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20 B 46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0852019 秸秆与玉米浆混合生物饲料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raw and corn steep liquor compounded biological feed production 2019 - 12 - 25 发布 2020 - 02 - 01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085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
2、草人:陈群、邱玉朗、李林、刘明远、马永强、张云影、闫秋良。 DB22/T 30852019 1 秸秆与玉米浆混合生物饲料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秸秆与玉米浆混合生物饲料原料选择、原料处理、微生物发酵剂选择、原料混合、贮 藏方法和品质鉴定。 本标准适用于秸秆与玉米浆混合生物饲料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724 化学试剂 pH值测定通则 GB/T 25423 方草捆打捆机 GB/T 29019 透明膜折叠式裹包
3、机 NY/T 1444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技术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秸秆 crop straw 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成熟脱粒后剩余的茎叶部分。 3.2 玉米浆 corn ste ep liquor 生产玉米淀粉的副产物,通过湿法生产玉米淀粉的浸渍液,经浓缩得到的黄褐色液体。 3.3 微生物发酵 microbial f ermentation 利用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过程。微生物发 酵生产水平主要取决于菌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培养条件。 3.4 二次发酵 second fer mentation 在饲喂和储
4、存过程中, 如果生物发酵饲料的密封不严或密封被破坏, 发酵饲料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好氧菌快速繁殖,引起发酵霉变。 4 原料选择 4.1 秸秆 收割籽实后的秸秆,宜为半干或黄干状态。 DB22/T 30852019 2 4.2 玉米浆 应选择新鲜无霉变的玉米浆,干物质在10%40%。 5 原料处理 5.1 秸秆粉碎与铡切 应按饲喂家畜的种类和秸秆的质地用铡草机切短秸秆,喂牛长度为4 cm6 cm,喂羊为2 cm4 cm。 较硬的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切成2 cm3 cm,质地更粗硬的秸秆需揉碎处理。 5.2 含水量调节 使秸秆的含水率达到60%70%,可通过玉米浆中的水分含量进行调节,或者调制过
5、程中喷洒水分进 行调节,喷水量的多少可用式(1)计算。 水干 )( GGX -3.25.1= . (1) 式中: X 喷水量,单位:升(L); 干 G 调制前秸秆的干物质重,单位:千克; 水 G 调制后秸秆的水分含量,单位:千克。 5.3 含糖量调节 糖分较低的秸秆可加入玉米面或少量糖蜜,调节含糖量至1.5%以上。 5.4 原料的添加比例 玉米浆按照干物质占混合饲料干物质15%的比例添加于秸秆中。 6 微生物发酵剂选择 6.1 发酵剂质量应符合 NY/T 1444 的规定。 6.2 根据秸秆的状态选择适合混合饲料的专用发酵剂。 6.3 发酵剂可为单一菌种或复合菌种,保证活菌数110 10 cf
6、u/g。 7 原料混合 7.1 设备选择 混合设备可选用卧式、立式、自走式、牵引式和固定式搅拌机(车)。窖贮法应选择可移动式搅拌 设备。 7.2 投料 秸秆经粉碎后,水分、糖分的添加及原料的混合,按照先投放秸秆,根据需要投放玉米面或糖蜜, 再投放玉米浆,投料过程中均匀喷洒发酵剂和水。 7.3 搅拌时间 DB22/T 30852019 3 4 min6 min。 8 贮藏方法 8.1 裹包法 8.1.1 裹膜 采用青贮专用塑料拉伸膜。 8.1.2 打捆裹包 将已处理的原料用打捆机进行高密度压实打捆,压实密度600 kg/m 3 650 kg/m 3 。然后通过裹包机 将草捆包裹,长期保存用3 层
7、膜。裹膜作业在打捆后迅速进行。打捆机应符合GB/T 25423的规定,裹包 机应符合GB/T 29019的规定。 8.1.3 存放 将裹包袋存放于避光、凉爽、干燥处。存放过程中,定期检查密封状态,防止漏水透气。 8.1.4 取用 在5 月10 月经过15 d20 d完成发酵,其它月份则需 35 d40 d完成发酵,可取用。 8.2 窖贮法 8.2.1 装填 原料分层装填,每装20 cm30 cm时迅速压实一次,装填和压实同步进行。要求连续装填,尽快完 成。 8.2.2 封窖 装填至高出窖上沿80 cm100 cm,立即封窖。在原料的上 面盖一层10 cm20 cm厚切短的秸秆, 再用塑料薄膜覆
8、盖,2 片塑料薄膜的连接处应至少重叠 1.0 m。在塑料薄膜上面铺设 20 cm30 cm 厚 干秸秆或干草,再放置重物覆盖。 8.2.3 管理 窖边挖好排水沟。封窖后7 d14 d 应不断对窖上的覆盖物进行调整, 尽量减少缝隙,避免覆盖的 塑料薄膜破损和积水。贮存期间定期检查,做好防漏气、漏水及防虫鼠工作。 8.2.4 取用 在5 月10 月经过20 d25 d可完 成发酵,其它月份则需30 d35 d完成发酵,可取用。开窖取 料应从一端开始,从上到下逐段取用。每次取出量应以当天喂完为宜,每次取料后立即将口封严,避免 混合生物饲料暴露在空气中或者雨水浸入引起二次发酵。 9 品质鉴定 9.1
9、感官评价 DB22/T 30852019 4 9.1.1 颜色 优质混合生物饲料的色泽呈橄榄绿或金黄色。如果变成褐色或墨绿色则质量较差。 9.1.2 气味 优质混合生物饲料具有醇香和果香 气 味,并具有弱酸味。若有强酸味、腐臭味、发霉味,则不能饲 喂。 9.1.3 手感 优质混合生物饲料手感松散,且质地柔软湿润。若手感粘腻,或者粘成块,说明贮料变质。有的虽 然松散,但干燥粗硬,也属不良饲料。 9.2 应用 pH 评价 pH可作为评价混合生物饲料发酵质量的指标,见表 1。pH测定应符合GB/T 9724规定。 表1 pH 与混合生物饲料质量的关系 混合生物饲料发酵质量 pH 优质 4.0 良好 4.15.2 合格 5.36.2 低劣 6.3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