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0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2150 2018 悬铃木有害生物防控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ests on Platanus spp. 2018 - 10 -15发布 2018 - 11 - 15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2150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植物园(杭州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杭州市
2、园林文物局、杭州市绿化管理站、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炜、刘锦、王恩、楼晓明、樊丽娟、孙晓萍、张大羽、娄永根。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33/T 2150 2018 1 悬铃木有害生物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悬铃木( Platanus spp.)有害生物监测、防 控 措施、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确定了悬 铃木主要有害生物防控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悬铃木有害生物防控。 2 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悬铃木 悬铃木科( Platanaceae)悬铃木属( Platanus)植物的通称。浙江 省内的悬铃木主要为二球悬铃木 ( Platanus acerifolia) ,偶见一球悬铃木( Platanus occidentalis) 。 3.2 悬铃木有害生物 对悬铃木的生长、生存造成危害,影响绿化景观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3.3 有害生物防控 根据有害生物发生规律,运用植物检疫、园艺栽培、物理、生物、药剂等综合防控措施,控制有害 生物的危害。 3.4 趋
4、性 昆虫在单向环境刺激下产生的定向行动反应,包括趋光性、趋化性、趋色性、趋热性等。 4 主要有害生物种类 DB33/T 2150 2018 2 悬铃木主要有害生物有刺蛾(扁刺蛾、黄刺蛾、桑 褐刺蛾、丽绿刺蛾)、蓑蛾(茶蓑蛾、大蓑蛾)、 悬铃木方翅网蝽、黑蚱蝉、天牛(星天牛、光肩星天牛)、白蚁(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悬铃木 白粉病、悬铃木叶枯病等,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参见附录 A。 5 监测 5.1 虫害监测 5.1.1 监测方法 在害虫发生期,采用定点和随机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定期( 7 天 10 天)观察或利用害虫的趋性, 设置测报灯、诱捕器等装置监测害虫的种类、虫态、数量、危害程度、天敌情
5、况以及受害植株生长状况。 5.1.2 监测时间 刺蛾类害虫监测时间为 5月 9月;蓑蛾类害虫监测时间为 5月 10月;悬铃木方翅网蝽监测时间为 4 月 10月;黑蚱蝉监测时间为 7月 9月;天牛类害虫监测时间为 3月 11月;白蚁类害虫监测时间为 4 月 11月。 5.2 病害监测 5.2.1 监测方法 在病害发生期,采用定点调查和随机踏查相结合的方法,定期( 7 天 10 天)监测病害的发生情 况以及受害植株生长状况。 5.2.2 监测时间 悬铃木白粉病监测时间为 5月 10月;悬铃木叶枯病监测时间为 5月 9月。 6 防控措施 6.1 防控原则 从生态平衡出发,遵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I
6、PM)”原则,贯彻“ 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 理、促进健康 ”的方针,将悬铃木有害生物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6.2 植物检疫 严格执 行国家规定的林业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蔓延、传播。 6.3 栽培措施 6.3.1 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水肥, 提高植物生长势, 增强悬铃木自身抗性。 6.3.2 合理修剪,及时剪除带虫枝叶及病枯枝。修剪的切口应平整,并及时封涂愈伤涂抹剂,防止有 害生物侵入。 6.3.3 冬季清除树下杂草落叶,翻耕土壤,消灭越冬虫源。 6.4 物理措施 6.4.1 设置黑光灯诱杀刺蛾、蓑蛾成虫以及分飞白蚁等害虫。 6.4.2 天牛成虫期设置诱捕器诱杀或人工捕
7、捉;产卵期设置诱木引诱其产卵并销毁诱木或用钝器敲击 枝干上的产卵刻槽;幼虫期用刮刀、钢丝钩除树干内幼虫,处理后的伤口及时封涂愈伤涂抹剂。 6.4.3 悬 铃木方翅网蝽越冬期刮除树干上翘起的树皮,清除树皮缝隙内的越冬成虫。 DB33/T 2150 2018 3 6.5 生物措施 6.5.1 人工释放花绒寄甲、肿腿蜂防治天牛。 6.5.2 设置鸟箱以助迁、招引鸟类。 6.5.3 宜使用对有害生物具拮抗或杀灭作用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制剂。 6.6 药剂措施 6.6.1 按 GB/T 8321和 NY/T 1276的规定执行。选用低毒、高效、环境友好型的药剂,采用喷雾、注 射、根施、涂抹、喷粉等
8、方法。 6.6.2 冬季使用涂白剂涂白树干,涂白高度为离地 1.2 米,涂刷应均匀,宜涂刷 2 遍 3 遍,涂白前 应先清除树干上翘起的树皮。 6.6.3 在道路上进行喷雾作业需安全隔离,避开人流高峰时段 ,或选择在人流量较少的夜间作业,并 设置警告 牌。 大风时应停止 作业。 6.7 综合防控措施 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措施参见附录 B。 7 档案管理 建立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档案,及时记录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控情况,表格式样参见附录 C。档案资 料应有专人负责,及时收集、整理和保管。 DB33/T 2150 2018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悬铃木主要有害生物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 主
9、要害虫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见表 A.1,主要病害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见表 A.2。 表 A.1 主要害虫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 害虫 名称 学名 识别特征 发生规律 照片 扁刺蛾 Thosea sinenisis (Walker) 老熟幼虫体长 22 mm 26 mm,长圆形,扁平, 翠绿色,背线白色贯穿 头尾,背侧枝刺不发 达,腹侧枝刺发达。低 龄幼虫啮食叶肉,中高 龄幼虫蚕食叶片。 一年发生 2 代,以老熟幼 虫在浅土层中结茧越冬。 翌年 5月中下旬第一代成 虫开始羽化, 6月中下旬第 一代幼虫孵化,幼虫期约 为 1 个月。第二代幼虫最 早出现于 8月。 黄刺蛾 Cnidocampa flaves
10、cens (Walker) 老熟幼虫体长 20 mm 25 mm,黄绿色,背面 有一淡紫褐色哑铃型 的大斑纹。低龄幼虫啮 食叶肉 ,中高龄幼虫蚕 食叶片。 一年发生 2 代,以老熟幼 虫在树干及枝杈处结茧越 冬。两代成虫分别出现在 5 月下旬 6月上旬, 7月下 旬 8月上中旬。两代幼虫 为害期分别为 6月中旬 7 月下旬, 8月中旬 9月下 旬。 桑褐 刺蛾 Setora postornata (Hampson) 老熟幼虫体长 24 mm 35 mm,黄色,背线天 蓝色,每节各有 4 个小 黑点,枝刺黄色或紫红 色。低龄幼虫啮食叶 肉,中高龄幼虫蚕食叶 片。 一年发生 2 代,以老熟幼 虫在
11、浅土层中结茧越冬。 两代成虫分别出现在 5月 下旬 6月中旬, 7月下 旬 8月下旬。 两代幼虫为 害期分别为 6月中旬 7月 下旬, 8月中旬 10月上 旬。 丽绿 刺蛾 Parasa lepida (Cramer) 老熟幼虫体长约 25 mm, 翠绿色,中胸至腹部各 节背面具蓝斑 2 个 4 个。低龄幼虫啮食叶 肉,中高龄幼虫蚕食叶 片。 一年发生 2 代,以老熟幼 虫在枝干上结茧越冬。两 代成虫分别出现在 5月中 旬 6月中旬, 8月上旬 9 月上旬。幼虫在成虫羽化 后半个月左右出现,幼虫 期约 1 个月。 DB33/T 2150 2018 5 表 A.1 主要害虫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 (
12、续 ) 害虫 名称 学名 识别特征 发生规律 照片 茶蓑蛾 Clania minuscula Butler 护囊圆筒形,长 25 mm 40 mm,护囊外常缀结有排列整 齐的短枝。老熟幼虫黄褐色 至黑褐色,雌幼虫体型明显 较雄虫大。幼虫躲藏于护囊 内取食叶片,造成孔洞或缺 刻。 一年发生 1 代 2 代,以幼虫在护囊 中越冬。翌年 5月 6月羽化。幼虫为害 期为 6月 10月,其 中 7月 8月为为害 盛期。 大蓑蛾 Clania variegata Snellen 护囊纺锤形,长 40 mm 70 mm,护囊外常缀结有较大的 碎叶片,少数有小枝残梗, 排列不整齐。雄幼虫黄褐 色,雌幼虫黑褐色
13、,体型明 显较雄 虫大。幼虫躲藏于护 囊内取食叶片,造成孔洞或 缺刻。 一年发生 1 代,以 幼虫在护囊内越 冬。翌年 5月中下 旬 7月上旬羽化。 6月上旬幼虫开始 孵化,为害期为 6 月 10月。 悬铃木 方翅网 蝽 Corythucha ciliata (Say) 成虫体长 3.2 mm 3.7 mm, 乳白色,头顶及体腹面黑褐 色,头兜盔状。前翅近长方 形,具 “X” 斑。于叶片背 面刺吸汁液为害,被害叶片 正面出现白色细斑,背面有 黑褐色排泄物。 一年发生 5 代,世 代重叠,以成虫在 树皮裂缝、地面枯 枝落叶中越冬。翌 年 4月中下旬越冬 成虫开始在悬铃木 下层叶片 背面取食 活动
14、,整个为害期 可持续到 11月。 黑蚱蝉 Cryptotympan a atrata (Fabricius) 成虫体长 40 mm 48 mm,翅 展 115 mm 125 mm,黑色具 光泽。翅长,透明,翅脉基 部金黄色。若虫刺吸根部汁 液、成虫刺吸枝干汁液。雌 成虫在当年生枝条上产卵, 造成树枝枯死。 多年发生 1 代,以 卵在枝梢内或若虫 在树根附近的土中 越冬。 6月老熟若虫 开始羽化, 7月 8 月为成虫发生高峰 期, 9月后数量逐渐 减少。 DB33/T 2150 2018 6 表 A.1 主要害虫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 (续 ) 害虫 名称 学名 识别特征 发生规律 照片 星天牛 A
15、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 成虫体长 25 mm 35 mm,黑 色,具金属光泽。前胸背板 两侧具尖锐粗大的侧刺突。 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小颗粒突 起,翅面具不规则的白色斑 点。幼虫蛀入木质部为害, 向外排泄粪屑,受害部位往 往有酱油状液体渗出。 一年发生 1 代,以老 熟幼虫在树干内越 冬。翌年 3月越冬幼虫 开始活动, 5月开始羽 化, 6月为羽化盛期。 幼虫 11月后活动减 少,开始陆续越冬。 光肩星 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 s (Motschulsk y) 形态特征和为害特点与星天 牛相似,但本种鞘翅基部光 滑,无黑色小颗粒突
16、起。 发生规律与星天牛相 似。 台湾乳 白蚁 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 兵蚁体长 5.3 mm 5.8 mm, 遇危险时能分泌白色乳状液 体。上颚发达,镰刀形。胸 腹部乳白色。工蚁体长 4.5 mm 6 mm。胸腹部乳白色。 多在树干根基部、主干或枝 杈处筑巢,蛀食木质部。 4月工蚁开始出巢觅 食,可一直为害至 11 月下旬。有翅繁殖蚁 一般在 5月 6月闷热 的傍晚分飞。 黑翅土 白蚁 Odontoterme s formosanus (Shiraki) 兵蚁体长 4.8 mm 6 mm。上 颚发达,镰刀状。腹部淡黄 色至灰白色。工蚁体长 4 mm 6 m
17、m。胸腹部灰白色, 略透明,能见腹腔中食物的 颜色。多取食树皮,少数情 况会蛀蚀木质部。为害时会 先修筑泥路。 3月中下旬 4月上旬 工蚁开始出巢取食, 可一直为害至 11月下 旬 , 5月 6月 以及 9 月 10月为为害高峰 期 。有翅繁殖蚁一般 在 4月 6月闷热或雷 雨后的傍晚分飞。 DB33/T 2150 2018 7 表 A.2 主要病害识别特征及发生规律 病害名称 病原菌(学名) 识别特征 及发生规律 照片 悬铃木白粉病 Erysiphe platani (Erysiphales) 叶片被侵染后形成白粉状病 斑,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形。发 病期一般在每年的 5月 11 月,其中春末夏
18、初以及夏末秋 初为发病高峰期。 悬铃木叶枯病 生理性病害 受害叶片于叶缘、叶脉间先出 现褐色斑点,之后褐色斑逐渐 扩大,后期叶片焦枯、卷缩, 但不落叶。该病系二氧化硫污 染所致,与夏季高温干旱的气 候条件也有关系。 DB33/T 2150 2018 9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悬铃木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措施 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措施见表 B.1,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措施见表 B.2。 表 B.1 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措施 害虫名称 药剂防控措施 其他防控措施 药剂防控适期 推荐使用药剂 、 规格 及使用方法 刺蛾(扁刺蛾、黄刺蛾、桑 褐刺蛾、丽绿刺蛾) 6 月中旬 低龄 幼虫发生期 短稳杆菌 100
19、亿孢子 /毫升悬浮剂 , 500 倍液 1000 倍液 喷雾 1、 5 月中旬 6 月中旬 、 7 月下旬 8 月下旬 成虫发生期,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幼虫发生初期,利用初孵幼虫在叶背群集 的 特性,人工剪除带虫枝叶。 3、 11 月 翌年 4 月,清除树枝、树干以及 地下的虫茧。 灭幼脲 25%悬浮剂 , 1500 倍液 2500 倍液 喷雾 苏云金杆菌 8000 IU/微升悬浮剂 , 100 倍液 200 倍液 喷雾 中高龄幼虫 发生 期 苦参碱 0.5%水剂 , 1000 倍液 1500 倍液 喷雾 高效氯氰菊酯 4.5%水乳剂 , 1500 倍液 2000 倍液 喷雾 阿维菌素
20、3%水乳剂 , 3000 倍液 4000 倍液 喷雾 甲维盐 1%微乳剂 , 1000 倍液 2000 倍液 喷雾 蓑蛾(大蓑蛾、茶蓑蛾) 6 月低龄幼虫 发生 期 短稳杆菌 100 亿孢子 /毫升悬浮剂 , 500 倍液 1000 倍液 喷雾 1、 5 月 6 月成虫发 生期,使用黑光灯诱杀 成虫。 2、 幼虫发生期人工剪除带虫枝叶。 灭幼脲 25%悬浮剂 , 1500 倍液 2500 倍液 喷雾 苏云金杆菌 8000 IU/微升悬浮剂 , 100 倍液 200 倍液 喷雾 中高龄幼虫 发生 期 苦参碱 0.5%水剂 , 1000 倍液 1500 倍液 喷雾 高效氯氰菊酯 4.5%水乳剂 ,
21、 1500 倍液 2000 倍液 喷雾 阿维菌素 3%水乳剂 , 3000 倍液 4000 倍液 喷雾 甲维盐 1%微乳剂 , 1000 倍液 2000 倍液 喷雾 悬铃木方翅网蝽 4 月越冬代开 始活动时 ; 5 月 10 月为害期 高效氯氰菊酯 4.5%水乳剂 , 2000 倍液 3000 倍液 喷雾 越冬期刮除树干上翘起的树皮,清除树皮缝 隙内越冬成虫。 吡虫啉 10%可湿性粉剂 , 1500 倍液 2500 倍液 喷雾 阿维菌素 3%水乳剂, 3000 倍液 5000 倍液 喷雾 啶虫脒 5%乳油 , 1500 倍液 2000 倍液 喷雾 成虫越冬期 矿物油 99%乳油 , 300 倍
22、液 500 倍液 喷干(树干、树皮裂缝) DB33/T 2150 2018 10 表 B.1 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措施 (续 ) 害虫名称 药剂防控措施 其他防控措施 药剂防控适期 推荐使用药剂 、 规格 及使用方法 黑蚱蝉 一般不采取药剂防控措施 1、 7 月 8 月人工捕捉成虫。 2、及时剪除因产卵造成 的 枯死枝条。 天牛(星天牛、光肩星天牛) 5 月 6 月成虫羽化期 氯氰菊酯 8%微囊剂 , 200 倍液 300 倍液喷雾 1、 5 月 6 月人工捕捉成虫,或悬挂诱捕器诱杀成虫。 2、使用钝器敲击产卵刻槽,杀死虫卵。 3、幼虫为害期使用刮刀、钢丝钩杀幼虫,处 理完毕后伤口 封 涂 愈伤涂
23、抹剂 。 4、 4 月 5 月 上 旬天牛羽化之前,人工释放 天敌昆虫花绒寄甲。 7 月天牛幼虫期 人工 释 放肿腿蜂。 噻虫啉 2%微囊悬浮剂 , 1000 倍液 1500 倍液 喷雾 3 月 11 月幼虫为害期 甲维盐 吡虫啉 10%可溶液剂 , 向蛀孔内注射 100 倍液 200 倍液药 剂, 注射后使用胶泥或硅酮胶封闭蛀孔 球孢白僵菌 400 亿个孢子 /克可湿性粉剂 , 向蛀孔内注射 1000 倍液 1500 倍液药剂, 注射后使用胶泥或硅酮胶封闭蛀孔 白蚁(台湾乳白蚁、黑翅土 白蚁) 4 月、 8 月为害初期 联苯菊酯 5%悬浮剂 , 100 倍液 200 倍液喷洒树干及植株周围土
24、壤,起到忌避白蚁的效果 1、植株伤口或锯口及时 封 涂 愈伤涂抹剂 。 2、 4 月 6 月 白蚁分飞期使用黑光灯诱杀分 飞蚁。 4 月 11 月为害期 使 用白蚁监测控制系统实施白蚁活动的动态监测 和防治 表 B.2 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措施 病害名称 药剂防控措施 其他防控措施 药剂防治适期 推荐使用药剂 、 规格 及使用方法 悬铃木白粉病 悬铃木新芽抽生前或抽生长 叶初期 ; 5 月 6 月 为 害初期 ; 8 月 9 月秋梢 为 害期 嘧菌酯 250 克 /升悬浮剂 , 1000 倍液 2000 倍液喷雾 1、春季及时剥芽,增强透风透光。 2、及时剪除带病枝叶,并集中销毁。 3、秋后及时清
25、扫落叶。 4、对于重病大树冬季 剪除全部当年生枝条。 5、合理施肥,防止偏施氮肥。 腈菌唑 40%可湿性粉剂 , 4000 倍液 6000 液喷雾 烯唑醇 12.5%可湿性粉剂 , 2000 倍液 3000 倍液喷雾 悬铃木叶枯病 一般不采取药剂防控措施 1、 查明污染源并立即切断。 2、 改善小环境。 DB33/T 2150 2018 10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悬铃木有害生物防控档案表格式样 悬铃木有害生物防控档案表格式样见表 C.1、表 C.2、表 C.3。 表 C.1 有害生物发生档案表 发生地点 发生时间 有害生物名称 危害程度 天敌情况 受害植株生长状况 记录人 表 C.2 药剂使用记录表 使用地点 使用时间 防治对象 药剂名称 及规格 使用方式 及浓度 用量 及次数 使用 面积 使用 效果 记录人 表 C.3 天敌释放记录表 释放地点 释放时间 防治对象 天敌名称 释放数量及次数 释放面积 释放效果 记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