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2 T 2923-2018 玉米全程机械化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480186       资源大小:438.9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2 T 2923-2018 玉米全程机械化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pdf

    1、 ICS 65.020 B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923 2018 玉米全程机械化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 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mechanization conservation tillage with maize straw mulching 2018 - 11 - 12 发布 2018 - 12 - 30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2923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机械

    2、化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金玉、郑建东、刘武仁、罗洋、郑洪兵、李瑞平、王浩。 DB22/T 2923 2018 1 玉米全程机械化秸秆覆盖还 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的生产投入品管理、技术流程、种植模式、 作业要求、作业质量评价和生产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玉米主产区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秸秆条带覆盖还田、留高茬覆盖还田模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2008

    3、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程机械化 whole course mechanization 作物生产过程全面实行机械化作业。 3.2 秸秆覆盖还田 straw mulching 作物收获后,将处理的秸秆覆盖在耕地表面。 3.2.1 秸秆粉碎覆盖还田 crushed st raw mulching 作物收获后,将粉碎的秸秆直接覆盖在耕地表面。 3.2.2 秸秆条带覆盖还田 strip stra w mulching 作物收获后,秸秆经过处理,条带式覆盖在耕地表面。 3.2.3 秸秆高留茬还田 h

    4、igh stubb le mulching 作物收获后,高留茬40 cm 50 cm 。 3.3 保护性耕作 conservative tillage 保护性耕作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农田可持续利用和节本增效为目标,在地表秸秆覆盖留茬情况下, 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进行免少耕(深松)播种栽培的一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 DB22/T 2923 2018 2 4 生产投入品管理 4.1 种子 4.1.1 品种 选用的品种应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的优质、 抗病、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合当地的品种。以中晚熟、晚熟耐密型玉米品种为宜。 4.1.2 种子质量

    5、应符合GB 4404.1-20 08中4.22规定。 4.2 农药 4.2.1 采购 从正规渠道采购农药,禁止采购国家禁用农药,应采购符合下列要求的农药并索取发票: a) 有资质农药经营单位经营; b) 有农药登记证; c) 有农药生产许可证; d) 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 e) 标签内容完整; f) 质量保证期内。 g) 国家和进口国允许使用的农药。 4.2.2 贮存 应贮藏于专用场所,由专人负责保管。不得与食品、农产品、饮料、饲料等混放。 4.2.3 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能随意丢弃,也不可做他用。空的农药包装物在回收处置前应妥善收集。 4.3 肥料 4.3.1 采购 从正规渠道采购

    6、合格肥料,索取发票。应采购符合下列要求的肥料: a) 正规肥料经营单位经营; b) 有肥料登记证或临时登记证; c) 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 d) 标签内容完整; e) 保质期内。 4.3.2 贮藏 贮藏于专用场所,由专人负责保管。不得与农产品等混放。 4.3.3 包装物处理 DB22/T 2923 2018 3 包装物不能随意丢弃,也不可做他用,妥善处理、安全存放。 5 技术流程 秋季机械化收获与秸秆覆盖还田 粉碎覆盖、 条带覆盖或高留茬 翌年春季机械化免耕播种、 施肥、 镇压 机械化喷施除草剂 玉米拔节前机械化深松追肥 机械化药剂防治病虫害 机械化收获秸秆覆 盖还田。如此循环种植。 6

    7、 种植模式 6.1 宽窄行交互种植(宽行 80 cm 90 cm、窄行 50 cm 40 cm),宽行和窄行隔年深松,换位种 植。 6.2 均匀垄种植(60 cm 65 cm),沟台互换种植。 7 作业要求 7.1 机械选择 根据全程机械生产作业环节,选择能够满足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免耕播种、深松施肥、植保、收获和 秸秆处理等机械。 7.2 作业时间 翌年春季(4 月 20 日 5 月 5 日),春季耕层 5 cm 深的土壤温度稳定通过 10 即可播种。 7.3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择发芽率在95%以上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品种,播前对种 子晾晒5 天7 天,晾晒后的种子进行 药剂包衣,播种时用种子

    8、润滑剂拌种。 7.4 免耕播种与施肥 7.4.1 采用免耕播种机精量播种,播种量按计划保苗株数增加 10%,播种并镇压后覆土深度 2 cm 3 cm,保苗率 5.5 万/hm 2 6.5 万/hm 2 株,在距种穴 6 cm 8 cm 侧施肥料,施肥深度 10 cm 12 cm。 7.4.2 施 N:200 kg/hm 2 240 kg/hm 2 ;P 2O5 :100 kg/hm 2 120 kg/hm 2 ;K 2O:80 kg/hm 2 100 kg/hm 2 ; N 肥施用总量的 1/4 和 P 肥、K 肥做口肥或底肥施入,余下的 N 肥在拔节前结合深松追施,后期脱肥可 用高架喷药机结

    9、合防病防虫补施 N 肥。 7.4.3 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 3 年 5 年,要增施氮肥,增施量为总施氮量的 5% 10% 。 7.5 镇压 免耕播种与镇压同时进行,镇压强度 500 g/cm 2 700 g/cm 2 ,土壤含水率偏低时镇压强度加大, 反之则减小。 7.6 药剂除草 7.6.1 秸秆还田量小于 50%,宜采用自走式风幕式喷药机进行苗前除草。 7.6.2 秸秆还田量大于 50%,宜在玉米 2 叶 4 叶期采用苗后除草。 DB22/T 2923 2018 4 7.7 主要病虫害防治 7.7.1 依照当地植保部门监测预报或灾害发生情况确定,病虫害防治在发生初期进行。 7.7.2 应按

    10、 NY/T 1276 的规定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按照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使用,采用机械 化喷洒液体药剂。 7.8 深松 7.8.1 深松可在秋季或伏天进行条带深松。 7.8.2 秋深松,在土壤封冻前,选择复式作业深松机,深松深度为 30 cm 35 cm;伏深松,在玉米 拔节前,选择窄幅深松机,结合追肥进行深松,深度为 25 cm 30 cm。 7.9 收获 7.9.1 选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玉米果穗直接收获或籽粒直收获; 7.9.2 玉米籽粒含水率35%,果穗下垂率15%,茎秆含水率70%,植株倒伏率5%;机械化籽粒直 收的玉米籽粒含水率25%。 7.10 秸秆覆盖还田 7.10.1

    11、 玉米收获时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秸秆粉碎长度 20 cm,覆盖还田量 30% 以上。 7.10.2 玉米收获时秸秆条带覆盖还田,秸秆粉碎长度 20 cm,覆盖还田量 30% 以上。 7.10.3 玉米收获时秸秆高留茬还田,留茬高度 40 cm 50 cm 。 7.10.4 秸秆覆盖还田免耕 3 年 5 年,因地制宜,翻耕一次,深翻深度 25 cm ,防止病虫害重 度发生。 8 作业质量评价 8.1 秸秆粉碎还田的秸秆长度小于 20 cm 占 80%以上为合格。 8.2 秸秆条带还田的无秸秆覆盖宽度(苗带)不低于 40 cm 为合格。 8.3 秸秆高留茬还田的留茬高度 40 cm50 cm 为合格。 9 生产记录 将生产过程及关键环节进行详细记录,建立生产档案,按期归档。档案保存期限为 2 年。 _


    注意事项

    本文(DB22 T 2923-2018 玉米全程机械化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