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3.080.99 A20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33/T 2210 2019 村务监督工作规范 Regulation of village affairs supervision 2019 - 07 - 22发布 2019 - 08 - 22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 2210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的 起草单位:武义县民政局、武义县委组织部、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金华市民政局、武义 县标准化研究院、武义县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象山县委组织部、宁海县乡村治理标准
2、化研究所、安 吉县民政局。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应珊婷、范潜威、姚晗珺、潘洋、陈忠武、覃雅芳、仝国栋、廖盈侃、金京、 张荣飞、王天柱、潘梁军。 DB33/T 2210 2019 1 村务监督工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村务监督 工作的 组织建设、监督实施要求、评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村务监督 的运行和管理 。 村民、 社会各方 对村务的监督可参照执行。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村 务监督 依托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形式对村务进行的民主监督 。 3 村务监督委员会 组织建设 3.1 人员构成及基本要求 3.1.1 人员构成 由 3 人至 5 人组成。设主任 1 人。
3、主任 宜 由非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或党员担任 , 村 党组织书记 不 应 兼任主任 。成员中应有具备财会、管理知识的人员。 3.1.2 基本要求 3.1.2.1 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依法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本村村民; b) 思想政治素质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 c) 公道正派、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群众公认; d) 热心本村公共事 务 ,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 e) 能正常履职; f) 符合本届村务监督委员会其他 任职条件 。 3.1.2.2 实行回避制度。 除 担任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的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外, 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村 民委员会成员及其近亲属 ,
4、 村会计 或 村报账员 、村文书、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不 得 担任村务监督委 员会成员 。 注: 近亲属 指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3.2 人员的产生与退出 3.2.1 选举 DB33/T 2210 2019 2 3.2.1.1 村务监督委员会 的选举应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 3.2.1.2 由 村民 会议或村民 代表会议采取有候选人的选举方式产生,选举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等 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村实际制定。 3.2.1.3 候选人应作出书面 竞职、履职、辞职承诺,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 3.2.1.4
5、村务监督委员会任期与村民委员会 相同。 3.2.1.5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不得由任何组织和个人指定、委派或撤换 。 3.2.2 辞职 3.2.2.1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 出现以下情况的, 应按照规定程序辞去职务 : a) 拒不执行村务联席会议决定,严重影响村级班子团结或村级工作的; b) 未尽到监督义务导致发生严重违法违纪问题的; c) 连续两次无正当理由不履行村集体财务审查职责的; d) 违反 自治章程、 村规民约,在群众中影响较坏的; e) 煽动、组织或参与 非法上访的; f) 无法完成履职承诺事项的; g) 发生辞职承诺情形的。 3.2.2.2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要求辞去职 务的,应当由
6、本人向村党组织提出书面报告,并报乡镇 党委 或街道工 委。 3.2.2.3 村党组织 自收到辞职报告之日起 30 日内 , 要求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讨论,决 定是否接受其辞职,并在作出决定后 5 日内公告。 3.2.3 职务 自行 终止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职务自行终止: a) 被判处刑罚的; b) 连续两次民主评议不称职的; c) 丧失行为能力的 。 3.2.4 补选 3.2.4.1 主任出缺的,应在出缺后一个月内组织补选;其它成员出缺的,可在出缺后三个月内组织补 选。补选工作由村党组织报请 乡镇党委或街道工委 批复后,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 会议或村民 代表会议,
7、 在符合 本 标准 3.1要求的人员中产生。补选程序参照 本标准 3.2.1进行。 3.2.4.2 补选的成员任期到本届村务监督委员会任期届满止。 3.3 场所与制度建设 3.3.1 应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 3.3.2 制定并实施学习培训、工作例会、工作报告、情况反馈、申诉保障、责任追究等制度。 4 监督实施 4.1 监督内容 4.1.1 包括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级 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 、村工程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农 村精神文明建设、村干部履职及 其他应当监督的事项 , 重点 如下: DB33/T 2210 2019 3 监督村务决策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具体要求见附录 A;
8、监督村务公开是否全面、真实、及时、规范,具体要求见附录 B; 监督村级集体 资金资产资源管理 、 经营、处置 及 债权债务等 情况, 具体要求见附录 C; 监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村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实施方式、工程质量、款项支付, 重点 监督项目立项、招投标、预决算、建设施工、质量验收等 环节,具体要求见附录 D; 监督支农和扶贫资金使用、各项农业补贴资金发放、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申请和发放等惠农政策 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惠农政策申请、初审、公示、审批、公布等程序是否到位,落实情况是否 真实、公开、公平,具体要求见附录 E; 监督建设文明乡风、创建文明村镇、推动移风易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执行
9、村民自治章程和 村规民约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具体要求见附录 F; 监督村干部 是否存在 独断专行、以权谋私 、 滥用职权、弄虚作假、逃避监督,以及妨害和扰乱 社会管理秩序 的 行为 。 4.1.2 各 行政村可 根据实际情况,细化明确其他应 监督的事项。 4.2 工作方式 4.2.1 村 务监督委员会应集体行使职权,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例会, 定期梳理总结、研究安排村务监 督工作。 4.2.2 针对上级党委和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和村级决定的重大事项,通过 接待来访、上门走访、个别 约谈、轮值坐班 、意见箱、电话 、信息化平台 等形式,收集村民意见建议,明确具体监督事项。 4.2.3 围绕监督事
10、项 开展调查,了解、核实相关情况,查阅、收集有关资料。 分析所 收集到的意见和 建议,及时向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 提出工作建议。 4.2.4 列席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及村务联席会议,了解掌握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4.2.5 主持 民主评议 会,对村民委员会成员以及由村民或村集体承担误工补贴的聘用人员履行职责情 况进行 评议 。 4.2.6 通过查 阅资料、书面记录、拍照、录像等方式全程参与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事项监督。 发现问题时,可采用口头、电话、书面等形式及时提出,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 对发现的涉嫌 贪腐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等违纪违法问题,及时向村党组织、 上级组织和纪检部门
11、 报告。 4.2.7 实施“民主理财日”制度,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定期召集相关人员对当月村级财务等情况进 行集中监督审查。 4.2.8 通过公开栏、召开会议、个别沟通等形式,及时通报监督结果。 4.2.9 每半年至少向村党组织汇报工作 1 次 。宜在每月主题党日上向党员大会通报村务监督情况。每 年至少向村民会议或村民 代表 会议报告工作 1次。遇特殊情况或重要事项应随时报告。 4.3 履职保障 4.3.1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基本报酬 应予以保障 , 并 与工作实绩、评议结果相挂钩。其他成员 可 享有 一定的误工补贴和报酬,由村民 会议或村民 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4.3.2 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受到
12、无理阻挠导致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时,或其成员受到打击报复时,可向 村 党组织、 上级组织和纪检部门反映情况。 5 效能评价 村务监督委员会每年应向村民 会议或村民 代表会议述职, 接受 村民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 会议的民主 评议 及 乡镇 或街道 的 年度考核。 A DB33/T 2210 2019 4 B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村务决策监督 A.1 监督流程 村务决策监督 流程见图 A.1。 图 A.1 村务决策监督流程 A.2 监督要求 A.2.1 监督村级重大事务是否按照“党员群众建议 -村党组织提议 -村务联席会议商议 -党员 大会审议 -村民 会议或村民代表 会议决议 -表决结果公
13、开 -实施情况公开”的规定程序和要求实 施决策 。 A.2.2 监督村级其它事项是否经过村务联席会议商议决定。 A.2.3 依法应由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讨论决定的有关事项,村务监督委员会应督促村民委员会及 时召开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讨论表决。 村务监督 委 员 会 收集民意 村务监督委员会 列席村务联席会议, 提出意见建议 应提交 村民 会议或村民代表 会议讨论决定 的 , 监委会 应 督促村民委员 会组织召开 村务监督委员会 跟踪监督实施 情况 公开 村务监督委员会 监督决策 结果 公示 DB33/T 2210 2019 5 A C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村务公开监督 B.
14、1 监督流程 村务公开事项 应经过村务监督委员会事先审查。 监督村务公开是否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定,内容是 否全面、真实,程序是否规范,时限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公开形式是否科学。监督流程见图 B.1。 图 B.1 村务公开监督流程 B.2 监督要求 B.2.1 监督村务公开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村务公开内容逐笔逐项列出明细,不应以总账代替; 村规民约、村干部责任分工、村“两委”任期工作目标、村庄发展建设规划等内容在公开栏长 期公开; 每月固定时间公开上月财务收支明细账、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 会议 讨论决定的一般事项实施情 况等月度公开内容; 村民委员会提 出 公开内容 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查 村 民委员
15、会 通过村务公开栏等形式 及时公布 村务监督委员会 受理群众反映 村务监督委员会向村民委员会提 出,村民委员会在 10 个工作日内予 以答复和处理 对答复或处理不满意的 ,村务监督委员 会 提交 村务联席会议商议或经 村民会 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讨论 决定 有疑义的, 提交村务联席 会议讨论确定 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公开内容上签署意 见或盖章 DB33/T 2210 2019 6 村集体资产承包、经营和租赁情况,村民建房及优抚、救灾、救济款物发放、低保对象等惠农 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村务联席会议、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讨论决策事项等涉及村民利益和 村民普遍关心的重大事项,以及村民要求公开的事项,在
16、相关政策要求时限内及时公开; 除固定公开栏外,可采用微信公众号、电视、网络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公开;对重要内容或复杂 村务,可通过会议通报形式公开; 及时撤下已超过公开时限的内容,并将村务公开的内容、村民反映事项处理结果等资料整理归 档;未到公开时限的内容不 应提前撤回。 B.2.2 村民对公开事项有异议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应当提请相关方向村民作出说明。 DB33/T 2210 2019 7 B D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监督 C.1 财务收支 C.1.1 对财务收支票据的有效性、内容真实完整性及合法合理合规性进行前置式审核,审核通过并签 字盖章后,审批入账。 C.1.
17、2 审核中发现不合法合规、内容不完整、手续不齐全的票据,应退回经手人;有争议的票据提交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讨论决定。 C.1.3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在通过审核的票据上签字盖章,并经审批人签字后,提交到乡镇 或街道 会 计代理机构报账。 C.1.4 财务支出情况及明细应按照规定每月定期向村民公示 。 C.1.5 大额 财务支出的监督流程见图 C.1。 图 C.1 财务支出监督流程 C.2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督 C.2.1 应从决策过程、操作程序和合同管理三方面进行监督。监督流程见图 C.2。 村务监督委员会 监督大额支出项目决策 村民委员会 支出 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 有争议的提交 村民 会
18、议或村民代表会 议 讨论决定 退回经手人 审批人签字 村民委员会 向村民公示 乡镇 或街道 会计代理机构报账 经手人在票据上写明用途与证明人共同 签字 DB33/T 2210 2019 8 图 C.2 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监督 C.2.2 重大集体资产、资源的出租、发包、出让或转让、入股,是否经村民代表会议 1)讨论通过。 C.2.3 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出租、发包,是否遵守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按相关规定实行公开招投 标。 C.2.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投资 项目和收回对外投资项目,是否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C.2.5 承包 或 租赁合同要素是否齐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是否经村务联席会
19、议商议或经 村民会 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讨论决定,承包款是否按合同约定及时兑现,合同履行情况是否按规定公开。 C.2.6 村资产资源增减变动是否及时登记 入账 ,资源登记内容是否完整全面。 C.2.7 村集中采购项目的采购交易程序是否规范, 采购后是否组织验收,是否填写货物采购登记单并 存档 。 C.2.8 是否存在以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为其他单位 或个人 提供抵押和担保的情况,是否存在对外出借、 对外捐赠集体资金的情况。 1) 涉及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村民代表会议,视同社员代表会议,非社员的村民代表不参加表决。 村务监督委员会 监督资产资源处置决策 村务监督委员会 监督处理程序 小额项目按相关规
20、 定进行 大额项目进入县乡 招投标中心 村务监督委员会 监督处置收益 是否 及时入 账、处置支出 程序是否 规范、质量验收 是 否 合规 村民委员会 向村民公示 DB33/T 2210 2019 9 C E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村 工程建设项目监督 D.1 监督流程 监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工程项目立项、招投标、预决算、建设施工、质量验收情况。监督 流程见图 D.1。 图 D.1 工程建设项目监督流程 D.2 监督要求 D.2.1 项目实施前,重点监督立项决策是否依规操作, 工程 建设 项目 是否经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表决通过,是否符合村规民约。 D.2.2 项目招投标阶段,
21、重点监督是否公开招投标、程序是否到位 ; 是否存在村级组织班子成员及其 直系亲属参与项目的招投标或承包行为。 D.2.3 工程项目预决算、审计是否委托有合法资质 的 第三方实施 。 D.2.4 变更工 程设计、增减工程量是否经村务联席会议商议或 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表决,是否履 行审批程序。 村务监督委员会 监督 工程建设立项决策 村务监督委员会 监督项目招投标程序 大额项目进入县乡 招投标中心 小额项目按竞争性 方式组织进行 村务监督委员会 监督标后管理 村务监督委员会 监督工程建设质量 村务监督委员会 监督资金支付 村民委员会 向村民公示 DB33/T 2210 2019 10 D.2
22、.5 预算外增加支出是否经村务联席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商议决定 。 D.2.6 工程施工是否有日常监管,质量是否严格把关 。 D.2.7 竣工验收阶段,参与工程项目实地验收和决算复核,监督工程验收是否规范,工程款支付 是否 按照合同约定进行 。 DB33/T 2210 2019 11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监督 E.1 农业补贴资金发放监督 E.1.1 监督村级组织是否有向群众宣传相关补贴政策。 E.1.2 监督各项农业补贴对象是否符合相关文件规定。 E.1.3 监督农业补贴核定表册是否经农户签字或委托签字认可,是否进行不少 于 7 天的公示,并拍照 存查。 E.1.4 公
23、示期间,村务监督委员会接受群众对农业补贴问题的反映,发现有将不符合文件规定列入享 受补贴对象、漏报补贴对象或补贴面积有误等情况,应及时向村党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提出。 E.2 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申请和发放监督 E.2.1 救助对象申请社会救助是否按照申请、初审、公示、审批、公布等规定程序办理。 E.2.2 村务监督委员会发现申请人采取虚报、隐瞒 、伪造等手段,骗取社会救助资金、物资或服务的, 应及时向相关乡镇或街道 或救助管理部门提出;发现村工作人员未经调查核实就上报的,应督促相关人 员重新开展调查核实;发现有应公示而未公 示的,应公布而未公布的,应向村工作人员提出进行重新公 示、公布。 F DB3
24、3/T 2210 2019 12 D G 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监督 F.1 村规民约制定与实施监督 F.1.1 监督是否依据重点工作和工作要求,适时修订村规民约。 F.1.2 村规民约的制修订程序是否按照起草初稿、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召开村民会议表决、及时张 榜公布四个步骤实施。 F.1.3 村规民约生效后,是否在村务公开栏长期公开,并发到每家每户。 F.1.4 村务监督委员会发现有违反村规民约的现象,应及时提出并纠正。 F.2 乡风文明监督 F.2.1 针对文明家庭、文化礼堂、乡风评议、文化传承等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向村“两委”班子提出 意见 建议。 F.2.2 通过走村入户,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崇善向上、勤劳致富、邻里和睦、尊老爱幼、诚信 友善等乡风文明,引导村民摒弃陋习。发现有黄赌毒、邪教、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活动,严重家庭暴 力现象,及时阻止并劝导;劝导红白喜事节俭操办;劝导施行生态殡葬。 F.3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监督 F.3.1 监督是否有多形式、常态化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F.3.2 查看环境卫生设施等是否维护到位,发现问题反馈至村相关工作人员。 F.3.3 检查村容环境,发现村内公共场所、道路、池塘等不干净、不整洁,有乱堆 、乱扔垃圾,“门前 三包”责任不到位等现象,应提出并纠正。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