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9022019 代替 DB22/T 902-2011 苹果梨密植栽培技术规程 Regulations Specifications Regulations for compact CultivationPingguoli 2019 - 10 - 14 发布 2019 - 11 - 01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902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规则修订。 本标准代替了 DB22/T 902-2011苹果梨密植栽 培技术规程。与 DB22/T 90 2-
2、2011 相比,除编 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投入品管理”一章; 增加了“记录档案”一章; 修改了“建园技术”一章部分内容,标题改为“建园”; 修改了“土肥水管理技术”一章部分内容,标题改为“土肥水管理”; 修改了“整形修剪技术”一章部分内容,标题改为“树形”; 修改了“花果管理”一章部分内容; 修改了“苹果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一章部分内容,标题改为“病虫害防治”; 修改了“防寒措施”等一章部分内容; 修改了“采收、分级、包装”一章部分内容,并将改为“采收”和“包装、贮藏、运输”两章。 删除了“营造防风林”、“修剪方法”、“果实套袋技术”等内容。
3、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延边特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强、卢明艳、张茂君、闫兴凯、李海英、候佳贤、李雄、杨林先。 本标准代替了 DB22/T 90 2-2011。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22/T 902-2011。 DB22/T 9022019 1 苹果梨密植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梨密植栽培的投入品管理、育苗、建园、土肥水管理、树形、花果管理、病虫害 防治、果实采收、分级、包装和防寒措施、记录档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苹果梨的密植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
4、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 475 梨苗木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198 梨贮运技术规范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2798.4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示范 水果 DB22/T 2300-2015 苹果梨授粉用花粉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
5、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梨 Shanli 特指本地野生的秋子梨 ( Pyrus ussuriensis Maxim.) 。 4 投入品管理 4.1 农药 4.1.1 采购 不得采购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应从正规渠道采购符合下列要求的农药,并索取发票或购药凭证: a) 有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的; b) 有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 DB22/T 9022019 2 c) 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 d) 标签内容完整的; e) 保质期内的; f) 国家和进口国允许使用的。 4.1.2 贮存 应贮存于专用场所,由专人负责保管。场所应符合卫生、防火、防水、防雨、防腐、避光、
6、阴凉、 干燥、通风等安全条件要求,并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救药箱,出入口处贴有警示标志。不得与食品、 农产品、饮料、饲料等混放。 4.1.3 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能随意丢弃,也不可做它用。农药空包装物 应清洗 3 次以上,空的农药包装物在回 收处置前应妥善收集。 4.2 肥料 4.2.1 采购 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索取发票。应采购符合下列要求的肥料: a) 正规肥料经营单位经营的; b) 有肥料登记证的; c) 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 d) 标签内容完整的; e) 保质期内的。 4.2.2 贮藏 贮存于专用场所,由专人负责保管。不得与农产品等混放。 4.2.3 包装物处理 包装物不
7、能随意丢弃,也不可做它用,妥善处理、安全存放。 5 育苗 5.1 苗圃地选择 选择有灌溉条件的背风的平地或缓坡地,土壤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环境要求应符合 GB 3095、 GB 5084、GB 15618 的规定。 5.2 砧木培育 5.2.1 种子采集 在 9 月中旬,选择山梨壮树,采摘下的山梨果实堆放在背阴处后熟,经常翻动;果实变软时取出 种子,洗净阴干,去除杂物。 5.2.2 种子的层积处理 DB22/T 9022019 3 播种前 50 天左右,将种子与 4 倍 5 倍的细河沙混匀,装入木箱,表面覆盖 2 厘米的细沙, 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一触即散为度,把木箱放入温度 0 5 窖中。
8、 5.2.3 播种 5.2.3.1 播种时间 露地播种在 4 月中旬至 5 月初进行。 5.2.3.2 播种方法 5.2.3.2.1 床播 细耙苗床,浇透水,水渗下后均匀撒种,每 10 平方米用种量 10 0 克 150 克,然后覆 1.0 厘 米厚的细土,上面再覆 0.5 厘米的细沙,苗床上扣塑料小拱棚。 5.2.3.2.2 垄播 在打好的垄上开沟,沟底踏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细沙或壤土 2.0 厘米左右,稍加镇压, 每公顷用种量 30 千克 45 千克。 5.2.4 砧木苗管理 a) 床播的山梨苗于第二年 4 月中旬移栽; b) 大垅直播山梨,当年夏末或第二年春天化冻后断根; c) 结
9、合松土、除草,6 月中、下旬可追施氮肥( 60 千克 90 千克/公顷 )。 5.3 嫁接苗的培育 5.3.1 接穗采集 a) 春季芽接用接穗,可采用冬剪时剪下的一年生充实枝条,50 枝左右一捆放在窖中,立着摆放, 下部用湿砂培上; b) 7 月末 8 月初芽接用接穗选择树冠 中上部生长充实、芽子饱满的新梢,采后立即去掉叶片, 叶柄剪留 1 厘米长,将接穗下端浸于水中。 5.3.2 时间与方法 春季采用带木质部芽接, 于 4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进行; 秋季采用T字形芽接, 于 7 月下旬至 8 月 上旬进行。 5.3.3 嫁接苗的管理 5.3.3.1 松绑 上一年秋季芽接的,春季剪砧时去除塑
10、料布;春季带木质芽接的,夏季去除塑料布。 5.3.3.2 剪砧 上一年秋季芽接的,第二年春在接芽上部 0.5 厘米处将砧木剪断;春季带木质芽接的,接后距接 口上部 0.5 厘米处剪砧。 5.3.3.3 抹芽 DB22/T 9022019 4 及时去除砧木萌蘖芽。 5.3.3.4 土肥水管理 在生长季节中耕除草 3 次 4 次,前期追施氮肥,遇干旱及时灌水。 5.4 苗木出圃 5.4.1 起苗 10 月中下旬,防止断根和碰伤苗干,保护侧根和细根。 5.4.2 苗木分级 应按NY 475 梨苗木分级标准进行。 5.5 苗木假植 选排水良好、干燥避风处挖假植沟,沟深及宽各 50 厘米左右,将苗木的梢
11、端向南,倾斜放入沟中, 苗木散开,使根部和土壤密切接触,回土覆盖苗高的三分之二以上,浇水。 6 建园 6.1 栽植前的准备 6.1.1 园址选择 6.1.1.1 温度 年平均气温在 4.5 以上,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 30 ;有效积温( 10 )2700 以 上。 6.1.1.2 年降水量 500 毫米 800 毫米。 6.1.1.3 土壤 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以砂壤土为宜, pH 值以 6 7 为宜。 6.1.1.4 坡向、坡度 坡向以南坡、东南坡为宜,坡度小于 20为宜。 6.2 栽植 6.2.1 时期 春季栽植,4 月中下旬进行。 6.2.2 栽植密度 中密植适宜株行距 2.5 米 4
12、米,密植适宜株行距 ( 1 1.5 ) 米 4 米。 6.2.3 授粉树配置 DB22/T 9022019 5 按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 5 : 1 8 : 1 的比例,授粉品种建议选择延香梨、苹香梨等品种。 6.2.4 栽植准备 6.2.4.1 挖定植沟或定植穴,以深 0.8 米、宽 0.8 米为宜。 6.2.4.2 回填时先把表土与肥料( 施入腐熟农家肥 20 千克/株 )均匀混合回填到沟的底部,回填 2/3,踩实。 6.2.4.3 苗木栽植前浸泡 12 小时 24 小时,修剪根系。 6.2.5 栽植方法 将苗木放入定植沟或穴内,对齐、回填,根颈部位略高于地表,踏平、踩实,一次性灌透水,树盘
13、覆土后,覆盖地膜。 7 土肥水管理 7.1 土壤管理 7.1.1 行间生草,树盘覆盖园艺地布、秸秆、枝条粉碎物等。 7.1.2 人工生草,适宜草种有紫花苜蓿、早熟禾、猫尾草、紫羊茅等,每年刈草 3 次 4 次,留茬 高度 10 厘米 20 厘米。 7.1.3 自然生草,每年刈草 3 次 4 次,留茬高度 10 厘米 20 厘米。 7.2 施肥 7.2.1 原则 应按 NY/T 496 规定执行。 7.2.2 种类 基肥以施用优质有机肥、绿肥、微生物肥料为宜;追施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为主,叶面喷肥 以微量元素为主。 7.2.3 施肥量 7.2.3.1 幼树,定植时已施足底肥,结果前可不用再施
14、基肥,生长季节根据树体发育情况适当追施化 肥或喷施叶面肥。 7.2.3.2 结果期成龄树,每株按 “ 斤果斤肥 ” 的原则,秋季或春季施入优质有机肥,氮、磷、钾 比 1:0.5:1;早春株施尿素 1.3 千克、磷酸二铵 0.8 千克、硫酸钾 0.75 千克;果实膨大期株施尿素 0.3 千克、硫酸钾 0.75 千克;生长季喷施叶面肥 3 次 5 次。 7.3 水分管理 7.3.1 灌水 灌溉水的质量应符合 GB 5084 中的规定;灌水时期根据土壤墒情而定,通常包括萌芽水、花后水、 催果水、封冻水 4 个关键时期。 7.3.2 排水 DB22/T 9022019 6 低洼地雨后及时排水。 8 树
15、形 8.1 纺锤形 8.1.1 适用于株行距 2.5 米 4 米。 8.1.2 树高 2.5 米 3.0 米,干高 50 厘米 60 厘米;中心干上均匀着生 12 个 15 个小主 枝,主枝上直接安排结果枝组。 8.2 圆柱形 8.2.1 适用于株行距 ( 1 1.5 ) 米 4 米。 8.2.2 树高 2.5 米 3 米,冠径 1.5 米 ;结果枝组 15 个 24 个,着生角度 75 85; 结果枝组为单轴延伸,间距 20 厘米 25 厘米。 9 花果管理 9.1 授粉 人工授粉按 DB22/T 2300-2015 中的 9 及附录 B 规定执行;配置授粉树的梨园,在花期配合放蜜 蜂进行授
16、粉。 9.2 疏果 9.2.1 时期 落花后 10 天 12 天开始疏果,15 天 20 天完成。 9.2.2 方法 人工疏除病虫果、畸形果,留边花坐的果。 9.2.3 留果量 一般 25 片 30 片叶以上留一个果,5 个 6 个短枝留一个果,或每隔 15 厘米 20 厘米 留一果,以花序留单果为主。 10 病虫害防治 10.1 原则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辅之化学防治措施。禁止使用国家禁用、在果 树上限制使用农药,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农药。应严格按照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使用剂 量、使用农药,按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农药使用应符合 GB /T 8321 (所有
17、部分) 和 NY/T 1276 要 求。 10.2 对象 主要有梨黑星病、梨茎蜂、蚜虫、二斑叶螨、梨木虱、红蜘蛛、梨小食心虫等。 DB22/T 9022019 7 10.3 方法 10.3.1 农业措施 秋季清理果园,剪除病虫枝果,春季刮除树干老翘裂皮、 翻树盘。梨园周围 5 千米范围内不栽种 桧柏。 10.3.2 物理防治 采用黄板诱杀梨茎蜂、蚜虫等害虫;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鳞翅目害虫。 10.3.3 生物防治 10.3.3.1 人工释放赤眼蜂、利用性诱剂防治食心虫。 10.3.3.2 助迁和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害虫天敌,防治螨类、蚜虫。 10.3.3.3 应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 10.4
18、 化学防治 10.4.1 黑星病 可选用苯醚甲环唑、苯醚 戊唑醇、苯甲 多菌灵。 10.4.2 梨木虱 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吡虫啉乳油。 10.4.3 红蜘蛛 可选用四螨嗪悬浮剂、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有抑制作用) 。 10.4.4 梨小食心虫 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溴氰菊酯。 11 采收 11.1 时期 适宜时间 9 月 25 日 10 月 5 日。 11.2 方法 人工采摘,保留果柄,按先外后内、先下后上顺序采摘。 12 包装、贮藏、运输 包装应按 NY/T 2798.4 规定执行;贮藏和运输应按 NY/T 1198 规定执行。 13 防寒措施 13.1 灌封冻水 DB22/T 90
19、22019 8 10 月下旬灌封冻水 1 次。 13.2 培土堆 灌封冻水后,幼树根颈部进行培土,土堆高度 25 厘米 30 厘米;培土前,清理树盘下的落叶 和杂草,取树盘或树冠外围土壤,围绕幼树根颈部培成锥形土堆,不能留有空隙。 13.3 涂白防护 13.3.1 落叶后,幼树或成龄树主干涂白,高度 1 米 1.2 米。 13.3.2 涂白剂配制比例为: 国光糊涂+羧甲基纤维素 1.5 克/千克; 3 千克生石灰 + 10 千克 水 + 0.5 千克食盐 + 1.0 克/千克羧甲基纤维素。 13.4 树干绑缚 依据气象监测和预警分析,在可能出现极端严寒年份,12 月份幼树主干宜绑缚 0.5 厘米 1厘 米厚度的保温材料(如稻草、泡沫或无纺布带等)。 14 记录档案 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详实记录,记录档案至少保存 2 年。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