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93.080.01 R 04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30212019 高速公路建设植被保护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 for vegetation conservation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2019 - 05 - 27 发布 2019 - 06 - 17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0212019 I 目 次 前言 . . 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植被调查 . . 2 4.1 植被调查方法 . . 2 4.2 植被遥 感解译分析 .
2、. 2 4.3 样方调查 . . 2 4.4 数据校准 . . 3 5 植被分级 和保护措施 . . 3 6 分步清表施工 . . 3 6.1 施工技术要求 . . 4 6.2 第一步清表 . . 4 6.3 第二步清表 . . 4 7 公路节点 位置植被保护措施 . . 4 8 植被保护 效果评定 . . 4 8.1 评定指 标及计算方法 . . 4 8.2 评定方法 . . 5 附录 A (资 料性附录) 植物样方调查记录表 . 8 附录 B (规 范性附录) 植物个体保护措施 . 9 附录 C (规 范性附录) 分步清表施工 . 12 附录 D (规 范性附录) 植被保护实施效果评定 .
3、 14 DB22/T 3021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高等级公路建设局、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劲松、王新军、王倜、张利东、陶双成、孔亚平、崔巍武、陈建业、王岩松、 陈济丁、吕喜禄、吕德亮、杨伟平、李云鹏、王德民。 DB22/T 30212019 1 高速公路建设植被保护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吉林省新建、改建高速公路建设植被保护的术语和定义、植被调查、植被分级和保护 措施、分步清表施工、公路节点位置植被保护措施和植被保护效果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
4、、改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植被保护,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B04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 F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就地保护 in situ co nservation 对有价值的生物及其栖息地予以保护,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 量流动与生态过程。 3.2 迁地保护 ex situ co nservation 对生
5、存和繁衍受到威胁并具有保护价值的植物迁出原地,移入适宜区域。 3.3 样方 quadrats 用于调查植物群落结构而设置的取样地块。 3.4 植被类型 vegetati on type 植被群落的分类单位,是按照群落的内部特性、外部特征及其动态规律所划分的同质植被地段。一 般以优势树种名称,加上优势或能反映立地特点的下木的名称。 3.5 种群 population 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3.6 植物群落 plant co mmunity 在一定地段上所有植物的有规律的组合,以木本植物(乔木、灌木)集生并占优势。 3.7 DB22/T 30212019 2 植物群落组成 pla
6、nt c ommunity composition 一个群落的全部植物种类。 3.8 植物群落特征 plant comm unity characteristics 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一定的结构和外貌,一定的动态特征,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具有一 定的分布范围的植物群落,包括多样性、生长形式和结构、优势种、丰富度等具体指标。 4 植被调查 4.1 植被调查方法 采用遥感解译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植被调查方法。采用遥感技术对公路沿线植被类型进行解译分 析,掌握沿线植被基本情况,然后针对不同植被类型进行样方调查,获取植被详细数据。 4.2 植被遥感解译分析 4.2.1 技术适用阶段 遥感技术应在
7、勘察设计阶段进行,宜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应用。 4.2.2 影像分辨率要求 影像分辨率宜选择不低于 2 m 的高精度遥感影像。 4.2.3 影像技术指标 宜采用多光谱红、近红外波段,6 月份至 9 月份影像,应覆盖公路沿线。 4.2.4 植被类型识别 先采用遥感解译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并对 植被类型进行分类,后使用 GIS 软件对解译后的植 被类型赋予属性,识别出公路沿线植被类型。 4.2.5 植被类型分析 在确定路线走廊带的基础上,利用 GIS 软件将公路线位图叠加到沿线植被类型分布图上,分析确 定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 4.3 样方调查 4.3.1 调查时间 样方调查应选择植物生长旺季
8、进行,宜在 6 月份至 9 月份。 4.3.2 调查位置 根据遥感影像像元位置选取调查点位, 每种植被类型至少设置 3 个调查点位, 每 5 km 至少设置 1 个调查点位。 4.3.3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应包括天然林、人工林、草地、湿地等典型植被类型,其他类型可不设置调查点位。 DB22/T 30212019 3 4.3.4 样方数量要求 每个调查点位应至少设置 1 个样方,若样方内 植物群落不具有典型代表性,应在调查点位附近增 设样方。 4.3.5 样方面积要求 4.3.5.1 乔木为主的植物群落,每个样方面积不小于 400 m 2 (20 m20 m)。 4.3.5.2 灌木为主的植物群
9、落,每个样方面积不小于 4 m 2 (2 m2 m)。 4.3.5.3 草本植物群落,每个样方面积不小于 1 m 2 (1 m1 m)。 4.3.6 样方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应包括主要种类、高度、覆盖度、乔木平均胸径等。样方调查记录表见附录 A。 4.4 数据校准 样方调查结果应与植被类型分布图进行比对,如果存在偏差,应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校准。 5 植被分级和保护措施 根据植被样方调查结果,将公路沿线植被按照珍稀程度、树龄、径级和观赏性进行植被保护分级, 保护等级和保护措施见表 1。 表 1 保护等级和保护措施 分级 保护等级 保护措施 避让保护:如果形成一定种群面积,应建议设计单位采取避绕措施。
10、 特级 国家 I 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以及国家和 地方明文规定禁止破坏的种类。 迁地保护:占地界内零星物种应通知当地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移栽。 避让保护:如果形成一定种群面积,应建议设计单位采取避绕措施。 迁地保护: 占地界内零星物种应请专业人员或在专家指导下移栽到相 似的生境。 一级 国家II级及吉林省I级和II级重点保护 野生植物、古树名木等。 就地保护:占地界内不影响施工的植被应采取保留和个体保护措施。 二级 吉林省 III 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常见 高大乔木。 就地保护:占地界内不影响施工的植被应采取保留和个体保护措施。 迁地保护:如果占地界内有适宜移栽的种类幼龄树(胸径30% 加 分
11、项 2 是否采取了乔木个体 保护措施 加 分 项 2 移栽树木中是否有保 护物种 加 分 项 1 是否在公路互通立 交、服务设施、桥隧 等位置保留了原生 生境 加 分 项 3 保留的乔木中是否有 保护物种或者景观效 果突出的高大乔木 加 分 项 3 移栽的树木是否有定 期的管养措施 加 分 项 2 是否取得公路不同 位置原生生境保留 面积统计表(签字盖 章有效) 加 分 项 4 保留的乔木是否受到 二次破坏 加 分 项 4 移栽的树木成活率是 否达 50%以上 总 分 总 分 总 分 指标权重:0.2(指标权重:0.8) 指标权重:0.5(指标权重:0.1) 指标权重:0.3(指标权重:0.1) 综合分值按 8.2.4 计算 注: 根据综合评分评定植被保护效果,评定结果应纳入工程建设奖惩考核。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