标 志应保证在电动机整个使用时期内不易磨灭。 4.23 在出线端标志字母顺序与三相电源的电压相序相同时,从主轴伸端视之,电动机应为顺时针方向 旋转,或按协议(按 GB 1971-2006 的规定)。 4.24 电动机的安全 性能应符合 GB 14711-2006 的要求。 5 检验规则 5.1 每台电动机须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 5.2 每台电动机须 经检查试验,检查试验项目包括: a) 机 械检查(按 5.5、 5.6 的规定); b) 定子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绝缘电阻的
27、测定(检查时可测量冷态绝缘电阻,但应保证热状态 时绝缘电阻不低于本 标准第 4.13 条的规定); c) 定子绕组在实际冷状态下直流电阻的测定; d) 耐电压试验; e) 匝间绝缘试验; f) 空载电 流和损耗的测定; 注: 在型式试验时需量取空载特性曲线。 g) 堵转电流和损耗的测定; 注: 在型式试验时需量取堵转特性曲线。 h) 振动的测定(按 5.6 的规定); i) 噪声的测定(按 5.6 的规定); j) 旋转方向的检查。 DB34/T 1878 2013 10 5.3 凡遇下列情况之一者,电动机必须进行型式试验。 a) 经鉴 定定型后制造厂第一次试制或小批生产时; b) 电动机设计
28、或工艺上的变更足以引起某些特性和参数发生变化时; c) 当检查试验结果和以前进行的型式试验结果发生不可容许的偏差时; d) 成批 生产电动机的定期抽试,每年抽试一次。当需要抽试的数量过多时,抽试时间间隔可适当 延长,但 至少每两年抽试一次。 5.4 电动机的型式试验项目包括: a) 检查 试验的全部项目; b) 热试验; c) 效率、功率因数和转差率的测定; d) 短时过转矩试验; e) 最大转矩的测定; f) 起动过程中最小转矩的测定; g) 超速试验 (当有协议作出规定时进行) 。 5.5 电动机的机械检查项目包括: a) 转动 检查:电动机转动时,应平稳轻快,无停滞现象; b) 外观检查
29、:检查电动机的装配是否完整正确,电动机表面油漆应干燥完整、均匀、无污损、碰 坏、裂痕等现象; c) 安装尺寸、外形尺寸及键的尺寸检查 :安装尺寸及外形尺寸应符合 3.9.1 的规定,轴伸键的 尺寸应符合 3.9.2 的规定; d) 圆跳动、底脚支承面的平行度和平面度、键槽对称度的检查:圆跳动公差应符合 3.9.3 的规 定。底脚支承面的平行度和平面度公差应符合 3.9.4 和 3.9.5 的规定。键槽对称度公差应符 合 3.9.6 的规定。 底脚支承面的平面度和键槽对称度允许在零部件上进行检查。 5.6 5.5 的 a)和 b)应每台检查, 5.2 的 h)和 i)及 5.5 的 c)和 d)
30、可以抽查,抽查办法由制造厂 制定。 6 试验方法 6.1 5.2(其中的 e)、 h)、 i)和 j)除外),其试验方法按 GB/T 1032-2012 的规定进行。 5.2 的 e) 按 GB/T 22719.1-2008 的规定进行; 5.2 的 h)按 GB 10068-2008 的规定进行; 5.2的 i)按 GB/T 10069.1-2006 的规定进行; 5.2 的 j)按 GB 1971-2006 的规定进行。 6.2 5.4 所规定的各项试验,其试验方法按 GB/T 1032-2012 的规定进行。 6.3 5.5 所规定的安装尺寸及公差的检查按 GB/T 4772.1-199
31、9 的规定进行。 6.4 电动机外壳防护等级的试验,偶然过电流试验及 40交变湿热试验,可 在产品结构定型或当结构 和工艺有较大变 动时进行。外壳防护等级的试验方法按 GB/T 4942.1-2006 的规定 进行。 40交变湿热 试验按 GB/T 12665-2008 的规定 进行。 7 标志及 包装 及保用期 7.1 铭牌材料及铭牌上数据的刻划方法,应保证其字迹在电动机使用期内不易磨灭。 7.2 铭牌应固 定在电动机机座的上半部,应标明的项目如下: a) 制 造厂名或标记; b) 电动机名称(三相异步电动机); DB34/T 1878 2013 11 c) 电动机型号; d) 外壳防护等级
32、(允许另作铭牌); e) 额定功率,单位为 kW; f) 额定频率,单位为 Hz; g) 额定电流,单位为 A; h) 额定电压,单位 为 V; i) 额定转速,单位为 r/min; j) 热分级; k) 接线方法(或 Y); l) 功率因数( cos ); m) 轴承型号; n) 冷却方法; o) 制造厂出品年月和出品编号; p) 重量,单位为 kg; q) 标准编号。 7.3 电动机定子绕组的六个出线端及在接线板的接线位置上均应有相应的标志,并应保证其字迹在电 动机整个使用时期内不易磨灭。其标志按表 16 的规定。 表 16 出线端标志 定子绕组名称 出线端标志 始端 末端 第一相 U1
33、U2 第二相 V1 V2 第三相 W1 W2 7.4 电动机的轴伸平键须绑扎在轴伸上,轴伸及平键表面应加防锈及保护措施。凸缘式电 动机应在凸 缘的加工面上加防锈及保护措施。 7.5 电动机的轴伸平键、使用说明书(同一用户同一型式的一批电动机至少供应一份)及产品合格证 应随同每台电动机供给用户。 7.6 电动机的包装应能保证在正常储运条件下,自发货之日起一年内,不致因包装不善而导致受潮与 损坏。 7.7 包装箱外壁的文 字和标志应清楚整齐,内容如下: a) 发货 站及制造厂名称; b) 收货站及收货单位名称; c) 电动机型号和出品编号; d) 电动机的净重及连同箱子的毛重; e) 箱子尺寸; f) 在箱外适当 位置应标有“小心轻放”、“怕 雨 ”等字样,其图形应符合 GB/T 191-2008 的规 定。 DB34/T 1878 2013 12 7.8 在用户 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正确地使用与存放电动机的情况下,制造厂应保证电动机在使用的 一年内,但自制造厂起运的日期不超过两年的时间内能良好地运行。如在此规定时间内,电动机因制造 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无偿地为用户修理、更换零件或电动机。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