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7.080.20 B 16 备案号: DB32 江苏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5902019 食用菌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green protection of edible fungi pest 2019 - 04 - 08 发布 2019 - 04 - 30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T 3590-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
2、业科学研究所、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琴、王艳、徐健、祁建杭、李传明、韩光杰、徐彬、孙俊 。 DB32/T 3590-2019 1 食用菌害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菌害虫绿色防控 的主要防治对象、防控要求、农业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生 物防控技术和化学防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菇房、菇棚 食用菌害虫的 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2
3、375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 2798.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程 第 5部分 食用菌 NY/T 5010 无公害食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主要防治对象 主要害虫有 多菌蚊( Mycetophilidae docosia)、闽菇迟眼蕈蚊( Bradysia minpleuroti)、真菌瘿蚊 ( Mycophila fungicola)、 粪蚊 ( Scatopsidac sp.)、 短脉异蚤蝇( Megaselia curtineura)、 杂腹菇果蝇 ( Mycodrosophila poecilogastra) 、家蝇 ( Musca domest
4、ica)、 跳虫( Poduridae)、腐食酪螨 ( Tyrophagus putrescentiae) 等。 4 防控要求 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指导方针,根据害虫发生预报或实际发生情况,制定防治策略,确定 防治适期,优先应用 农业防控、 理化诱杀、生物防控等技术措施,必要时再使用化学防控,将害虫控制 在危害阈值之下。 5 农业防控技术 5.1 场地清洁 菇房(棚)周围 50 m范围内无水塘、无积水、无腐烂堆积物等危害食用菌的害虫滋生地;菇房、床 架在使用前和结束后用 1%漂白粉溶液喷雾或涂擦,溶液要现配现用;接种工具、接种台、菌种外包装 等用 0.1%0.2%高锰酸钾溶液涂擦;
5、菇房周围定期消毒, 10 d左右消毒 1次;做好菇房(棚)日常清 洁卫 生工作,及时清除废弃物和污染物, 虫源多的废料要及时运至离菇场 500 m外处理 ,及时清理菇房(棚) 四周杂草及各种有机残体,撒一薄层生石灰粉保持菇房周围干燥。环境清理符合 NY/T 5010的规定。 DB32/T 3590-2019 2 5.2 菌种选择 菌种选用抗虫、高产、优质良种,同时选择纯度高、萌发力强、菌丝洁白、健壮、无污染的适龄菌 种。 双孢蘑菇: AS2796、 W2000、 W192、苏棕蘑 5号等; 草菇: V23、 V28、 V971、 V901、屏优 1号、 VP53等; 鸡腿菇: J01、 J02
6、等; 香菇: 808、 215、丰产 1号、 212、 931等。 5.3 操作 规范 严格按照无菌接种程序进行操作,发菌室具备恒温条件,防止温差过大而引起菌袋出现水汽、杂菌 入侵而污染。同时遮光培养,减少蚊、蝇成虫飞入产卵为害。操作符合 NY/T 528规范。 5.4 温湿度控制 发 菌场所的气温控制在低于所培养食用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 2 6 ,袋内料温最高不应超过所 培养食用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 3 。料温过高时,应采取 遮阳网、通风、洒水等降温措施。 发菌菇房 (棚)每天通风 2次 3 次,每次 30 min。空气相对湿度应 75%,难以控制时应加强通风。 出菇阶段,应根据栽培种类和品
7、种的不同,适当调控菇房温度,使其低于该品种的出菇最适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80%95%。 调节湿度选用清洁用水 。注意通风换气。 出菇期间,土层湿度以达 到土粒捏的扁、搓得圆、不粘手、落地不散、水又不能漏进料内为标准。 温湿度控制 符合 NY/T 2375规范。 5.5 品种轮作 食用菌种植 3年 5年后实行轮作。将 蘑菇与 香菇、鲍鱼菇、猴头菇等不同品种菇类进行轮作,减少 菇蚊虫源;大田内 与水稻、蔬菜等其他作物轮作。 6 物理防控技术 6.1 防虫网阻隔 在菌种培养室和菇房(棚)的门窗和通气窗口处安装 60目防虫 网、纱窗等 ,防止菇蝇、菇蚊等小型 害虫飞入。 6.2 灯光诱杀 在
8、成虫羽化期, 菇房(棚) 上空悬挂诱虫灯,悬挂高度为距顶层床架 30 cm, 每 100 m2120 m2一 盏, 在晚间开灯,早上熄灭, 及时清理接虫袋。 6.3 色板诱杀 在菇房(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或粘蝇纸,在菇床上方 30 cm处、每 10 m2悬挂粘虫板 1块,当 粘虫 板 上快粘满成虫时 更换新色板。 6.4 糖醋液诱杀 按糖醋酒水 =4 4 2 10的比例配制糖醋液,并添加少量的吡虫啉, 混匀后装入盆中,分 散放置于菇房(棚)内诱杀成虫。注意及时清理虫体,每周更换一次糖醋液。 DB32/T 3590-2019 3 6.5 食物 诱杀 在害虫为害的料面四周及中间铺上纱布,纱布大小为
9、 40 cm15 cm,把刚炒香的菜籽饼撒在纱布上, 待纱布上聚集较多虫时,将纱布连同诱集的虫一起放入沸水中浸烫。 7 生物防控技术 7.1 生物农药选用 选用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简称 Bti)等微生物源杀虫剂防治 多菌蚊 、 闽菇迟眼蕈蚊、真菌 瘿蚊、短脉异蚤蝇、 杂腹菇果蝇等菇蚊、菇蝇幼虫。 7.2 使用方法 7.2.1 需要覆土的菇类如双孢蘑菇、香菇、草菇、鸡腿菇等,于发菌后和覆土前在料面和整个菇床喷 施 600ITU/mg Bti 悬浮剂 1000 倍液,每 m2 用药液量 1.0 kg1.5 kg; 覆土后结合喷施调菇水时再用 Bti500 倍 1000 倍液喷施,过 10 d
10、 后再喷一次;出菇期间当料面有少量菇蚊成虫活动时,用 Bti500 倍液喷雾, 整个菇床或料面要均匀喷透,采收前 7 d 停止用药。 7.2.2 不需要覆土的菇类如秀珍菇、平菇等,开袋后补水时用 600ITU/mg Bti 悬浮剂 1000 倍液第 1 次 喷施,料面喷湿,采完 2 潮菇后再喷施处理,以后即采一次菇后喷施一次即可。药液喷到袋子内部。茶 树菇开袋后结合补水,用 600ITU/mg Bti 悬浮剂 1000 倍液浸袋 10 h 后倒掉多余水,采完 2 潮菇后再用 药浸袋处理一次。 8 化学防 控技术 选用高效低毒的 4.3%高氟氯氰 甲阿维乳油防治 多菌蚊 、 闽菇迟眼蕈蚊、真菌瘿
11、蚊、短脉异蚤蝇、 杂腹菇果蝇、跳虫、腐食酪螨等害虫,使用时 按 NY/T 2375和 NY/T 2798.5标准执行。 对蘑菇、平菇等易感菇蚊的品种,播种前可以在料面喷施 4.3%高氟氯氰 甲阿维乳油 1000倍液,杀 灭料内幼虫。 出菇期出现害虫时,采净菇床或菇袋上的菇体,并停止浇水 1 d,用 4.3%高氟氯氰 甲阿维 乳油 1000倍液喷雾。在下一潮菇的 间歇期视害虫虫量和危害程度,再用药 1次。不得向子实体上喷施化 学农药。 9 防控记录及存档 建立食 用菌害虫田间防控技术档案,详细记录害虫发生时间、地点、发生面积、危害程度、食用菌 品种、采取的防控措施、防控时间、使用方法等,生产档案应保存两年以上。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