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53. 100 P 97 道昌和国国家标准11: ./、中华人民GB/T 25608一201 O/ISO 21507:2005 土方机械非金属燃油箱的性能要求Earth-moving machinery一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non-metallic fuel tanks CISO 21507: 2005 , IDT) 2010-12-01发布2011-03-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瘦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5608-20 1 O/ISO 21507 :2005 目U昌本标准等同采用ISO21507: 20
2、05(土方机械非金属燃油箱的性能要求c英文版)。本标准等同翻译ISO21507: 2005。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z一一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气一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一一删除了国际标准前言;一-对ISO21507 :2005中引用的国际标准,用己采用为我国的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一一一删除了5.1.4中的非国际单位(3.1mkg)。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土方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树巧。I G/T 25608-201 O/ISO 21507: 2005 土方机械非金
3、属燃油箱的性能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GB/T8498中定义的土方机械用非金属燃油箱的性能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8420 土方机械司机的身材尺寸与司机的最小活动空间CGB/T8420-2000 , eqv ISO 3411: 1995) GB/T 8498土方机械基本类型识别、术语和定义CGB/T8498-2008 , ISO 61
4、65: 2006 , IDT) GB/T 16288 塑料制品的标志CGB/T16288一2008,ISO11469: 2000 , MOD) GB/T 20953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驾驶室内饰材料燃烧特性的测定CGB/T 20953-2007 , ISO 3795:1989 ,MOD) ECE R34: 1975 关于机动车防止火灾危险认证的统一规定(由修正案Amendment01: 1979、Amendment 02: 2003和补充件Am口ler叫m巳nt02/Su叩1叩pplem巳四nt01 :2004所修改)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非金属燃油箱non-met
5、allic fuel tank 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固定在机器上用于存贮燃油的密闭箱体。3.2 司机位置operator station 司机在机器上控制机器功能的位置空间。3.3 燃油箱装置tank instaUation 包括非金属燃油箱、注油盖和所有连接到箱体的油管及附件的装置。3.4 机器点燃温度区machine ignition temperature area 在机器上,通过直接接触或接近,可点燃材料的部件(如发动机)的热表面区域。4 要求4. 1 防护燃油箱和连接到燃油箱的油管及附件应由机器机架部分或外部结构进行防护,以避免与机器下部或周围的障碍物接触。元防护的燃油箱部件应通过5.
6、1.4规定的冲击性能试验。连接燃油箱的油管及附件应由护罩、护板或固定的位置进行防护。4.2 耐腐蚀性燃油箱装置在设计、制造和安装时应使其能经受所接触的任何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腐蚀。1 G/T 25608-201 O/ISO 21507: 2005 4.3 安装燃油箱装置应适应机器的扭转、弯曲运动和振动。在设计和制造中,软管与燃油箱装置刚性件的连接在动态条件下应保持其密封性。燃油箱应安全固定。在没有被动排油措施时,安装布置或制造时应能确保燃油箱及其注油口或接头的任何泄漏的燃油不流入油箱内。如果燃油箱装置存贮汽油,在机器设计和安装上应避免由于静电引起的任何点燃危险。如果燃油箱注油口位于机器的侧面,注油
7、盖盖紧时,凸出部分不应超出机器外轮廓面。燃油箱宜固定于机器上,它既不能直接接触,也不能位于机器点燃温度区表面的20mm范围以内。如果燃油箱位于机器点燃温度区表面的20mm以内,则燃油箱上应采用一些防护。燃油箱材料耐高温性要满足高于机器点燃温度区的最高表面温度。4.4 位置限制燃油箱不应作为司机室的侧面。位于司机活动范围(按GB/T8420的规定)外的燃油箱表面或燃油箱的某部分可靠近司机位置,燃油箱注油口不能位于司机位置处。4.5 性能要求在燃油箱加注燃油时,应把任何可能泄漏的燃油与所有机器点燃温度区分离或隔开。5 试验方法5. 1 燃油箱压力和机械强度试验5. 1. 1 机械强度试验燃油箱装置
8、及标准燃油箱接头、注油口颈和注油盖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压力和机械强度试验。燃油箱加注的水至额定容量。试验期间水的温度应为53.C。所有连接燃油箱的接头应封闭。燃油箱应能承受5h内部温度为53.C士2.C时的0.03MPa的内部压力。试验期间燃油箱可能会产生永久变形,但不应有渗漏或裂纹。5. 1.2 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如果燃油箱预期在高于5.1.1规定的压力和温度的条件下应用时,则试验压力和温度应升到可反映机器燃油箱装置的压力和温度的状态。5. 1.3 真空性能试验如果燃油箱没有避免负压或超压的阀,燃油箱装置及标准燃油箱接头、注油口颈和注油盖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真空试验。燃油箱应是空的,所有连接燃油箱的
9、接头应封闭。在53.C士2.C温度下,真空压力逐渐增加至0.02MPa,燃油箱密闭5h。试验期间燃油箱可能会产生永久变形,但不应有渗漏或裂纹。5.1.4 冲击性能试验燃油箱应注入额定容量的水和乙二醇的温合物或不改变燃油箱材料性能的低冰点的液体,然后在一40.C士2C的温度下应能经受得住冲击试验。燃油箱固定在试验装置上进行摆锤冲击试验。摆锤侧面应为等边三角形,底面为正方形,顶点和棱之间的过渡圆角半径为3mm的钢制冲击体。摆锤撞击中心应与锥体的重心一致,摆锤旋转轴至摆锤撞击中心应为1m. 撞击中心上的摆锤总质量应是15峙。摆锤瞬间碰撞的能量不应小于或接近30N. m。燃油箱上易损坏部分(即无遮掩部
10、分)的试验应选择放置在最严格的要求下进行,燃油箱上最不牢固的部分或点应是由燃油箱的基础形状和/或燃油箱在机器上的安装位置决定的。试验点或所选的各试验点应在试验报告中标注。在试验期间燃油箱应被固定在侧面位置或冲击侧面的对面位置。试验结果燃油箱不应有渗漏。制造商可选择在一台燃油箱或在每种不同燃油箱上进行所有冲击试验。5.2 燃油渗透性试验5.2.1 试验燃油渗透性试验应使用制造商推荐的燃油箱用燃油。5.2.2 试验条件GB/T 25608-201 O/ISO 21507: 2005 试验前燃油箱应加入50%额定容量的试验用燃油并储存,不进行密封,在环境温度为40.C :J: 2 .C 的环境中放置
11、,直到单位时间的重量损失恒定。5.2.3 燃油损失倒空燃油箱后再注入50%额定容量的试验用燃油,将被密封的燃油箱置于试验温度为40.C士2.C的稳定环境下储存。当燃油箱达到试验温度,压力应调整到大气压力。试验期间,应测定出在试验中由于燃油挥发引起的重量损失。按燃油箱内与试验燃油接触的面积计算,试验时间内燃油损失允许平均每24h不超过20g/m2渗透性试验能用燃油箱材料样品和完成燃油箱试验的试验条件来完成。5.3 耐燃油试验按5.2的规定进行试验后,燃油箱仍应满足5.1规定的要求。5.4 耐火试验非金属燃油箱应由符合下列试验要求的材料制成:a) 燃烧率小于50mm/min,试验应按GB/T209
12、53的规定;或b) 按ECER34附录5规定的点火试验要求。5.5 耐高温试验5.5.1 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应符合燃油箱在机器上的安装条件,包括燃油箱通风方式。5.5.2 试验条件燃油箱注入50%额定容量20.C的水,在95.C士2C的环境温度下放置1h。5.5.3 性能准则试验完成后如果燃油箱既没有渗漏,也没有产生严重变形(如接头或配件损坏或失效),应认为符合要求。6 标记燃油箱应根据GB/T16288的标记方法进行适当的标记。mOON homFNC自OFON|O的NH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方机械非金属燃油箱的性能要求GB/T 25608 2010/ISO 21507:2005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X 1230 1/16 印张0.5字数7千字2011年1月第一版2011年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 1-41177定价14.00元GB/T 25608-2010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打印日期:2011年1月31日F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