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2 T 3011-2019 命门火衰型阳痿芒针振阳穴治疗技术操作规范.pdf

    • 资源ID:1480229       资源大小:520.0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2 T 3011-2019 命门火衰型阳痿芒针振阳穴治疗技术操作规范.pdf

    1、 ICS 11.020 C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0112019 命门火衰型阳痿芒针振阳穴治疗技术操作 规范 Standard of techincal ope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impotence due to the Yang-function insufficiency of kidneyzang 2019 - 05 - 27 发布 2019 - 06 - 17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011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提

    2、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段晓英、李铁、丁宏、王富春。 DB22/T 30112019 1 命门火衰型阳痿芒针振阳穴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芒针振阳穴治疗命门火衰型阳痿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操作步骤、针刺异常情况处理及 预防。 本标准适用于命门火衰型阳痿芒针振阳穴的治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024-2016 针灸针 GB/T 2170

    3、9.13-2013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3部分:芒针 GB/T 21709.20-2009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WS/T 313-2009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1709.13-2013、GB/T 21709.20-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 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21709.13-2013、GB /T 21709.20-2009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芒针 awn needle 针具的一种,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长针演变而来,因针体细长,形如麦芒,故称为芒针。 GB/T 21709.13-2013,定义 3

    4、.1 3.2 刺手 puncturing hand 针刺治疗时,执针进行操作的手称为刺手,一般为右手。 GB/T 21709.20-2009,定义 3.2 3.3 押手 pressing hand 针刺治疗时,配合刺手按压穴位局部、协同刺手进针、行针的手称为押手,一般为左手。 GB/T 21709.20-2009,定义 3.3 3.4 夹持进针法 fingers-sque ened-needle 押手拇、食二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于针体下端,露出针尖,使针尖接触腧穴,刺手持针柄,刺手、 押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用于较长毫针进针。 3.5 直刺法 perpendicul ar inserting o

    5、f needle DB22/T 30112019 2 将针体与皮肤呈 90角左右,垂直刺入皮肤。直刺法适用于大多数穴位,浅刺与深刺均可。 3.6 阳痿 impotence 成年男子性交时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不能正常进行性生活的病证。 3.7 命门火衰 Yang-func tion insufficiency of kidneyzang 肾阳衰微的病理现象。多由素体阳虚、年高肾亏、房劳过度、久病伤肾等,使肾阳亏虚,机体失却 温煦所表现的证候。证见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畏寒肢冷、精神萎靡等症,可见于阳痿、虚劳、水肿、 性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疾病

    6、。 3.8 振阳穴Zhnyng a cupoint 经验穴。从白环俞(在骶部,骶正中嵴旁1.5寸 ,平第四骶后孔)作一与人体横切面垂直的直线, 从会阳穴(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作一与人体横切面平行的直线,两条直线相交的点,即为振阳 穴体表定位。 3.9 得气 arriving qi 毫针进针后在腧穴部位所产生的痠、麻、胀、重等感觉,称为得气,又称针感或针刺感应,表示经 气已至针下。 GB/T 21709.20-2009,定义3.5 4 诊断及疗效判定 4.1 诊断 4.1.1 青壮年男性,在性生活时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而不坚,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 4.1.2 房事过多,或青少年期多犯手淫史

    7、。常伴有神倦乏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或小便不畅,滴 沥不尽等症。 4.1.3 排除性器官发育不全,或药物引起的阳痿。 4.1.4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问卷调查表简表评分 21 分。(参见附录 A.2) 4.2 中医证候 4.2.1 主症 阳痿不举,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畏寒肢冷。 4.2.2 次症 精神萎靡,夜尿频多,下肢浮肿,动则气促,发槁齿摇,舌质淡苔白,脉沉迟,尺无力。 4.3 疗效判定 4.3.1 证候积分量化评分 4.3.1.1 治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 95%。(参见附录A.1) DB22/T 30112019 3 4.3.1.2 显效 临床

    8、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 70%。(参见附录A.1) 4.3.1.3 有效 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 30%。(参见附录A.1) 4.3.1.4 无效 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不足 30%。(参见附录A.1) 4.3.2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 4.3.2.1 治愈 治疗后问卷调查表简表积分 22 分。(参见附录A.2) 4.3.2.2 显效 治疗后问卷调查表简表积分 22 分,积分改善 60%。(参见附录A.2) 4.3.2.3 有效 治疗后问卷调查表简表积分 22 分,积分改善 60% ,但 30%。(参见附录A.2) 4.3.2.4 无

    9、效 治疗后问卷调查表简表积分 22 分,积分改善 30%。(参见附录A.2) 5 操作步骤 5.1 施术前准备 5.1.1 针具 5.1.1.1 应选用一次性无菌环柄针。 5.1.1.2 振阳穴选用 0.45 mm 100 mm 的芒针。 5.1.1.3 针具要求应符合 GB 20242016 的规定。 5.1.2 体位 根据所选腧穴,针刺体位选择俯卧位。患者俯卧于诊疗床上,以患者舒适为度。 5.1.3 环境 应设独立隔断的医用诊疗床,温度适宜,环境清洁卫生,施术时保护患者隐私。 5.1.4 洗手 应按 WS/T 3132009 规定执行。 5.1.5 取穴 双侧取穴。 DB22/T 3011

    10、2019 4 5.1.6 消毒 用 75% 乙醇棉球或 0.5% 的碘伏棉球擦拭。 5.2 施术方法 5.2.1 操作 采用双手夹持进针法,根据患者体型选择针刺深度,一般直刺进针 80 mm 左右。行重插轻提之提 插补法,适当调整角度,以产生向阴茎部传导的麻胀感或伴有热感为度。 5.2.2 留针与出针 得气后,留针 30 min。出针时,捻转出针,用干棉球轻压针孔。 5.3 治疗周期 每日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一般治疗 2 个3 个疗程,疗程间休息 2 d3 d。 6 针刺异常情况处理及预防 6.1 晕针 6.1.1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汗、胸闷泛恶、精神萎

    11、倦、脉象沉细,严重者会发生四肢厥 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 6.1.2 原因 6.1.2.1 体质虚弱,精神过度紧张。 6.1.2.2 劳累、大汗出、饥饿、大泻、大出血后。 6.1.2.3 体位不适及针刺时手法过重。 6.1.3 处理 6.1.3.1 应停止针刺,将已刺之针全部拔出。 6.1.3.2 病人平卧头位稍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 6.1.3.3 轻者静卧片刻,饮温开水或热茶后,即可恢复。 6.1.3.4 必要时应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6.1.4 预防 6.1.4.1 应注意病人体质、神志、耐受性。 6.1.4.2 初次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和顾虑。 6.

    12、1.4.3 饥饿、过度劳累的病人,应待其进食、恢复体力后,进行针刺。 6.1.4.4 治疗时,手法不宜过重,应随时观察病人表情状态。 6.2 滞针 6.2.1 临床表现 DB22/T 30112019 5 针在穴内提插或出针时涩滞困难。 6.2.2 原因 6.2.2.1 针刺过程中体位移动。 6.2.2.2 手法过重,提插时指力不均匀。 6.2.2.3 病人精神紧张或疼痛引起的局部肌肉痉挛。 6.2.3 处理 6.2.3.1 应纠正体位。 6.2.3.2 可延长留针时间,以缓解紧张状态。 6.2.3.3 用手指在邻近部位按揉,或在附近部位加刺一针,以宣散气血,缓解痉挛。 6.2.4 预防 6.

    13、2.4.1 初次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和顾虑。 6.2.4.2 治疗时,手法不宜过重。 6.2.4.3 留针期间不应变动体位。 6.3 弯针 6.3.1 临床表现 针身弯曲,改变了原来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提插及出针时均感困难,病人感觉疼痛。 6.3.2 原因 6.3.2.1 进针手法不熟练,手法过重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 6.3.2.2 留针时病人体位移动。 6.3.2.3 针柄受到外物的压迫和碰撞。 6.3.2.4 滞针后未能及时处理。 6.3.3 处理 6.3.3.1 针身轻微弯曲,不可再行提插,应将针缓慢退出。 6.3.3.2 针身弯曲角度过大,应轻摇针

    14、体,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 6.3.3.3 针体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逐渐分段退出,切勿急拔猛出,以防断针。 6.3.3.4 因病人体位改变而致,应嘱病人恢复原来的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 6.3.4 预防 6.3.4.1 医者施术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 6.3.4.2 留针期间不应变动体位。 6.3.4.3 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物的碰撞或压迫。 6.3.4.4 滞针现象应妥善处理。 6.4 断针 6.4.1 临床表现 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或部分针身尚露于皮肤之外,或针身全部没入于皮肤之下。 DB22/T 30112019 6 6.4.2 原因 6.4.2.1 针具

    15、质量差,针身或针根已有损坏、剥脱、腐蚀,针刺前失于检查。 6.4.2.2 医者行针时,猛力提插,致使肌肉剧烈挛缩。 6.4.2.3 患者体位改变,外物压迫碰撞针身和针柄。 6.4.2.4 滞针、弯针现象未作妥善处理。 6.4.3 处理 6.4.3.1 保持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层陷入。 6.4.3.2 折断处针身尚有部分暴露出表皮外面,用镊子夹住断端取出。 6.4.3.3 断针残端与皮肤相平,断面仍可看见,可用押手拇、食两指在针旁按压皮肤,使之下陷,以 使残端露出皮肤,再用镊子将针拔出。 6.4.3.4 残端没于皮内,应在 X 线下定位,立即施行外科手术取出。 6.4.4 预防 6.4.4

    16、.1 检查针具,应剔除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 6.4.4.2 选针时,针身的长度要比准备刺入的深度长 1 cm。 6.4.4.3 针刺时,不应将针身全部刺入,留一部分在体外。 6.4.4.4 进针过程中,如发生弯针,应当立即退针,不应强行刺入。 6.4.4.5 对于滞针,应妥善处理,不可强拉硬拔。 6.5 血肿 6.5.1 临床表现 出针后,局部肿胀疼痛或呈青紫色。 6.5.2 原因 针刺时损伤小血管,尤其是针尖弯曲带钩时。 6.5.3 处理 6.5.3.1 出针时出血者,可用干棉球按压出血部位 1 min 2 min,切忌揉动。 6.5.3.2 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出现局部小块青紫时,不必处理,

    17、可自行消退。 6.5.3.3 局部青紫肿痛较甚,先行冷敷止血后,24 h 后再行热敷。 6.5.4 预防 6.5.4.1 仔细检查针具。 6.5.4.2 熟悉解剖部位,尽量避免刺中血管。 6.5.4.3 针刺手法要轻巧。 7 注意事项 7.1 过饥、过饱、饮酒、劳累过度等不宜针刺。 7.2 施术部位皮肤如有感染、瘢痕、或肿瘤,禁止针刺。 7.3 治疗周期内禁欲。 DB22/T 30112019 7 7.4 诊疗过程中注意患者隐私的保护。 A DB22/T 30112019 8 A (资料性附录) B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症侯积分量化评分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问卷调查表简

    18、表评分 表 A.1 症侯积分量化评分 症状 轻(记 1 分) 中(记 2 分) 重(记 3 分) 腰膝酸软 腰膝酸软较轻 腰膝酸软时而作痛 腰膝酸软经常作痛 性欲减退 性欲降低 偶有性要求 阳痿或不育不孕 畏寒肢冷 轻度畏寒 畏寒,四肢发冷 重度畏寒,全身发冷,得温不解 精神萎靡 精神萎靡 精神萎靡不振 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饨 夜尿频多 夜尿 2 次 夜尿 3 次 夜尿 4 次或以上 下肢浮肿 下肢浮肿,按之微陷 下肢浮肿,按之凹陷 下肢浮肿,按之没指 动则气促 步行则气促 上楼则气促 动则气促 发槁齿摇 发无不泽,牙齿稍动 发槁,牙齿松动 发槁,牙齿脱落 表 A.2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

    19、IEF-5)问卷调查表简表评分 在过去 6个月内,您是否有 以下症状?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1.您对获得勃起和维持勃 起的自信程度如何? 无 很低 低 中等 高 很高 2.您受到性刺激而有阴茎 勃起时,有多少次能够插 入? 无性活动 几乎没有或 完全没有 少数几次(远 少于一半时 候) 有时(约一半 时候) 大多时候(远 多于一半时 候) 几乎总是 或总是 3.您性交时,阴茎插入后, 有多少次能够维持勃起状 态? 没有尝试 性交 几乎没有或 完全没有 少数几次(远 少于一半时 候) 有时(约一半 时候) 大多时候(远 多于一半时 候) 几乎总是 或总是 4.您性交时, 维持阴茎勃起 至性交完成, 有多大困难? 没有尝试 性交 困难极大 困难很大 困难 有点困难 不困难 5.您性交时, 有多少次感到 满足? 没有尝试 性交 几乎没有或 完全没有 少数几次(远 少于一半时 候) 有时(约一半 时候) 大多时候(远 多于一半时 候) 几乎总是 或总是 _


    注意事项

    本文(DB22 T 3011-2019 命门火衰型阳痿芒针振阳穴治疗技术操作规范.pdf)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