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 B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926 2018 盐碱地酿造高粱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 Technology procedures of brewing sorghum for high-yield and good-quality cultivation in saline-alkali land 2018 - 11 - 12 发布 2018 - 12 - 30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2926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
2、位: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瑛霞、李洪奎、刘涛、卢峰、周宇飞、黄炎、李萌溪、齐伟杰、于艳红、李 小东、于海燕、于明明、朱丽娟、丁国文。 DB22/T 2926 2018 1 盐碱地酿造高粱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盐碱地酿造高粱优质高产生产技术的投入品管理、产地管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 害防治、收获、贮存、运输和生产记录与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盐碱地酿造高粱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盐碱地(土) saline-al kali land 盐土和碱土以及盐化和碱化土壤的总称。 3.1.1 轻度盐碱地 8.5 pH 9.0、0.1% 表层盐量 0.3%、5% 碱化度(ESP) 15% 的盐碱
4、地。 3.1.2 中度盐碱地 9.0 pH 9.5、0.3% 表层盐量 0.5 %、15 % 碱化度(ESP) 30 % 的盐碱地。 3.2 酿造高粱 brew s orghum 籽粒淀粉含量 70 %、脂肪含量 0.4 %、单宁含量 1.0 % 0.5 % 用于酿造的粒用高粱。 4 投入品管理 4.1 种子 DB22/T 2926 2018 2 4.1.1 品种 选用国家登记的、适合当地条件、品质优良、耐盐碱能力强、抗逆性好的酿造高粱品种。 4.1.2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规定。 4.2 农药 4.2.1 采购 不得采购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应从正规渠道采购符合下列要
5、求的农药,并索取发票或购药凭证: a) 有经营许可的农药经营单位经营的; b) 有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的; c) 有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 d) 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 e) 标签内容完整的; f) 质量保证期内的; g) 国家和进口国允许使用的农药。 4.2.2 贮存 应贮藏于专用场所,由专人负责保管。场所应符合卫生、防火、防水、防雨、防腐、避光、阴凉、 干燥、通风等安全条件要求,并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救药箱,出入口处贴有警示标志。不得与食品、 农产品、饮料、饲料等混放。 4.2.3 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能随意丢弃,也不可做它用。农药空包装物 应清洗 3 次以上
6、,空的农药包装物在回 收处置前应妥善收集。 4.3 肥料 4.3.1 采购 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索取发票。应采购符合下列要求的肥料: a) 有肥料经营执照的经营单位经营的; b) 有肥料登记证或临时登记证的; c) 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 d) 标签内容完整的; e) 保质期内的。 4.3.2 贮存 贮存于专用场所,由专人负责保管。不得与农产品等混放。 4.3.3 包装物处理 包装物不能随意丢弃,也不可做它用,妥善处理、安全存放。 4.4 农机具选择 DB22/T 2926 2018 3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具有农机鉴定部门出具的农机推广许可证; b) 具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
7、。 4.5 地膜 选用地膜应符合 GB 13735 规定。 5 产地管理 5.1 产地选择 5.1.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质量除 pH 外应符合 NY/T 5010 要求。 5.1.2 地块选择 宜选择地势平坦,耕层适中,排灌良好的轻度盐碱地或中度盐碱地。 5.1.3 茬口选择 前茬以豆类作物为宜,也可利用玉米、向日葵等作物茬口或弃耕地且未使用长残效除草剂的茬口。 忌连作,轮作年限应在 3 年以上。 5.2 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秋深耕晒垡,耕翻深度以 20 厘米 30 厘米为宜。春季及时旋耕达到无坷垃 和残茬,表土疏松,地面平整。如有免耕播种条件的,可在播种前进行灭茬旋耕。 5.3 冬
8、灌或春灌 5.3.1 中度盐碱地秋耕后冬灌或春灌,以冬灌为宜,灌水量 900 立方米/公顷1200 立方米/公顷。 5.3.2 轻度盐碱地遇干旱时及时灌溉。 5.4 施基肥 5.4.1 以施用有机肥为宜,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规定。 5.4.2 施优质腐熟有机肥 30000 公斤/公顷45000 公斤/公顷,或施用复合肥 300 公斤/公顷450 公斤/公顷。 6 播种 6.1 播期 在 5 厘米10 厘米土层平均温度稳定通过 12 以上时适时播种,具体时间为 5 月初5 月 25 日。覆膜种植可视土壤温度和墒情适时播种。 6.2 播种量 6 公斤/公顷10 公斤/公顷。 DB22
9、/T 2926 2018 4 6.3 种植密度 8.0 万株 /公顷11.0 万株 /公顷。 早熟、 矮秆、 株形紧凑品种或土壤肥力高时宜密植, 每公顷 12.0 万株 /公顷15.0 万株 /公顷。 6.4 播种方式 6.4.1 轻度盐碱地 采用垄作,行距 60 厘米65 厘米,种植深度 2 厘米3 厘米。地膜覆盖采用 60 厘米65 厘 米或 80 厘米大垄双行垄上播种。 6.4.2 中度盐碱地 6.4.2.1 宜采用地膜覆盖条播或穴播技术。 6.4.2.2 条播垄距 60 厘米65 厘米或大垄双行垄距 80 厘米。 6.4.2.3 膜上精量穴播,垄距 60 厘米65 厘米,穴距 20 厘
10、米,每穴 2 粒3 粒种子,播种深度 2 厘米3 厘米。 6.4.2.4 如不采用地膜覆盖,宜选用精量免耕播种机播种。 7 田间管理 7.1 中耕 苗期至拔节期中耕 1 次2 次,最后 1 次中耕结合追肥封垄。 7.2 除草 播种后出苗前应及时进行化学封闭除草或进行苗后化学除草。使用除草剂时应符合 GB/T 8321(所 有部分)、NY/T 1997 规定,应使用在高粱上登记的农药品种,严格按照标签标注的使用剂量和方法等 施用。 7.3 追肥 如需追肥,结合封垄追施氮(N) 75 公斤/公顷112. 5 公斤/公顷,追施深度 8 厘米10 厘米。 追肥后及时灌溉。 7.4 灌溉排水 以喷灌或膜
11、下滴灌为宜。特别在孕穗期和灌浆期遇干旱时及时灌溉。在多雨季节应及时排水。 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化学药剂使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NY/T 1997 规定。 8.2 防治方法 8.2.1 农业防治 DB22/T 2926 2018 5 秋深翻,使土壤疏松,减少虫卵及病原菌的越冬数量;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选用适应性和抗病虫 性较强的品种;实行合理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和携带的虫卵。 8.2.2 物理防治 可采用糖醋液诱蛾器、黑光灯诱蛾器、频
12、振式杀虫灯、高压汞灯、诱虫板等方法诱杀害虫成虫。操 作时应注意安全。 8.2.3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白僵菌、赤眼蜂及合理使用生物农药等方法进行防治。 8.2.4 化学药剂防治 8.2.4.1 丝黑穗病 用 60 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 6671000(药种比)种子包衣。 8.2.4.2 地下害虫 用 40 % 甲基异柳磷乳油 800 倍液拌种。 8.2.4.3 蚜虫 用 5% 甲拌磷颗粒剂 200 克/亩400 克/亩撒施。 8.2.4.4 黏虫 用 200 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 毫升/亩 15 毫升/亩喷雾,2.5%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16 毫升/亩20 毫升/亩喷雾;或用 5
13、0 克/升 S- 氰戊菊酯乳油 10 毫升/亩20 毫升/亩喷雾。 8.2.4.5 玉米螟 在用 0.3% 印楝素乳油 80 毫升/亩100 毫升/亩喷雾,或 16000 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250 毫升/亩300 克/亩喷雾或毒土。 9 收获 9.1 当籽粒含水率下降,胚乳由软变硬,呈蜡质状时,可进行人工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干燥后脱 粒。 9.2 当籽粒内含物已干硬成固体状,用指甲不易掐破,有的易从穗上脱落时,可进行机械收获。收获 后及时晾晒、清选。 9.3 在各项作业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10 贮存、运输 10.1 贮存场所应保持隔热、通风、干燥、清洁、卫生、无异味、无污染,并注意防鼠、防水、防潮。 10.2 运输过程避免日光直射,应避免过冷、过热等显著温湿度变化。 11 生产记录与档案 DB22/T 2926 2018 6 应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及时归档,档案至少保存 2 年以上。 _