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2 T 3079-2019 大豆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80233       资源大小:576.15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2 T 3079-2019 大豆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 B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0792019 大豆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oybean field test of fertilizer efficiency on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2019 - 12 - 25 发布 2020 - 02 - 01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079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

    2、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双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柳河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延 边州土壤肥料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双成、朱明志、杜东明、刘振刚、焦晓辉、陈猛、李刚、潘宇、巩超、顾艳 春、陈怡兵、夏厚禹、李占武、白龙男、李鑫。 DB22/T 30792019 1 大豆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的试验设计、 供试肥料与施肥方式、 试验实施、 田间操作、植株样品测试和肥料利用率计算。 本标准适用于大豆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测试的田间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

    3、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228 森林土壤氮的测定 NY/T 889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 NY/T 1121.1 土壤检测 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NY/T 1121.2 土壤检测 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 1121.6 土壤检测 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 1121.7 土壤检测 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 1121.24 土壤检测 第24部分:土壤全氮测定 自动定氮仪法 NY/T 2419 植株全氮含量测定 自动定氮仪法 NY/T 2

    4、420 植株全钾含量测定 火焰光度计法 NY/T 2421 植株全磷含量测定 钼锑抗比色法 NY/T 29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DB22/T 2802-2017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B22/T 2802-201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DB22/T 2802-2017 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测土配方施肥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 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

    5、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DB22/T 2802-2017,定义 3.1 3.2 常规施肥 conventi onal fertilization 当地有代表性的农户的平均施肥量(主要指氮肥、磷肥、钾肥)、施肥品种、施肥方法和施肥时期, 可通过农户调查确定,亦称习惯施肥。 DB22/T 2802-2017, 定义 3.2 DB22/T 30792019 2 3.3 空白对照 blank control 不施肥料的处理。 3.4 肥料利用率 fertilizer efficiency 作物吸收来自所施肥料的养分占所施肥料养分总量的百分率。 4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

    6、 9 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 3 次重复,具体见表 1。 表1 试验小区设置及施肥方式表 序号 处理 小区类别 施肥方式 1 处理1 空白对照区 不施入肥料。 2 处理2 常规施肥区 按照当地常规施肥量确定氮肥、磷肥、钾肥用量。 3 处理3 常规施肥无氮区 按照当地常规施肥用量确定磷肥、钾肥用量,不施氮肥。 4 处理4 常规施肥无磷区 按照当地常规施肥用量确定氮肥、钾肥用量,不施磷肥。 5 处理5 常规施肥无钾区 按照当地常规施肥用量确定氮肥、磷肥用量,不施钾肥。 6 处理6 配方施肥区 按照当地测土配方施肥推荐量设计确定氮肥、磷肥、钾肥用量。 7 处理7 配方施肥无氮区 按照当地测土配方施肥推

    7、荐量设计确定磷肥、钾肥用量,不施氮肥。 8 处理8 配方施肥无磷区 按照当地测土配方施肥推荐量设计确定氮肥、钾肥用量,不施磷肥。 9 处理9 配方施肥无钾区 按照当地测土配方施肥推荐量设计确定氮肥、磷肥用量,不施钾肥。 5 供试肥料与施肥方式 5.1 供试肥料 试验所用氮肥、磷肥、钾肥应符合下列要求: 氮肥:尿素; 磷肥:过磷酸钙; 钾肥:硫酸钾或氯化钾。 5.2 施肥方式 5.2.1 常规施肥区 氮肥、磷肥、钾肥用量和施用方法按当地习惯施肥实施。 5.2.2 测土配方施肥区 根据推荐施肥总量,将全部氮肥、磷肥、钾肥做基肥施入。 6 试验实施 6.1 试验品种与试验周期 DB22/T 3079

    8、2019 3 选择当地主推品种,试验周期为一个生长季。 6.2 试验地选择 选择试点地块,并进行调查,填写附录 A 表 A.1。试验地块应符合: 土壤类型应具有当地典型性和代表性; 试验地块地势平坦、地块整齐、肥力均一、茬口一致,不得重茬; 避开住宅、路边、沟边、堆肥场所、有土传病害、林带边等场所。 6.3 土壤样品采集、制备与测试 6.3.1 采集与制备 在整地施肥前进行,采样部位在上年作物两行中间位置,按照NY/T 1121.1-2006中规定进行耕层土 壤样品采集,以“梅花形”5点采样为宜,样品处理与贮存按照 NY/T 1121.1的规定执行。 6.3.2 测试 按以下方法进行测试,并填

    9、写附录 A 表 A.2。 全氮。按照 NY/T 1121.24 的规定执行; 水解性氮。按照 LY/T 1228 的规定执行; 有效磷。按照 NY/T 1121.7 的规定执行; 速效钾。按照 NY/T 889 的规定执行; 有机质。按照 NY/T 1121.6 的规定执行; pH。按照 NY/T 1121.2 的规定执行。 6.4 试验准备 6.4.1 试验小区布置 应符合下列要求: 面积一般为 20 m 2 30 m 2 ,形状一般为长方形,长宽比 2:1 为宜,以垄向为小区长边。每小区 不少于5垄,保护行应为2垄以上,两端保护区宽度应在50 cm 以上。形状参见图 1; 各小区均在一个试

    10、验区域内,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保护区 保护行 保护行 保护区 图1 试验小区示意图 DB22/T 30792019 4 6.4.2 肥料用量确定与施肥配方设计 按照当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要求,结合 NY/T 2911 的相关规定执行,并填写附录 A 表 A.2。 6.5 试验地块处理 6.5.1 整地。以翻耙、深松、旋耕、镇压等方式对试验地进行整平耙细。 6.5.2 划分试验小区。每小区横向排列,小区重复纵向排列;设置隔离行,宽度在 1 m 以上为宜。 6.5.3 施底肥。按照试验设计,每小区均匀施入底肥,作业成垄。 7 田间操作 7.1 播种方式 播种前,应精选大豆种子,确保出芽率,并

    11、进行包衣处理。按照当地的生产条件和种植习惯,选择 合适的播种方式,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和种植品种的特性确定种植密度。 7.2 田间管理与观察记载 7.2.1 田间管理 各小区除施肥外,其他管理措施应一致,同一项措施应在 1 日内完成,并填写附录 A 表 A.3。 7.2.2 观察记载 做好田间记录观察,内容详见附录 A 表 A.4、A.5。 7.3 产量测定 7.3.1 区域确定 在每个小区中去掉两边各 1 个边行,再去掉小区两端各 0.5 m 区域,所余区域作为收获和样品采 集区域,选取无缺植株的 10 m 2 区域作为测产区。 7.3.2 测定 7.3.2.1 收获测产区内全部植株的子叶痕以上

    12、部分进行测产调查。测定内容见附录 A 表 A.6。 7.3.2.2 测产后,在收获的植株中选取 10 株具有代表性的植株,作为考种样品和植株养分测试样品。 装入通风透气的样品袋内,并放置样品标签,进行风干。 7.3.2.3 样品风干后,脱粒称重,进行考种。填写附录 A 表 A.7。 8 植株样品测试 考种后,分别测试植株茎秆(包括荚皮) 和籽粒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并填写附录 A 表 A.8。 按下列方法测试: 全氮。按 NY/T 2419 的规定执行; 全磷。按 NY/T 2421 的规定执行; 全钾。按 NY/T 2420 的规定执行。 9 肥料利用率计算 DB22/T 30792019

    13、 5 9.1 各小区每形成 100 kg 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按式(1)计算: 100 + = 籽粒 茎秆茎秆籽粒籽粒 W WSW A S . (1) 式中: A 形成 100 kg 经济产量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单位为千克(kg); W籽粒 籽粒产量,单位为千克(kg); S籽粒 籽粒氮(磷、钾)养分含量,单位为 %; W茎秆 茎秆(含荚皮)产量,单位为千克(kg); S茎秆 茎秆(含荚皮)氮(磷、钾)养分含量,单位为 %。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 2 位。 9.2 各小区作物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按式(2)计算: 100 AW M = . (2) 式中: M 作物氮(磷、钾)

    14、养分吸收量,单位为千克(kg) ; A 施氮(磷、钾)肥下形成 100 kg 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单位为千克(kg) ; W 籽粒产量,单位为千克(kg) 。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 2 位。 9.3 氮(磷、钾)肥利用率按式(3)计算: 100 ( = G CMM X ) 无 . (3) 式中: X氮(磷、钾)肥利用率,单位为 %; M作物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单位为千克(kg) ; M 无 无氮(磷、钾)区作物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单位为千克(kg) ; C单质氮、磷、钾转化为化合物形态的换算系数。计算氮肥利用率时 C 为 1;计算磷肥利用率 时 C 为 2.2913;计算钾肥利用率时

    15、 C 为 1.2046; G常规施肥区和测土配方施肥区所施肥料中氮(磷、钾)肥总量,单位为千克(kg) 。 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 2 位。 注1: 籽粒产量 将用于考种的 10 株植株风干后脱粒,测定籽粒含水量后,折算出烘干重,根据 籽粒总鲜重与 烘干重的比例,将测产时取得的 10 籽粒总鲜重按比例折成烘干重,以此折算小区的籽粒烘干重产量,再 折算出每公顷的籽粒烘干重产量。 注2: 茎秆产量 将用于考种的 10 株植株风干后脱粒,测定植株茎秆(包括豆荚)含水量后,折算出烘干重, 根据 籽粒总鲜重与烘干重的比例,将测产时取得的 10 籽粒总鲜重按比例折成烘干重,以此折算小区的植 株茎秆(包括豆

    16、荚)烘干重产量,再折算出每公顷的植株茎秆(包括豆荚)烘干重产量。 DB22/T 30792019 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基本情况记载表及填表说明 大豆肥料利用率试验基本情况记载表见表A.1。 表A.1 大豆肥料利用率试验基本情况记载表 试验编号 地点 经度 /(/) 纬度 /(/) 邮编 作物及品种 小区面积 /() 海拔/(m) 土类 亚类 土属 土种 耕层厚度 /() 质地 地形部位 障碍因素 肥力水平 常年降雨量 /() 常年无霜期 /(d) 常年有效积温 /() 当年降雨量 /() 当年无霜期 /(d) 当年有效积温 /() 前茬作物 前茬施肥情况 前茬作物种植密度/(株/h

    17、m 2 ) 前茬作物平均产量/(kg/hm 2 ) DB22/T 30792019 7 土壤测试数值及施肥配方表见表A.2。 表A.2 土壤测试数值及施肥配方表 有机质 /(g/kg) 全氮 /(g/kg) 水解性氮 /(mg/kg) 有效磷 /(mg/kg) 速效钾 /(mg/kg) pH 土壤测试值 常规施肥量/(kg/hm 2 ) 测土配方施肥量 /(kg/hm 2 ) 小区处理 种植密度/(株/hm 2 ) N P2O5 K2O N P2O5 K2O 1 2 3 4 5 6 7 8 9 注1: 土壤测试值按照检测标准中保留位数填写; 注2: 施肥量填写位数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田间记录

    18、观察表见表 A.3。 表A.3 田间记录观察表 日期 观察事项 注: 填写整地、播种、施肥、灌水、排水、防治病虫害等田间操作的方法和时间。 DB22/T 30792019 8 大豆物候期调查表见表A.4。 表A.4 大豆物候期调查表 物候期 处理 播种期 出苗期 开花期 结荚期 鼓粒期 成熟期 1 2 3 4 5 6 7 8 9 大豆生育性状调查表见表A.5。 表A.5 大豆生育性状调查表 株高/(cm) 叶色 茎粗 /( cm) 项目 日期 处理 1 2 3 4 5 6 7 8 9 注1: 日期填写方式为月/日; 注2: 株高、茎粗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注3: 叶色描述以深绿、绿、浅绿为

    19、宜。 DB22/T 30792019 9 大豆收获期调查表见表A.6。 表A.6 大豆收获期调查表 处理 重复 测产面 积 /() 总株数 /(株) 每m 2 株数 /(株) 平均有效分 枝数 /(个) 主茎节数 /(cm) 底荚高 度 /(cm) 10 株籽粒 鲜 重 /( kg) 籽粒平均 鲜重 /( kg) 10 株茎叶 平均鲜重 /( kg) 茎叶平均 鲜重 / ( kg) 1 平均 2 平均 3 平均 4 平均 5 平均 6 平均 7 平均 8 平均 9 平均 注: 除测产面积、株数数值为整数,其他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 1 位。 DB22/T 30792019 10 大豆测产考种表见表

    20、A.7。 表A.7 大豆测产考种表 处理 重复 每m 2 株数/ (株) 每株 粒数 /(个) 百粒重/ (g) 含水量/ (%) 秕粒含 量/(%) 10 m 2 测产 区域茎叶 风干质量 (kg) 10 m 2 测产 区域籽粒 风干质量 (kg) 折合籽粒 烘干产量 /(kg/h m 2 ) 折 13% 含水量 小区产 量 /(kg) 折 13%含水 量产量/ (kg/hm 2 ) 1 平均 2 平均 3 平均 4 平均 5 平均 6 平均 7 平均 8 平均 9 平均 注1:数 值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注2: 株数、粒数、百粒重、含水量、秕粒含量为均值。 DB22/T 30792019 11 大豆植株测试样品记录表见表A.8。 表A.8 大豆植株测试样品记录表(10 株) 处 理 重 复 植株茎秆 风干质量 /(g) 茎秆风干质 量/(g) 籽粒风干 质量/(g) 茎秆烘干 质量 /(g) 籽粒烘干 质量 /(g) 折合茎秆烘干 产量/ (kg/hm 2 ) 折合籽粒烘干 产量/(kg/hm 2 ) 茎秆/籽粒 (烘 干重)比 1 平 2 平 3 平 4 平 5 平 6 平 7 平 8 平 9 平 注: 数值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_


    注意事项

    本文(DB22 T 3079-2019 大豆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