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2 T 3626-2019 秸秆有机肥制作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81038       资源大小:359.8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2 T 3626-2019 秸秆有机肥制作技术规程.pdf

    1、ICS 65.080 B 13 备案号: DB32 江苏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626 2019 秸秆有机肥制作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production for straw-based organic fertilizer 2019-07-11 发布 2019-08-01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T 3626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南京农业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其荣、凌宁、黄启为、李荣、刘东阳、张楠、袁军、薛超。

    2、DB32/T 3626 2019 1 秸秆有机肥制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秸秆有机肥制作的术语和定义、场地要求、原辅料的选择、制作工艺、腐熟标志及判 定、筛分、标志、包装和运输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有机肥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 525 有机肥料 NY 609 有机物料腐熟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秸秆有机肥 straw-based organic fertiliz

    3、er 利用作物秸秆经过添加辅料发酵腐熟后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改善土壤肥力和提高作物品质为 其主要功能的含 碳物料。 4 生产场地要求 4.1 位置的选择 制肥场地宜选择地势平坦、靠近原料收集区、交通便利并远离人口密集区的地点。 4.2 功能区规划 生产场地功能区应包括原辅料堆积区、预处理区、主发酵区、后熟区、筛分区、包装区、仓库以及 办公区和生活区 , 宜包括粉碎区和造粒区。 4.3 主发酵区 主发酵区宜铺设通风管道,用于堆垛时通风供氧。应建立渗滤液收集、过滤系统、储存系统 ,将渗 滤液 作堆体喷淋用水循环使用。 5 原辅料的选择 DB32/T 3626 2019 2 5.1 原料 各类农

    4、作物秸秆,玉米秆、麦秸、稻草、树叶、花生秧、豆秸、油菜秆等。 5.2 辅料 辅料主要有三类,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a) 速效碳源,如花生饼、豆饼、棉籽饼、菜籽饼、米糠等。 b) 化学氮肥,如尿素、磷铵、硫酸铵等。 c) 稀硫酸或酸解氨基酸。 5.3 菌种 符合 NY 609规定的市售有机物料腐熟剂,即能分解各种有机物料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多种微 生物复合而成的生物制剂产品。 6 制作工艺 6.1 营养液配制 营养液和菌种配制 方法 如下: a) 将 10 kg饼粉或米糠、 15 kg尿素、 20 kg磷铵、 1 kg菌种溶于 400 kg水中。 b) 将 10 kg饼粉或米糠、 25 kg硫

    5、酸铵、 20 kg磷铵、 1 kg菌种溶于 400 kg水中。 6.2 堆制 将秸秆用营养液喷淋、渗透,初始含水量控制在 60% 65%;按比例将主辅物料用铲车等工具翻拌 混匀,堆成宽不低于 10 m 15 m、高 5 m 8 m、长度不限的长条。 6.3 发酵过程 发酵分为三个阶段: a)升温阶段:从常温升到 65 ,一般需要 3 d 5 d,堆体温度首次上升至 65 时,翻堆一次。结合 前两次补水将 10 kg尿素或 25 kg硫酸铵(按每吨秸秆计)加入堆体之中,确保物料的含水量在 50% 60%、 碳氮比在 30 40之间,以保证顺利发酵。宜在堆垛条底部铺设通风管道,以增加氧气供给。 b

    6、)高温阶段:堆体温度维 持在 70 75 以上,一般需要 10 d 15 d,每 3 d翻堆一次。在高温阶 段,结合补水,喷淋 1 mol/L 2 mol/L酸浓度的水溶液或酸解氨基酸溶液( 5%, V/W),将堆体物料的 pH控制在 6.5 7.5。宜在堆垛条底部铺设通风管道,以增加氧气供给。 c)降温阶段:从高温降到 50 以下,一般需 8 d 10 d。 经 20 d 30 d发酵达到完全腐熟,秸秆制肥过程完成,肥料经质检后可直接施用。 6.4 渗滤液 收集 处理 渗滤液 收集处理按以下步骤: a) 收集系统宜采用导流模式,将渗滤液导流至储存系统。 b) 储存系统入 口处宜设置过滤系统,

    7、滤去大颗粒堆肥物料,过滤直径以 3 mm 5 mm 为宜。 c) 储存系统可分为储存池和储罐,储存池应做防渗处理,储罐宜做防腐处理。 7 腐熟标志及判定 DB32/T 3626 2019 3 7.1 外观标志及判定 秸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湿时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脆且易碎。堆体体积比初始堆体减少 1/3 1/2,无异味。采用目测和手摸测定。 7.2 温度标志及判定 秸秆堆体经过升温阶段和高温阶段后,堆体温度降至 50 以下,且不再回升。采用接触式温度计测 量堆体表层以下 40 cm 50 cm处温度,每天在同一时间测定 1次,测定至少七处的温度后取平均值 。 7.3 理化标志及判定 秸秆堆体的碳氮比 (C/N)下降至 20以下。按照 NY 525的规定测定物料中总碳和总氮的含量。 8 筛分 利用筛分机进行筛分,筛分孔径 5 mm。通过孔径的腐熟物料为秸秆有机肥成品,未通过孔径的物 料直接返还至发酵堆体中继续堆制发酵。 9 标志、包装和运输 按照 NY 525的规定执行。 10 贮存 肥料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处,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潮、防晒、防破裂。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2 T 3626-2019 秸秆有机肥制作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cleanass3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