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3 T 2245-2020 春兰生产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481392       资源大小:1.32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3 T 2245-2020 春兰生产技术规范.pdf

    1、ICS 65.020.20 B 05 DB33 浙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33/ T 2245 2020 春兰生产 技术 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ymbidium goeringii production 2020 - 03 - 03发布 2020 - 04 - 03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 2245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 依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 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

    2、江省兰花协会、杭州市兰花协会、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春禾花卉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嘉兰农 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吕萍、孙崇波、陈跃、周勤、 郑蔚然、徐丹彬、王筠竹、 陈康民、 孙伟刚、陈小中、 陈旭、蓝海燕、金忠 。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33/T 2245 2020 1 春兰生产技术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春兰生产 的 场地建设、栽培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出圃 、 包装与运输 、档案管理 等。 本标准适用于春兰生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3、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标准 。 3.1 春兰 Cymbidium goeringii (Rchb.f.) 兰科兰属建兰亚属长苞组地生种,自然花期 2月 3月, 植株高度 20 cm 30 cm,叶带状,叶脉不透 明,叶缘无齿或具细齿。 多为一葶一花,也有双花 ,花葶高度 5 cm 20 cm; 花苞片比子房连同花梗长, 花色以绿色、淡黄绿色 、 淡褐黄色居多,花幽香 ; 蒴果狭椭圆形 。 3.2 兰株高度 heigh

    4、t 简称株高,以根与假鳞茎的交界处为基准线,从基准线到株丛的最高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3.3 花 葶 scapes 从假鳞茎基部外侧叶腋中抽出, 由兰花花芽发育而成, 直立 生长,高度多 短于叶 。 3.4 假鳞茎 pseudobulb 兰花的一种变态茎,通常呈卵球形,粗短而肥厚,是兰花生长发育所需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 3.5 分株苗 individual seedling 从母株丛中分离出来带根 和 假鳞茎 的兰花植株。 3.6 DB33/T 2245 2020 2 根状茎 seed-derived rhizome 为春兰地下部分呈圆柱状的细长根状茎节,节上有薄薄的小苞衣,表面凹凸不平,是春

    5、兰地下增殖 发芽的器官。 4 场地建设 4.1 场地选择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 、水源充足、 排水方便 、交通便利 的空旷地 块 ,要求水质清洁, pH值 5.6 7.0, EC值小于 0.2 ms/cm。 4.2 规划建设 4.2.1园区规划 4.2.1.1小区划分 根据 朝向 ,结合排灌系统和道路划分小区。小区大小视实际地 形和需要确定。 4.2.1.2道路设置 园内设置宽 4 m 6 m道 路;大棚内主干道 2 m 3 m, 苗床 之间留 0.8 m 1 m的操作道。 4.2.1.3排灌系统 根据水源情况和小区实际需要配置蓄水池,并 配备灌溉 设施。 4.2.2栽培设施 4.2.2.1 薄膜

    6、大棚 宜采用热镀锌钢管构架,圆拱顶,单体大棚跨度 6 m 8 m,肩高 2.5 m以上;连栋大棚跨度 8 m 10 m,檐高 4 m以上,长效农用薄膜覆盖。大棚 应 配置 内、外 遮阳网, 东、西 、南三 侧 立面 宜 配置 外遮 阳,遮阳设施 可 自动或 人工 控制 遮光网伸缩。 大棚 内宜 配 备温湿度调控 设施。 4.2.2.2 玻璃温室 热镀锌钢结构框架,透明玻璃覆盖,单跨宽度 8 m,开间 3 m,平均檐高 4 m。顶部设外翻电动天 窗,温室四周应可开可闭,以利通风。 温室 内 、外遮阳系统和 温湿度调控设施 同薄膜大棚。 4.2.2.3 肥池 根据生产规模和肥料供给模式确定肥池容积

    7、,也可采用可移动配肥容器,用于把各种肥料配成液肥, 液肥应搅拌均匀后浇灌或喷滴灌。 4.2.2.4 苗床 苗床 宜固定或移动, 床 高 0.6 m 0.8 m, 床 宽 1.3 m 1.8 m, 床 间距 0.8 m 1.0 m。 5 栽培管理 5.1 苗期管理 DB33/T 2245 2020 3 5.1.1组培苗 5.1.1.1 炼苗 当瓶苗长出 2条 3条成熟根,叶长 6 cm 12 cm时,炼苗 15 d以上,保持较强的散射光( 5000 Lux 左右),然后打开瓶盖放置 2 d 3 d。出瓶移栽 最适 时期为春季 , 日平均 温度 稳定在 15 以上 。 秋季 9、 10月份 也可

    8、。苗规格应符合附录 A要求。 5.1.1.2 移栽 用镊子取出瓶苗,洗净根部,用 75%百菌清 1000倍液浸泡 10 min,晾干 至根部发白 后 移植,栽培 基质 选用脱盐椰糠与珍珠岩 6:4配比或水苔包裹,定植到 72孔 或 50孔穴盘,每孔一株苗。 5.1.1.3 栽后管理 空气湿度应控制在 75% 80%,散射光强度控制在 1000 Lux 3000 Lux, 每 15 d喷施一次 75%百菌 清 1000倍液,或 4.8%代森锰锌 1000倍液;杀虫剂视实际需要而定。 3个月后每 10 d喷施一次水溶性 复合肥 (N: P: K配比为 6 7 19)3000倍液,冬季减少喷施次数。

    9、 5.1.1.4 定植 出瓶苗培育一年、二年、三年后分别进行定植。 表 1 一年至三年生苗定植 要求 类 别 一年生苗 二年生苗 三年生苗 苗规格 符合附录 A要求 符合附录 A要求 符合附录 A要求 黑色 营养杯 (口径高度) 7 cm 9 cm 9 cm 12 cm 12 cm 12 cm 基质 椰糠与珍珠岩 1 1或 泥炭土与珍珠岩 1 1 比例混合 采用发酵处理 0.5 cm 1.0 cm 松树皮与 珍珠岩 6:4比例或蛭石 加椰糠 1 1比例混合 采用发酵处理 0.7 cm 1.5 cm 松树皮与珍珠岩 6:4比例或蛭石、珍珠岩、 椰糠 2 4 4比例混合。 pH值 6.0 6.5,

    10、 EC值小于 0.2 ms/cm pH值 6.0 6.5, EC值小于 0.2 ms/cm pH值 6.0 6.5, EC值小于 0.2 ms/cm 定 植 带 基质 的苗 定植到新营养杯中。种植深度应为:基质表面位置在苗的根与叶交界处,以露出部分假鳞茎为宜。定植后浇定根水。 5.1.1.5 定植后管理 表 2 定植后管理 光照 根据需要调节光照强度,小苗期遮光率控制在 75% 85%,生长期适当增加光照强度,但不宜超过 8000 Lux。 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 60% 70%时生长良好,休眠期湿度需求降低,白昼湿度需求增高,夜间湿度需求降低。 温度 生长适宜温度为 10 30 ,最佳生长气温范

    11、围为 15 25 ,昼夜温差 5 15。 DB33/T 2245 2020 4 表 2 定植后管理 ( 续 ) 肥料 一年生苗:叶面追肥以 N: P: K 配比 为 6 7 19 水溶性复合肥 3000倍为 主 二年生苗至三年生苗:叶面追肥以 N: P: K 比例为 5 11 26 水溶性复合肥 2000 倍为主 春季以 N: P: K配比为 14: 14: 14缓释肥为基肥;生长期每 10 d叶面追肥一次。 水质 水质要求 EC值小于 0.2 ms/cm, pH值 5.6 7.0。基质表面见干时浇透水,但根系忌水浸。 病虫害防 治 每 15 d喷施一次杀菌药 ,每 20天喷施一次 杀虫剂。病

    12、 虫害 严重季节,每周喷施 一次杀菌 、杀虫 药,详见附录 B。 5.1.2分株苗 5.1.2.1植株选择 母株 7苗以上、健壮、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5.1.2.2 分株时间 春季 3月 4月或秋季 9月下旬 11月上旬分株。间隔 2年 3年进行一次分株。 5.1.2.3分株方法 脱盆并除去根部植料,剪去枯叶、烂根、空根及干瘪腐烂的假鳞茎。分株时在假鳞茎之间寻找间隙 较大的地方剪开,每丛茎 2苗以上。剪刀 消毒, 剪口要平,切口处涂上植物愈合剂 或达克宁药膏等杀菌 药。 5.1.2.4定植及管理 表 3 分株苗定植及管理 定 植 消毒 分株后晾干半天,再用 70%甲基托布津或 75%百菌清

    13、800倍液 消毒。 晾干 消毒后晾干 3 h 4 h,直至根干燥、发白。 种植 宜采用 12 cm 12 cm黑色营养杯,每盆宜种植 2株 3株苗,种植深度为基质表面位置在兰株的根与假鳞茎交界处。 管 理 光照 避免阳光照射, 15 d后遮光率 75% 85%, 45 d后光照逐渐增强。 湿度 空气相对湿度 60% 75%时生长良好。 温度 适宜温度 15 25 施肥 定植后不能马上施肥,待一个月后再逐量增施肥料(可参照表 2苗期管理)。 浇水 3 d 5 d后,待伤口自然愈合,浇定根水 1次。 病虫害 防治 同 5.1.1.5 5.2 催花技术 5.2.1 植株选择 选择成熟、健壮、假鳞茎肥

    14、大的 3苗以上植株丛。 DB33/T 2245 2020 5 5.2.2水肥管理 5.2.2.1春季 春季营养生长期应勤水勤肥,培育壮苗。以 N: P: K配比为 14: 14: 14的缓释肥为基肥,或花生 麸、豆饼发酵后拌骨粉或过磷酸钙 10 g 15 g,以固体粉状施于盆面。基质见干浇水。叶面追肥以施 N: P: K 比例为 20 20 20的水溶性复合肥 1000倍液为主,每 10 d施一次。 5.2.2.2夏秋季 夏秋为花芽分化期,应适当控水,使基质呈半干半湿状态。 6月中下旬 至 10月份花芽分化期改施 N: P: K配比为 9 45 15 的水溶性复合肥 1000倍液。看到花芽后改

    15、施 N: P: K配比为 10:30:20 的水溶 性复合肥 1000倍液。 15 d 20 d施一次。 5.2.2.3冬季 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降低氮肥比例。进入冬季适时通风、降低湿度,保持基质含水量在 45% 50%。 5.2.3 温度调控 6月 10月温度宜控制在昼温 25 30 ,夜温 15 18 。可选择海拔 600 m以上山区越 夏 , 霜冻前下山。在平地冬季培育,确保温度 15 20 ,有助于春节前开花。 5.2.4 光照管理 以晴天为准,夏季遮光率 75% 80%,全天遮顶 ,光照强度宜为 3000 Lux 6000 Lux;春秋季遮光率 20% 50%, 光照强度宜为 30

    16、00 Lux 8000 Lux; 冬季可全日光照,或 遮光率 10% 20%。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6.1 总则 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选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 合理、规范地使用化学 农药 。 6.2 农业防治 6.2.1选择良种 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环境的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 品种或 种源。 6.2.2加强管理 应清除兰棚周边的杂树、杂草,减 少外源病菌、害虫;定期在场地撒施生石灰、石硫合剂,清洁兰 园;及时销毁病株病叶,减少内源病菌、害虫。应使用堆制彻底发酵或高温灭菌等处理过的栽培基质, 杀死外源病菌、害虫。 加强通风换气, 合理调控 光、 温、湿

    17、、肥、水 ,促进兰苗健壮生长,提高兰株抗 病虫害能力。 6.2.3遵守检疫制度 DB33/T 2245 2020 6 引进的种苗需在检疫区过 渡 ,确认无病后再进入生产区栽培。园内发生病毒病,应将病株隔离,直 至销毁。不得从发生兰花病毒病的兰园引种。 6.3 物理防治 6.3.1黄 /蓝胶板诱杀 宜在植株上方 30 cm 50 cm高度悬挂黄 /蓝胶板诱杀蚜虫、蓟马、蚧壳虫 雄虫等,每 667 m2挂 30 块 40块。 6.3.2 机械隔离 在棚室通风口和门口安装 40目 60目防虫网,用于隔离蚜虫、粉虱、蓟马等迁飞害虫。宜在 苗床 四周撒石灰防止蜗牛、蛞蝓爬上架。 6.3.3人工 诱捕 宜

    18、通过人工刷除附着在兰叶上的蚧壳虫雄虫;人工捕捉蜗牛、蛞蝓;宜在 苗床 周边放置盆栽小白菜、 青菜等诱集植物,或用鲜黄瓜片、白菜叶蘸 35%蔗糖溶液,以诱集蜗牛、蛞蝓,利于更好捕杀。 6.4 生物防治 宜采用枯草芽胞杆菌和多粘类芽胞杆菌等生物药剂防治病害。 6.5 药剂防治 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根据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 当的药剂进行 局部 或全面防治,做到 用药适时、合理。在病虫发生且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植物源药剂,如采用茶粕、茶皂素防治蜗牛, 或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等禁止使用的农药,使用农药时应按照 GB 8321、 NY 1276的规定 执行。 春兰主

    19、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技术 见附录 B。 7 出圃 7.1 质量规格 植株健壮,根系粗壮,无病虫害。分级标准见 附录 A 7.2 出圃 要求 带盆出圃,周年均可 。夏季 高温期需早晚运输或采用空调车 ;冬季出圃应保持 5 以上。 裸根苗出 圃,宜在 休眠期 进行。 剪除枯叶、烂根 和 空根。 7.3 出圃方法 按规格分等级出圃,未能及时出圃的应放置阴凉避风处保湿或假植。 8 包装与运输 8.1 包装 8.1.1 包装材料 DB33/T 2245 2020 7 选用清洁、牢固、美观的纸箱或有孔塑料袋等容器。 8.1.2 包装方法 8.1.2.1 裸根苗包装 将兰株平放在包装纸上,适当梳理根系和叶片,

    20、卷成筒状后包好,整齐的平放入纸箱中。注意以叶 包着花,避免损伤花蕾和折断叶片,必要时用软丝包住花苞。植株间宜紧凑,不松动。 8.1.2.2 营养杯 苗 包装 大批量 出圃,宜用同规格托盘装好杯苗直立放入包装 箱 中 ;小数量出圃宜用胶带纸沿着植株基部封 住营养杯口部,避免杯内栽培基质 漏出,然后 平放在包装纸上, 卷成筒状后包好, 参 照裸根苗包装方法。 8.1.3 标签 包装上 做好标签, 标明品种名称、等级、数量、起苗日期、 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 、 检疫 证明编 号 和生产单位等信息。 8.2 运输 8.2.1运输工具 运输工具应清洁,有防晒、防雨、通风、降温等设施。 8.2.2装运

    21、宜 选择早晨或 傍晚 ,避免酷暑和严寒天气运输。 应轻装轻卸,严禁重压。 8.2.3检疫 应遵守有关植物检疫法规,办理植物检疫相关手续。 9 档案管理 栽培单位应保存完整 的 生产 经营 记录。 包括 种苗来源 、 产地 , 种植管理操作的时间、方法、人员, 农药 和肥料的使用情况(如名称、使用日期、使用量、使用方法、使用人员等), 出圃 品种、 时间、方 法 , 销售去向的合同、票据、标签 , 自检原始记录、种苗检疫证明等 。档案保存 2年 以上 。 10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春兰 全过程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见附录 C DB33/T 2245 2020 1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表 A.1

    22、春兰 种 苗规格 规格 株高 ( cm) 叶长 ( cm) 叶宽 ( cm) 叶数 (片) 根数 (条) 根长 ( cm) 假鳞茎大小 ( cm) 品质描述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出瓶 苗 8 5 8 8 5 8 0.3 0.2 0.3 3 2 3 2 1 2 5 3 5 0.2 无 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 (出瓶苗无 内生菌污 染)。叶色嫩 绿,有光泽 度,叶面无 病斑和机械 损伤,叶形 完整、无枯 梢和黄叶, 叶质肥厚, 无徒长现 象,根系白 色,根尖有 生长旺盛的 透明水晶 头。 叶色嫩 绿,有光 泽度,叶 面无病斑

    23、 (出瓶苗 无内生菌 污染);稍 有机械伤 痕,叶形 完整、少 枯梢和黄 叶,叶质 较厚,叶 基本挺 立,根系 偏黄色, 根尖有较 旺盛生长 点。 一年苗 10 8 10 10 8 10 0.45 0.3 0.45 4 3 4 3 2 3 8 5 8 0.3 0.2 0.3 二年苗 12 10 12 12 10 12 0.6 0.45 0.6 5 4 5 4 3 4 10 8 10 0.4 0.3 0.4 三年苗 15 12 15 15 12 15 0.8 0.6 0.8 6 5 6 5 4 5 15 10 15 0.6 0.4 0.6 开花 苗 20 15 20 20 15 20 1.0 0

    24、.8 1.0 7 5 6 5 4 5 15 10 15 1.0 0.6 1.0 DB33/T 2245 2020 2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表 B.1 春兰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技术 名称 发病时期及特点 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 主 要 病 害 茎腐病 全年发生, 6 月 8 月是发病高峰期。根和根状茎造成腐烂,最后可入侵到假鳞茎而导致整株死亡。 去除有病组织,用 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 5ml配水 4kg浸根或浇施,或用 30%恶霉灵 600倍 800倍液浇施。 炭疽病 7 月 9 月盛发,主要浸害叶片。初期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红褐色斑点,严重时病斑扩大,整叶枯死。 清理枯叶,用 80%多菌灵可湿

    25、性粉剂 600 倍液,或 2.80%多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三次。 黑斑病 夏秋季节为高发期,过量施用氮肥会加重发生。叶片产生黑色 小斑点,严重时斑点扩大形成病斑块。 清理枯叶,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4.8%代森锰锌 1000倍液喷洒,每周一次,连续喷三次。 病毒病 植株的叶片或花朵上出现失绿或黄色不同的斑驳,常发生在老 茎分生苗的植株上。 隔离或烧毁可疑植株。用 20%盐酸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用 20%盐酸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 与 0.04%云苔素内酯水剂合用。 焦尖病 6 月 8 月为多发期。 多为空气过于干燥,湿度长期低于 60

    26、%以下造成,也有细菌或真 菌 感染引起。 分清发生原因,如生理性焦尖需加强湿度管理,如病茵引起需对症下药。 灰霉病 尤其冬季低温高湿环境下,整个花朵容易着生大团灰霉直至腐 烂。 发病初期用 1.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2000倍液,或 3.3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 主 要 虫 害 介壳虫 主要寄生在兰花的叶片、叶鞘、假鳞茎上,以刺吸式的口器吸 取兰花的营养。 40%杀扑磷或 28%蚧宝乳油 1200倍液,在始发期用药,每隔 7d 10d喷洒一次,喷洒时叶片上、下、左、右及假鳞 茎都要喷到,连续喷三次。 螨类害虫 主要是红蜘蛛、黄蜘蛛等小虫。多寄生在叶背吸汁,使叶片出 现灰白斑点,严

    27、重时叶背有丝网,直至萎缩变形。 15%扫螨净乳油 2500倍液,或 1.8%阿维菌素乳油 3000倍液,在始发期喷雾,注意叶片正反面、叶基都要全面喷洒,每周一次,连续三次。 蓟 马 主要危害花朵,使其变形扭曲直至萎焉,或发育不良。蓟马分 泌的密汁吸引蚂蚁,引起病毒病等。 根据蓟马昼伏夜出的特性,建议 傍晚 用药; 7.5%鱼藤酮乳油 1000倍在 始发期喷雾,或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000倍 2000倍喷雾。 蚜 虫 主要危害发育中的花穗和花朵,使花穗变形扭曲,发育不良。 其分泌的密汁吸引蚂蚁,传播病害和病毒,引起病毒病等。 蚜虫发生初期喷施 20%蚜虱灵 2500倍液,或 25%噻虫嗪

    28、水分散粒剂 5000 倍 6000倍液,或 24%螺虫乙酯 4000倍 5000倍液。 蜗牛、 蛞蝓 白天藏匿于水沟杂草或花盆内、花架下的泥土等阴暗处,晚上 出来啃食兰株的新芽、新叶、新根和花苞。 在蜗牛和蛞蝓经常出没的地方与花盆之间撒施石灰粉,或用四聚乙醛配 成含有 2.5% 6%的豆饼(磨碎)或玉米粉作毒饵,于傍晚进行诱杀。 DB33/T 2245 2020 1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春兰 全过程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苗 期 管 理 组培苗管理 分株苗管理 出瓶苗移栽 一年生苗 定植 二年生苗定植 三年生苗定植 苗期管理 分株时间 分株方法 消毒 种植 栽后管理 要求成熟根 2 条 3

    29、条,叶长 6cm 12cm,先将瓶苗放在 5000lux种植环境中炼苗 15d, 然后开瓶放置 2d 3d,再取出 瓶苗,洗净根部琼脂,杀菌, 晾干。用椰糠与珍珠岩 6:4配 比或水苔包裹,把瓶苗定植到 72孔穴盘,每孔一苗。 10以 下不宜出瓶移栽。 采用椰糠与珍珠岩 1 1 或泥炭土与珍 珠岩 1 1比例混合, 将苗连基质 一起定 植到 7.0cm 9.0cm(口径高度 ) 黑色营养杯。种植深 度以露出部分假鳞 茎为宜。 采用 0.5cm 1.0cm 发酵过的 松树皮:珍珠岩 6:4比例或蛭石: 椰糠 1 1比例混 合,将苗取出,连 基质一起定植到 9.0cm 12.0cm 黑色营养杯中。

    30、 采用 0.7cm 1.5cm 发酵过的松树皮: 珍珠岩 6:4 比例或 蛭石:珍珠岩:椰 糠 2 4 4 比例混 合 ,将三年生植株 连基质一起定植到 12cm12 cm黑色营 养杯中。 1、 出瓶苗管理:湿度 75% 80%,光照强度 1000Lux 3000 Lux, 每 20d 喷施一次 75%百菌清 1000 倍液,或 4.8%代森锰锌 1000 倍液 ; 3 个月后每 10d 喷一次水溶性复合肥 (N.P.K 配比为 6719)3000 倍液。 2、营养杯苗管理:基质表面见干浇水。春季 增施一次缓释肥, N: P: K 配比为 14: 14: 14;一年生苗叶面追 肥以 N.P.K

    31、 配比为 6719 的水溶性复合肥 3000 倍液肥为主;二、 三年生苗以 N: P: K 比例为 51126 的 水溶性复合肥液肥 2000 倍 液肥为主,每 10d 喷一次。苗期遮光 65% 85%。 温度 10 30,昼夜温差 5 15。空气相对湿度 60% 80%。 选 7苗以上健壮、根 系完整 、无病虫害的 母株。春季 3 月 4 月花谢后或秋季 9 月下旬 11 月上旬 进行分株。 脱盆并除去植料,枯 叶、烂根、空根及干瘪 腐烂的假鳞茎,在假鳞 茎之间寻找间隙较大 的地方剪开,每丛茎 2 苗以上。剪刀消毒,伤 口涂植物愈合剂或达 克宁药膏等杀菌药。 将分株苗放在阴 凉处晾干,然后

    32、用 70%甲基托布 津或百菌清 800 倍液进行消毒, 再晾干 3h 4h, 直至根发白。 用 12cm12cm 黑色 营养杯,每盆种植 2 株 3株苗,种植深 度为基质表面位置 在兰株根与假鳞茎 交界处。 1、浇水: 3d 5d后 ,适度淋水, 不宜过湿或过干。待伤口愈合 后,浇定根水 1 次。 2、施肥: 定植一个月后逐量增施肥料,可 用水溶性复合肥( N: P: K为 5: 11: 19) 2000 3000 倍液。 3、 避免阳光照射, 15d 后 遮光率 75% 85%, 45d后 光照逐渐增强。 4、温度:适宜温度 15 25 0 催花技术 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水肥管理 温度调

    33、控 光照管理 1、农业防治: 场地撒施生石灰,清理周围杂物,基质在 使用前应堆制发酵或高温灭菌等处理;选用优良品种,培 育壮苗;改善兰园条件,加强肥水管理,提高兰株抗病虫 能力;及时销毁病株病 叶。 2、物理防治: 悬挂黄 /蓝板诱杀蚜虫、蓟马等,防虫网隔 离粉虱、蓟马、蚜虫等。 3、生物防治: 采用枯草芽胞杆菌和多粘类芽胞杆菌等生 物药剂防治病害;生长期采用鲜黄瓜片或白菜叶蘸 35%蔗 糖溶液等诱集技术防治蜗牛。 春季以 N: P: K配比为 14: 14: 14的缓释肥为基肥,或用花生麸、豆饼发酵后拌骨粉或过磷酸钙,以固体粉状施于盆 面。夏季花芽发育期间适当控水。应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降

    34、低氮肥比例。进入冬季降低湿度,保持基质含水量在 45% 50%。叶面追肥以施 N: P: K 比例为 20 20 20的水溶性复合肥 1000倍 液肥为主,每 10d施一次,冬季减量; 花芽分化前的 6月 9月份改施 N: P: K配比为 9 45 15的水溶性复合肥 1000倍液肥。 9月份看到花芽后改施 N: P: K配比为 10:30:20的水溶性复合肥 1000倍液肥。 6月 10月,把温度控制在昼温 25 30,夜温 15 18。 有条件的可选择海拔 600m以上的山区栽培。上山时间随品种开花 习性而定,晚花品种需 6 月上中旬上山,早花品种可适当推迟上 山,霜冻前运下山。在山上要有

    35、保护设施,在平地冬季培育确保 15 25的温度。 夏季的晴天遮光 75% 80%,全天遮 顶, 春秋季遮光率 20% 50%,冬季可 全光照,或依据天气情况遮光 10% 20%。 常 见 病 虫 害 药 剂 防 治 茎腐病 炭疽病 焦尖病 黑斑病 病毒病 灰霉病 介壳虫 螨类害虫 蓟马 蚜虫 蜗牛和蛞蝓 生产环境质量安全控制要求 用 50%苯来特可 湿性粉剂 5ml 配 水 4kg 浸根或浇 施,或用 30%恶霉 灵 600倍 800倍 液浇施。 8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 600倍液、代 森锰锌 800 倍液 或炭疽福美可湿 性粉剂 500 倍液 喷洒。 保持空气湿度 75%左右, 75%百

    36、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代森 锰锌 1000倍液喷 洒。 25%苯醚甲环 唑咪酰胺 1500 2000 倍液。 20% 盐酸吗啉 胍乙铜 WP500 倍液;或用 20% 盐酸吗啉胍乙 铜可湿性粉剂 与 0.04%云苔素 内酯合用。 用 1.50%腐霉 利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或 3.30% 嘧霉胺 悬浮剂 1000倍 液喷雾。 40%杀扑磷或 28% 蚧宝乳油 1200 倍 液,在始发期用 药。 15% 扫 螨 净 乳 油 2500倍液,或 1.8% 阿维菌素乳油 3000 倍液,在始发期喷 雾 。 下午用药; 7.5%鱼 藤酮乳油 1000 倍 在始发期喷雾,或 25%噻虫嗪水分散 粒剂 1000 倍 2000倍喷雾。 20%蚜虱灵 2500 倍 液,或 25%噻虫嗪 水分散粒剂 5000 倍 6000倍液,或 10%吡虫啉 3000 倍 液。 用四聚乙醛配成含 有成分 2.5 6%的 豆饼 (磨碎 )或玉米 粉作毒饵,撒在花 盆表面于傍晚诱 杀。采用茶皂素或 茶粕防治蜗牛。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编制依据: GB/T 1.1-2009 NY/T 878 2004 编制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3 T 2245-2020 春兰生产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