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2 T 2950-2018 沼泽湿地恢复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80254       资源大小:513.8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2 T 2950-2018 沼泽湿地恢复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 B 1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9502018 沼泽湿地恢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restoration of marsh wetland 2018 - 12 - 26 发布 2019 - 01 - 30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2950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海涛、王霞、杨萌尧、管强、姜明

    2、、吕宪国。 DB22/T 2950 2018 1 沼泽湿地恢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沼泽湿地恢复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选址要求、微地形地貌调整、基质恢复、水 文恢复、植被恢复和恢复后管护。 本标准适用于沼泽湿地恢复与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4708 湿地分类 GB/T 50145 土地工程分类标准 HJ 200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

    3、程技术规范 DB22/T 388 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 3 术语和定义 GB/T 24708 所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湿地恢复 wetland re storation 通过采用适当的生态技术和工程措施,为恢复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稳定的生态功能,而对退 化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过程。 3.2 基质 substrate 土壤或其它底层物质,可为植物繁殖和生长、动物和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提供适宜的空间和条件。 3.3 生境岛 habita t island 位于沼泽湿地水体中,在通常水位时可出露水面的岛屿,能够为湿地生物提供相对安全而不受干扰 的栖息与隐蔽场所。 3.4 生

    4、态浮岛 ecological floating island 漂浮或固着于水体上,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具有净化水质、营造生物栖息空间、 改善景观等功能的人工浮岛。 3.5 湿地生态补水 wetland ec ological water supplement DB22/T 2950 2018 2 基于所恢复沼泽湿地的生态目标,根据沼泽湿地生态需水量与缺水量,模拟自然来水过程为湿地补 水,恢复湿地自然水文情势的活动。 3.6 湿地水文连通 wetland hy drological connectivity 湿地水文循环各要素内或各要素之间保持可进行传输的水文连续性。 4 基本原则

    5、 4.1 应根据沼泽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原因、自身特征和演替规律,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4.2 应以自然恢复为主,人为干预为辅。 4.3 应选择乡土物种配置生物资源,采用自然或生态的材料和技术。 4.4 恢复后的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应具备完整的结构,应有利于湿地涵养水源、净化污染、调节气候、 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的发挥。 4.5 应具有针对性、有目标的恢复受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水文、土壤、生物等生态结构和供给产品、 净化污染、生物栖息地等生态功能。 5 选址要求 5.1 应符合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和湿地保护规划的总体要求。 5.2 湿地恢复与建设宜在具有一定持水能力的区域开展。 5.3 恢复区域应优先

    6、考虑湿地生态补水的水源保障情况。 6 微地形地貌调整 6.1 一般要求 6.1.1 原有地形地貌受干扰严重、生境单一、不能满足湿地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需要的区域,应进行 微地形地貌改造。 6.1.2 不能维持常年或季节性淹水存在条件的退化湿地区域,应进行微地形地貌改造。 6.1.3 微地形地貌改造应保障沼泽湿地水文连通性,增加沼泽生境多样性。 6.2 岸带改造 6.2.1 可沿岸带水平方向调整地形地貌,宜具有一定高低起伏和弯曲度,可形成浅滩、浅水区、深水 区等不同的地形地貌单元。 6.2.2 可沿岸带垂直方向改造地形地貌,对较陡的岸坡进行削平处理,削低高地,平整岸坡,营造多 样和渐变的湿地生境。

    7、 6.3 浅滩营建 6.3.1 浅滩宜在临近水面起伏不平的开阔地段营建,通过地形平整,减小坡度,营建适宜沼泽湿地植 被生长和水鸟栖息的开阔环境。 6.3.2 浅滩坡度宜在 14之间,宽度不宜小于 5 m,常水位下淹水深度宜为 10 cm30 cm。 6.3.3 浅滩可种植草本或灌木等沼生植物,也可为裸露的泥滩或沙石滩。 6.4 生境岛营建 DB22/T 2950 2018 3 6.4.1 具有面积 8 hm 2 以上开阔水体的沼泽湿地宜营建生境岛。 6.4.2 应基于原有地形地貌条件和生物栖息生境需求营建,总面积宜小于常年积水开阔水体面积的 10%,出露水面高度宜为 0.5 m1.5 m,岸带

    8、坡度宜小于 15。 6.5 深水区营建 6.5.1 具有面积 8 hm 2 以上开阔水体的沼泽湿地,地形以凹形为主,宜营造深水区。 6.5.2 最大深度宜大于冬季水体最大冰冻厚度 0.5 m 以上。 7 基质恢复 7.1 一般要求 7.1.1 应满足植物生长、微生物附着和底栖动物生存的需求。 7.1.2 应对土壤贫瘠或缺少土壤的退化沼泽湿地进行土壤回填或改良。 7.1.3 在原有水体淹没区域进行的基质恢复,宜先排水或建造围堰,恢复后应拆除围堰。 7.2 种植土层恢复 7.2.1 宜采用有机质土,分层覆土或回填,种植土层厚 5 cm50 cm,透水浸泡 1 次,有机质土按照 GB/T 50145

    9、 的规定执行。 7.2.2 土壤贫瘠湿地恢复区可采用种植坑、种植槽或种植带覆土。 8 水文恢复 8.1 水质恢复 8.1.1 地表水恢复后的地表水水质符合 DB22/T 388 的规定。 8.1.2 进入沼泽湿地恢复区的地表水体经预处理应达到 DB22/T 388 的要求。 8.1.3 内源污染的沼泽湿地进行水质恢复,可营建生态浮岛,或对基质进行配置,应达到 DB22/T 388 的要求。 8.1.4 构建人工湿地对水质进行恢复,人工湿地建设应达到 HJ 2005 要求。 8.2 水文连通恢复 8.2.1 在人为或自然干扰下形成的孤立沼泽之间,应营造水文连通的通道。 8.2.2 被阻隔的洪泛沼

    10、泽湿地,拆除或降低与水体之间的堤岸,恢复洪泛期水文连通。 9 植被恢复 9.1 植物选择 9.1.1 应针对不同恢复目标,参照原生沼泽湿地植物物种组成,选择适宜的乡土植物物种。 9.1.2 退化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湿地恢复时,应综合考虑乔、灌、草、苔藓等植物的垂直空间格局、 物种组成和分配比例要求。 9.1.3 退化草本沼泽湿地恢复时,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特征,合理搭配湿生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植 物、挺水植物的空间组合和分配比例。 DB22/T 2950 2018 4 9.2 植物恢复 9.2.1 应根据恢复地天然湿地植物种子库丰富程度,优选自然恢复方式。 9.2.2 植物种植应依据植物水分生态型

    11、,分带种植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常用的植物物种及种植参数 见附录 A。 9.2.3 水生植物的植被覆盖度宜在 10%30%,湿生植物的植被覆盖度宜不小于 60%。 9.2.4 湿生植物宜按照成丛随机方式种植,水生植物可按照随机方式播撒种植。 10 恢复后管护 10.1 水体 10.1.1 现有水资源不能满足沼泽湿地生态需水时, 应利用地表径流或达标后的农田退水开展湿地生态 补水。 10.1.2 应定期清除影响湿地水质的杂物。 10.1.3 应按照 DB22/T 388 规定进行水质监测。 10.2 植物 10.2.1 生长季应监测植物长势,控制植被总覆盖度,并及时清理倒伏植株和补植植株。 10.

    12、2.2 非生长季不宜人为焚烧湿地植物残体。 DB22/T 2950 2018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常用沼泽湿地植物种类 常用沼泽湿地植物种类及种植方式见表 A.1。 表A.1 常用沼泽湿地植物种类及种植方式表 植物类群 植物名称 拉丁文学名 繁殖体 种植方式 乔木 黄花落叶松 Larix olgensis 幼苗 栽种 油桦 Betula ovalifolia 幼苗 栽种 柴桦 Betula fruticosa 幼苗 栽种 笃斯越桔 Vaccinium uliginosum 幼苗 栽种 狭叶杜香 Ledum palustre 幼苗 栽种 沼柳 Salix rosmarinif

    13、olia 幼苗 栽种 越桔柳 Salix myrtilloides 幼苗 栽种 绣线菊 Spiraea salicifolia 幼苗 栽种 金露梅 Potentilla fruticosa 幼苗 栽种 灌木 小叶杜鹃 Rhododendron parvifolium 幼苗 栽种 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地下茎 分株 香蒲 Typha orientalis 地下茎 分株 菖蒲 Acorus calamus 根状茎 分株 水芹 Oenanthe javanica 地下茎 分株 莲 Nelumbo nucifera 地下茎 栽插 菰 Zizania latifolia 地下茎

    14、 分株 黄花鸢尾 Iris wilsonii 地下茎 分株 燕子花 Iris laevigata 地下茎 分株 小叶章 Deyeuxia angustifolia 地下茎 分株 湿生薹草 Carex limosa 地下茎 分株 乌拉薹草 Carex meyeriana 地下茎 分株 鼓囊薹草 Carex schmidtii 地下茎 分株 灰脉薹草草 Carex appeadiculata 地下茎 分株 碱蓬 Suaeda glauca 地下茎 分株 扁秆藨草 Scirpus planiculmis 地下茎 分株 三江藨草 Scirpus nipponicus 地下茎 分株 水葱 Scirpus

    15、 validus 地下茎 分株 湿生植物 湿生草本 中间型荸荠 Heleocharis intersita 地下茎 分株 DB22/T 2950 2018 6 表A.1 (续) 植物类群 植物名称 拉丁文学名 繁殖体 种植方式 尖叶泥炭藓 Sphagnum capillifolium 幼苗 栽种 偏叶泥炭藓 Sphagnum subsecundum 幼苗 栽种 阔叶泥炭藓 Sphagnum platyphyllum 幼苗 栽种 喙叶泥炭藓 Sphagnum fallax 幼苗 栽种 钝叶泥炭藓 Sphagnum amblyphyllum 幼苗 栽种 中位泥炭藓 Sphagnum magella

    16、nicum 幼苗 栽种 大泥炭藓 Sphagnum palustre 幼苗 栽种 白齿泥炭藓 Sphagnum girgensohnii 幼苗 栽种 苔藓植物 毛壁泥炭藓 Sphagnum imbricatum 幼苗 栽种 浮萍 Lemna minor 幼小植株 播撒 漂浮植物 槐叶平 Salvinia natans 幼小植株 播撒 莕菜 Nymphoides peltatum 幼小植株 栽插 睡莲 Nymphaea tetragona 根茎 栽插 芡实 Euryale ferox 根茎 栽插 浮叶植物 菱 Trapa bispinosa 根茎 栽插 竹叶眼子菜 Potamogeton malaianus 10 cm 15cm 带芽断 枝 播撒 浮叶眼子菜 Potamogeton natans 10 cm 15cm 带芽断 枝 播撒 轮叶狐尾藻 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10 cm 12cm 带芽断 枝 播撒 水生植物 沉水植物 东北金鱼藻 Ceratophyillum mandshuricum 10 cm 12cm 带芽断 枝 播撒 _


    注意事项

    本文(DB22 T 2950-2018 沼泽湿地恢复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