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3 T 2184-2019 茭白-中华鳖生态共作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481234       资源大小:534.6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3 T 2184-2019 茭白-中华鳖生态共作技术规范.pdf

    1、ICS 65.020.01 B 01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21842019 茭白 -中华鳖生态共作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cultivation of wild rice and Chinese soft-shelled turtle 2019 - 01 - 15 发布 2019 - 02 - 15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 21842019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2009的 有关 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 农村 厅提出。 本标准由 浙江省 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

    2、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与微 生物研究所 ,余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省农 业技术推广中心、余姚市河姆渡茭白研究中心、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建明、 张珏锋、符长焕、胡美华、翁丽青、钟海英、郑春龙、李芳、杨凤丽、 王来亮。 DB33/T 21842019 1 茭白 -中华鳖生态共 作 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茭白田套养中华鳖的 术语和定义、 产地环境 要求 、品种 选择 、茭白田改造、茭白种植、 中华鳖放养、田间管理、生产档案、 生产模式图 等 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茭白 种植地 区的茭白 田套养 中华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

    3、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044 中华鳖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茭鳖共 作 Wild rice and Chinese soft-shelled turtle co-cultivation 在茭白田中同时养殖中华鳖的一种生态种养结合模式。 4 产地环境要求 宜选择环境安静、水源 丰富

    4、、排灌方便 的茭白田,产地环境 及养殖用水水质 应符合 NY/T 5010和 NY 5051的要求 。 5 品种 选择 5.1 茭白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优质、抗 病虫性好 、丰产性好的品种。单季茭品种 宜 选择美 人茭、金茭 1号、丽茭 1号、回山茭等,双季茭品种 宜 选择 龙茭 2号、 浙茭 2号、浙茭 3号、余茭 4号等。 5.2 中华鳖 DB33/T 21842019 2 所选的鳖种符合 GB/T 21044的要求 ,外观要求 体表光洁,无损伤,裙边宽阔有弹性,健康无病灶, 活力强。 6 茭白田改造 6.1 田块 在放养前 茭白田应进行改造, 根据面积大小在田块周围开 “

    5、 口 ” 字型或 “ 田 ” 型沟, 沟宽 80 cm 100 cm、深 50 cm, 沟面积 约占 茭田面积的 10%。 挖出的田泥加宽加固 田埂 或路基。田块中央每隔 800 cm 1000 cm堆一个土墩,或者以多块田为一个单元,连在一起,中间田埂作为鳖活动场所。土墩与加宽的 田埂 应 有一定坡度。 6.2 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可选用彩钢瓦、石棉瓦、砖墙、水泥墙等材质。采用 100 cm高的彩钢瓦、石棉瓦设置防逃 设施,埋入土中 20 cm 30 cm,外侧每间隔 300 cm,用木桩加固,上部用竹片夹紧,并用铁丝与外侧木 桩绑紧加固。 或者采用 砖墙、 水泥墙围成 防逃墙,顶部压沿内伸

    6、15 cm,围墙和压沿内壁光滑;茭白田 的进、出水口 用 铁丝网或塑料网 建两道防逃栅。 6.3 茭白田消毒 在中华鳖放养前 7 d 14 d, 茭白田 每 亩( 667 m2) 用 75 kg 100 kg生石灰消毒。 7 茭白种植 7.1 种植方式 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 7.2 单季茭白 3月中旬至 4月上旬,苗高 15 cm 20 cm时分墩定植,每穴 2苗 3苗,定植深度以根系全部入土苗不 倒为宜,每 亩 1200 穴 1500 穴,宽行行距 100 cm 120 cm,窄行行距 70 cm 80 cm,穴距 50 cm 60 cm。 7.3 双季 茭白 2 月上旬 将种墩分成 1 个

    7、 2 个薹管的小墩 移植到 育苗 田 , 行 株距 50 cm5 0 cm; 3 月 下 旬至 4 月 中 旬 ,苗高 30 cm 40 cm 时移植到秧田, 行株距 100 cm3 0 cm,单株定植; 7 月上中旬 挖墩分苗 割叶 , 用 于 大田 定植 。 每 亩 1000 穴 1200 穴,每穴种植 1 株,宽行行距 100 cm 120 cm,窄行行距 60 cm 80 cm,株距 40 cm 60 cm。 8 中华鳖放养 8.1 放养前 消毒 放养前,中华鳖用 15 mg/L 20 mg/L高锰酸钾溶液 或 5%食盐水浸泡 浸泡 5 min 10 min 进行消 毒。 8.2 鳖种

    8、放养 DB33/T 21842019 3 8.2.1 放养时间 5 月上旬 7 月上旬 放养 中华鳖 ,选择天气晴好的上午进行 。 8.2.2 放养规格 以放养大规格鳖种为宜,体重 250 g 500 g。 8.2.3 放养密度 每亩放养鳖种 70只 100只 , 并尽量选择放养雄性的鳖种 。 8.2.4 放养方法 将经消毒的中华鳖运至茭白田边, 倒入茭白田 。 9 田间管理 9.1 水位控制 9.1.1 单季茭白 水位控制按照 “浅 -深 -浅 ”的原则 进行 。 定植至分蘖前 中 期保持 浅水位 ( 3 cm 5 cm) , 分蘖后期 至 孕茭期 加深 水位 ( 15 cm 20 cm)

    9、, 采收期控制浅水位 。 9.1.2 双季茭白 9.1.2.1 秋茭 水位控制按照 “深 -浅 -深 -浅 ”的原则进行。 秋茭 定植 时保持较深水位, 分蘖前 中 期保持 浅 水位,分蘖后期 至 孕茭期 加深 水位 , 采收期控制 浅 水位。 9.1.2.2 夏茭水位控制按照 “浅 -浅 -深 -浅 ”的原则进行。 夏茭出苗期保持田水湿润,分蘖前中期控制浅 水位 , 分蘖后期至孕茭期间 加深水位 ;采 收 期控制 浅 水位。 9.2 施肥 9.2.1 原则 在养分需求与供应平衡的基础上,坚持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坚持大量元素与中量元素、微 量元素相结合,坚持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坚持施肥与其

    10、他措施相结合 。 9.2.2 单季茭白 定植前 7 d 10 d施基肥,每亩施商品有机肥 500 kg 600 kg。追肥分 3 次 4 次,在缓苗后至分 蘖期,每亩施缓释氮肥 7 kg 10 kg;定苗后,每亩施 缓释氮肥 10 kg 15 kg、 配方肥( 20-10-18) 20 kg 25 kg,隔 20 d 25 d视苗情再追施一次;孕茭初期,每亩施 配方肥( 20-10-18) 30 kg。 9.2.3 双季茭白 9.2.3.1 不施基肥。秋茭追肥分 3 次,在缓苗后,每亩施缓释氮肥 7 kg 10 kg;分蘖初期,每亩施 缓释氮肥 10 kg 15 kg、 配方肥( 20-10-

    11、18) 15 kg 20 kg;孕茭初期,每亩施 配方肥( 20-10-18) 40 kg 50 kg。 9.2.3.2 夏茭追肥 3 次,萌芽后,每亩施 缓释氮肥 5 kg 10 kg;定苗后,每亩施配方肥( 20-10-18) 30 kg 35 kg;孕茭初期,每亩施 配方肥( 20-10-18) 30 kg 40 kg。 DB33/T 21842019 4 9.3 投饲 茭鳖共 作 一般不投喂 中华鳖配合饲料, 在 6 月 9月 鳖的 生长季节 , 可 适当 投喂小鱼虾、 螺蛳、福 寿螺等 新鲜活饵。 9.4 有害生物 防治 9.4.1 中华鳖病害防治 套养在茭白田 中 的中华鳖 , 主

    12、要病害为疥疮病和 白底板病, 一般发病较少 ,可通过选择健康的鳖种、 鳖种消毒、适宜的套养密度等生态措施来控制。如有发病,选用 合适的 渔药防治,按 NY 5071的要求执 行。 9.4.2 茭白 病虫害 防治 茭 白主要 病虫害 有 二化螟、长绿飞虱、胡麻叶斑病、锈病等。 病虫防治 以茭鳖共生互利、诱虫植物、 昆虫性诱剂、杀虫灯等生态防控措施为主 。 9.5 茭白采收 孕茭部位明显膨大,叶鞘一侧被肉质茎挤开,露出 0.5 cm 1.0 cm宽的白色肉质茎时采收。秋茭宜 2 d 3 d采收一次,夏茭宜 1 d 2 d采收一次。 在 不影响 茭白质量情况下 ,采收间隔期可适当延长。 9.6 鳖

    13、的 捕捞 秋茭采收结束后,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捕获中华鳖出售。采用钩捕、地笼 及 干田捕捉等方式捕捞 。 10 生产档案 应建立健全生产记录、用药记录、产品销售记录等档案,档案保存期为 2年以 上。 11 生产模式图 茭白 -中华鳖生态共 作 生产模式图参见附录 A.1。 DB33/T 21842019 5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茭白 -中华鳖生态共 作 生产模式图 目 标 产 量 单季 (1500 2000) 千克 /亩 双季 ( 2500 3000)千克 /亩 中华鳖 (50 kg 80)千克 /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上 中 下 上

    14、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生 育 期 单季茭白 休眠期 萌芽期 分墩移 栽期 分蘖生长期 孕茭期 采收期 育苗移栽 生长期 休眠期 双季茭白 休眠期 萌芽期 分蘖生长期 夏茭孕茭期 夏茭采收期 秋茭移栽 分蘖生长期 秋茭孕茭期 秋茭 采收期 休眠期 主 要 技 术 要 点 改造 茭白田: 根据面积大小在田块周围开 “ 口 ” 字型或 “ 田 ” 型沟,沟宽 80 cm 100 c m、 深 50 cm,沟 的 面积 约占 茭 白 田面积的 10%。 加 宽加固四周田埂。 田块中央每隔 800

    15、 cm 1000 cm堆一个土墩,或者以多块田为一个单元,连 在一起,中间田埂作为鳖活动场所。土墩与加 宽的田埂应有一定坡度。 并在茭白田四周及进 出 水口 做好防逃设施。 单季茭 白 3月中旬至 4月上旬分墩 定植,每穴 2苗 3苗,每 亩 种植 1200 穴 1500 穴,宽行行距 100 cm 120 cm,窄行行距 70 cm 80 cm,穴距 50 cm 60 cm。 双季茭白 2月 上旬分 成 1 2个薹管 的 小墩育苗, 3月下旬至 4月中旬 , 苗高 40 cm时, 单株定植秧田。 5 月 上 旬 至 7 月上旬 放养鳖 种 。 放养前 7 d 14 d, 茭白田 每亩用 75

    16、 kg 100 kg 生石灰消毒,放养时中华鳖用 15 mg/L 20 mg/L 高锰酸钾溶液或 5%食 盐水浸泡 5 min 10 min 消毒。 鳖种重 250 g 500 g, 每 亩 放养鳖种 70 只 100 只, 并尽量选 择放养雄性的鳖种 。 期间 ,做好 单 、 双季 茭 白 田间肥水管理。 双季茭 白经 二段育苗后 , 于 7 月 上中旬定植大田, 每 亩 种植 1000 穴 1200 穴,每穴种植 1 株,宽行行距 100 cm 120 cm,窄行行 距 60 cm 80 cm,株距 40 cm 60 cm。科学 平衡 施肥、合理灌溉, 茭鳖共作一般 不 投 喂 中华鳖配合

    17、 饲料, 在 6 9 月 鳖 生长季节,可 适当 小鱼虾、 螺蛳、福寿螺等新鲜活饵。 一般 中华鳖 发病较轻, 通 过选择健康的鳖种、鳖种消毒等生态措施来控制。如有发病,选用 合适的 渔 药防治 。 做好 茭白 锈病、胡麻叶斑病、螟虫、长绿飞虱等 病 虫害 的 绿色 防治工作 。 做好单季茭白采收和薹管育苗工作。 适时 采收 双季茭白 秋茭 ,做好 茭白 休眠期田间管理工作 。 11月上旬气温明显下降时开 始起捕 , 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捕 获中华鳖出售 , 采 用钩捕、地 笼 及干田捕捉 等 方式 捕捞中 华鳖。捕获后放入暂养池暂 养,统一 上市 销售。 茭 白 病 虫 防 治 防治原则 : 坚

    18、持 “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 的植保 方针 , 加强 栽培管理, 改善 茭 白 田生态 环 境 , 优先使用农业、物理和生 物防治 。 二化螟 :摘除虫害叶,利用杀虫灯、 二化螟 性 诱剂 、 田埂种植 香根草等 技术 诱杀 长绿飞 虱 :清理老黄叶,增施钾肥,杀虫灯、黄色 粘虫板 等 诱杀。 锈病 : 宽窄行种植, 合理密植, 剥除 黄 病叶,平衡施肥,增 施磷钾肥。 胡麻叶斑病 : 宽窄行种植, 剥除老病叶,增施磷钾肥。 中 华 鳖 病 害 防 治 防治原则: 坚持 “ 以防为主, 防 重于治, 防治结 合 ” 原则 , 严格 遵循国家和有 关部门的有关 规定 ,提倡使用 水产专用渔药 和植物源渔药 , 严禁使用明令 禁止的兽渔药 。 疖疮病 : 选择健康的鳖苗, 套养前中华鳖用高锰酸钾 或食盐水消毒, 茭白田用 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 毒;中华鳖发病期投喂盐 酸甲烯土霉素或四环素。 白底板病 : 选择健康的鳖 苗 ,套养前中华鳖高锰酸 钾或食盐水消毒,定期拌 饲投喂板蓝根、维生素 C 等。发病期间泼洒五倍子 2 mg 4 mg/L。 图 A.1茭白 -中华鳖生态共作生产模式图


    注意事项

    本文(DB33 T 2184-2019 茭白-中华鳖生态共作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