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2 T 2969.1-2019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1部分:中药塌渍法.pdf

    • 资源ID:1480225       资源大小:473.5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2 T 2969.1-2019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1部分:中药塌渍法.pdf

    1、 ICS 11.020 C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969.12019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 1 部分:中药塌 渍法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NO1:Chinese medicine collapse stains 2019 - 05 - 27 发布 2019 - 06 - 17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2969.1 2019 I 前 言 DB22/T 2969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拟分为以下10 个部分: 第 1 部分:中药塌渍法; 第

    2、 2 部分:中药保留灌肠法; 第 3 部分:中药熏药法; 第 4 部分:穴位贴敷法; 第 5 部分:隔姜灸法; 第 6 部分:中药热敷法; 第 7 部分:耳穴压豆法; 第 8 部分:中药离子导入法; 第 9 部分:刮痧法; 第 10 部分:拔火罐法。 本部分为DB22/T 2969 的第 1 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秀玲、曲正平、马晓燕、于清淮、张敏、张琳琳。 DB22/T 2969.1 2019 1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 1 部分:中药塌渍法 1

    3、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药塌渍法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流程、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废弃物处理及护理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中药塌渍技术的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6号 2003年10月15日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医护理技术 technical spe cification for traditional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技术。

    4、3.2 中药塌渍法 chinese medicine collapse stains 将中药制成糊剂,敷于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药物渗透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4 适应症 4.1 咳嗽、喘促等肺系疾病。 4.2 胃痛、腹痛等脾胃系疾病。 4.3 腰痛、背痛等骨伤系疾病。 4.4 关节冷痛、麻木、沉重、酸胀等风湿痹症。 4.5 心悸、偏瘫等心脑系疾病。 4.6 各种急慢性疾病。 5 禁忌症 5.1 皮肤过敏及皮肤破溃。 5.2 孕妇。 DB22/T 2969.1 2019 2 6 操作流程 6.1 操作前准备 6.1.1 评估与沟通 6.1.1.1 评估 6.1.1.1.1 意识状态、心理状况、理

    5、解配合能力,对此项操作的认识。 6.1.1.1.2 病情、主要症状,既往史。 6.1.1.1.3 塌渍部位皮肤情况。 6.1.1.1.4 对热的感知及对气味的耐受程度。 6.1.1.1.5 中药用药史、过敏史。 6.1.1.2 沟通 6.1.1.2.1 中药塌渍的目的、操作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 6.1.1.2.2 加热过程中有中药加热气味。 6.1.1.2.3 需要配合护士采取的体位。 6.1.2 环境 空气清新、光线充足、关闭门窗、必要时屏风、围帘遮挡,注意保暖 。 6.1.3 人员 6.1.3.1 护士 应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熟练掌握此项技术的人员。 6.1.3.2 患者 排空二便

    6、,配合治疗。 6.1.4 用物 6.1.4.1 治疗车上层: a) 治疗盘; b) 纱布; c) 剪刀; d) 一次性手套; e) 塌渍贴; f) 治疗巾; g) 透气塑料膜; h) 手消液; i) 医嘱本; j) 中药塌渍法操作记录单。 6.1.4.2 治疗车下层: a) 医用垃圾桶; b) 生活垃圾桶; c) 备用弯盘。 6.1.4.3 将中药粉末与温水等介质调制成糊状,均匀的涂在纱布上制成塌渍贴,面积应超过治疗范围。 DB22/T 2969.1 2019 3 6.2 操作步骤 6.2.1 操作人员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6.2.2 核对医嘱,确认患者身份,确认治疗部位、药物。 6.2.

    7、3 根据塌渍的部位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治疗部位下垫治疗巾, 暴露治疗部位。 6.2.4 戴手套,将塌渍贴置于治疗部位上。 6.2.5 将透气塑料膜盖于塌渍贴上,范围超过塌渍贴。 6.2.6 治疗时间每次 15 min30 min,一般每日 1 次2 次。 6.2.7 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酌情增加热疗。 6.2.8 观察塌渍部位皮肤情况,询问病人感受,如有不适,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6.2.9 治疗结束,取下透气塑料膜、塌渍贴,用纱布擦净局部皮肤。 6.2.10 协助病人穿衣,安置舒适卧位。 6.2.11 整理床单位、用物分类处理,洗手。 6.2.12 记录并签名。 6.2.13 操作流程图见附

    8、录 A。 6.3 注意事项 6.3.1 注意保护隐私。 6.3.2 冬季注意保暖,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 6.3.3 对老年人、神经末梢感觉迟钝的患者需注意热疗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 6.3.4 配合热疗时,治疗完毕 30 分钟内不宜外出,避免感冒。 7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7.1 治疗中或治疗后,塌渍部位皮肤出现瘙痒、脱屑、皮疹、皲裂等症状。停止治疗,对症处理,禁 止挠抓。 7.2 热疗时局部出现水泡,局部消毒后,外涂烫伤膏等对症处理,必要时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液 体,以无菌纱布覆盖。 8 废弃物处理 应按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处理。 9 护理记录 9.1 字迹清晰,禁止勾画,每

    9、次执行操作时患者与护士均签字,格式见附录 B。 9.2 应保存 3 年。 DB22/T 2969.1 2019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中药塌渍法操作流程图 图A.1 治疗结束,取下透气塑料膜、塌 渍贴,用纱布擦净局部皮肤。 记录并签名 。 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诊 断、主要症状、塌渍药物、部位。 空气清新、光线充足、关闭门窗、 必要时屏风、围帘遮挡、注意保 暖。 中药塌渍的目的、操作方法、可 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加热过程中 有中药加热气味、需要配合护士 采取的体位。 戴手套,将塌渍贴置于治疗部位 上, 将透气塑料膜盖于塌渍贴上, 范围超过塌渍贴。治疗时间每次 15 min

    10、30 min, 一般每日 1 次 2 次。 根据患者病情,观察塌渍部位皮 肤情况,询问病人感受,如有不 适,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意识状态、心理状况、理解配合 能力、对此项操作的认识、病情、 主要症状、既往史、中药用药史、 过敏史、塌渍部位皮肤情况、对 热感知觉及对气味的耐受程度。 根据塌渍的部位协助患者取舒适 的体位,治疗部位下垫治疗巾, 暴露治疗部位。 记录 核对医嘱 用物准备 评估 解释 清洁 整理 观察 环境准备 塌渍 体位 治疗盘、纱布、剪刀、手套、塌 渍贴、冶疗巾、透气塑料膜、手 消液、医嘱本、中药塌渍法操作 记录本、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 桶、备用弯盘、根据情况备屏风。 协助病人穿衣,安置舒适卧位。 整理床单位、用物分类处理,洗 手。 DB22/T 2969.1 2019 5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中药塌渍法记录单 中药塌渍法记录单见表B.1。 表B.1 中药塌渍法操作记录单 床号 姓名 住院号 诊断 医生 药物 症状及体征 部位 频次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日期 护士签字 患者签字 有(症状) 无 日期 护士签字 患者签字 有(症状) 无 _


    注意事项

    本文(DB22 T 2969.1-2019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1部分:中药塌渍法.pdf)为本站会员(dealItalian2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