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7.140.10 X5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 准 DB 34/T 13562019 代替 DB34/T 1356-2013 地理标志产品 松萝茶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ongluo tea 文稿版次选择 2019-11-04发布 2019-12-04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13562019 I 前言 本标准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GB/T 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和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4/T 1356-2013地理标志产品 松萝茶。与 DB3
2、4/T 1356-2013 相比,除编辑性 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产品分级,按感官品质高低划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共三个级别 7 个等次(见 5.4.1); 修改了鲜叶采摘要求(见 5.3.1); 修改了感官指标(见表 1); 修改了粉末和碎茶指标,按 GB/T 14456.3 的规定执行(见表 2); 修改了检验规则和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章节内容,直接引用 GB/T 14456.3 的规定 (见第 7 章、第 8 章)。 本标准由休宁县人民政府、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黄山王光熙松萝茶业股份公司、安徽省质量和标准
3、化研究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黄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休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休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光熙、张士胜、胡新泉、时永良、张莉、丁勇、王海燕、王文武、朱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4/T 1356-2011、DB34/T 1356-2013。 DB34/T 13562019 1 地理标志产品 松萝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松萝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 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松萝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
4、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3.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10 茶 粗纤维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14456.3 绿茶 第3部分
5、:中小叶种绿茶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8795 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32744 茶叶加工良好规范 NY/T 5018-2015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 (2005) 3 术语和定义 GB/T 14487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松萝茶 Songluo tea 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 选用当地群
6、体品种及适制松萝茶的茶树良 种,按照本标准要求所种植的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摊青、杀青、揉捻、初烘、做形、炒干、足干、提香 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卷曲形绿茶。 DB34/T 13562019 2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松萝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2年第13号关于批准对松萝 茶、资溪白茶、汉南甜玉米、灵山荔枝、宝鸡辣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批准的范围,范围为 安徽省休宁县海阳镇、万安镇、齐云山镇、蓝田镇、渭桥乡、五城镇、山斗乡、岭南乡、商山镇、东临 溪镇、源芳乡、榆树乡、璜尖乡、白际乡、龙田乡、溪口镇、陈霞乡、板桥乡、流口镇、汪村镇、鹤城 乡 21 个乡镇现辖行
7、政区域(安徽省休宁县 2018年行政区划)。见附录A。 5要求 5.1 自然环境 5.1.1 地理 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地处北纬 2924 3002与东经 11739 11826之间, 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起伏较大,垂直高差明显。 5.1.2 气候 休宁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春、秋略短,夏、冬稍长。 年平均气温 16.2,全年无霜期 231 d。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 1613.7 ,年平均日照时数 1931 h。春末夏初,雨热同步;秋冬,光湿互补,对喜温喜湿的茶树生长极为有利。 5.1.3 土壤 休宁县土壤类型主要为黄棕壤、黄红壤
8、、黄壤等,表层腐殖层较厚,有机质含量高,pH 值 46。 5.1.4 植被 休宁县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达 75.3,植物资源 3000 多种,其中松树、杉木等林木 1000 种 以上,雪梨、枇杷、板栗等果木 60 余种,提供各种工业原料的野生或栽培植物亦达 2000 多种。 5.2 茶园种植和管理 茶园种植和管理见附录B。 5.3 加工 5.3.1 鲜叶采摘等级:特级以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为主;一级以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二叶为主; 二级以一芽三叶初展、一芽三叶为主。 5.3.2 采摘的鲜叶应芽叶大小均匀,不夹带鳞片、茶果、老叶、茶梗。 5.3.3 盛叶工具应透气良好,清洁卫生,无异味。 5.3
9、.4 鲜叶采摘后应及时运送至茶厂贮青场所,贮青场所应干燥、通风、卫生和远离污染源。 5.3.5 鲜叶摊放厚度不宜超过 10 cm,摊放时间不宜超过 6 h,雨水叶、露水叶应待叶表水散发后付制。 5.3.6 加工工艺流程为: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初烘做形炒干足干提香成品。 5.3.7 加工场所、加工作业过程应符合 GB 14881 的相关规定,宜按 GB/T 32744 的要求实施茶叶加 工良好规范。 5.4 分级与实物标准样 DB34/T 13562019 3 5.4.1 分级 松萝茶成品按感官品质高低划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共三个级别 7 个等次。 其中: 特级又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特级三等共三
10、个等次; 一级又分为一级一等(一级精选)、一级二等(一级优选)、一级三等(一级标选)共三个等 次。 5.4.2 实物标准样 松萝茶每级设一个实物标准样,实物标准样应每三年更换一次。实物标准样的制备应符合 GB/T 18795 的规定。 5.5 产品要求 5.5.1 基本要求 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无异嗅,不得含有任何添加剂。 5.5.2 感官指标 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 1 感官指标 等级 外形 内质 形状 整碎 色泽 净度 香气 汤色 滋味 叶底 特级一等 细嫩卷曲 呈螺 显毫 匀齐 嫩绿润 净 鲜嫩 嫩绿清亮 鲜醇爽口 芽叶细嫩 嫩黄绿匀亮 特级二等 紧细卷曲 呈螺 显毫 匀齐 绿润
11、 净 嫩清香 嫩绿明亮 醇爽 芽叶嫩软 嫩黄绿 匀亮 特级三等 紧结卷曲 呈螺 毫较显 匀整 较绿润 较净 清高 杏绿明亮 醇厚甘爽 芽叶嫩软 黄绿较匀亮 一级一等 (一级精选) 紧结卷曲有毫 匀整 深绿 较润 较净 清长 黄绿明亮 醇厚 芽叶柔软 黄绿较匀亮 一级二等 (一级优选) 紧结卷曲露毫 较匀整 深绿 较润 稍有茎朴 清长 黄绿较亮 尚浓厚 芽叶柔软 黄绿 较匀亮 一级三等 (一级标选) 较紧结卷曲 较匀 深绿 有茎朴 较纯正 黄绿较亮 较浓略粗 叶质柔软 黄绿尚匀亮 二级 尚紧卷 尚匀 黄绿 有茎梗朴 尚纯正 黄绿较亮 尚浓 有粗味 叶质较软 绿黄尚匀亮 5.5.3 理化指标 应符
12、合表2 的规定。 DB34/T 13562019 4 表 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质量分数) 6.5 总灰分/(质量分数) 6.5 粉末/(质量分数) 1.0 水浸出物/(质量分数) 37.0 粗纤维/(质量分数) 14.0 5.5.4 卫生指标 5.5.4.1 污染物限量指标应符合 GB 2762 的规定。 5.5.4.2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应符合 GB 2763、GB 2763.1 的规定。 5.5.5 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的规 定。 6 试验方法 6.1 感官指标 按照 GB/T 23776 的规定执行。
13、6.2 理化指标 6.2.1 水分按 GB 5009.3 的规定执行。 6.2.2 总灰分按 GB 5009.4 的规定执行。 6.2.3 粉末按 GB/T 8311 的规定执行。 6.2.4 水浸出物按 GB/T 8305 的规定执行。 6.2.5 粗纤维按 GB/T 8310 的规定执行。 6.3 卫生指标 6.3.1 污染物限量检验按 GB 2762 的规定执行。 6.3.2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检验按 GB 2763、GB 2763.1 的规定执行。 6.4 净含量 按照 JJF 1070 的规定执行。 7 检验规则 按照 GB/T 14456.3 的规定执行。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
14、和贮存 DB34/T 13562019 5 8.1 按照 GB/T 14456.3 的规定执行。 8.2 企业获得批准后,才可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DB34/T 13562019 6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松萝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松萝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图A.1。 图 A.1 松萝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图 注: 海阳镇、万安镇、齐云山镇、蓝田镇、渭桥乡、五城镇、山斗乡、岭南乡、商山镇、东临溪镇、源芳乡、榆树 乡、璜尖乡、白际乡、龙田乡、溪口镇、陈霞乡、板桥乡、流口镇、汪村镇、鹤城乡等安徽省休宁县21个乡镇 现辖行政区域(安徽省休宁县2018年行政区划)。 D
15、B34/T 13562019 7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茶园种植与管理 B.1 茶树种植 B.1.1 茶园开垦 B.1.1.1 茶园开垦应注意保持水土,坡度 15以下的缓坡地可等高开垦;坡度在 15 25的,应 建筑内倾等高梯级园地。 B.1.1.2 开垦深度 40 cm 以上。 B.1.2 茶园种植方法 采用单条或双条栽种方式种植。种植前施足基肥,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 B.1.3 茶园种植品种 当地群体品种及适制松萝茶的茶树良种。 B.2 茶园管理 B.2.1 土壤管理 B.2.1.1 一年要进行春耕、夏锄、秋挖三次耕作。 B.2.1.2 幼龄茶园和改造茶园的茶行间,间作豆科绿肥,培
16、肥土壤。 B.2.1.3 茶树行间铺草覆盖:用山草、作物秸秆、修剪枝叶等进行覆盖。 B.2.2 施肥 B.2.2.1 施肥时期 在 2 月下旬施催芽肥;在 5 月中旬到 7 月上旬期间施追肥;在 8 月到 10 月结合秋挖施基肥。 B.2.2.2 肥料种类 基肥主要为饼肥和磷钾肥, 追肥主要为复合肥, 应符合 NY/T 5018-2015 的附录A 推荐使用的肥料。 B.2.2.3 施肥量 根据茶园生产水平决定施肥用量。 B.2.3 病虫害防治 B.2.3.1 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必要时采用适量适度的化学防治,使用高效、低毒、 低残留农药品种,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应符合 NY/T 5018-2015 的附 录C 和农业部禁用农药的相关公告所规定。 B.2.3.2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农药。 DB34/T 13562019 8 B.2.4 茶树修剪 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 养优化型树冠,复壮茶树。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